碇內吊橋傾斜復工 拚10月完工11月開放

碇內吊橋封橋一年多引民怨,橋塔歪斜重新發包四月啟動修復。(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暖暖區的碇內吊橋鏽蝕、垂直吊索斷裂,前年十月封閉,市府發包修復工程後檢測發現連橋塔都傾斜,一旦倒塌恐釀重大公安災害。封橋過久引發民怨,市府工務處動用預備金,今年四月一日重新發包,同日進場,要求廠商務必在今年十月如期如質完工,十一月開放。

基隆市碇內吊橋是橫跨基隆河兩岸的便道,塔高十五公尺,橋長九十八公尺,十六年前開放通行,因垂直鋼索斷裂鏽蝕危及安全,從二0二二年十月起封橋,民眾怨聲不斷,三次流標,終於在去年八月完成發包,九月開工修橋。

市府本以為換吊索就可安全通行,經儀器檢測發現橋塔也向岸側歪斜二十八點四公分,傾斜率達五十四分之一,必須進行緊急處置。市府說,橋塔鄰近鐵路,傾斜恐導致主纜索斷裂,若橋塔往鐵路方向傾倒時,列車通過將造成重大公安,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往內倒塌也會影響基隆河。

碇內吊橋封橋一年多引民怨,橋塔歪斜重新發包四月啟動修復。(記者王慕慈攝)

碇內吊橋修橋命運多舛,多次流標,又因橋塔傾斜停工,原廠商修復工程四百五十萬元,含全橋九十六條垂直吊索、四十八處斜拉桿更新、一九二公尺欄杆扶手抽換更新、下部鋼構重新僅六百七十平方公尺等;但吊橋施工具風險性及困難度,橋塔傾斜部分市府動用預備金一千萬元換修,原得標廠商不願接手,只好重新發包。

今年四月一日發包出去,當日即標求廠商進場,總工程費一千四百五十萬元,十月完工、十一月若如期開放,足足封橋兩年。

此外,工務處表示,依中央規定,橋梁須兩年檢測一次,若有特殊情形可縮短檢測週期。全市轄管一百九十六座車行橋和三十五座人行橋共二百三十一座橋梁,區分A、B組,分奇數年和偶數年檢測,部分重要橋梁,如基隆河的千祥橋、實踐橋、百福橋、七賢橋、暖江橋等則每年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