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長徐榛蔚十八、十九日率縣府團隊,帶領萬榮鄉馬遠村東光、明利村大加汗、紅葉村悅付南、瑞穗鄉舞鶴村迦納納、富源村鶺櫓棧及卓溪鄉太平村法老部落等六個部落,至南投縣與南投縣政府進行原住民族文化交流,並參觀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該中心隸屬文化部,致力於工藝文化推廣與工藝產業扶植,雙方團隊經驗分享,未來工藝師、藝術家,可合作推動工藝作品交流。
徐榛蔚指出,花蓮和南投有一條神祕的「關門古道」,古道跨越兩個縣市,從花蓮瑞穗萬榮鄉的馬遠部落一直到南投的集集,是兩百多年前清兵所闢建的,希望地理上的臍帶血緣,能夠透過影音方式,除了能彰顯文化以外,更加希望花蓮和南投「國道六號東延到花蓮的特別條例」,能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讓兩地不論是交通、經濟、觀光都能暢旺起來。
南投縣長許淑華表示,她過去擔任立委時,一直以來和立法委員傅崑萁,都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長期看到傅委員極力爭取打通國道六號到花蓮。她選上南投縣長後,在立法院韓國瑜院長和立法委員傅崑萁努力下,立法院近日一讀通過《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希望能將國道六號,從埔里東延到花蓮,期望大家共同努力來促成。

徐榛蔚指出,有感於花蓮縣萬榮鄉、卓溪鄉與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皆為布農族與賽德克族的傳統生活領域範圍,在臺灣原住民族悠遠的歷史記憶中有著深刻的連結,藉此交流活動,並藉由兩縣布農族與賽德克族同屬一脈的深厚基礎下,建立友好的縣際關係。
交流活動由花蓮縣原住民行政處代理副處長徐采瑤(阿美族)以「來時路──布農族關門古道的歷史記憶」之主題揭開序幕。關門古道,正式名稱為集集水尾道路,為清朝所開闢的最後一條貫通中央山脈東西部的道路,從南投集集鎮一路至本縣瑞穗鄉,一沙一土承載了布農族東遷、開拓家園的歷史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