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南部院區第3階段 量子大樓預計116年完工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長廖俊智二十日指出,南部院區服務處今年二月已正式運作,第三階段開發的量子科技實驗大樓正在設計階段,預計一一六年完工。

中研院南部院區於民國一0一年開始籌備,以台南高鐵特定區為基地,目的是將基礎研究能量向外擴散,並帶動區域學術發展,優先推動農業生技、量子科技、淨零永續、人文社會科學等領域。

廖俊智二十日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做業務概況報告時表示,「關鍵議題研究中心」已於今年一月在南部院區設立,負責根據國際科技發展趨勢及社會需求,選定關鍵議題,制訂研究計畫,並協助向政府提供建言。

他指出,南部院區採分階段開發,第一階段是跨領域研究大樓、精密及玻璃溫室;第二階段包含跨領域研究大樓二、綜合大樓,將陸續搬遷進駐,於今年正式開幕啟用;第三階段為量子科技實驗大樓,目前正在設計階段,預計一一六年完工。

廖俊智說,量子科技是影響全球的議題,南部院區將研發量子晶片製程、量子電腦系統架構,並與國內產學研界合作,為台灣量子發展取得先機。

此外,在淨零碳排、永續議題部分,廖俊智則在書面報告中提到,已初步選出兩處黑潮發電潛在廠址,並完成一百KW浮游式發電機組製作,未來將持續探討發電機最佳排列方式,並建置第二部一百KW發電機,期望實現全球首座海流發電示範特展。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質詢時提及,北海岸因有核能發電廠,已有完整配電網,如果發展新的再生能源,例如北海岸海洋能、大屯山地熱能等,就可利用原有電網,建置成本較低。

對此,廖俊智支持洪的論點,並指出目前中研院已在大屯山附近探勘地熱能源,可因地制宜,利用既有核電廠配電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