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607支千里眼打造韌性城市

應用監視器畫面與影像辨識技術 (新北水利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水利局近年來在防汛應變機制上持續突破,自110年始發展積淹水影像辨識功能,市轄內已有607支CCTV具備此功能,目前的辨識準確率高達88%,有效提升掌握災情能力,一支手機就能讓防汛決策,在千里之外便能運籌帷幄,縮短防汛應變時間至少1至2小時以上。 (新北水利局提供) 新北市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近期發展的影像雨絲辨識結合自動化AI推播,較氣象署公告即時雨量的時間提早15分鐘以上,藉由LINE機器人發出警示資訊,得知該區域10分鐘延時超過10毫米以上的強降雨正在發生,再經歷史資料訂出AI判斷邏輯,通知防汛決策者指揮抽水站應變操作,提早預防因雨水下水道滿管造成路面發生積淹水情形,有效減少積淹水災情發生,因而能洞燭機先,快速進行防汛應變,才能做到「不怕水淹」的城市韌性。 (新北水利局提供) 宋德仁提到,完善的物聯網監測設備是讓智慧防汛平台推動創新應用的基本功,現有包含雨量站、路面淹水感測器、雨水下水道水位計、河川排水水位計、抽水站及路口CCTV即時影像,將天上到地下的水情資訊一網打盡。讓水利局掌握災情的能力,已經從過去區公所在第一線的災情發現及回傳,轉由水利局主動通報給區公所進行應變。 (新北水利局提供) 智慧防汛平台的承辦人員表示,回憶剛來水利局時每每遇到大規模的午後驟雨發生,紛至沓來的積淹水事件回報,只能焦頭爛額的在EOC應變中心內彙整災情,然後再逐一致電公所確認退水是否完成。有了智慧防汛平台之後,特別是今年9月22日午後驟雨長元抽水站的操作上,藉由防汛平台AI判斷上游水位上漲,讓抽水機提早啟動及加開機組至接近滿載,短短10多分鐘的即時應變減緩了下水道水位的上漲,避免積淹水風險。 (新北水利局提供) 宋德仁今(22)日也在新北城市氣候論壇中表示,防汛應變是與時間的競賽,新北市的智慧防汛平台經過不斷的精進以及實務上的操作經驗累積,不僅大大提升防汛決策的精確性與時效性,利用革新之數據分析和AI人工智慧,掌握了即將到來的災害應變先機,還能在必要時適時啟動或增加抽水機組,全國首創智慧防汛平台系統化操作,有效提升對極端氣候的應變能力,增強城市韌性,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新北城市氣候論壇聚焦水資源 從治理到永續發展

(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在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水資源不僅是自然界的恩賜,更是城市韌性與未來生活的生命線。新北市政府今(22)日於市府行政大樓507會議室舉辦「新北城市氣候論壇《水永續,新韌性》」,論壇聚焦於城市水資源管理的未來挑戰與應對策略,凝聚多位水資源領域的專家學者、產業代表及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討水環境、水經濟、水科技與水文化四大面向。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在開幕致詞中分享了近年新北在水治理方面的成果與經驗,期望新北市能接軌國際發展,成為國際級的永續淨零城市。他強調,水資源議題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是重要的民生議題。 劉和然表示,為了改善河川流域,新北市透過「河川流域治理平台」整合資源,採取污水接管、水利工程、攤商油脂截留及污染取締等策略,讓溪流河川恢復生命力。環保局也持續邀請民間單位參與水環境巡守,利用在地志工的力量共同守護水域。 (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劉和然提到,近年來,新北市的水環境治理成果顯著,淡水河的污染程度從109年的6%降至112年的2.1%。曾被稱為新北「四大黑龍江」的河流,如板橋湳仔溝、蘆洲鴨母港溝,透過減少污染源、渠坡改善到河岸再造,成功翻轉成為自然生態與美景兼具的河道,進而提升周邊生活品質,持續推動河川永續發展的目標。 劉程然強調,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新北市成為全國首個通過「新北市透水保水自治條例」的縣市,透過建設雨水貯留設施及透水鋪面,提升城市韌性。同時,水利局還加強智慧防汛,開發基於AI技術的預警系統,有效減少豪雨造成的災損。 新北市政府承諾不僅要實現淨零排放,還將全力推動智慧水治理與水經濟發展,引領城市邁向更具韌性的未來。今日論壇圍繞「水永續」與「新韌性」兩大核心,分享智慧水治理、河川整治及城市永續願景,探討新北市與自然及人類的共生之道。論壇設置四大主題討論包含城市水治理與水資源指標、城市淨零能源與水循環經濟、智慧聯網與創新應用、流域共好與河川永續。 產業界專家分享如何透過AI技術優化水資源管理,學界代表則討論河川治理挑戰,展示新北市在水循環經濟和綠能轉型的創新舉措。與會者一致認為,唯有透過技術創新與社會合作,才能有效應對水資源挑戰。 論壇現場還展出「新北水環境治理成果圖文展」,展示新北市在水資源與環保治理上的歷程與案例,包含綠色居住的新紀元、智慧防汛、守護家的水環境以及五溝一堰改善計畫。這些展板如同城市故事的頁面,讓參與者感受到水資源治理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溫度,近距離體驗科技與環境結合的力量。

Read More

新北市府攜手臺北聯大系統簽MOU 成立「輕推淨零影響力平台」

簽署MOU成立「輕推淨零影響力平台」大合影。(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今(22)日與臺北聯合大學系統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成立「新北市輕推淨零影響力平台」,將首創以淨零行動為導向,提供跨領域的淨零資訊與行動整合方案,並成立淨零促轉服務團,導入節能保險的低碳商業模式。平台預計於明(114)年起正式提供服務,旨在擴大推動社會淨零轉型,加速生產和消費模式的變革。 新北市環保局指出,新北市府在2020年率全國之先簽署「氣候緊急宣言」,並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於2021年提出「零碳翻轉 新北先行」,隨後在2022年發布「新北市2050淨零路徑暨氣候行動白皮書」,規劃涵蓋住商、產業及交通等多個部門的淨零路徑,全面推動淨零政策。2023年,新北市府成立「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以任務分組形式務實推進淨零政策。而本次成立的「輕推淨零影響力平台」,將集結產官學研各界的專業資源,推動人才培育、推廣解決方案。 新北市政府與臺北聯合大學系統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環保局程大維局長(左)、臺北大學李承嘉校長(右)。(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強調,與臺北聯合大學系統的合作是新北市府邁向淨零轉型的重要里程碑。市府將整合現有的節電診所、碳健檢中心、產經大學及節能E好宅等資源,同時引入臺北聯大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實力。「輕推淨零影響力平台」不僅將為民間參與淨零工作注入活水,也透過與學術界的合作,提供更多元的課程、技術媒合服務及低碳行為實踐解決方案,帶給地方產業及民眾全方位的支持,提升淨零知識的深度,建立健全的社會低碳支持體系。 臺北大學校長李承嘉表示,非常期待與新北市府的合作,臺北聯合大學將發揮在節能與淨零工程技術、資源循環技術、醫療、海事及水資源等領域的學術專長,提供專業的課程規劃和師資,協助培育淨零所需的人才與專業技能,並利用校內的產學合作及節能與AI團隊等資源。相信透過淨零影響力平台的推動,將促進新北市的環境永續發展,為師生提供寶貴的實踐機會,實現雙贏局面。 臺北大學教授暨淨零促轉服務團團長李堅明教授指出,「輕推」是指讓政府的各項淨零作為可以讓企業覺得有機會、讓民眾不覺得「擾民」,可以真正讓淨零解方落實在生活中,且最重要的是讓各方都能得利。 環保局表示,隨著「輕推淨零影響力平台」的成立,將能有效協助轄內多元產業滿足不同需求,媒合科技、自然與行為基礎的淨零解決方案,並導入低碳商業模式,加速企業的淨零轉型。例如,透過「碳權」橋接節能成果,以「節能保險」建立節能商業模式。 此外,市府還規劃開設「企業淨零ESG班」、「淨零生活培力班」和「市府淨零實踐班」等三大類課程,支持公私部門對淨零人才的需求。將響應國際對消費者引領轉型的趨勢,推動社區碳資產及個人碳資產計畫,與公民社會攜手降低生活與消費對環境的衝擊。

Read More

新北行政清潔隊員招考 10/26週六增開2試場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環保局今(113)年首次針對行政清潔隊員辦理招考,獲得民眾踴躍迴響,經審核後總計有2,468人將於10月26日(星期六)應考,環保局特將原2處試場增加為4處,且為維持考試公平性,將統一考試時間為下午1:30至4:30,以利考生應考,考生可至本次招考報名網站登入查詢( https://recruit.epd.ntpc.gov.tw/seminar_2024_2/front/select_exam.php )。 環保局表示,本次招考首次採用全電腦化測驗模式,進行學科及術科測驗,以擇選出適合的人才進入清潔隊服務,惟電腦化測驗相當考驗場地及設備能力。因此,為能維持公平及考生權益,自原有之致理科技大學及景文科技大學2處試場,再增加東南科技大學及德明財經科技大學2處試場,以同時容納所有考生應試需求。且為顧及所有考生之居住及交通條件,考試時間統一為下午1:30至4:30,讓考生都能具備充足的時間順利應考。 環保局指出,環保局已於21日重新寄發准考證,並以考生原留之手機號碼或電子郵件進行簡訊及郵件通知,請考生多加留意,倘24日仍未收到准考證者,亦可登入報名網站,進行准考證補發,可於考試當日於試場服務台領取,或自行於網站列印。

Read More

「工傷人生x職災勞工重返職場」發布 金鐘視帝游安順分享

新北6專責醫院攜手守護 (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勞工局於今(22)日舉辦2024「工傷人生 x 職災勞工重返職場」影片發布會,呈現職災勞工從受傷到復工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勞工局的支持陪伴。知名演員、金鐘視帝游安順不僅親自擔綱演出,也特別現身分享拍攝甘苦。發布會還邀請轄內6家職災職能復健醫院代表,共同傳遞守護職災勞工的使命。 「工傷人生」影片主角阿坤是一名泥作工人,在一次高空作業中,因為私自拆掉交叉連桿又未確實扣好安全繩,不幸從高處墜落;飾演師傅的前工地主任游安順,在得知阿坤受傷訊息後,立刻衝往醫院,積極協助籌措醫療費用及尋求相關資源,全力陪伴阿坤度過艱難的復原期。後來阿坤因傷必須從工地轉換到行政職類工作,勞工局職災專服員接手協助,不僅連結最及時的職災慰助金、勞資爭議律師諮詢,還陪同至就服站求職、協助上工。 (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曾經參與《做工的人》演出的游安順,特別也分享拍攝過程「跟拍戲很不一樣,整個過程十分嚴謹,到工地拍攝不僅所有安全措施要做好,團隊也非常仔細,會不斷叮囑我們動作應該要做到位。」他很感嘆職災發生的當下,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很期待透過這部宣導影片,讓大家瞭解政府相關資源,一起來協助職災勞工重返職場。 與游安順「同班同學」的勞工局長陳瑞嘉接著上台表示,職災安全一直以來是新北市勞工局的重點,勞工局設置了「職災勞工專屬服務窗口」,會一路陪伴,保障職災勞工權益,並協助復健到上工。新北市的職災千人率逐年下降,接續的職災勞工服務也頗有成效。他再次感謝默默支持參與拍攝影片的每一位朋友,希望透過影片讓雇主更重視勞工職場安全,勞工也要自己顧好安全;倘若真的發生職災,尋找勞工局的專服員,提供最專業的服務,「找對的人、做對的事」。 (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此外,因應「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上路,勞動部已委託新北市汐止國泰、台北慈濟、台北醫院、雙和、樂生及輔大醫院等職災職能復健醫院,協助復工評估、強化生心訓練。記者會邀請6家醫院代表完成「攜手守護職災勞工」共同宣言,陳瑞嘉並頒發感謝狀給許名志律師、馮紀慈職能治療師,感謝他們在腳本形成過程給予專業建議;另外也頒獎給建國工程、台灣松下電器、台北慈濟的代表,感謝提供拍攝場地。影片將放置於「新北勞動雲-影音專區」供觀賞。民眾如想進一步了解職災相關服務,請上「新北勞動雲-職業災害保護」(https://goo.gl/9PA2PZ),或電洽勞工局專業服務人員(02)29603456分機6323。

Read More

各界齊聚緬懷追思緝毒英雄 故所長劉宗鑫告別式莊嚴哀榮

(土城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日前深夜執行巡邏勤務,因盤查毒犯遭拒檢拖行、撞擊施工護欄,致傷重不治因公殉職的新北市土城警分局清水派出所所長劉宗鑫,於今(22)日上午8時20分在板橋殯儀館景福廳舉行告別式,各界齊聚致哀,全程莊嚴隆重、備極哀榮。 (土城警分局提供) 告別式首先由新北市長侯友宜代表總統賴清德頒發褒揚令,昭示其為國家社會的卓越貢獻,並由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追頒行政院楷模獎章、警政署署長張榮興追晉二線三星組長職務,表彰其奮鬥不懈的無畏精神。隨即公祭典禮開始,分別由4名分局長及副分局長代表為靈柩覆蓋國旗與警旗,鮮紅旗幟彷彿映透出故劉所長滿腔的熱血仍在沸騰,無不令在場人士悲悽動容卻又慷慨激昂,也為故劉所長維護治安而犧牲生命的英勇行為致上最崇高的敬意,各公務機關與民間各界也特別來送故劉所長最後一程,新北市警察局則由局長廖訓誠主祭,一同送已故劉所長最後一程。 (土城警分局提供) 今日移靈過程中,故劉所長的靈柩特別巡繞到清水派出所門口停留,土城警分局同仁及地方仕紳列隊在前,副所長張嘉雄:「全體同仁,敬禮!」,在員警高喊「所長,任務結束,一路好走~」的嘶啞聲中,不捨地送別這位國人心中勇敢的英雄,而故劉所長的奉獻和犧牲卻將永遠銘記在各界心中。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4/10/22142817/6f649ac5-9a9c-415c-8f7d-f58f2c42ea09.0.de4a81a8-477f-49f4-8737-2d952e4081db.mp4 自劉宗鑫因公殉職後,新北市警察局立即成立治喪委員會,全力協助家屬辦理後事,並啟動關懷與照護的措施,確保遺眷生活經濟與心理都能獲得妥善的照顧。土城警分局表示,「告別式不是結束!照護才要開始」,我們最親密的夥伴雖然已經逝去,但我們最真摯的關懷將永不止息,故劉所長為了社會治安犧牲生命,我們不會忘記,我們將以實際行動持續關懷家屬,讓社會的支持與溫暖傳遞到家屬心中,以寬慰故劉所長在天之靈。

Read More

賭命運轉手!新北警查獲運毒車手 起出12公斤K他命與大量喪屍毒品

(新北市刑事警察大隊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刑事警察大隊日前獲報,有販毒集團竟模仿美劇「賭命運轉手」劇情,以計程車為交通工具做為掩護,四處運毒並在新北市新店區一帶大樓內租屋做為藏放大量毒品之倉庫,案經專案人員見時機成熟執行搜索,於該運毒車手後背包內查獲第三級毒品K他命2公斤。另外在毒品倉庫內查獲共約10公斤K他命、264公克「依托咪酯」菸油及16顆「喪屍菸彈」。 (新北市刑事警察大隊提供) 新北市刑事警察大隊提到,據線報指稱有販毒集團雇用一名職業駕駛做為運、販毒掩護,佯裝載客實際上是載運毒品予其他毒販,並在車輛行進間進行毒品交易,企圖混淆及規避警方查緝,經專案人員深入調查後,陳報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指揮偵辦,於(113)年9月上旬見運毒車手前往倉庫取毒時,當場進行逮捕壓制並在該車手背包內查獲第三級毒品愷他命2公斤,案經檢察官指揮下執行搜索,在該運毒司機管理之毒品倉庫內查獲K他命共約10公斤、依托咪酯菸油1罐(264公克)、毒品哈密瓜錠16顆(18.55公克)、依托咪酯菸彈16顆(90.42公克)等證物;另在該司機所駕駛之計程車內查獲愷他命(692公克)、毒咖啡包749包(12萬204公克)及不法販毒所得共約新臺幣30萬元,全案詢後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罪嫌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偵辦。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4/10/22141946/D45B4A37CBBFB8AF44132A27E4CC3279FBFE94EE.mp4 新北市刑事警察大隊表示,喪屍菸彈日趨流行,近期發生有不法毒蟲吸食後駕駛交通工具,釀成多起悲劇,新北市刑警大隊毒品查緝溯源中心宣示,將全力遏止毒品犯罪,結合相關部門的力量,徹底斷絕毒品源頭,展示打擊毒品犯罪的決心,遏止毒品戕害國人,將持續加強查緝毒品犯罪。

Read More

板橋區彰化同鄉會捐贈新北消災情勘查車

(新北市消防局第一大隊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了增強社區對自然災害的應對能力,板橋區彰化同鄉會20日捐贈新北市消防局第一救災救護大隊海山分隊一輛全新災情勘查車,此一善舉獲得了當地居民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充分體現了板橋區彰化同鄉會無私奉獻與責任感的精神。新北市消防局指出,這輛災情勘查車將提升消防隊在災後救援及協助能力,並能在突發事件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北市消防局第一大隊提供) 板橋區彰化同鄉會理事長黃信銘表示,我們是源自彰化的人士,對於家鄉永遠懷有感恩之心,此次捐贈是希望能在災害來臨時,能為無數家庭帶來一絲希望與安慰。我們期待與更多社會團體攜手,共同關心和守護我們的社區。 新北市消防局長陳崇岳表示,此一善舉,讓大家再次感受到善的力量與無私奉獻的重要性。未來,期望這輛災情勘查車能在緊要關頭幫助更多需要的人,促進社區的安全與和諧。陳崇岳提到,板橋區彰化同鄉會長期以來對於消防人員十分支持與關懷,讓我們感受到強大的凝聚力和人情溫暖。這輛災情勘查車將成為消防同仁應對災害的得力助手,有助於提升社區安全保障。

Read More

捷運汐止東湖線決標 預計年底簽約明年初開工

捷運汐東線SB11車站模擬圖。(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捷運工程六線齊發持續推進,捷運三鶯線如火如荼趕工中,而汐東線更帶來好消息!捷運汐止東湖線統包工程於今(22)日決標,由馬來西亞商金務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東丕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神通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標,新北市捷運局接續將辦理簽約,預計在明(2025)年開工,朝向2032年完工目標努力邁進。 新北市捷運局長李政安表示,汐東線統包工程項目包含土木、建築、機電核心系統、水電及環控工程,施工範圍經台北市內湖區蘆洲里,往東沿吉林街、福德三路、大同路及新台五路至汐止區公所設置終點站,總長5.56公里(本市轄4.75公里,臺北市0.81公里)、共設置6座高架車站,捷運汐東線不僅解決汐止長年的交通問題,未來再串聯基隆捷運及臺北市汐止民生線,將打造基北北捷運共榮生活圈。 汐東線SB13車站模擬圖。(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李政安指出,為了讓主體統包工程順利進行,要徑工程提早在去(2023)年底先開工,是捷運汐東線重要開端,優先排除主體工程施工管線障礙,能有效縮短捷運施工時間;大同路自來水管線遷移已完成9成,原本僅6-8米寬的吉林街也要拓寬至16米,目前皆如期進行,並已架設完成施工圍籬,後續將儘速完工以便主體工程進場施工。 汐東線SB15車站模擬圖。(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新北市捷運局表示,新北市在2020年四首長會議中,主動扛起推動汐止東湖線的重任,可以銜接臺北市汐止民生線與基隆捷運,橫跨新北、台北、基隆三縣市,強化捷運三環六線路網的完整性與便利性,提升市民更舒適便捷的大眾運輸系統。新北市府代辦臺北市汐止民生線(台北市段)規劃作業,綜規報告提報中央審議後,正在進行意見修正,將盡速第二次送審。此外,基隆捷運今年1月行政院核定綜合規劃後,由本府續辦興建及營運,待中央工程經費審議通過後就能接續辦理發包。

Read More

中鋼獲第四屆《哈佛商業評論》鼎革獎 持續深化AI應用促進鋼鐵產業數位轉型

中鋼「熱軋工場加熱爐數位智慧溫控系統開發」成功案例,近日榮獲《哈佛商業評論》第四屆數位轉型「鼎革獎」之智造升級轉型獎大型企業組首獎暨ESG特別獎,由陳守道總經理(右)代表公司接受SAP全球副總裁暨台灣總經理陳志惟頒獎。(記者蔣謙正翻攝)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面對2050年碳中和艱鉅挑戰及AI興起浪潮,中鋼於去(2023)年將產銷智能化委員會改為「數位轉型推動小組」,在公司良好的資訊化、自動化、線上化之數位能力基礎上,分別在營運、生產及設備等3大領域大量導入AI。中鋼推動數位轉型至今,不僅完成325個AI專案,創造的年效益接近新台幣16億元,其中的「熱軋工場加熱爐數位智慧溫控系統」AI專案於近日榮獲第四屆《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之「智造升級轉型獎首獎」及「ESG特別獎」雙項殊榮,展現出中鋼在人工智慧物聯網、巨量資料及減碳等領域的卓越表現,並由總經理陳守道代表公司接受SAP全球副總裁暨台灣總經理陳志惟頒獎。 中鋼為一貫化作業鋼廠,從上游煉鐵、煉鋼至下游的軋鋼產線共有15段不連續製程,生產冶煉的鋼種產品超過3,000種,故在建廠初期即導入ERP系統,並不斷更新和擴充其功能,無論接單、生產、品管、倉儲或銷售出貨,皆已完成「資訊化」及「自動化」系統建置。因應工業4.0浪潮,中鋼於2016年成立「產銷智能化委員會」,去年再改為「數位轉型推動小組」,透過跨部門合作成立「資訊與數位化」、「智慧製造」、「商業模式優化」、「數位創新技術」及「教育訓練」共五個分組,利用物聯網(IoT)、巨量資料(Big Data)、人工智慧(AI)等先進數位科技,加速公司在營運、生產及設備等3大領域,以及從煉鐵、煉鋼、軋鋼等製程大量導入AI,將原有「自動化」系統提升至「智慧化」層次。 中鋼成功開發「熱軋工場加熱爐數位智慧溫控系統」,將三大AI技術導入應用於中鋼集團16座加熱爐,每年共可節省約1.45億百萬卡的燃耗,相當於每年減碳約3.1萬公噸,以及節省燃料成本約新台幣1.54億元。(記者蔣謙正翻攝) 扁鋼胚在熱軋工場進行粗軋、精軋及盤捲等製程前,需在加熱爐先加熱至攝氏1,200度高溫,由於中鋼可接單鋼種對應的鋼胚尺寸多樣,且胚溫高低條件不一,加上加熱爐本身爐體熱慣性大,升降溫會產生遲滯效應,僅憑藉操作員經驗人工調整爐溫,難以滿足每塊鋼胚溫度及升溫曲線的要求,易導致額外燃耗,故加熱爐溫度控制是中鋼長期面對的製程難題。為此,中鋼內部組成專案團隊,透過各種感測器與計算模型,成功開發「胚溫虛擬量測技術」、「數位智慧溫控技術」及「爐況監測診斷技術」三大技術,不僅鋼胚溫度量測誤差值大幅縮小,也利用機器學習模型精準計算投入所需燃料,更能即時診斷設備狀況,讓加熱爐維修從「定期維護」轉為「預知維護」,提升設備運作效率。 中鋼成功開發「熱軋工場加熱爐數位智慧溫控系統」,將三大AI技術導入應用於中鋼集團16座加熱爐,每年共可節省約1.45億百萬卡的燃耗,相當於每年減碳約3.1萬公噸,以及節省燃料成本約新台幣1.54億元,並以此AI專案參加第四屆《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評選,獲得評審委員高度肯定,榮獲「智造升級轉型獎首獎」及「ESG特別獎」。展望未來,中鋼將持續深化數位科技應用,導入更多AI及物聯網技術,精確控制製程參數,實踐節能減碳目標,也計劃將數位智慧溫控技術推廣至集團內外,促進鋼鐵產業數位轉型升級,朝實踐「智慧創新、綠能減碳、價值共創,成為永續成長的卓越企業」之中鋼願景前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