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個人航行範圍延伸愛河之心 總長5.7公里

高雄市觀光局表示,愛河個人航行的範圍即日起再擴大,民眾可下水的範圍從先前的治平橋延伸到愛河之心。(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觀光局廿日表示,愛河個人航行的範圍即日起再擴大,民眾可下水的範圍從先前的治平橋延伸到愛河之心,民眾只需掃描岸邊告示牌的QR CODE上網登記,就可於六時至十九時,從事非動力浮具的水域遊憩活動,由愛河舊鐵橋(輕軌橋)一路航行到愛河之心,為即將到來的炎炎夏日做好玩水準備。 觀光局說,在經過兩次範圍擴大,愛河舊鐵橋(輕軌橋)-愛河之心總長五點七公里的河道可從事立式划槳、獨木舟、風浪板、泛舟艇等手划船浮具,以及水上腳踏車、非動力天鵝船、非動力傳統舟艇、非動力風帆、遙控帆船等。這樣的河道長度不論是航行體驗,或是中都愛河濕地的生態觀賞都很有幫助,可吸引更多玩家和遊客,讓還河於民再次升級! 高雄市觀光局表示,愛河個人航行的範圍即日起再擴大,民眾可下水的範圍從先前的治平橋延伸到愛河之心。(記者吳文欽攝) 觀光局指出,為保護遊客安全,愛河舊鐵橋(輕軌橋)-七賢橋間每五十米間距內,以及七賢橋-愛河之心間每七十五米間距內,皆設置有救生圈,並已設置二座浮動碼頭供遊客下水,分別位於中正橋與七賢橋間河東路側及高雄橋與中正橋間河西路側,亦設置願景橋北側樓梯。 此外,觀光局表示,今年十月將在願景橋及愛河之心,新增兩座浮動碼頭,提供玩家更優質安全的下水遊憩環境。另外,運發局為了推廣愛河水域,已停辦二年的高雄愛河端午龍舟嘉年華今年將盛大舉辦,五月廿八日、廿九日及六月三日,在愛河水域有市民龍舟、SUP體驗活動,六月三日至五日有龍舟拔河賽及傳統、競技龍舟直道競速等賽事,歡迎遊客及市民一起前往體驗愛河水域遊憩。

Read More

浣熊等逾8000種野生動物6/1起禁輸入 違者可重罰百萬

浣熊。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防範外來野生動物入侵影響本土生態環境,行政院農委會於評估盤查後,委請經濟部於111年5月19日公告修正「限制輸入貨品表」,將分屬53項貨品的8,478種外來野生動物增列輸入規定代號「111」(管制輸入),自111年6月1日起生效。未來非經經濟部專案同意,均不得再輸入至國內,以從源頭阻絕外來種入侵。詳細名單可至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貿資訊網站查詢(網址:https://www.trade.gov.tw/ )。 農委會林務局表示,行政院極為重視外來種入侵課題,為從源頭加強管控,本次禁止輸入動物名單,係由農委會林務局、漁業署、及海委會海洋保育署等中央主管機關,分別就權管之動物類群盤點出具入侵風險之物種,再與專家學者及相關權益團體共同研商後決定。禁止輸入名單包含哺乳類1種、鳥類約250種、爬蟲類約1,060種、兩棲類約250種、無脊椎動物約6,800種、陸域及海域水產動物(含觀賞用淡水魚及非觀賞用之活魚)122種,共計約8,478種動物。其中除了常見之寵物如家八哥、黑領椋鳥、巴西龜等物種外,也包含了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本土物種或造成農作物損害等入侵風險高之物種,如浣熊、黑白南美蜥、紅肚龜等動物,而林務局近年積極移除的埃及綠鬣蜥、海蟾蜍亦名列其中,目前也持續盤點可能具有入侵風險之其他物種,將動態增補公告禁止輸入。 林務局提醒,6月1日公告正式生效後,未經許可輸入上述公告物種,除可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裁處20-100萬元之罰鍰外,亦可能違反貿易法及海關緝私條例等規定,請國人留意避免觸法。 輝椋鳥。

Read More

台首大宣布停辦 學生組自救會堅持原校畢業

台首大學生組自救會將向學校抗議,堅持原校畢業。(民眾提供) 記者林相如/麻豆報導 台灣首府大學宣布停辦後,學生組成自救會,將於二十四日上午在校門口集結,舉起布條走進校園,捍衛學生的權益,要求學校正視學生的訴求及權益,將堅持原校畢業,不接受任何轉校。 自救會表示,目前全校有大學部、研究所及進修部,共計人文和餐飲兩個學院,共有五個學系、兩個研究所,學生八百一十一名,學生成員當中不乏多數弱勢家庭者,須背負沉重家庭生計及高額助學貸款。 尤其對來自海外求學的外籍生而言,更是一場揮之不去的夢靨,一旦失去學籍,將即刻面臨遣返回國的命運,還有正在申請實習中的同學,原本握在手中的合法合約,一夕之間變成一張廢紙,學生只能概括承受,這不是辦教育者該有的態度。 自救會表示,學校不能說關就關,原本兩周前的討論會提出的是停招,過了兩周卻變成是「全面停辦」,學校出爾反爾的態度,讓學生不知事情的前後狀況,完全臨時的通知讓學生措手不及,校長張淑中更以一句「無能為力」為由,罔顧八百一十一名學生的權益,要求全數轉校,校方卻提不出任何安置轉介的配套措施,讓人錯愕不已。 自救會強調,為了捍衛學生受教權,堅持原校上課、原校畢業,將於二十四日上午在校門口集結,舉布條走進校園,並呼喊口號,向校長商淑中遞交陳情書,並將靜坐抗議,簽名聯署,堅持原校畢業,不接受任何轉校。

Read More

十項全能金牌選手王晨佑 黃偉哲頒獎表揚

  市長黃偉哲(左)頒獎表揚台南市十項全能好手長榮大學王晨佑(中)。(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南市全運會十項全能金牌選手長榮大學王晨佑,五月初在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公開男子組十項全能以七六五五分摘金,打破古金水於一九八六年締造高懸三十六年的七五九九分大會紀錄。市長黃偉哲二十日頒獎表揚王晨佑,躍居國內史上第四傑,更是國內十項全能最佳紀錄。 黃偉哲表示,王晨佑畢業於永仁高中,國小原是練羽球,國中時期展現田徑的優異天賦,並接受台南市專任運動教練楊清隆指導,大學也留在台南就讀銜續訓練,一一0全大運原本有機會打破紀錄,卻因雙腿抽筋而錯失機會,但仍順利拿到杭州亞運門票,成為十六年來我國首位進軍亞運的十項全能選手。 市長黃偉哲二十日頒獎表揚一一一年學生運動聯賽暨全國體育賽會優秀選手。(記者陳治交攝) 基層學校體育方面,台南市學校運動團隊在一一0學年度學生乙級聯賽共有五校六運動團隊榮獲前五名的優異成績,中山國中拿下籃球國男組亞軍及國女組第五名;台南高工、學甲國中分別獲得排球項目高男組、國女組亞軍;台南市壘球重點發展學校土城高中及仁德國中包辦壘球國中組冠亞軍。 成軍逾一甲子的六信高中橄欖球隊,曾勇奪一0九年全國七人制橄欖球錦標賽全國冠軍,球隊抱持不放棄的精神,每日持續訓練,一一一年全國七人制橄欖球錦標賽發揮堅強實力擊敗其他強隊,奪下亞軍。

Read More

同住家人確診 張麗善快篩陰、居隔3+4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長張麗善二十日中午,接獲同住家人確診,即日起居家隔離3+4;立即快篩結果是陰性,請大家放心。 雲縣長張麗善同住家人確診,張麗善即日起居家隔離3+4。(記者陳正芬攝) 張麗善說,中午接獲同住家人確診的消息,立即快篩結果是陰性。雖然確診是同住家人,但其實也好多天沒有接觸到了,但為求慎重,即刻起就要進行居家隔離「3+4」,也就是前三天居家隔離,後四天自主防疫。 張麗善說,雖然已打滿三劑疫苗,可以選擇不需居隔的「0+7方案」,但考量我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人,決定還是要讓自己在家觀察三天,對我和對周遭的人都會更有保障。下週一(廿三日)若快篩陰性,即會返回工作崗位;關於各項縣務運作,這三天仍會透過各種通訊工具與各局處長保持聯繫,若有緊急事項,副縣長謝淑亞、秘書長曾元煌也都會代替我第一時間處理。 新冠病毒不好對付,我們一定要落實防疫措施,不能有僥倖的心理;縣府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保護鄉親的健康,會與大家站在一起,盡一切努力把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謝謝大家關心,祝福大家平安健康。

Read More

食農教育兼防疫 山上水果小尖兵上菜

山上學生們變身小廚師當水果小尖兵。(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山上報導 食農教育兼防疫,廿日上午山上區農會結合山上區衛生所、遠東科技大學辦理「山上水果小尖兵上菜」活動,山上學童們變身成小廚師,學習如何將山上在地水果入菜,一道鳳梨芭樂炒飯香氣四溢,還有一杯漂亮的芭樂多多,為盛夏解暑消渴多多。 今日上午山上國小水果大集合,不只有金色漂亮的木瓜和鳳梨,還有紅心芭樂和甜心芭樂,可說是「出類『芭』萃」。校長蘇耿義表示,每學期的食農教育都與生活習習相關,去年帶著學生們認養地瓜田種地瓜,同時也體驗焢窯之樂,此外,也讓學生們知道爆米花的過程,讓稻米、地瓜等在地作物的原形和生態完整呈現學習,這學期則是讓學生明白在地水果除了鮮食外,如何做成一道道美味料理,同時也讓水果的維生素成為學生們身體防疫尖兵。 鳳梨芭樂炒飯。(記者張淑娟攝) 由於山上區有相當多的水果,現正值鳳梨產季,六月將進入芭樂、木瓜和芒果等產季,區農會總幹事許弘霖特別帶著同仁結合衛生所到山上國小指導水果入菜,菜色則由遠科大的師生們研發調配而成,因此不論是鳳梨芭樂炒飯,還是山上炒鮮蔬,在色澤上都相當美麗,尤其因應暑夏製成的芭樂果凍和芭樂多多,相當應景,其中果凍則以芭樂葉熬煮而成,再搭配雕成花樣的芭樂果肉,確實漂亮好食。 學生們看著水果變化出來的花樣,莫不驚奇,更躍躍欲試,想好好學學,回家實作分享給家人。衛生所營養師則逐一介紹各種水果營養素,並叮嚀學生們每種顏色的蔬果都要吃,營養各不同,也增進身體健康,更可對付疫情。衛生所護理師強調,故鄉盛產的水果是最好的食材,不論鮮食或入菜,都值得好好品嘗。 許弘霖表示,藉由食農教育引導孩子認識在地產業文化及餐桌禮儀,同時也為即將於六月十八日舉辦的「芭頭籌~樂陶陶」芭樂產業文化活動暖身。 芭樂果凍。(記者張淑娟攝)

Read More

線上遊戲搶救北極熊 聖功女中雙胞胎姊妹抱走設計大獎

聖功女中雙胞胎姊妹王昭尹(右)、王昫尹,獲得青少年AI人工智慧與AIT Game Jam國際創作競賽高中職組特優。(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目前就讀聖功女中高二的雙胞胎姊妹王昭尹、王昫尹,參加「2022青少年AI人工智慧與AIT Game Jam國際創作競賽」,兩人設計的「Save the Arctic」遊戲獲得高中職組特優,除了獲頒獎狀、獎品及作品展示於AIT網站外,還將受邀至AIT美國在台協會參訪。 「2022青少年AI人工智慧與AIT Game Jam國際創作競賽」是由新興科技教育遠距示範服務計畫北區區域推廣中心與AIC美國創新中心、AIT美國在台協會、台灣微軟等單位合辦,今年是以氣候變遷為遊戲設計主題。 對於資訊工程相當感興趣的王昭尹、王昫尹姊妹也報名此次競賽,設計了「Save the Arctic」遊戲。王昭尹表示,遊戲設計靈感來自北極熊保育問題,遊戲中的北極熊要收集足夠的太陽能板才能夠返家,整個設計從美工繪圖、遊戲關卡到故事劇情的發展,都由兩人一手包辦,大約花了一個月製作完成。 王昭尹表示,自己對於程式及數學有邏輯性的學科較有興趣,但在美術設計上則有難度,因此在培訓社團內,經由小組的討論與指導老師的建議,以設計出有種呆萌復古感的遊戲與高互動性為這款遊戲的呈現主軸,遊戲設計平台是MakeCode Arcade,如何將故事流程與互動,在小小的螢幕畫面上呈現,是一個滿大的挑戰。 校長鄭麗蓉表示,這對雙胞胎姊妹花是聖功初中直升高中的學生,一直是數理表現良好的學生,她們能依自己的興趣與能力,主動學習並提出學習發展需求,正是新課綱所要的自動自學與共好精神。

Read More

台電瓩設計獎頒獎 變電箱變掛架奪冠

5月20日「台電瓩設計獎kW Design Award-第22屆創意競賽」頒獎典禮,得獎者、評審、出席貴賓與台電發言人吳進忠合影。(台電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台電瓩設計獎邁入第22屆,本屆以「千瓦創意、百萬功率」為號召,鼓勵參賽者以創作將生活中的電力連結設計。台電表示,今年總獎金近88萬元,創歷年新高,吸引3,245件作品角逐,其中,有設計師以環保概念發想,利用退役變電箱鋼板重新再製牆掛架,呼應循環經濟潮流。 台電今(20)日舉辦「瓩設計獎-第22屆創意競賽」頒獎典禮,由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與二三設計創意總監蘇巧純、小黑尾巴創辦人鄭洪與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設計長黃馨等重磅評審團,及雲林科技大學教務長李傳房等貴賓一同揭曉今年獲獎作品。 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表示,台電積極以多元方式和大眾溝通,鼓勵設計人以美感思考電力議題。(台電提供) 台電說明,確保穩定供電並兼顧環境保護是台電不變的社會責任,如4月甫呼應國家發展宣示「電力淨零排放」,而除了電力本業,台電也持續結合多元方式與社會大眾溝通互動,如本屆瓩設計獎競賽主題即以「再生能源」、「環境永續」及「智慧科技」為主題,分為「創意品設計」、「創意短片」及「平面海報設計」三類競賽組別,共吸引約3300位設計好手報名參賽。 學生組以景文科技大學和南台科技大學報名最踴躍,兩校即有超過500件作品參賽。經初複審30位專業評審把關,選出最終46件得獎作品。 其中,創意短片類社會組「導航先生」作品拿下本次最高10萬元獎金,創作者曾能琪透過車主小姐與AI導航先生間的趣味對話,帶出電廠與生態共融、環境永續議題。 平面海報設計類學生組第一名則為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學生林愛詠的「再生能源 永續電源」,以清新能量線條象徵傳遞能量的光芒,表現自然界能量轉為「電」的過程,由太陽能、風力發電使電能不斷傳遞給世界。 呂瑞辰以退役變電箱鋼板重新再製成牆掛架,獲得創意品設計類第一名。(台電提供) 創意品設計類競賽邁入第二年,繼去年首獎人孔蓋無線充電盤引起網友熱議,今年首獎設計師呂瑞辰以環保概念發想,利用退役變電箱鋼板重新再製牆掛架,掛勾保留鋼板的原始花紋,勇奪冠軍。 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廖姵慈則創作「Got You Covered」,以電塔發想設計折疊傘,隨著折疊傘展開的過程,將呈現不同角度的電塔,傳達「無論颳風下雨,台電在您左右」的精神。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團隊林嘉鑫、謝昌庭、林昱婷與黃亦晨共同創作的「盛你所礙-礙子醬油碟」,將電桿、電塔上的絕緣陶瓷礙子化成醬油碟,獲創意品設計類第三名的殊榮。(台電提供) 而由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品設計系團隊林嘉鑫、謝昌庭、林昱婷與黃亦晨共同創作的「盛你所礙-礙子醬油碟」,同樣連結電力設備與生活小物,林嘉鑫説,團隊將一個個醬油碟堆疊成礙子造型,意指電力如同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必需品,撐起台灣經濟與生活。

Read More

奉獻偏鄉逾38年 何馬可牧師伉儷取得台灣身分證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何馬可牧師及何路得夫婦殊勳歸化我國國籍,今(20)日嘉義縣長翁章梁與內政部戶政司司長林清淇,共同致贈歸化我國國籍許可證書、台灣地區定居證及國民身分證,同時對於何馬可牧師伉儷愛台惠台、深耕鄉里,長年無私奉獻照顧弱勢及關心學子等善舉,表示肯定及感謝。 內政部表示,何馬可牧師及何路得夫婦從美國來台逾38年,曾在台灣城鄉間的教會服務,深刻瞭解台灣城鄉差距,民國101年起協助嘉義縣雙福教會開拓大林好厝邊教會,與大林地區中小學合作舉辦暑期營會,充實教育資源。 兩人並積極創立社區關懷組織「台灣豐收119」,在省道台1線及台19線沿途開拓60個據點,連結資源豐富的衛星教會認領,引介城市資源協助偏鄉民眾,藉由開拓據點照護需要幫助的獨居長者。 此外,何牧師伉儷也與彰化縣大庄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辦理供餐、義剪等愛心服務,照顧如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及時提供協助,也教化邊緣學生,用行動與地方協會及學校合作,長期服務弱勢。 內政部強調,像何牧師伉儷永不停歇的奉獻精神,用己力行動,實惠社會所需,值得大家鼓勵與仿效,期盼社會大眾見賢思齊,並引發良善的循環與迴響,讓祥和與溫暖傳遍台灣每片土地。 內政部指出,今日致贈儀式後,何牧師伉儷共同演唱台灣傳統民謠「天黑黑」及「四季紅」,展現他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活動並在大林好厝邊教會人員獻花及全體人員大合照後,圓滿結束。

Read More

台86線武東大潭交流道東向匝道拓寬接高發二路 今通車

黃偉哲表示,大潭交流道往高鐵匝道拓寬延伸道路完工後,讓高鐵特定區交通網絡更完善。(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歸仁報導 斥資三億元的「台86線武東大潭交流道東向下匝道(往高鐵)拓寬及高發二路新闢工程」廿日下午五時將通車,可讓高鐵特定區的交通網絡更便捷。今日上午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交通部公路總局副局長林聰利和台南市長黃偉哲共同為通車剪綵,期許減輕交通壅塞問題。 由於高鐵特定區隨著國際會展中心、中研院南部院區、智慧綠能循環住宅、三井Outlet商場等陸續進駐,為解決匝道下高鐵西側車流,並避免影響到台86線主線車流,台南市府積極規劃高鐵特定區聯外道路,而「台86線大潭交流道匝道(往高鐵)拓寬工程和高發二路道路開闢工程」,即是在潭交流道新增一支線連接到高發二路,分散車流。 黃偉哲表示,大潭交流道往高鐵匝道拓寬延伸道路完工後,讓高鐵特定區交通網絡更完善。(記者張淑娟攝) 至於該工程長度約一點一六公里,匝道寬度七點二公尺,銜接高發二路寬十三點五公尺,工程總經費約三億元(含用地費),由公路總局於一百零九年十月開工,歷經一年半終於完工,今日舉辦通車典禮,通車後可有效分流既有匝道下高鐵西側車流,降低車輛回堵。 黃偉哲表示,向中央爭取到前瞻計畫補助十五億餘元,目前已完成往來歸仁、關廟市區的兩條道路,如今大潭交流道往高鐵匝道拓寬延伸道路完工後,高鐵東側區域,將不受中正南路交通影響,更讓高鐵特定區交通網絡更完善。武東里里長劉延欽也表示,三條聯外道路陸續開通,對於疏導車流很有幫助。 大潭交流道增一支線接到高發二路,讓特定區交通網絡更完善。(記者張淑娟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