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爆棚 彰化一口氣獲贈13輛救護車

彰化縣消防局舉辦美好彰化感謝有您~2025救護車聯合捐贈儀式。(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彰化縣消防局九日舉辦「美好彰化,感謝有您」二0二五救護車聯合捐贈儀式,由縣長王惠美代表接受二十一位捐贈者共同捐贈的十三輛救護車。 王惠美表示,彰化人很有愛心,經濟實力也不差,甚至有因捐贈意願踴躍,需排隊等候的情形,感謝所有捐贈救護車的企業和鄉親朋友,讓彰化縣的救護能量再次升級。 這次十三輛全新的救護車,總金額達到四千八百多萬元,加上去年這兩年共獲得三十二輛救護車,總金額高達一億多萬元,創下史無前例紀錄,堪稱全國最強的公私協力合作紀錄。 王惠美指出,十三輛救護車其中八輛為高頂救護車,每輛造價三百七十萬元,其餘五輛為平頂救護車,每輛造價三百二十萬元,都是根據各分隊需求量身訂製,新車採用最新的「巴騰堡格紋」反光設計,能有效提高能見度,保障出勤安全,車內配備高階急救器材,如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十二導程心電圖機及自動給氧甦醒器等,讓救護人員能在第一時間提供最佳急救,也代表救護車已從傳統的「送醫工具」進化為具備高度急救能力的「行動急診室」。 消防局表示,二十一位捐贈者包括王雅君、白錫和、白錫明、白松易、呂宏達、林鈺雯、鐘炯祥、林淑靜、曾紀豪、周金樺、周政樺、黃金永、曾碧子、鄭淑暖、鄭小玲、曾秀厘、黃麗美、汎錏營造公司、金源豐企業公司、雅得電池公司及翠德實業公司。

Read More

台中首通過暫定版總預算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台中市長盧秀燕九日指出,由於中央相關核定作業延宕,九日在市政會議中通過一九七四億元的一一五年台中市政府總預算暫定版,這也是有史以來首次先送暫定版預算書,但並非只有台中市,全國二十二縣市皆因中央核定未完成採類似作法。 盧秀燕進一步說明,一一五年度總預算案目前編列歲入預算總額一七九0億七0一六萬四千元,歲出預算總額一九七四億一千五百萬五千元,歲入歲出短差為一八三億四四八四萬一千元。其中以政事別分析市府總預算最高比率的仍然是教育預算,主要編列教學用電優惠電價及凍漲電價差額與市立南興國中、文山國中、南興國小等校的校舍、活動中心及運動場等。其次則是經濟發展支出,主要係編列捷運藍線計畫、北屯區第十四期市地重劃區聯外道路崇德十九路延伸計畫道路等重大建設。社福預算則居第三位,主要編列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補助、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崇德殯儀館改建工程、托育公共化及準公共化服務等。 盧秀燕表示,明年市府將推動幾項新計畫,包含「台中愛胎萬計畫」、「台中有鈣讚計畫」、「台中尚泳計畫」。「台中愛胎萬計畫」預計明年一月一日起實施,規劃生育第一名子女、第二名子女持續補助兩萬元;從生育第三名子女開始,每多一個孩子,就加碼一萬元,也就是說生第三胎補助三萬元,生第四胎補助四萬元,以此類推,減輕多子女家庭的經濟壓力。 另為實現居住正義,市府積極推動「台中好宅」,截至今年八月底台中市已完工的好宅基地計十四處,興建中的基地計十六處,還有一處「中央好宅」正在規劃設計中,總計興辦戶數已推升至一萬四百五十戶,不但達標且超標,還有幾項重要政策將維持,包含「老人健保補助」及「市民限定雙十公車優惠」等。

Read More

培育捷運人才 中捷7線齊發 與台中6校簽MOU

台中捷運與中台灣大學系統六校正式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攜手打造產學接軌的人才培育新模式。(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隨著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七線齊發」捷運路網藍圖,未來城市捷運專業人才需求將大幅攀升。台中捷運公司九日於逢甲大學與中台灣大學系統六校正式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攜手打造產學接軌的人才培育新模式,為中台灣注入捷運產業與城市發展新動能。 此次簽署在台中市政府秘書長黃崇典見證下,由中捷公司董事長顏邦傑與逢甲大學校長王葳、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靜宜大學副校長楊昭順、亞洲大學副校長施能義、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薛博仁及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宋賢穎共同完成,象徵市府、產業與學界三方攜手,為大台中捷運時代提前布局。 台中捷運公司董事長顏邦傑指出,此次合作契機源自中捷與逢甲大學在智慧軌道運輸學分學程上的交流與合作基礎,進一步推展至中台灣大學系統各校,期盼藉由產學協力,透過跨校選修課程,共同培育在地軌道人才,進而延伸跨領域技術交流與合作,為捷運產業及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台中市政府秘書長黃崇典以市府代表及逢甲校友身分出席見證,他指出台中正邁入軌道建設新時代,「七線齊發」將帶來龐大財務與專業人才需求,涵蓋機電、工程、票務、行銷到經營管理等多元領域,透過大學課程與產業實務結合,能及早培養專業人才,讓城市發展更加穩健長遠。

Read More

關稅衝擊 盧秀燕:多元方案挺企業分散風險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市長盧秀燕九日主持市政會議表示,台中是橫跨精密機械、自行車、工具機與零組件等產業重鎮,受到關稅變動影響很大。市府迅速啟動多元支持方案,協助企業拓展非美市場並分散風險。未來,市府也將持續因應不同產業別需求,滾動式調整,協助大家因應關稅危機,度過難關。 盧市長指出,關稅衝擊下,最直接的挑戰來自市場重心的轉變。過去業者主要依賴中國大陸及美國兩大市場,如今兩端同時受限,出口壓力驟增。因此,台中市實施非美地區參展補助方案,積極協助業者開拓多元市場。如台中自行車公會申請補助後前往德國參展,短短數日即取得兩百五十萬美元訂單,換算新台幣約七至八千萬元,預估至年底更將累積達四百五十至五百萬美元。 盧市長進一步表示,目前包括自行車、工具機及零組件等多個產業公會,均陸續申請市府補助並積極出國參展。

Read More

農金獎揭曉 大雅農會連8年獲獎

「第十九屆農金獎」台中市所轄農會有六家農會獲八項獎項。(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農業部舉辦「第十九屆農金獎」得獎名單揭曉,全國有三一一家農漁會報名角逐十項獎項,報名件數達六六七件。台中市所轄農會有六家農會獲八項獎項,其中大雅區農會連續八年獲獎、東勢區及梧棲區農會連續三年獲獎。 農業局表示,台中市轄內有大雅區及大里區農會分獲「營運卓越獎」優等獎及甲等獎,龍井區農會獲「營運卓越獎」甲等獎及「農業金庫策略合作獎」優等獎,東勢區農會獲「農業保險貢獻獎」及「數位金融推廣獎」優等獎,台中地區農會獲「防制詐騙績優獎」優等獎,梧棲區農會獲「農業金庫策略合作獎」優等獎。

Read More

台中紅龍果評鑑 劉興陽奪冠

  114年度台中市優質紅龍果果品評鑑,評審嚴格審六十組參賽紅龍果,現場競爭激烈。(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一一四年度台中市優質紅龍果果品評鑑九日假外埔區農會舉辦,六十組參加比賽,評審嚴格致競爭十分激烈,最後由果農劉興陽勝出獲得冠軍。 由於紅龍果甜度、重量、口感等評鑑十分嚴格,參與農友十分緊張,第一名獎金二萬元由劉興陽獲得,第二名張錦坤、林美雲,獎金一萬二千元,第三名簡莉穗、洪景元、徐健勝獎金五千元,優選紀順元、賴玉郎、湯玉蘭、徐桂敏,獎金兩千元。  

Read More

非米不可 號召青年廚神挑戰

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非米不可」全國創意米食競賽即將登場,號召全國高中職以上至專科三年級學生,端出最具創意與市場潛力的米食料理,冠軍選手可獲十萬元獎金,得獎作品更有機會於連鎖超商上架銷售。 農糧署指出,本屆競賽以「中西式米食料理」為主題,參賽隊伍以二名學生為一組,以國產稻米為主原料,結合在地特色食材,創作兼具美味、營養及展現米食多元可變性的作品,形式不限於主食、便當或中西式點心,參賽者須繳交料理照片、創作理念、食材來源與製作步驟,經初審入選後,由專業評審依據創意性、美感表現、料理可行性與市場潛力進行全國總決選。 ,農糧署歡迎青年學子即日起至十月三日前報名,挑戰屬於青春與夢想的米食舞台爭霸戰

Read More

高雄身心障礙職訓班學員結訓秀豐富的學習成果

高雄身心障礙職訓班學員結訓,秀學習成果。(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職能導向課程品質認證,身心障礙職訓班學員設攤秀學習成果,並設置虛擬實境體驗區,同時邀請民眾體驗、創意競賽,穿插星星王子打擊樂團、多重障礙鋼琴手李尚軒、國際全人音樂教育學會非洲鼓與博訓中心志工國樂團帶來音樂表演。 勞工局表示,博訓中心今年共辦理二十五班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課程,招訓學員二百六十三人,課程設計以產業實際需求為導向,推動通過職能導向課程品質認證,已有六班課程取得勞發署認證。 高雄身心障礙職訓班學員結訓秀豐富的學習成果。(記者許正雄翻攝) 勞工局長江健興頒發結訓證書,以及頒獎給成績優秀學員,同時表揚績優委訓單位市立凱旋醫院及中華民國產業永續發展策進會。他並鼓勵學員積極就業,持續發揮所學,感謝所有投入職訓工作的職訓師、輔導老師、合作單位及提供實習機會的企業,共同為身心障礙朋友的職涯鋪路。 博訓中心主任黃俊榮說,近年勞工局持續因應市場變化,拓展多元培訓與就業服務模式,並關注偏遠地區的培訓資源。今年持續與方舟就業服務協會合作,結合田寮區花季渡假飯店辦理「飯店房務暨環境維護班」,為在地身心障礙者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明年度身心障礙者職業訓練班十月起受理報名。

Read More

中秋節旺季 里港警護蝦防宵小

里港警分局啟動中秋安心養殖專案,守護泰國蝦養殖戶心血。(記者毛莉翻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北地區是全台泰國蝦養殖重鎮,中秋節檔期為銷售旺季,里港警分局啟動為期一個月的「安心養殖」專案,守護泰國蝦養殖戶心血。 警方指出,屏東的里港、九如及鹽埔鄉是台灣泰國蝦主要產地,養殖面積廣、產量穩定,長年供應各地市場,是地方重要的經濟命脈。中秋節前夕正值市場需求高峰,為了嚴防宵小造成養殖戶損失,啟動為期一個月的「安心養殖」專案,確保養殖戶安心備貨、民眾安心過節。 里港警分局在專案啟動首日晚間集結警力十二名、警車五部,由分局長邱逸樵實施戶外勤教,帶隊前往轄內重點養殖區域,除實地勘查治安狀況外,也主動拜訪養殖戶,傾聽業者需求。 邱逸樵說,農民與養殖戶是地方經濟的根基,警方除規劃警力針對養殖池周邊道路、進出要道與易發生竊案的區域加強巡邏外,也同步針對電纜線竊盜案件進行防制,避免供電中斷影響養殖環境。 警方同時呼籲養殖戶加裝監視器、警報器或感應燈增加警示、照明,並留意可疑人、車動態;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向警方報案,透過警民合作讓養殖戶的心血不白費。

Read More

茂林萬山岩雕文化館揭牌

茂林萬山岩雕文化館揭牌啟用。(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茂林區萬山岩雕文化館八日揭牌啟用,首檔推出「萬山層疊‧旭日東昇」特展,讓民眾一睹萬山部落百年歷史風華,與國定遺址萬山岩雕群考古遺址的千年刻印,堆疊展現出在地豐厚的文化內涵。 文化局副局長簡美玲表示,萬山岩雕文化館是全台十二處國定遺址之一的萬山岩雕與萬山部落族群共同生活與記憶的展示館,希望可以成為部落發展與文化觀光產業的新亮點基地。 「萬山層疊‧旭日東昇」特展將萬山部落歷史發展結合部落生活,呈現「歐佈諾伙」萬山部落從清代至今的歷史演變,除探索族群的成長歷程,更展示萬山岩雕遺址的珍貴拓片、影像紀錄,並記錄萬山部落巡守隊及遺址監管員常年辛苦的歷程。 文化局表示,「萬山岩雕文化館」原為已停用的茂林國小萬山分校舊校舍,為活化既有空間、延續在地文化資產的脈絡,向中央爭取經費支持促成本次萬山岩雕、部落文化保存與展示計畫成功落地。 「萬山層疊‧旭日東昇」特展除聚焦岩雕遺址的考古與守護行動,也設立歐佈諾伙(萬山)部落專區,全面梳理部落發展歷程;從早期遷移前的舊社聚落、祖靈信仰與傳統祭儀,一路延伸至今新創事業文創產品等現代轉型樣貌,從遠而近勾勒出萬山部落的生命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