豬糞變黃金 嘉縣首家畜牧糞尿處理場揭牌

嘉義縣長翁章梁(右8)環境部水保司副司長羅仁鈞(中)前往嘉義縣首家畜牧糞尿集中資源化處理場揭牌。(記者張翔攝)

記者張翔∕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首家透過環境部補助畜牧糞尿集中資源化處理場十四日正式揭牌。此處理場的主要目的是將二家畜牧場的養豬廢水集中處理,並將沼氣回收用作發電燃料,以使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同時減輕河川的汙染負荷。

翁章梁表示,與過去不同,現今很多養豬場都是規模化經濟,因此產生的廢水和豬糞量都相當可觀。據統計,一頭豬每天會產生相當於六個人的糞量。推動集中式處理模式不僅可以減輕河川負荷,還可以透過農牧媒合增加土地的灌溉量,進而增加農地的產量。此外,回收臭(沼)氣還能增加畜牧業者的收入,藉此帶動更多業者參與利用。

環保局長張輝川表示,自從一0五年開始推動畜牧資源化政策以來,嘉義縣已核准通過一百九十九家畜牧場採行畜牧糞尿資源化利用措施,每年施灌量約達一百七十一萬公噸,為全國排名第三,這節省了農民八百五十二萬元的化學肥料支出,以及畜牧業者一千一百四十八萬元的水汙染防治費用支出,同時大幅減少了排放到河川中的廢水量,將畜牧糞尿有效利用於農地肥分,實踐循環經濟並達到減少氮肥使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