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士倫理準則 廖俊智:列7月院士會議議程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長廖俊智二十日回應立委質詢時表示,中研院士倫理準則已列入七月的院士會議議程,院士對相關條文都非常謹慎,一字一句仔細斟酌,因而需要較多的時間,但最後版本為何、會不會通過,都要尊重院士表決結果。

民進黨籍立委范雲指出,曾有幫助中國打壓學生、協助中國滲透等爭議,多名院士出現爭議,如在香港「反送中」中,作為校長未保護學生,但相關倫理準則制訂延宕。

范雲表示,在民國一一0年就曾提出質詢,當時廖俊智就曾答應要提出「院士行為倫理準則」,詢問三年來的進度為何。廖俊智回應,這案子在一0八年就已啟動,但並非中研院內部就能處理,須透過院士會議。

廖俊智表示,近期已有草案提出,預計在七月的院士會議中提出討論,方向還在討論中,院士對相關條文都非常謹慎,一字一句仔細斟酌,因而需要較多的時間,但最後版本為何、會不會通過,都要尊重院士表決結果。

范雲指出,是否會比照國外的準則,設定院士不能有歧視、騷擾、霸凌,並要求揭露財務來源,且不能傷害學術自由、民主人權等,並制訂取消院士資格等懲罰機制。

另,中央研究院外文名稱Academia Sinica,則Sinica意思是拉丁文「中國的」,立法院曾要求正名。然而中研院在徵詢院內人員、院士意見後,日前做出「擱置」決議。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謝衣鳳認為,如果沒有與中國混淆的問題,就不要貿然改名;廖俊智表示,中研院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遵循民主機制;秘書處後續補充,外文名稱採分階段討論,包括成立研議小組提出研究報告、回收各中心同仁意見、垂詢院士意見,最後到院務會議討論,代表多數同仁目前不覺得有改名稱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