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文化局為守護在地文化資產,今年續辦新竹縣日治創校之百年小學文物及百年寺廟宗教文物兩項普查建檔計畫,針對九所學校、四十五座廟宇的文物,進行文化價值初步篩選的調查工作,未來將製作普查建檔表,登錄於文化部文物普查平台,再由專業團隊評估是否列冊追蹤及保存維護的建議,讓珍貴的文化資產能獲得有效的保護和修護。
文化局表示,這次針對新竹縣日治創校之百年小學文物普查建檔計畫,將以日治時期「竹東郡」之番地為範疇,對九間(包含尖石鄉梅花國小、嘉興國小、尖石國小、秀巒國小、玉峰國小、錦屏國小及五峰鄉五峰國小、桃山國小、花園國小)百年小學進行文物普查。新竹縣宗教文物普查建檔計畫則鎖定清領時期暨康熙拓墾後,順時針往內山方向之現址為「關西、橫山、芎林、竹東」等四鄉鎮之百年廟宇為調查範圍,進行包括(關西鎮太和宮、橫山鄉樂善堂、芎林鄉廣福宮及惠昌宮)等四十五處廟宇的文物普查建檔。
文化局表示,竹縣文物普查計畫將逐年分區分時進行下去,先前曾展開采田福地石爐及北埔、峨眉、寶山大隘三鄉、新豐、竹北、新埔、湖口等鄉鎮(五十六所)寺廟的宗教文物普查,建檔總數量計四百一十六案、九百四十件。另外,也完成新竹州「竹東郡」及「新竹郡」北埔、峨眉、寶山、竹東、橫山、芎林、新埔、湖口等十一鄉鎮,共卅四所日治時期創校的學校,進行文物普查建檔,建檔總數量達八百五十四案、二千二百一十四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