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部基聯手 分擔候床壓力

基隆長庚醫院與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攜手合作,正式啟動「免費轉院接駁服務」,共同分擔急診壓力、提升醫療效率。(記者鄭鈞云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基隆巿衛生局指出,近期全國急診就醫人數不斷攀升,造成各大醫院急診候床壅塞,嚴重影響民眾就醫便利與醫療品質。為有效縮短市民等候時間、降低醫療負擔,基隆巿兩家區域醫院攜手合作,正式啟動「免費轉院接駁服務」,共同分擔急診壓力、提升醫療效率。 基隆長庚醫院為東北角唯一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病房使用情形較常滿載,今與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攜手合作,共同提升基隆地區急性病床使用效率。 自即日起,凡於基隆長庚急診等候病床之患者,只要本人或家屬表示願意轉院,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將提供免費接駁服務,並依醫院床位情況安排住院病床,不僅大幅縮短候床與轉院時間,也減輕患者與家屬轉院的交通費用負擔,讓患者即時獲得妥善照護,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理念。 此項合作為民眾帶來四大效益,減少民眾急診待床時間與身心負擔、降低轉院費用,減輕家庭壓力、有效紓解急診壅塞,提升醫療資源使用效率、縮短等待與轉介流程,確保病患獲得及時且適切的照護。 衛生局長張賢政表示,急診壅塞與候床時間延長,是全台各地醫療體系共同面對的挑戰,感謝兩家醫院展現高度合作精神,攜手為市民健康把關。未來衛生局將持續整合轄內醫療資源,與各醫療院所攜手推動相關策略,共同致力於紓解急診壓力,打造更即時、周全、具人本關懷的醫療環境,讓市民在最需要的時候,都能獲得妥善照護。

Read More

國稅局表揚基隆績優營業人

北區國稅局基隆分局九日舉行基隆地區績優營業人表揚活動,除頒發獎牌並致贈「玉堂春富貴」雕金瓷瓶。(北區國稅局基隆分局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北區國稅局基隆分局九日舉行基隆地區績優營業人表揚活動,除頒發獎牌並致贈台華窯設計「玉堂春富貴」雕金瓷瓶,瓶身融合玉蘭及牡丹,玉蘭寓意績優營業人品格高尚之企業誠信,牡丹象徵績優營業人事業蓬勃,讚譽績優營業人用心經營企業,厚實國家財政的貢獻,並祝福績優營業人商機無限,企業發展源遠流長。 基隆地區營業人家數約二萬一千九百八十五家,核定的績優營業人家數為六家,包括統一速邁自販股份有限公司基隆營業所、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七堵營業所、樺利綜合企業有限公司、億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區管理處基隆服務所及滿鼎有限公司。 獲獎者除了誠實開立統一發票或開立電子發票達一定張數以上、積極配合導入電子發票等外,另要在二年內無短漏開發票、未逾期申報情事,且無違章欠稅情形,並且公司營運須符合環保、勞工、食安等等相關法令,獲獎者均配合政府重要政策、善盡社會責任不遺餘力,各家績優營業人可說是政府的最佳後盾。 基隆分局說明,得獎績優營業人三年內將享有多項獎勵待遇,包括各地區國稅局指定專人指導有關稅務法令之適用或協助解決實務問題、主動提供新頒賦稅釋令與法規修正稅務訊息、邀請參加租稅宣導活動等。

Read More

解決公車司機荒 115年可望調薪

  全國缺員缺車,市府擬妥基隆市公車駕駛調薪方案,審議順利,可望一一五年上半年實施。(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全國缺駕駛員,基隆不例外,公車缺員、車齡老舊,常惹民眾抱怨,為解決公車駕駛荒,市府編列預算為公車司機漲工資,如果運價和議會審議通過,最快一一五年上半年可以實施。 根據基隆市公車處一一三年年報資料,駕駛員預算員額應為二百七十一名,但現在市公車處駕駛有二百四十餘名,一一四年中招考四十名儲備駕駛,最後僅三十四人報名,錄取十四名,十月一日報到,算一算就是新進駕駛能全員入職仍然不足,市府說,預計一一五年上半年再招考一批,至少維持市公車正常運能。 據指出,公車駕駛需要長時間久坐,週末也要排班上班,影響家庭生活,且需承擔乘客安全與交通意外風險,造成投入駕駛年輕人意願不足,使得全台公車鬧駕駛荒。 基隆市公車駕駛待遇,每月薪資加上獎金約新台幣四萬五千元至五萬元,但仍與鄰近大台北地區駕駛薪資有落差。公車處已將駕駛調薪方案提報市府,後續召開基隆市公車運價審議委員會審議,若經委員會同意及市議會審議通過,有望在一一五年上半年調漲駕駛員薪資,藉此吸引人才報名。 公車處副處長曾令偉指出,基隆市現有一百六十輛公車,有高達六成、九十六輛車齡逾十年,市府已獲中央補助,首批將採購七十輛電動公車,現正進行招標準備,若一切順利,最快明年下半年起可以陸續交車。 同時,公車處並向國光客運承租二十輛低底盤客運,車齡約八年,目前已送到暖暖維修廠改裝車體外觀,預計十月初可陸續上線行駛,提供市民更舒適交通運輸服務。

Read More

全民國防教育 基隆獲評優良

  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獲國防部一一四年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考核評鑑優良單位。(教育處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防部一一四年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考核評鑑榮獲優良單位,給予基隆市政府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的最高肯定;市長謝國樑表示,基隆港為台灣北部最大的國際商港,在地理位置上其國防安全與軍事戰備非常重要,未來將持續透過教育發展及人才培訓等多面向的推廣,在全民國防教育的路上繼續努力前行。 考核共分為兩階段,依據第一階段「書面審查」的結果,評選出八個優良縣市政府後,再進行第二階段實地訪查。市府相當重視國防教育的推展,平時透過各局處合作,從學校教育、在職教育、社會教育、國防文物保護、宣導與教育、募兵作為等面向,共同推展全民國防教育,於一一四年的考核榮獲「優良單位」殊榮。 第二階段實地考評當日,由成功國中分享國防教育融入英語領域成果,藉由英語小主播方式,由學生介紹信二防空洞及其軍事歷史背景,呈現學生透過語言學習結合國防素養,展現創意與認知,也顯現出基隆從學校層面扎實推動國防教育。  

Read More

基隆潮藝術 19團隊打造空前體驗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二0二五基隆潮藝術」將於九月二十六日起盛大登場,適逢活動第十年,規模與內容全面升級,十九組藝術團隊齊聚一堂,橫跨山、海、城三大展區,以嶄新視角串聯基隆的城市紋理與文化記憶,打造前所未有的藝術體驗。 文化觀光局表示,此次潮藝術首度跨越多個行政區,邀集國內外十五組藝術家進駐創作,並結合藝術市集與展演,讓藝術不僅停留在展館,而是融入港都的日常空間。此外也正式啟動「藝術孵育計劃」,首屆選出四組團隊,包含何昆瀚與林毓恩、周柏慶、陳亮璇與張子恩,以在地、觀光與藝術為核心,展現潮藝術的新能量。 策展由陳晞與姜帝旭共同擔綱,兩人以基隆的自然環境、歷史脈絡與城市樣貌為出發點,引領藝術家創造與港都文化共鳴的作品。基隆位於山海交會的腹地中,孕育出多樣的族群與文化,此次潮藝術正是以這股流動性為靈感,邀請觀眾重新感受城市的多重想像。 此次「潮藝術」以山、海、城三大展區展開多元對話。「山展區」從基隆塔到信二防空洞,透過大型裝置與聲光創作展現自然與建築的互動;「海展區」結合港都貿易意象、族群遷徙記憶與工業遺構,化身自然奇觀;「城展區」則在陸橋、商圈與廣場打造裝置,從酷兒文化到摩登風華,讓觀眾於街頭巷弄間與藝術不期而遇。 展期內還將推出藝術市集「SKY ARENA」、派對、表演與導覽活動,讓潮藝術成為城市交流的最佳平台。潮藝術不僅是十週年的慶典,更與即將到來的「基隆四百」相互呼應,展現城市文化不斷蛻變與創新的能量。

Read More

旭丘藝職共鳴 拼接在地溫度

「布的繪畫.拼接出基隆的溫度」,則以拼布藝術為主題。(記者吳翊慈翻攝)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文化基金會主辦之旭丘指揮所「藝職共鳴」系列展覽持續推出新作,第三與第四檔展覽,帶領觀眾透過油畫與拼布兩種截然不同的媒材,感受藝術家對生活與土地的深情凝視。 第三檔展覽以「揭開基隆畫布上的在地風景」為題,邀請基隆在地藝術家邱匡毅展出油畫作品。邱匡毅以油畫為主要創作媒介,曾長時間定居於旭丘,只為追尋窗外日復一日的落日與四季更迭。他以寫生作為生活筆記,十餘年來累積近百幅作品,細膩描繪自然的節奏與時間的流轉,展現詩意的凝視與對家鄉的深刻情感。 緊接登場的第四檔「布的繪畫.拼接出基隆的溫度」,則以拼布藝術為主題,展現截然不同的藝術風貌。創作者陳品端原本專注於機械電子產業,經營汽車喇叭公司,但對生活美學懷抱熱情,特別迷戀拼布創作。透過色彩、紋理與拼接展現布料的溫度與美感。其學生周美慧同樣參與此次展出,傳承老師的藝術精神,並在細節處突破自我,讓作品更臻成熟。兩人作品相互呼應,展現拼布藝術兼具細膩與創新的多樣面貌。  

Read More

北分署中秋禮型錄 一次滿足

  「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選用特色咖啡、綿密紅豆沙搭配鹹蛋黃,推出原味與咖啡兩款蛋黃酥禮盒。(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中秋佳節將至,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所輔導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與「培力就業計畫」團體,精選多款具特色的中秋禮品,推出「月滿中秋 禮悅人心」型錄,從手工糕點、特色茶飲到在地美味,一次網羅,是送禮的誠意之選。 「月滿中秋,禮悅人心」型錄中包含從中秋應景點心到創意地方特產,每一項好禮都承載著社區溫度與創造就業使命。「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推出原味與咖啡兩款蛋黃酥禮盒,選用特色咖啡、綿密紅豆沙搭配鹹蛋黃,鹹甜交織的好滋味;「基隆市暖暖區碇內社區發展協會」的咖哩酥禮盒,酥香外皮與咖哩餡完美融合;喜歡原民風味的朋友,不能錯過「臺灣原住民教育經濟發展協會」的馬告鳳梨酥,以原住民族特有香料馬告融合土鳳梨,酸甜清香,是兼具節慶文化與在地風味的好禮。 「社團法人台灣山海好生活協會」推出伍佰好舖-夏日龍珠特調香料奶茶,特製香料與嚴選茶葉完美融合;「宜蘭縣冬山鄉中山社區發展協會」推出柚皮糖、柚子醬、紅茶組合的柚子禮盒,以及榮獲iTQi國際評鑑肯定的壽級冬山紅茶禮盒,展現冬山風土韻味;「有限責任新北市有種茶產業運銷合作社」推出的包種茶禮盒,將青農創意與製茶工藝結合,以在地包種茶為基底,採用特殊發酵技術,帶出高粱與威士忌風味,展現茶文化新風尚,是送禮的誠意之選。 除了應景糕點與飲品外,來自「金門縣金沙鎮何厝社區發展協會」的番薯酒香腸禮盒,採用五十九度番薯酒搭配溫體豬肉調製,香氣濃郁口感豐富,是中秋烤肉的好拍檔。

Read More

防堵美濃農地盜採 高市府出招

高雄市政府針對盜採砂石案啟動「密集地毯式巡查」。(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針對美濃農地盜採砂石案啟動「密集地毯式巡查」,副市長林欽榮率領市警局等各相關單位人員,前往現場聯合查勘美濃新吉洋段及成功段遭盜採土石農地,依各局處權管與行政手段積極處理追究刑責,將從源頭監管遏止不法盜採,希望有效杜絕不法盜採農地砂石,也將促請中央加速土石採取修法,納入刑責有效達到嚇阻作用。 前往聯合查勘的單位,除轄區警政單位,市府還包括農業局、地政局、環保局、以及經發局等局處主管。除現場會勘,農業局與地政局將不定期運用無人機空拍,如發現黑網圍籬等非農業設施即強制拆除。從源頭嚴格監管,以杜絕農地盜採土石違法行為。 高雄市政府針對盜採砂石案啟動「密集地毯式巡查」。(記者許正雄翻攝) 副市長林欽榮表示,市府除持續配合檢調偵辦外,各局處立即執行事前預防、事中應變及事後回復各階段分工應辦事項,落實精進作為,市府已啟動「密集地毯式巡查」,由環保局等局處加強聯合稽查頻率,警察局將於熱區必經路口增設監視器,以防止坑洞回填廢棄物等不法情事發生。 經濟發展局指出,今年度經警察局通報或一九九九,市民檢舉美濃盜採案件計查六處遭盜採土石農地,市府全數皆依土石採取法重罰,未於期限內完成回填整復者,即主動函送地檢署偵辦,絕無寬貸。將持續與檢方合作,共同查處盜採土石違法作為,針對美濃、六龜、杉林、旗山等熱區展開聯合稽查,嚴查嚴辦。

Read More

金屬中心+建研所 強化災害應變量能

金屬中心與建築研究所簽訂合作備忘錄。 (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強化韌性打造智慧防災新標準!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與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簽訂合作與交流備忘錄,將結合雙方在無人機研發技術與風雨風洞實驗設施的優勢,攜手推動無人機於地震後建築巡檢、火災後熱點偵測、以及高風險環境下設備巡檢等災後應用,強化國內災害應變科技量能。 金屬中心指出,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人工智慧、半導體、軍工、安控與次世代通訊等產業,隨著極端氣候與天然災害頻率上升,建築物結構安全與災後快速應變能力備受關注,為提升無人機在複雜環境中的應用效能,八日簽署這項合作備忘錄,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王榮進,與金屬中心董事長劉嘉茹代表簽署。 劉嘉茹董事長表示,無人機技術的核心價值在於進入人力難以快速抵達的環境中進行任務,而這需要在開發階段就能模擬出最嚴苛的操作條件,此次與建築研究所合作導入風雨風洞測試設備,將成為台灣無人機產業突破的關鍵助力。 金屬中心無人機目前已具備在電力巡檢、遠洋漁業魚群探測、風機葉片巡檢、山難搜救等場域的應用能力,未來將這些經驗延伸至災後結構初判、人員救援與高風險廠區設備掃描等任務中,也期望透過此次合作推動國內建立無人機於極端氣候條件下操作測試的標準流程,提升台灣在災害應變與城市安全治理方面的整體科技量能。

Read More

墾丁海域混濁 墾管處、林保署說明

林保署屏東分署表示,近年移除銀合歡復育造林林地,目前均已完成造林,植生覆蓋完整;針對墾丁海域混濁,造林復育絕非肇因。(記者毛莉翻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墾丁海域近期能見度低,引發潛水界議論,懷疑與核三廠光電場域設置及林保署屏東分署銀合歡造林整治有牽連!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近日連日大雨,非單一工程所致,將請水土保持機關查察,並加強監測珊瑚狀況;林保署屏東分署強調,造林復育為恢復恆春半島生態,移除外來入侵銀合歡後造林作業,並非造成海域混濁原因。 近期不少潛水教練在社群平台反映,近兩個月墾丁海域能見度大降,一場豪雨就讓海水變得相當混濁,能見度約在二至三公尺,且恢復清澈時間拉長,影響範圍變大。 墾管處指出,連日大雨造成南灣海域泥沙明顯,不排除與核三廠光電場域設置與林保署屏東分署銀合歡造林整治有關,將函請縣府水土保持機關查察。 墾管處說,南灣海水混濁情形經現勘現場已有所改善,惟受西南湧浪影響,南灣海水仍需時間恢復,並已派員下水勘查珊瑚礁環境受泥沙覆蓋情形,確定珊瑚是否受泥沙覆蓋死亡,並加強監測;同時將邀相關學者調查泥沙對珊瑚影響,屆時如有不可逆損傷,將依國家公園法規定辦理。 林保署屏東分署則強調,造林為復育行為,非開發工程,且同步落實水土保持與維護及防減災措施;至於,墾丁海域混濁,研判主要源於受極端降雨、豪雨沖刷、坡地自然崩塌及海流擾動等因素影響,亦可能與其他人為活動相關,不應直接指為造林作業過程中的短期需逐步植生覆蓋,為造成大範圍海域混濁之主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