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PO陽明山照惹議 江怡臻邀爬土城火焰山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林佳龍轉戰新北市,在臉書上發表大台北鳥瞰圖,不禁讓新北市長侯友宜調侃要從觀音山看新北,不要從台北陽明山來俯瞰。對此,新北市議員江怡臻也在臉書po照,引發許多留言推薦林佳龍來爬新北群山。 (江治臻競選辦公室提供) 江怡臻表示,林佳龍參選新北市長,卻放了一張台北的陽明山照片,林佳龍前部長不要從台北的陽明山看新北,應該要從新北來看新北,用雙腳來走新北,這樣才會得到市民的認可。 (江治臻競選辦公室提供) 江怡臻提到,如果林佳龍不知道應該爬哪座新北的山?可以先從土城的朝山步道、火焰山或是樹林大同山、三峽鳶山開始爬起,自己可以帶著林佳龍認識新北市。 (江治臻競選辦公室提供) 國民黨新北市立委洪孟楷也留言推薦五股、八里硬漢嶺,黨團書記長廖先翔則po照汐止的新山,也有媒體人指出一定要爬五寮尖,還可以遙望空降桃園的林智堅,甚至有人打趣要到土城捷運海山站,希望林佳龍可以好好認識新北。 (江治臻競選辦公室提供) 另針對林佳龍參選新北,正國會議員參選人立即推出「新北隊上陣」文宣,對此,江怡臻指出,林佳龍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新北,民眾非常納悶為何民進黨的正國會派系,可以代表新北隊,這樣的文宣只有滿滿的派系利益色彩,坐實了林佳龍選新北只是為了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為了正國會,而非真正想為新北市民服務。 江怡臻也說,民進黨這次的文宣,證明了林佳龍出來選,並不是因為他關心新北,而只是民進黨派系政治運作的產物,其他派系在新北市彷彿被邊緣化,站對派系才有利益。

Read More

中華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開辦免費暑期親子共學課程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來玩機器人吧!」,中華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自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三日,將利用每週六、日,在安南區溪心里活動中心開辦免費機器人教育親子共學課程,只要是對於機器人程式設計有興趣的台南市國小學生都可以報名參加。 中華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暑假開辦機器人教育公益課程。(中華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提供) 中華機器人科技教育學會理事長洪駿命表示,推動人工智慧、機器人、資訊與科技教育是學會的宗旨,感謝安南區區公所區長葉誌明、安南區溪心里里長劉澤民及台南地區農會四健會的協助,促成免費機器人教育公益課程的開辦,未來會持續推動機器人教育,並結合英語辦理機器人英語育樂營,希望逐步推展到全國,讓機器人教育成為普及教育。 秘書長王雅鈴指出,這次一共將推出九堂免費機器人教育公益課程,都是孩子在生活中常見的小遊戲,包括運用感應器控制齒輪的機械夾夾樂、認識平衡結構與動量慣性的戰鬥陀螺、更動連桿位置與馬達轉速的機器人小畫家、應用感應器沿著路線行走在交會時對決的暗蟬騎士等,課程活潑有趣,要讓學生透過生活情境的小遊戲,學習機器人機構與程式設計。 常務監事姜丞傑表示,機器人的應用將是未來生產效率的重要關鍵,鼓勵家長及孩子利用暑假來學會學習有趣的機器人親子共學活動,不僅能學到許多機器人相關知識,或許能激發孩子機器人與程式設計的潛能。 報名學童每人需有一位家長陪同參與課程,每梯次預計招收國小學生三十人,陪伴共學家長三十人,採線上報名,可至學會官網https://www.caret.org.tw/報名參加。

Read More

心理健康How To Be? 青年好政Let’s Talk成果分享「心」藍圖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供) 記者郭國政/台北報導 為帶動青年對於公共議題的參與及關注,青年署「青年好政系列-Let’s Talk」,以審議民主模式,建立一個可以讓青年們暢所欲言、大聲開講的平臺。今年更從「心」出發,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How To Be?)」為主題,由29組執行團隊、歷經7個月、2階段Talk討論,號召各界青年朋友參與,相關活動終於在7月9日展現最終成果,透過青年們的集思廣益,鬥陣建構年輕世代對心理健康政策的「心」藍圖。 去(110)年11月2場線上審議討論示範,29組團隊中就有3組挑戰全線上或半線上方式,就讓各路青年好漢皆能共襄盛舉;111年青年好政系列-Let’s Talk於7月9日在台北IEAT國際會議中心,進行青年與部會的最終對話。因應疫情及e化青年對於線上工具的使用習性,本次好政系列特以實體串聯線上辦理。今年5月中旬,青年署亦先以線上方式辦理2場第2階段Talk討論,青年們透過不同方式,發表對心理健康議題看法與建議。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供) 7月9日當天,29組執行團隊將帶著二個階段「在校青年」、「就業青年」、「社會復歸相關協助」及「育兒照護壓力」等四大面向討論結果,與議題相關部會代表共同規劃未來政策走向,大家更有志一同認為,對於心理健康正面認識、去除汙名化,是一切心理健康政策基礎。青年署署長陳雪玉表示,今年的Let's Talk議題具有一定門檻,但感謝29組執行團隊的努力,讓第一線工作者、相關資源直接使用者、康復者意見都能納入Talk討論結果,帶來更多元聲音。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則表示,這2年因為疫情關係,心理健康受到廣泛重視,但其實政府對這個議題已經關注許久。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正式於今年5月4日分家,代表政府回應民眾需求及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加上Let’s Talk在青年端捲動關於社區心理衛生中心、1925安心專線等需求建議,希望讓這些心理健康機制更能全面、普遍地接收到民眾需求,提供更友善心理支持系統。 民主意識的養成多元,不是只有選舉權,青年好政Let’s Talk更提供青年在政策執行與理想藍圖之間的平臺,藉由不斷對話,參與政策討論,找出更有效的政策建言,並促成進一步的改變。成果分享暨交流會也同步全程直播,歡迎至青年好政聯盟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YPU.NYC),一起回顧青年對心理健康的看法與建議。

Read More

2022新北濕地割稻趣-彎腰100年 帶你體驗農耕時光

(新北市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時序進入仲夏7月,此時鄉間最美的風景莫過於大地鋪開的金色稻田,而在新北都會區裡的新海三期人工濕地竟也能見到如此美景,新北市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定於8/6~8/7舉辦「2022新北濕地割稻趣-彎腰100年」活動,要帶大家體驗彎腰割稻的樂趣,活動將於自即日起開放報名,手刀快搶! (新北市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提供) 稻米從種植到收成,是過去農業社會的農家大事,也是經驗傳承,飽滿稻穗被風吹拂時,猶如一波又一波的金色海浪襲來,如此美景僅於夏季7月~8月中旬期間限定。宋時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寫道:「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短短字句就將夏季蟬鳴蛙叫及水稻豐收的情境刻劃出來。想讓家中孩子體驗農家文化,為今年暑假增添特別的回憶,或家中長輩想重溫割稻辛勞並傳承農家文化,高灘地工程管理邀請大家來感受稻浪隨風搖曳,漫步水田間,品嘗這農村日常,都市難尋的恬淡趣味。 (新北市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提供) 高灘處代理處長張修銘表示,板橋河濱過去也曾是良田,這次活動規劃8/6(六)、8/7(日)兩梯次,每梯次為500個名額,將帶領民眾了解割稻的過程,從割起稻草撐起曝曬,體驗人工打穀及稻穗創生DIY,除了體驗之外,也和大家分享稻米的故事,並一起思考人與濕地之間的關係。 (新北市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提供) 高灘處指出,活動地點位於板橋新海三期人工濕地水田單元,是大漢溪8處人工濕地中唯一淨化污水同時營造臺灣水田情境,作為環境教育使用,分別種植了水稻、筊白筍、荷花等經濟作物,此時正是水稻成熟的重頭戲,也最具農村代表,歡迎大家來新海三期水田,感受這都市中金黃稻浪趣味。 同時也提醒民眾,夏天於戶外活動要注意防曬及補水,外出期間亦請注意自身防護,遵守防疫規範,並保持社交距離,落實手部衛生,才能玩得盡興又安心。活動資訊請上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官網(www.hrcm.ntpc.gov.tw)或大漢溪濕地生態廊道服務中心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ntpcwetlands)查詢。 (新北市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提供) 交通資訊: (1)搭乖公車310、307、810、857、786至「臺北客運板橋前站(藝文)」下車→步行往環河西路方向,停等紅綠燈至對面堤防階梯→新海人工濕地三期,步行約15分鐘。 (2)開車可停在板橋435藝文特區停車場→停等紅綠燈至對面堤防階梯或雙溪口防汛陸橋→步行至新海人工濕地三期,約10分鐘。 (新北市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提供)

Read More

炎炎夏日別亂跑 萬安人車管制罰款高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兩年多來因COVID-19疫情因素,萬安演習為結合防疫作為,避免群聚,暫停人、車管制等措施,而在民眾逐步與病毒走向共存、作息恢復正常之際,今年度北部地區萬安演習即將於25日下午1時30分至2時,實施30分鐘警報傳遞與發放、疏散避難、交通管制及戰災搶救演練。 為收演習最大效益,淡水警分局於今(12)日邀請轄內各機關學校及商號,召開萬安演習協調會,除要求各單位務必配合各項管制措施外,並懇請利用跑馬燈及網站等加強宣導,為的不僅是這演習半小時的順遂,而是民眾能建立居安思危的觀念,多一分準備,少一分災害。 (淡水警分局提供) 淡水警分局表示,民眾在萬安演習警報發放後,人、車應立即接受警察及民防人員指導,進行防空疏散避難,居家者應緊閉門窗及室內燈源,避免人員進出,惟機場、港口之飛機、船舶、鐵路、高速鐵、公路及捷運車輛,均照常起降、靠離與行駛。 淡水警分局特別提醒民眾,演習期間切勿以身試法,若拒絕軍、警(民防)人員指揮,將依民防法第21、25條規定,裁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忍受一時的演習不便,才能減少戰時人員財產的損害。 (淡水警分局提供)

Read More

許采蓁稱不該用意識形態綑綁核電 促蔡政府讓供電穩定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苓新金選區議員參選人許采蓁十二日認為,核電的使用與否,不該是用意識形態的枷鎖將其綑綁,而應該認真探討他的可行性,尤其是在當今世界都開始回頭接受核電這個選擇時,民進黨政府是否也該放下這塊神主牌,讓供電更穩定,電價更平穩,空氣更清新,這才會是全民之福! 國民黨苓新金選區議員參選人許采蓁認為,核電的使用與否,不該是用意識形態的枷鎖將其綑綁,民進黨政府是否也該放下這塊神主牌,讓供電更穩定,電價更平穩,空氣更清新,這才會是全民之福!(記者吳文欽攝) 許采蓁表示,近來,世界各國對使用核能的態度出現轉折,南韓政府在國務會議中擬定新能源政策方向,目標在2030年前將核能發電占比提升至30%以上。美國拜登政府也設立一個六十億美元基金,幫助核電廠繼續營運;歐洲議會也通過決議,將部分核能和天然氣發電視為「綠色能源」。 許采蓁指出,國際能源署(IEA)近日發布報告:強調全球要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核能發電量需要倍增提高!另外還指出:選擇繼續或增加核能使用的國家,可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碳排,並讓電力系統融入更多太陽能及風能,但在未使用核能情況下,建設永續的清潔能源系統將更困難,風險跟成本也更高。 許采蓁說,而轉頭望向民進黨政府,為了自己反核的這個神主牌,不顧民意的一意孤行,不僅是讓台灣的供電日益吃緊,更是讓空氣品質每況愈下,還造成供電成本增加而不得不增長電費。

Read More

陳麗娜質疑中油五輕整治地二次污染 影響台積電設廠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中油五輕整治第三區土地今年四月解列,原定六月交地給台積電,疑因該地地下水湧出造成長期積水、二次污染,致台積電至今仍未和市府完成租用合約、點交土地。市議員陳麗娜質疑,然而市府大內宣依舊進行,繼「代處理」中油污染土地後,又「代宣布」台積電將於八月動工,接下來會不會「代動工」?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質疑,市府大內宣依舊進行,繼「代處理」中油污染土地後,又「代宣布」台積電將於八月動工,接下來會不會「代動工」?(記者吳文欽攝) 陳麗娜表示,中油解列土地未依原計劃於六月交給台積電,熱心民眾追蹤發現該區解列後地面沒有一天乾過,三個月以來始終有大片窪地積水。 陳麗娜指出,高雄太陽很大,一般雨後積水很快被曬乾。第三區長期積水,但旁邊其他土地都是乾的,因此窪地積水極可能是從地下冒上來的。若真是如此,這些湧出來的地下水裡面會沒有污染物嗎?難道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嗎?市府緊緊緊花天價整治出這樣令人難以安心的土地,台積電能放心和市府簽約、接收土地嗎? 據地方人士的說法,台積電曾就這些土地進行驗證,多次發現不符合標準,市府只好叫廠商挖除再處理。解列土地本應方正平整,看到的卻是坑坑洞洞、處處積水,這是不是一再重挖的結果?如果真的是如此,那四月的解列不就是「玩假的?」「欺騙社會大眾?」

Read More

台積電高雄廠生變?李眉蓁促市府公開說明為何未完成土地簽約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李眉蓁十二日呼籲陳其邁市長,市政治理要正派,不要投機取巧,更不可以黑箱作業。希望市府公開說明為何未能和台積電完成土地簽約? 高雄市議員李眉蓁呼籲陳其邁市長,市政治理要正派,不要投機取巧,更不可以黑箱作業,希望市府公開說明為何未能和台積電完成土地簽約?(記者吳文欽攝) 李眉蓁表示,市府「代處理」中油污染場址後一直是「黑箱整治」,工地不給看、驗證不給第三方做、環評裁判兼球員,更拒絕民間監督,連LED污染電子看板至今都沒有設置。 李眉蓁指出,現在被爆解列土地長期積水,是否必須公開透明的交代「整治結果被台積電打槍幾次?」、「有沒有叫廠商挖除再處理?」、「解列土地有沒有二次污染?」等問題。同時應該要請公正第三方出來,對解列地區的積水進行採樣檢測,只有透明公正的程序才能解除各界疑惑。 李眉蓁提到,七月初自由時報出現「台積電高雄廠生變數?」報導,引起地方擔憂。市府為安撫民眾,透過媒體「代宣布」台積電將會在八月動工,但據私下向台積電方面了解,他們還在和市府討論合約,根本不知道報上八月動工的消息從哪裡來。 李眉蓁憂心的表示,市政不能「七代八代黑白代」,市府「代處理」中油污染土地已經惹得傳聞四起,現在又在臺積電不知情情況下「代宣布」八月動工,如果到時候「照步來」的臺積電還沒準備好,難道市府為了選前造勢,又要強勢的「代動工」嗎? 李眉蓁希望市府公開說明為何未能和台積電完成土地簽約?什麼時候才能完成土地點交工作?如果土地不能符合台積電設廠要求,必須設法徹底改善,一定要把影響高雄未來的重大投資留下來。

Read More

高雄氣爆爭議 陳麗娜籲陳其邁改正陳菊留下系列錯誤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會氣爆調查小組召集人陳麗娜十二日呼籲陳其邁,希望他身為表率接受司法判決結果,設法改正陳菊留下的「市府代位災民向市府求償」、「侵犯災民善款受益權利」、「OPS疊床架屋」、「氣爆團隊無責反升官」等系列錯誤,並全面檢視管線管理和安全問題,真誠面對氣爆歷史真相,讓高雄真正走出氣爆陰霾。 高雄市議會氣爆調查小組召集人陳麗娜呼籲陳其邁,設法改正陳菊留下的系列錯誤,並全面檢視管線管理和安全問題,真誠面對氣爆歷史真相,讓高雄真正走出氣爆陰霾。(記者吳文欽攝) 陳麗娜指出,高雄氣爆案二審判決認定肇事責任百分百在高雄市政府,重重打臉從不認錯的陳菊民進黨市府團隊,證明挪用六點三億元善款的代位求償機制,不但是民進黨市府「諉過卸責」工具,更侵害了災民當時獲善款救濟的權利。 陳麗娜提及,高雄氣爆七年前發生後,陳菊用盡一切的力量把責任導向石化廠商,從不承認錯在市府。甚至在一審做出「市府責任佔四成」判決後,陳市府團隊還痛斥該判決「認定事實顯有錯誤」,並一再以「氣爆主要肇事者既為市府外之業者,災民如從國賠途逕獲得完全賠償因而使市府無法再向其他主要肇事業者求償,無異是由全民納稅錢幫其他主要肇事業者擔負起賠償責任」等辯辭帶風向。 陳麗娜說,言猶在耳,二審去年四月宣判,進一步推翻「市府責任佔四成」的一審判決,認定肇事責任百分百在市府公務員對公共工程未嚴格把關、善盡職責,至於榮化、華運公司當天應變行為並無不當,獲判無罪。 陳麗娜表示,二審判決徹底推翻了陳菊團隊代位求償的立論基礎,證明國家賠償才是正確的途徑,才不會留下「市府代位災民向市府求償」的荒謬結果。更重要的是,當時為執行代位求償共挪用善款六點三億元、律師費六千五百八十四萬元,使得將近七億元的善款無法即時分配給當時生活陷入困境的災民,嚴重侵害災民受益權,踐踏民眾愛心。現在就算市府回補這筆善款,但已失去急難救助的時效性。

Read More

先拍照取締違規才設警示牌?陸淑美籲警檢討執法手段勿招民怨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會副議長陸淑美近日陸續接獲陳情,有民眾於岡山區多處路段,在無照相警示標誌下,遭高雄市警察局先拍照取締後,該處路段才設立起照相警示牌,不僅引起民怨,亦有違行政指導原則。陸淑美籲請警方應檢討執法手段,勿招致更多民怨。 高雄市副議長陸淑美表示,警方機動照相取締如同強盜搶錢,呼籲應檢討執法手段,勿招致更多民怨。(記者吳文欽攝) 陸淑美表示,近來不少民眾因受取締困擾,前往服務處陳情,據民眾指稱,於行經前峰路、寶米路等多處路段時,在未見任何照相警示牌的情況下,遭拍照取締,事後該等路段才陸續掛出照相警示牌,民眾質疑市府此舉為「不教而殺」。 陸淑美說,亦有人反映部分路段近日才剛掛上照相警示標誌,就馬上拍照取締,完全沒有預警緩衝期,有人已連續被拍好幾次,荷包嚴重失血,臉書社群中也引起諸多討論,還有警方躲在樹叢後等候取締被抓包。 高雄市副議長陸淑美表示,警方機動照相取締如同強盜搶錢,呼籲應檢討執法手段,勿招致更多民怨。 陸淑美指出,依照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7-2條規定,一般道路上採用固定或非固定式科學儀器取得證據證明者(拍照取締),應於一百公尺至三百公尺間設立警示牌,並且要明顯標示,它的目的不在處罰,而是勸導提醒行車人注意安全。 她認為,照說目前許多路段已有固定式的拍照取締點,足以提醒民眾注意行車速限,實無必要為了執法績效而擴大機動照相取締行為,此舉不但加重員警勤務,在目前萬物齊漲時代,更是嚴重引發民眾不滿。 類似民眾陳情案件已發生多起,分布在多個路段如前峰路、寶米路、大莊路、嘉興路、聖森路等,並非單一事件,陸淑美籲請警方維護交通安全執法時,應按步來,不應先射箭再畫靶,把民眾當成提款機。 陸淑美說,另岡山聖森路目前速限僅五十公里,也遭民眾反映不合時宜,建議配合車輛流速予以調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