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T 接班人計畫高雄場 柯志恩與青年暢聊政事

立委柯志恩到KMT 接班人計畫-民主浪花高雄場,與年輕朋友面對面暢聊政事。(記者吳文欽攝)立委柯志恩到KMT 接班人計畫-民主浪花高雄場,與年輕朋友面對面暢聊政事。(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KMT接班人-民主浪花」活動十九日在高雄辦理,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柯志恩立委到場,柯志恩說,本來只是給大家加油打氣,卻忍不住化身成柯老師,與年輕朋友面對面暢聊政事,並給他們參與公共事務的建議。 柯志恩表示,或許過去會有國民黨和青年脫節的印象,但近年透過論壇或活動,不斷與青年接觸和溝通下,可以看到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參與其中。 立委柯志恩到KMT 接班人計畫-民主浪花高雄場,與年輕朋友面對面暢聊政事。(記者吳文欽攝) 柯志恩告訴大家,當機會創造出來後,如何在眾多參與者當中被看到,就必須靠個人努力,過程中的競爭和艱辛都要想辦法克服。 柯志恩指出,很開心能看到這麼多青年齊聚一堂,透過公共議題的論述和激辯,產生對政治參與的興趣,以及對國民黨的認識,相信我們一定會越來越好! 高雄近年來面臨許多重大議題的討論,在交通、觀光、科技產業方面備受關注,在水資源、空氣品質、高齡化上也面臨挑戰。民主浪花高雄場活動,不只有在地的優秀講師群,讓大家熟悉公共事務的運作實務,更透過「民主黑客松」的方式,對地方政策進行討論。

Read More

市議員李雅靜接任大高雄青溪婦女協會理事長

市議員李雅靜接任大高雄青溪婦女協會理事長,將帶領協會邁向新的里程碑。(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大高雄青溪婦女協會十九日舉行第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會中決議由高雄市議員李雅靜接任協會理事長。李雅靜接棒承諾將延續協會一貫的宗旨,致力於提升婦女的福利與地位,帶領協會邁向新的里程碑。 李雅靜在會議中表示,未來,她將與協會所有成員攜手,持續推動婦女權益,積極參與社會事務,並為婦女們爭取更多資源與支持,讓協會成為凝聚婦女力量的重要平台。 李雅靜強調,未來協會將以三大方向為重點:首先,強化婦女在職場和家庭中的角色,倡導性別平等的社會價值;其次,提供更多婦女專屬的資源與服務,協助提升自我能力;最後,推動女性創業與領導力發展,鼓勵婦女勇於追求夢想,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 李雅靜也提到,婦女是社會穩定與進步的重要力量。大高雄青溪婦女協會將繼續成為每位女性的後盾,支持婦女在各個領域中發光發熱。 大會同時選出新一屆理監事成員,期待在新團隊的帶領下,協會能夠再創佳績,持續引領大高雄地區婦女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Read More

涉索賄光電業者逾千萬 雲縣議長黃凱300萬交保返老家

無黨籍雲林縣議長黃凱涉光電索賄案,十八日三百萬交保漏夜返老家,現在只想好好操辦胞兄後事。(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無黨籍雲林縣議長黃凱因涉綠能光電業者逾千萬索賄案,十八日經新北地檢署依違背職務期約、收賄罪嫌起訴,新北地院裁定三百萬元交保後,因心繫胞兄後事深夜返回雲林;黃凱說,會好好面對司法,相信司法會還給他清白,目前全案進入司法中不方便說甚麼,感謝鄉親對他的疼愛與關心,現在只想好好為胞兄辦好後事,也會向議會請假。 黃凱被裁定以三百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及出海出境,十八日深夜急奔虎尾老家,雖一臉倦容,不過對於官司案表示會好好認真面對,目前首要就是把哥哥黃村的後事辦好,兄弟一場手足情深,婉惜的是沒能見到胞兄最後一面。 黃凱說,對鄉親感到抱歉,讓大家擔心了,目前正值議會定期會中,也會先向議會請假,好專心圓滿操辦胞兄後事,感謝各界的支持與關心。

Read More

台南400農漁地景藝術節開幕 穿越時空與自然對話

市長黃偉哲主持台南400農漁地景藝術節開幕,介紹總爺藝文中心的「孕」作品。(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集結六座大型戶外裝置藝術創作的「台南400農漁地景藝術節—生生萬物:戶外裝置藝術展」,十九日在麻豆總爺藝文中心開幕。市長黃偉哲表示,過去的台南是農漁重鎮、現在的台南以科技產業著名,透過藝術家創作讓更多人了解台南400的歷史文化,感受農漁產業魅力。 包括市長黃偉哲、立委郭國文、文化局副局長林韋旭及藝術家,十九日為農漁地景藝術節開幕。黃偉哲讚許裝置藝術展現台南農業生命力,藝術家們以藝術創作方式,讓民眾了解過去先人走過的歷史。 隆田cha cha文化資產教育園區展出的「友善之雉」,外型超可愛,吸引遊客拍照留念。(記者盧萍珊攝) 台南農漁地景藝術節以「生生萬物」為題,六個展區分別是由走路草農藝團在新化果菜市場創作「四季美滿,百年開箱」、藝術家劉哲安在官田區隆田chacha文化資產教育園區創作「友善之雉」、林舜龍和陳幸雄、達達創意在總爺藝文中心創作「孕」、莊志維在佳里區蕭壠文化園區創作「看起來也甜甜」、盂施甫在七股觀海樓創作「曾經」、胡乘祥在將軍區青山漁港創作「意外的交界地」。 策展人方敘潔指出,「生生萬物」六座大型農漁裝置藝術作品,詮釋生命培育的潛流、農產運銷的物流、蔗糖聯覺的交流、鹽分地帶的伏流、永續漁業的海流、物種共生的匯流。藝術家在創作時將農漁體系與大地生命力巧妙結合,展現農漁產業如何與生態共生共存,連結歷史與當代,讓觀眾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反思環境永續的議題。 佳里蕭壠文化園區的「看起來也甜甜」,以彩色反光材質為創作,在豔陽下產生變幻莫測的效果,宛如糖果般吸引人。(記者盧萍珊攝) 台南400農漁地景藝術節「生生萬物」戶外裝置藝術展」即日起到明年四月三十日,在六大展區展出,歡迎民眾看展,感受穿越時空的藝術與自然對話。

Read More

光天化日搶銀樓 南警到場驚見「肉粽」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十九日上午十時許警六分局接獲南區建南路某銀樓業者通報,稱一名男子假意購買一條約二兩重金項鍊,卻搶走金飾逃逸。警方獲報立即派遣警網前往圍捕,然而到場時業者已用繩索將犯嫌綑綁控制,警方後續也立即將郭帶回查辦,訊後依搶奪罪嫌移送法辦。 郭嫌搶奪金項鍊種一兩六錢,價值估計約台幣十五萬餘。(讀者提供) 據了解,十九日上午十時許,卅多歲的郭男騎機車至建南路銀樓,走入店內稱欲購買金項鍊,對著鏡子一一試戴,適巧店內另有一組顧客購買完金飾離開,郭男跟著離開銀樓,業者見狀立即追出,當時郭男機車尚未熄火,發現業者追出來不及騎車轉頭步行逃逸,然而跑不出幾步旋即遭業者控制。 後續也通報警六分局協助,轄區警方金華所獲報立即到場,只見郭男已經狼狽的被尼龍繩索捆住,當即將郭帶回調查。初步調查郭男所竊金項鍊約一兩六錢價值十多萬元,郭男到案對於為何搶銀樓三緘其口,只稱經濟困難、臨時起意犯案,雖郭男在犯案過程中並未與業者接觸,惟業者堅持提告搶奪,警方訊後也將郭男依搶奪罪嫌送辦,至於做案車輛已通知郭男家屬領回。 警六分局長林佳輝強調,本案迅速偵破反映基層警員在突發事件中的快速反應能力,也展示了警方對犯罪行為的零容忍態度。

Read More

東港警連3天取締違規大型貨車

東港警分局員警將連續三天執行全縣性大型貨車(含砂石車)違規取締大執法,藉以提高大型車駕駛交通安全意識,有效防制大型車交通事故發生。(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東港警分局為有效防制大型車交通事故,培養用路人遵守交通規則與秩序,於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連續三天執行「全縣性大型貨車(含砂石車)違規取締專案勤務」,其中有關大型車輛酒後駕車、闖紅燈、超速及無照(含越級)駕駛、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禁行路段)等違規肇因,更是影響交通安全之重要因素,故對轄區眾多砂石車、大貨車行駛熱點及易發生交通事故路段周邊列為加強執法取締重點路段、處所,透過強力執法,藉以淨化用路環境的安全。 東港警分局長高志正提醒大型車應遵守道路速限及號誌,違規不僅需承擔鉅額罰款、扣車卸牌,警方開單取締僅是手段非目的,希望大家沒有違規就不用開罰,這才是真正的目的,也提醒民眾大型車因體積龐大有內輪差及視線死角等盲點,呼籲其他駕駛及行人也盡量與大型車輛保持安全距離,不管是開車駕駛,還是行走的行人,只要遵守交通規則,就可以保障交通安全與交通秩序。

Read More

「113年運動村里認證案」試辦計畫 表揚典禮暨認證分享會

113年運動村里認證表揚典禮暨認證分享會全體大合影。(體育署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鼓勵全臺每個村里都能融入運動元素,推動在地鄉親為健康積極參與運動,同時達成發展地方特色運動、活絡基層體育組織、培育運動專業人力、營造友善運動環境等效益,教育部體育署在112年進行可行性研究後,今(113)年舉辦「運動村里認證」試辦計畫,並於18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辦理首屆136個村里認證標章授證儀式。 本次村里認證審標準是依照112年度運動村里認證可行性研究調查─村里辦公處試辦填寫問卷作業,分析總結出三大構面,分為「村里體育運動現況」、「運動宣傳與推廣」、「社會資源連結」,進行三階段審查。評量內容包括是否持續辦理運動活動、多元化運動項目、參與人數比例、是否與其他單位合作、活用或結合其他主題等,並考量獨特在地生活環境,此外也特別針對偏遠地區之村里特性進行加權。22縣市共173個村里投件報名,其中有 14 個來自偏遠地區的村里,最終共有18個縣市136個村里通過認證,名單公告於村里認證官方網站,網址 https://sportvillage.gvm.com.tw/。 教育部體育署洪志昌副署長(左3)與獲證里長合影。(體育署提供) 教育部體育署於18日認證分享會暨頒獎典禮中,由洪志昌副署長逐一頒發獎牌及獎狀予113年度村里辦公處代表。體育署副署長洪志昌感謝所有參與此次認證的村里,除恭喜所有獲得認證的村里,也希望本次未獲認證或還沒參與計畫的村里,未來也有機會再次投件,並邀集114年願意參與的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加入,一起持續推廣運動村里認證,讓運動風氣遍滿全臺村里,期許臺灣成為全民熱愛運動的健康島。 未來獲得運動村里認證的村里,除授權村里辦公處使用運動村里認證標章之外,獲證村里在體育署所辦理的運動活動或課程、媒合國民體適能指導員、科技體適能導入,以及運動嘉年華或跨村里交流活動等,都有優先受邀權利,此外也將透過影音或平面媒體露出,提升村里知名度。 期待運動村里認證的持續舉辦,帶動全臺村里積極投入運動,提升在地鄉親的健康與活力,並透過健康體育活動促進社區居民間的交流與凝聚,增進居民情感,營造社區共好意識。

Read More

「來食面帕粄」推廣屏東粄條 吸引近千人參與

屏東縣政府在內埔鄉舉辦「來食面帕粄」活動,屏東縣長周春米(左三)等人示範如何炒製客家粄條,受到民眾們的熱情參與。(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為推廣客家常民美食粄條,十九日於內埔鄉六堆紀念公園旁的埔興路段舉辦「來食面帕粄」屏東粄條推廣活動,有來至內埔、潮州、麟洛、屏東市、萬巒、新埤及佳冬等地的知名粄條店家參加,吸引近千位民眾參與,氣氛十分熱絡。 縣府客家事務處表示,剛蒸好的粄條,外形潔白,猶如洗臉的方巾,南部客家族群稱之為「面帕粄」;客家人往昔慣於在早晨來一碗熱騰騰的粄條,開啟一日的農忙,是客庄街頭巷尾最常見的庶民美食。今年寶林茶室食安事件,對於粄條業者造成衝擊,為消除民眾對於客家代表性米食粄條之食用疑慮,特別規劃舉辦此次活動。 屏東縣政府「來食面帕粄」家客粄條推廣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參與,現場氣氛熱絡。(記者鄭伯勝攝) 該活動由屏東在地各特色粄條業者、客庄社團於會場展售包含傳統乾粄條、湯粄條、炒粄條、江西粄條、素食粄條、粄條手捲等不同風味的粄條料理,同時推出限量五百份的「粄條優惠購」促銷方案,只要銅板價五十元即可獲得文青不鏽鋼隔熱餐碗並至粄條一條街兌換粄條。 會場也特別進行粄食情境體驗活動,讓民眾現場感受蒸粄製程,並親手完成粄條手捲;另外廚藝小教室邀請專業主廚教學,民眾可以輕鬆完成粄條料理。而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內埔鄉長鍾慶鎮及屏東縣長周春米也出席在現場示範如何炒製客家粄條,獲得現場民眾的熱情支持。周春米也邀請民眾們踴躍出席十月二十六日在屏市縣民公園的全民運開幕式,讓來自全國一萬三千多名選手感受屏東人的熱情。

Read More

善化公所紀念先師沈光文 邀親子種菊闖關趣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4/10/19133411/751008681.479109.mp4 記者張淑娟/善化報導 善化區公所十九日舉辦開臺文化祖師沈光文四百一十二年誕辰,邀請親子們來種菊(中舉),現場更舉辦著一舉中第等知識小學堂闖關遊戲,同時還有小小說書人說著喜愛蓋印章國王的故事,更有書法家曾壁海畫沈光文贈大家,處處充滿藝文氣息。 現場種菊(中舉)。(記者張淑娟攝) 先師沈光文於明清時期教化臺灣人民,被譽為台灣孔子,十九日上午沈先師農曆誕辰(九月廿四日)前,善化區公所特別在善化火車站北高架橋下沈光文紀念碑,舉辦禮敬與「種菊」(與「中舉」同音)祈福活動,由民政局專委許慈倫與區長方澤心一起禮敬沈先師,並敲響鰲魚鐘、擊鼓、站上鰲頭,也向許願池許願,象徵著熬出頭、一鼓作氣、獨占鰲頭之意,同時也在五元銅板上署名後,丟向報榜鑼,鑼響傳送出「金榜題名」。 親子求取書法家所繪的沈光文Q版畫作。(記者張淑娟攝) 禮敬先師之後,公所也邀請親子一起種菊祈福,此舉對應著「庭前種菊可以祈求高中科舉」的俗語。方澤心表示,由沈光文詩作中可以看出他喜菊花的風骨,所以特別在其紀念碑前種菊,更具祈福與禮敬的意義。另今年首度創新安排知識小學堂闖關活動,好玩又富有知識性,深受大小朋友喜愛,同時還邀請善緣書法老師曾壁海等揮毫Q版的沈光文先師水墨畫作,贈予民眾,代表沈光文先師的智慧傳承。 頒獎給小小說書人。(記者張淑娟攝) 除了闖關活動,現場還提供老少咸宜的「光文糕」讓大家品嘗,糕點深具特色,不似一般糕點,吃起來特別的香醇且入口即化。方澤心也表示,今年圖書館也首度辦理小小說書人比賽,讓孩子們透過演出說書,展現深耕閱讀,現場更頒獎予得獎的小小說書人。

Read More

高雄水溝未清淤冒2米高小樹 陳美雅批排水系統維護疏漏

市議員陳美雅表示,鼓山區的鼓山三路與吳鳳路口水溝,由於長期未進行清淤,導致底部淤泥堆積過厚,竟然在水溝內長出多棵小樹。(記者吳文欽翻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陳美雅十八日表示,鼓山區的鼓山三路與吳鳳路口水溝,由於長期未進行清淤,導致底部淤泥堆積過厚,竟然在水溝內長出多棵小樹,經測量,這些樹木最高已達二點一公尺,市府應立即展開全市排水系統的清淤工作。 陳美雅指出,每逢豪大雨,高雄市有許多區域便經常出現淹水狀況,此次水溝內樹木生長的情形,更加凸顯市府在排水系統維護上的疏漏。 鼓山區的鼓山三路與吳鳳路口水溝,由於長期未進行清淤,導致底部淤泥堆積過厚,竟然在水溝內長出多棵小樹。(記者吳文欽翻攝) 陳美雅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溝中的樹木將會進一步影響排水功能,使得水流不暢,在豪雨來臨時更容易引發淹水災害,大幅增加了當地居民的安全隱憂。 陳美雅表示,二次的颱風造成鼓山區美術館、前鋒、雄峰、內惟、中南鼓山路面成黃河,滿滿泥沙造成嚴重災損,清淤沒有落實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水溝裡長出小樹絕對不是一個偶然事件,而是市府在基礎設施管理上長期不作為的縮影。 鼓山區的鼓山三路與吳鳳路口水溝,由於長期未進行清淤,導致底部淤泥堆積過厚,竟然在水溝內長出多棵小樹。(記者吳文欽翻攝) 陳美雅強調,市府在這類關乎市民生活安全的基礎設施維護上,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水溝及排水系統是防止豪雨成災、維護民眾安全的第一道防線,長時間不進行清理維護,將對市民生活及財產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陳美雅強烈要求市府立即採取行動,不僅要針對鼓山三路與吳鳳路口的水溝進行全面清淤,更呼籲市府重視鼓山、鹽埕、愛河周邊、旗津及多個地區都因颱風淹水災情嚴重區域,要求市府應落實優化排水系統、清淤、預防再次淹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