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瑛獅子捐贈助學金 關懷南化國小學子

國際300-E2區新瑛獅子會走進偏鄉,關懷南化國小學子。(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南化報導 國際300-E2區新瑛獅子會走進偏鄉,關懷南化國小學子,並捐贈學童助學金,南化學子們則以熱情的太鼓和武術迎賓,師生們感謝新瑛獅子會獅友愛心惠杏壇。會長陳美芳表示,看到南化學子的鼓藝武術精湛,希望他們能更上一層樓。 國際300-E2區新瑛獅子會總監顏志祥、會長陳美芳、資深會員李美慧、分區主席陸美月、輔導會長黃素琴、王宥尹與眾多獅友們,專程前進台南最東邊的偏鄉學校南化國小,捐贈學童助學金,南化國小的學子們以常獲傳統技藝特優的太鼓和武術來歡迎大家,並表達誠摯的感謝。 國際300-E2區新瑛獅子會走進偏鄉,關懷南化國小學子。(記者張淑娟攝) 會長陳美芳表示,新瑛獅子會長期關懷弱勢、回饋社會,過去曾到屏東偏遠山區為弱勢長輩發放歲末年終物資,讓長輩們可以過好年;也曾到身心障礙者之家,鼓勵和支持身心障礙者,凡是需要關懷的角落都有新瑛的足跡,此次經過審慎考量,特選擇台南最東邊的偏遠小學南化國小,來資助偏鄉學子學習,看到這群優秀的偏鄉學子,就看到時代的希望。 校長張理誠感謝新瑛,並指出南化國小為南化區的中心學校,全校學生近百人,鑒於全國少子化影響,目前臨校西埔國小的學童已全面到南化國小上課,感謝新瑛獅子會選擇南化國小作為贊助對象,如此一來南化與西埔兩校學子將同時受惠。 由於南化區的家長普遍務農,部分家長需到市區工作,因此課後照顧班、課後社團、假日及寒暑假營隊對許多家庭有很大的支持作用,特別是弱勢家庭孩子的成長,更需要學校功能的全面發揮,張理誠表示,此次新瑛獅子會的助學經費,將用於假日及寒暑假開課與營隊支出,提供偏鄉弱勢學子假期有更多元正向的學習機會。

Read More

台南佛心老闆郭淙正轉戰煎餃連鎖店 提供工作機會給代工廠老員工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佛心老闆郭淙正未因代工廠結束營業而失志,反而轉戰煎餃連鎖店找到事業第二春,並提供職場工作機會給原代工廠老員工,開心包餃子,不必擔心找不到工作沒有薪水收入。 台南佛心老闆郭淙正(左)轉戰煎餃連鎖店,提供職場工作機會給原代工廠老員工。(記者陳治交攝) 原本在南部科學園區工作的郭淙正,年輕時萌生創業的念頭,在和順工業區投資設廠經營代工,沒想到二0一九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代工廠訂單如雪崩慘狀,代工機會剩下不到二成,郭淙正四處找訂單,也憂心員工們生計。 在事業走下波的低潮期,郭淙正思考未來的人生方向,好友捎來「吃」是最穩妥的工作,剛好工業區旁一家煎餃連鎖店面有意轉讓,郭淙正雖是門外漢,從未包過餃子,暗中觀摩其他店家營運,並評估開業的可行性,投資百餘萬元轉戰煎餃連鎖店。 郭淙正表示,代工廠生意好的時候,員工們日夜忙著工作賺錢,大夥猶如一家人,無奈碰到新冠肺炎疫情,論件計酬一個月剩下不到一萬元收入,沒有工作量就無法養家,因此萌生代工廠結束營運的念頭,由於大多是有歲數的員工,找工作並不容意,部分轉業至上游廠商,也提供煎餃連鎖店職場工作機會,讓老員工開心包餃子。 郭淙正秉持年輕創業的精神,在煎餃連鎖店找到事業第二春,第一家店營收穩定,不到一年時間又拓展第二家店。老員工說,十分感謝佛心郭老闆提供工作機會,包餃子比以前代工廠輕鬆,雖是省力的差事,但不能掉以輕心,要為食安把關,讓消費者飽食吃的安心。

Read More

基隆碇內社區全齡、蔬食、暖心、共生 新北據點幹部參訪交流學習

新北市據點幹部到基隆碇內共生社區參訪。(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位於基隆市暖暖區的碇內社區發展協會,從一處閒置的活動中心,在理事長林煌輝率幹部和志工的合力打拼下,短短8年成為全齡、暖心、蔬食的共生社區。社區並研發30多種蔬食小產業,從碇內咖啡、五行餐盒、十穀養生粽到古早味芋頭糕等,並上架到7-11的網路販售平台,販賣所得再挹注回社區的老人共餐,以及推動6間食物銀行和擴展13處愛心分享冰箱,令新北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訪視交流的人員留下深刻的印象。 碇內共生社區推行環保蔬食,因此老人共餐均採蔬食。(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新北市社會局委託台灣心藝社區照護創生推展協會,於17日上午帶領40位據點幹部前往暖暖區的碇內社區據點觀摩,受到暖暖區長陳儒東、碇內里長林錦隆和社區理事長林煌輝等人的歡迎。 新北市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活躍老化、宜安宜居是推動高齡照顧服務的目標,新北市即將在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在高齡化社會趨勢下,如何營造在地共生社區,建立平等互惠,幫長者自助、人助、共助,成為未來趨勢。新北市目前已成立593處據點,期盼113年底達成布建600處的目標。 碇內共生社區老人共餐五行飯,色香味俱全。(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碇內社區執行長邱玫萍表示,社區包含碇內等5里,有3千多位居民,長者就有500多位,協會陸續成立關懷據點、長照C級巷弄站、守護失智友善據點,並協助基隆及瑞芳設立6間食物銀行以及13處愛心分享冰箱。長輩共餐,低收、中低收免費,身障收10元,65歲以上者25~30元,65歲以下者50元,以維持永續發展。 副執行長葛謹瑜指出,社區有一部行動咖啡車,以咖啡會友,也透過咖啡連結社區、認識社區,由於社區旁邊有登山步道,許多山友爬完山會來上一杯駐足休息參觀,也成為年輕網紅的打卡點。社區強調蔬食環保、全齡共生以及暖心的服務。 右起台灣心藝社區照護創生推展協會理事長陳貴芝、中華金點社區促進聯盟理事長洪禮錝和碇內社區理事長林煌輝,在行動咖啡車前合影。(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中華金點社區促進聯盟理事長洪禮錝提到,他常提醒經營據點的幹部八字箴言:「權利、義務、管控、尊嚴」,因為據點是學堂,不是飯堂,要有使用者付費的觀念,長者才會珍惜,也更有尊嚴。基隆碇內據點在共生社區做得非常扎實,已入圍衛福部今年度金點獎,相信能獲獎,也是給全體幹部和志工一個鼓勵。

Read More

台東計程車連續竊盜案 警逮2嫌查獲毒品

台東警分局偵破計程車連續竊盜案,逮獲二嫌,並在嫌犯住處查獲毒品。(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市區近日連續發生計程車財物竊盜案,台東警分局成立專案小組追查,經調閱數百支監視器,終於逮獲林、蘇為首的二竊嫌,並在嫌犯住處查獲毒品安非他命及吸食器等證物,全案十七日移送台東地檢署偵辦。 台東警察分局馬蘭派出所於九月至十月初,陸續接獲計程車司機報案,指車窗遭人蓄意砸破,竊取放置在車內財物,總計車損、財損達二十萬元左右,由於短時間內連續發生手法相似案件,台東分局立即成立專案小組追查。 經調閱數百支監視器,鎖定五十四歲林男、五十歲蘇男二人涉有重嫌,蒐集相關事證後向台東地方法院申請搜索票,於十二日及十六日日清晨分別對前往林、蘇二嫌住處搜索,現場另案查獲毒品安非他命、吸食器等證物。全案依竊盜、毀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罪移請台東地檢署偵辦。 台東警分局呼籲,民眾如遇可疑人士或疑似犯罪或準備著手實施犯罪的人,可立即撥打一一0或轄區派出所電話,分局會立即指派員警到場處理,或加強周遭區域巡邏,讓民眾有安心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

「反美麗灣」林淑玲母違建 台東縣府依法拆除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反美麗灣」發起人之一林淑玲的母親林金蒂,日前收到縣府公文,表示二十一日早上強制拆除違建,被外界質疑縣府秋後算帳。縣府十七日說明,富山段新建違章建築,違建人占用縣有土地,訴願遭內政部及高等行政法院駁回,將依法執行拆除。 林金蒂違規在住家旁加蓋二間建築物,且占用台東縣政府縣有地,遭到卑南鄉公所查報,轉通報台東縣政府處理。台東縣府於去年九月八日勒令原告停工並需於文到三十日內補行申請執照或自行拆除。 林金蒂不服提起訴願,遭決定駁回,遂委由律師提起行政訴訟。今年九月二十五日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林金蒂敗訴。 縣府建設處說明,此案涉及二名違建人,共三棟違章建築,均屬新增違建,屬於即報即拆的範圍。其中一棟已由違建人自行拆除,剩餘二棟違章建築未自行拆除,縣府將依法執行拆除。 縣府建設處表示,違建人林君違反建築法及違章建築處理辦法,縣府勒令停工,並要求補行申請執照或自行拆除。由於林君未依規定辦理,縣府依法進行處理。林君對本府裁定不服,先後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皆遭駁回。法院明確判決,該二棟建物均於一一0年及一一二年間新建,為新增違建,應依法拆除,無屬舊違章建築的情事。

Read More

議員朱信強關心高雄東九區預算編列 盼學生吃到優質米

市議員朱信強於議會教育部門質詢中,關心文化局明年度東九區的預算編列、建議讓學生吃到優質一四七米等議題,要求教育局等相關單位重視,盡速研議改善。(記者吳文欽翻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朱信強於議會教育部門質詢中,關心文化局明年度東九區的預算編列、建議讓學生吃到優質一四七米、重視少子化教育政策等議題,要求教育局等相關單位重視,儘速研議改善。 朱信強表示,東九區有十二萬人口,除飲食、客家文化等,去年曾向文化局提過要有好的規劃及編列預算支持,不知明年度東九區有何規劃及預算編列?未來如何提升東九區文化?另客文館旁停車場如何活化? 朱信強指出,高雄美濃一四七良質米名列台灣十大內,為讓高雄市國中小學生營養午餐能吃到一四七良質米,一直高喊地產地消,但教育局與農業局針對食農教育講了一大堆,卻沒人聽得懂,應將在地良質米落實於國中小生營養午餐中食用,不知新任教育局長是否有比較好地想法? 朱信強提到,東九區目前國中小學四十四所,學生八十人以下的學校超過一半,嚴重衝擊學生學習競爭力,是否可考量合併學校;以美濃八所小學為例,學生數真的很少,是否可達成校方與社區,老師與家長共識併校,但得研究制訂老師就教權、學生受教權等落日條款,充實硬體設備不足、積極管理,確保各地有足夠且優質的學前教育機構。 朱信強也說,東九區目前僅有二座棒球場,一座寶來不堪使用已廢掉,另一則是屬丙級的美濃國中球場,不符合需求,他們只要求有座像樣、合格的球場,請運發局儘速成立。

Read More

青年服勤意願調查表惹議 議員李雅靜要求教育局公開說明

市議員李雅靜要求教育局,應公開向學生及家長說明清楚,這份青年服勤意願調查表無強制力。(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教育部請高中職學生填寫「青年服勤意願調查表」,引發家長恐慌不安。高雄市議員李雅靜十七日要求教育局,應公開向學生及家長說明清楚,這份調查表無強制力。 李雅靜表示,青年服勤意願調查是最近很火熱的教育議題,外傳有高中職學校發放青年服勤同意書,教育部長鄭英耀也坦承,從去年調查學生意願。她指出,這份調查表包含發生天災、戰爭等緊急情況,是否願意依專長協助幫忙等。 李雅靜詢問教育局,高雄市是否已經針對高中生發下調查表?以及調查後,高雄市青年服勤意願比例?調查表內容包含學生的個資,攸關國家大事及學生的未來,教育局長竟完全沒有掌握。 李雅靜強調,民進黨口口聲聲說不會戰爭,賴政府上任後,卻一再地台灣帶往更兵凶戰危的地步,規劃四時萬民力不夠用,現在還要把孩子推向前線。這樣的調查,除了賴清德的子孫外,「不分藍綠」,全部都要上戰場。 李雅靜要求教育局,應公開向學生及家長說明清楚,這份調查表無強制力、學校教職員不得強迫學生簽署、學生或家長可以選擇不填。對此,教育局長吳立森承諾會進一步宣導清楚。 李雅靜也指出,運發局規劃在苓雅運動園區及澄清湖棒球園區進行聯合開發案,運發局提出的報告內容全是招商運動百貨、零售、餐飲等商業行為,她狠酸,運發局搶經發局飯碗,以商業招商為主、運動發展為輔,真的是高雄發大財。

Read More

議員簡煥宗促高市府針對壽山周邊住戶加強宣導人猴共處措施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簡煥宗十七日表示,壽山及壽山周邊里獼猴群聚,建請農業局應針對壽山周邊住戶加強人猴共處因應措施宣導。 市議員簡煥宗建請農業局,針對壽山周邊住戶加強人猴共處因應措施宣導。(記者吳文欽翻攝) 簡煥宗說,目前農業局對於獼猴棲地周遭的因應措施,主要包括獼猴救傷、捕捉通報,還有壽山動物園及登山口人猴共生政策宣導、稽查和餵食熱點設立告示牌,今年更特別成立桃源里巡守隊,由里長帶領針對壽山聚落進行不定時巡查違法餵食,並宣傳「不接觸、不餵食、不干擾」三不口訣及其他保育理念。 簡煥宗指出,但針對壽山聚落及壽山周邊住戶,在人猴共生和預防獼猴進屋觀念,以及緊急通報程序指引,目前農業局似乎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做法與政策。對此,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提供參考資訊,是新加坡政府針對獼猴棲地附近住戶都會發放圖文宣導卡,讓民眾了解如何可以避免獼猴進入家中,包括: 避免食物放於門窗邊(猴隻看得到的地方)、門窗關緊、室外廚餘、垃圾桶上鎖等。 簡煥宗認為,除了宣導外,也可以參考民政系統發放「里民防災卡」的概念,除了面臨獼猴接近時的因應指引、連絡電話等內容,發放流程也可以比照民政局做法,讓家家戶戶都可以得到此宣導文宣。 簡煥宗也提到,大自然反撲的力量,我們越來越難預知,就如同今年凱米和山陀兒兩個颱風,無論是又急又強的猛烈降雨導致水利建設短時無法負荷,或是減為中颱的山陀兒,仍颳起破紀錄強風造成市容嚴重破壞,兩次颱風高雄都承受非常大的傷害。 簡煥宗表示,面對氣候變遷,就是要即時調整、快速應變,讓防範作為盡可能跟上氣候變遷的速度。針對今年兩次颱風的水災,水利局是否需要全盤重新檢討,尤其針對北鼓山、內惟和鹽埕全域這兩次淹水,是否有進一步的災後檢討,和積極研議未來防汛措施?

Read More

高市議員黃飛鳳建議深化校園金融基礎素養 降低詐騙風險

市議員黃飛鳳質詢建議,深化各級學校金融基礎素養,降低詐騙風險。(記者吳文欽翻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黃飛鳳質詢建議,深化各級學校金融基礎素養,降低詐騙風險。黃飛鳳說,根據警察局資料指出,高雄市近三年前十大詐欺犯罪方法,其中四種涉及金融工具,零至廿九歲年齡族群去年就佔一千五百人。她認為,應該提出更多主動方案,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 黃飛鳳提到,之前召開深化高雄市各級學校金融基礎教育公聽會,邀請多間銀行加中華郵政參加,除了協助教育單位打開管道之外,包含高雄教育節可納入金融教育區塊,同時邀請外部銀行單位評比,要求各就近金融場域主動提出合作備忘錄,同時擴大各校區周邊金融機構聯繫,選辦金融教育素養示範學校,提供各校參考等。 黃飛鳳指出,根據消防局的專業說明,比起拿課本、書包、切割墊頂在頭上,戴上防災頭套後,空出的雙手還可以保護自己;年紀比較大的學生,比較懂得隨機應變保護自己,因此防災頭套比較適合給幼兒園與低年級國小學生、特教學生、高齡長輩使用,防災頭套的規格與規模化,應該加速進行。 針對近幾次的災害,黃飛鳳要求教育局已盤點各校監視器損壞情況外,應一併盤點校園各種線路、變電箱、廣播系統老舊、懸掛在外線路等納入整併思考,統整後同步爭取,建構穩定水電、網路供應。她強調,災後復建計畫納入全市校園能源穩定計畫思維。

Read More

屏東16地方文化館文物線上聯展

屏東16個地方文化館文物線上聯展。(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響應10月17日臺灣文化日,今年彙集16個縣內地方文化館文物,策劃線上聯展,透過文物帶路,讓民眾深入了解屏東的地方文化與故事,領略臺灣文化之美。 文化處指出,屏縣地方文化館各具不同族群文化特色,有民謠、有藝術美學與戲曲,也有文學,在不同鄉鎮各展風華。歷經半年的蒐集與策展,運用數位共享資源,以「文物帶路悠遊屏東」為主題的線上聯展,精選各地文館文物與館員們所講述的故事,以在地知識與故事的傳承為核心目標,串連起專屬於屏東的文化旅行路徑。 屏東16個地方文化館文物線上聯展。(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文化處表示,展覽分為平原展區、沿山展區以及半島展區三大展區。平原展區展示多元族群共存的藝術文化,讓旅人感受臺灣的族群多樣性,可以悠遊於優雅的歷史空間與傳統文化場域;沿山展區則深入探索屏東的文化特殊性,展示祖傳的生活智慧與信仰價值,展現屏東原住民族的生命熱情,透過文化交流與平原地區的族群共存共榮;半島展區則以豐富的自然景觀及熱帶風情吸引遊客,在半島展區,旅人們可以踏浪、潛水,按圖索驥探訪秘境,也可以漫步於清代古城牆上,悠揚於恆春古鎮中的月琴聲與歌唱聲。 文化處說,這項線上聯展透過各具地方景緻的文化觀光場域,以文物與所在的地方文化館作為嚮導,帶領民眾認識屏東,探索屏東,歡迎民眾點擊連結參觀。https://openmuseum.tw/muse/curation/7448019bcd0fefc949bb0a16209714e2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