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祖師廟護龍修復 推特展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曾經在電影「艋舺」裡出現的重要場景─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在清朝就是台北三大廟門之一,目前是市定古蹟。祖師廟在日治時期,曾借給多所學校辦學,包括萬華區老松國小的前身「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對教育有極大貢獻。

台北市教育局十二日表示,為配合祖師廟右護龍的修復計畫完成,老松國小與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特別與祖師廟共同舉辦了此次特展。同時,今年適逢台北市建城一四0週年,為彰顯台北市府維護古蹟,維繫台北文化的歷史脈絡和永續傳承精神,期盼透過此次展覽引發各界對於文化資產保存更多的關注。

鄉土教育中心表示,祖師廟歷史悠久,文物珍貴,是台北目前少數僅存的清代廟宇,保存了清同治年間的廟宇建築風格,首度展示相關的史料文物。祖師廟的歷史跟萬華的發展史有非常重要且密切的關係,期盼能透過這次展覽,凝聚在地居民共識,以獨特的宗教文化,傳遞濃厚庶民生活味,保存珍貴的文化景觀。

祖師廟董事長周承澤說,祖師廟主祀清水祖師,是福建泉州安溪人的守護神,祖師公的神像有很多尊,蓬萊老祖與祂的分身,傳說因遇天災時會落鼻示警,也有祈雨及治病等事蹟,深得信徒愛戴,而被迎請到各地,因此被稱為「會旅行的落鼻老祖」。但因老祖有上百年歷史,非常珍貴已不外出,目前僅輪祀於艋舺淡水兩地,此次特展特地請來祖師公的分身「中蓬萊祖」坐鎮,讓民眾感受祖師廟莊嚴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