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一線替代路工程進度超前8%

竹縣長楊文科(左三)視察台一線替代道路,完工後,將有效紓解台一線的塞車情形。(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台一線替代道路(一一八線至台六十八線)新闢工程於去年十一月十一日開工,此工程為地方殷切期盼近卅年,有望紓解台一線的交通壓力,新竹縣長楊文科廿八日前往視察,目前進度已推進至百分之十六點八,楊文科表示,已比預定進度超前百分之八,期望工程如質完成。 楊文科同時指出,縣府也持續爭取接續的工程計畫,為明新科技大學至縣道一一八線(主線延伸段,約二點七公里)的工程,經費估計卅四億元,已於六月四日向交通部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提報,期望納入生活圈計畫補助。 楊文科說,台一線替代道路全長約一點七公里,其中八百一十二公尺為橋梁、九百卅九公尺為道路,最長橋樑為跨越頭前溪的跨河大橋,長度約三百四十公尺,預計興建四座橋梁,台六十八線端已預留橋梁結構,完工後可立即發揮分流成效,有望紓解竹北、新豐、湖口地區的交通,預計二年半完工。 楊文科表示,台一線替代道路新闢工程未來完工後,將有效分散台一線車流,用路人可直接銜接台六十八快速道路,避免行經市區道路造成壅塞,以改善市區道路長期交通服務水準不佳的情形。由於此工程也新增跨越頭前溪的路廊,未來將提供新竹生活圈大眾運具行駛路線選擇,並因車潮改變竹北西區商業、觀光發展,帶動此道路沿線的土地利用效益。為顧及人行安全,工程也以「人本交通」為設計原則,設置二公尺人行道、中央分隔島與行人庇護島,兼顧車流與行人安全,提升整體道路使用品質。

Read More

苗栗海洋觀光季8/7魚苗放流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二十八日上午舉行「夏趴一下」海洋觀光季系列活動記者會,今年苗栗海洋觀光季移師通霄海水浴場舉行。(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二十八日上午舉行「夏趴一下」海洋觀光季系列活動記者會,今年苗栗海洋觀光季移師通霄海水浴場舉行,展現縣府持續致力漁港和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視與成果,同時以大型晚會,結合沙雕藝術節,讓民眾吹拂海風、聆聽音樂、欣賞沙雕一次到位,深刻感受海岸線獨特的魅力,留下一段充滿美好回憶的夏日歡樂時光。 縣府農業處長陳樹義指出,今年海洋觀光季預定八月七日在通霄新埔漁港辦理魚苗放流活動,邀請小朋友新埔國小學生和民眾一起放流魚苗,也為觀光季揭開序幕。 隨後於八月十六日晚間在通霄海水浴場舉辦大型晚會,正好與預定延續到九月初的第二屆沙雕藝術節,相互輝映,將邀請重量級卡司接力開唱,用音樂傳遞海洋保育、節能節電、永續發展等概念,除沙雕藝術節展出大師藝術創作之外,還有農漁特產市集展售、紀念小物免費發送、有獎徵答,增添活動的多元性與精彩度。 縣長鍾東錦感謝中油、台電的贊助和各界大力支持,讓海洋觀光季開辦十多年來,已成為暑假期間一項老少咸宜的年度盛會,每年都吸引可觀遊客帶動地方經濟繁榮。鍾東錦說,已開展的沙雕藝術節每逢周休二日平均吸引近四萬名遊客,今年海洋觀光季也在通霄海水浴場舉辦,活動內容非常適合各種年齡層參與或親子同遊,相信會更有吸引力。

Read More

楊筑云世大運羽球混雙奪金

  「蘇澳囝仔」楊筑云在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與搭檔吳軒毅於羽球混雙摘金,蘇澳鎮長李明哲等人至楊家貼紅榜祝賀。 (蘇澳鎮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在德國舉行的「萊茵魯爾世界大學運動會」,台灣羽球代表隊表現亮眼,其中「蘇澳囝仔」楊筑云與搭檔吳軒毅,一路過關斬將、拚得混雙金牌,不僅為台灣羽球締造佳績,更是宜蘭縣羽球界參與國際賽事奪金的第一人。 二十八日上午,蘇澳鎮長李明哲偕宜蘭縣體育會羽球委員會主委謝家倫、楊筑云昔母校馬賽國小前校長盧聰賢、開蒙教練張添盈,一同至楊家張貼紅榜祝賀。李明哲代表鎮公所,頒發六千元獎勵金,大大祝賀「蘇澳之光」凱旋歸國。 楊筑云出身蘇澳馬賽國小,父親楊連祈經營修車廠、母親游惠君則是幼兒園教師,楊家育有三千金。楊父年輕時熱愛羽球運動,小女兒楊筑云自幼兒園時期,就跟著父親打球。就讀馬賽國小期間,適逢前校長林己鈺偕體育教練張添盈籌組羽球隊因而加入,成為馬賽國小羽球隊創隊隊員之一。 楊筑云國小期間,先後在中正盃、全國國小羽球賽接連奪牌,楊父有心栽培,於是先送女兒遠赴高雄就讀三民國中(羽球球后戴姿穎母校);之後就讀北市大同高中,幾年下來已有大將之風,多次在全中運個人單打奪冠,高三那一年更一舉拿下全國排名賽混雙冠軍,高中還未畢業就簽入中租球團,奠定羽球國手之路。 李明哲表示,楊筑云能在有「小奧運」之稱的世界運動會奪金,相當不容易,靠的是自律與平日嚴格的訓練,日積月累而來,為她感到高興。而作為馬賽國小羽球隊大學姐,楊筑云之後已經有四位馬賽國小校友,目前正效力國內甲組羽球球隊,對蘇澳運動風氣提升大有幫助。

Read More

李長珊當選宜農首位女總幹事

宜蘭縣農會總幹事重新遴聘,縣府農業處畜產科長李長珊高票獲遴聘,創下縣農會首位女性總幹事記錄。(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今年三月宜蘭基層農會選舉,縣農會總幹事及三星地區農會總幹事遴聘難產;經縣府辦理重新公告遴聘,二十八日重新遴聘登場,結果縣農會總幹事由李長珊高票獲遴聘,創下宜蘭縣農會首位女性總幹事記錄;三星地區農會由黃存誠高票登上總幹事寶座。 宜蘭縣農會於今年三月改選理監事,五連霸的現任總幹事陳誌銘以身體欠佳理由,請辭獲准,重新公告遴聘。至於三星地區農會總幹事遴聘,派系競爭激烈,今年三月理監事改選時由在野派獲勝,理事會更進一步否決當權派的現任總幹事李智遠續聘案,重新公告遴聘。 縣農會總幹事重新公告遴聘有李長珊、黃惠家、陳長偉三人登記參選,二十八日投票結果,十五位理事,由李長珊獲得八票領先黃惠家七票勝出。 五十五歲李長珊在縣府農業處服務多年,現任農業處畜產科長,擔任公職超過三十二年。她表示,將先申請退休,接掌縣農會總幹事新職,她說,這是責任的開始,將全力服務縣農會及廣大農民,帶動業務更上一層樓。 三星地區農會總幹事重新遴聘由黃存誠接掌總幹事新職。(黃存誠提供) 三星地區農會總幹事重新公告遴聘,有李智遠、黃存誠、陳家寧三人登記,其中又以縣農會常務監事黃明杰的兒子黃存誠為在野派的首要新秀,二十八日投票結果黃存誠以八比一票領先李智遠,順利登上總幹事職務。 黃存誠目前擔任宜蘭縣養鴨生產合作社經理,將先辭去經理,接掌總幹事新職。

Read More

竹北彰揚34位模範父親

  一一四年竹北模範父親表揚,共卅四位獲獎,最年長者九十歲。(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北市公所於父親節前夕,舉辦「一一四年度模範父親表揚活動」,今年持續推動多元提名制度,共計卅四位模範父親獲得殊榮,最年長為十興里九十歲郭海源,最年輕為五十三歲社團法人新竹縣天使之音協會的危永濬。 郭海源先生歷經戰火洗禮,晚年含飴弄孫,與妻子相扶持超過一甲子,鄰里親暱稱呼「郭爸郭媽」;危永濬以堅毅無比的父愛培育兩位聽障兒子成長茁壯。長子現就讀於清華大學生命科學暨醫學院學士班,其在美術繪畫上也是表現卓著履獲佳績;次子於二0二一年榮獲總統教育獎,其屢次參與國內運動賽事成績亮眼,今年將代表台灣參與十一月舉辦的東京聽奧田徑項目。 而獲選的模範父親,來自新崙里的吳孟哲與大義里的曾金清,同時榮獲新竹縣模範父親表揚的殊榮。吳孟哲先生性格內斂,擔任社區總幹事與巡守志工多年,從交通指揮到照顧孫輩,默默守護家庭與社區,詮釋現代父親無聲卻堅定的力量;曾金清則長期耕耘基層公共服務,歷任義警隊副中隊長、市民代表、家長會長等職務。他一肩扛起家庭與社會的責任,展現令人敬佩的多重角色與堅韌父愛。

Read More

中壢模範父親 新住民入列

中壢區一一四年度模範父親表揚,副市長蘇俊賓表示,每位父親都是城市進步的力量。(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中壢區一一四年度模範父親表揚活動二十八日登場,副市長蘇俊賓出席表示,受表揚的模範父親橫跨不同世代與背景,年齡從四十三歲至一百歲,每一位父親都是社會最穩定、最進步的基石,也是年輕世代的學習榜樣,期盼藉由今日的表揚活動,凝聚更多正向力量,讓桃園更加和諧、團結。 蘇俊賓指出,今年中壢區獲得模範父親的爸爸們在各個事業、領域上皆有所成,包含投身教育事業、宗教關懷、志工服務、還有來自泰國的新住民父親,甚至遠赴尼加拉瓜、非洲等地參與技術支援與外交交流,可謂「名人堂」等級的英雄人物,展現中壢多元融合與團結前行的生命力。   中壢區一一四年度模範父親表揚,副市長蘇俊賓表示,每位父親都是城市進步的力量。(新聞處提供) 活動上,蘇俊賓特別與一百歲及九十五歲模範父親代表,一同切下象徵敬意與祝福的蛋糕,場面溫馨感人。現場他亦親自頒贈表揚獎座,肯定模範父親們在家庭與社會的付出與貢獻,並祝福爸爸們父親節快樂、健康平安。 中壢區公所表示,今年活動以「爸氣炫父 最酷老爸」為主題,盼能打破傳統父親嚴肅、沉默的刻板印象,展現父愛更多元、溫暖與時尚的一面。今年中壢區共有七十九位模範父親接受表揚。其中,有五十二位超過七十歲以上,最年長者達一百歲,最年輕的則僅四十三歲,可見模範父親沒有年紀之分,每一位都是子女心目中的超級英雄,為家庭與社會樹立良好的典範。

Read More

撿蝸牛夜未歸 嫗陳屍海灘

  二十七日晚間頭城鎮突降豪雨,造成全鎮到處嚴重淹水災情,游張姓婦人於傍晚騎腳踏車外出撿蝸牛,徹夜未歸,大體二十八日清晨被民眾在大坑里海灘發現,死因尚待檢警相驗調查。(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二十七日晚間頭城鎮突降豪雨,造成全鎮到處嚴重淹水災情,一位七十五歲的游張姓婦人於傍晚騎腳踏車外出撿蝸牛,徹夜未歸,大體於二十八日清晨被前往大坑里協天宮前海灘撿木材民眾發現報警處理,死因尚待檢警相驗調查。 家住頭城鎮武營里的游張姓婦人(平時有撿蝸牛賺外快習性),二十七日下午四時多,騎腳踏車外出撿蝸牛,頭城地區則於晚間七時許,突雷雨交加,鎮內低窪地區嚴重淹水,婦人遲未返家不見蹤影。 二十八日清晨五時多,有民眾前往頭城鎮大坑里「協天宮」前海灘撿木村,發現一具女性大體,即向警方報案。並通知家屬前往認屍,確定是張姓婦人。已報檢察官相驗調查。 據表示,游張姓婦人可能是在武營溪上游檢蝸牛,因頭城山區於二十七日傍晚已出現雷雨,溪心暴漲,心慌欲趕緊離開,不慎濕滑摔落武營溪被溪水沖到大坑里海邊再被巨浪打上岸,被民眾發現。但游張婦死亡是否與豪雨溪水暴漲沖走有關,仍待尚待釐清。

Read More

張麗善勘災 蔣萬安允伸援

強降豪雨致雲林縣水林鄉等多處積淹水,縣長張麗善率隊勘災,蔣萬安致電願幫忙。(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受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雲林縣二十八日凌晨起雷雨交加,導致水林、北港等地嚴重出現積淹水情形,水林鄉公所上午七時許緊急宣布停班停課。縣長張麗善近午前往松北村與北港鎮北辰國小等地勘災,指示相關單位全力協助排水與復原作業。災害應變中心下午一時啟動二級開設,加強整合各單位資源及應變效率,降低災害損失。 張麗善指出,水林蔦松地區從凌晨至今累積雨量逾三百毫米,短時間急降雨量加上地層下陷影響,讓排水系統負荷沉重,造成嚴重積水。縣府動員在易淹水地區布置多組抽水機,並緊急調度縣內自有機組支援。台北市長蔣萬安也來電關心,表達願意提供支援。 張麗善說,縣府已規劃在出海口包括蔦松及尖山大排設置大型抽水機具,並獲中央核定經費,目前正施作中,會持續加快腳步強化排水系統。 水林代理鄉長張東凱說,當地災情最嚴重時間在凌晨三至五時。雨勢雖於天亮後減緩,但水退速度慢,導致許多民宅及道路積淹水,希望縣府及水利等單位能協助排水。 水利處長許宏博說,根據松北村長陳國淵回報,當地降雨自午夜零時許開始,最強降雨集中在凌晨三時至上午七時間,單在這段期間就下逾二百毫米雨量,從午夜零時累積雨量逾三百毫米,這樣的強降雨已遠超過相關防洪保護標準,會有積淹水情況是可以想像的。 許宏博指出,水利處正與地方公所全面展開抽水與排水作業,並前往蔦松南邊蔦松雨水收集系統抽水站巡查。該站去年完成治理工程,設有五台大型抽水機,並增建一座容量八千噸前池,抽水效率顯著提升。然在極端降雨情況下,抽水量仍無法完全負荷,全站機組仍持續運作中,後續將視各大排退水情況,調度移動式抽水機,協助無法自然排出的積淹水區加速排水;並持續與村長現勘受淹地點,研擬工程改善方案,加強地方應變能力,期縮短淹水時間、減輕災害影響。

Read More

陳其邁視察滯洪池、抽水站

高雄市長陳其邁(左二)視察岡山石螺潭抽水站情形。(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隨著西南風增強,高雄市進入強降雨高風險期,二十八日上午宣布水情三級警戒。市長陳其邁前往橋頭芋寮滯洪池、芋寮路溝渠、石螺潭抽水站、寶米路溝渠清疏視察,要求加緊辦理側溝清疏,全力守護社區安全。 高雄水情中心上午九時擴大為三級警戒。陳其邁第一站到橋頭區芋寮滯洪池,視察第三、四期工程的規劃設計進度。該案由水利署第六河川分署委託市府代辦,總經費約二點三億元,為中央與地方合作的重要治水計畫。 新建工程預計新增滯洪容量達四十五萬噸,占地約二十公頃。目前規劃設計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九月發包、一一六年七月完工後可有效削減典寶溪洪峰流量,並結合綠美化設計,兼顧排水效能與環境景觀。 陳其邁表示,市府在凱米颱風過後,即盤點淹水熱區,迅速擬定執行策略,推動典寶溪整治等重點工程,爭取中央支持、加速辦理發包與施工,展現治水決心與執行效率。他勉勵水利局加緊腳步,讓滯洪池工程,儘早發揮防洪效益,實質改善地方積水問題。 陳其邁隨後前往岡山區石螺潭抽水站視察運作情形。該站依十年一遇防洪標準設計,設置四部抽水機,總抽水量達每秒十二立方公尺,主要負責排除石潭里與福興里地區積水。水利局指出,目前全站抽水設備均已完成檢測並維持待命,面對突發強降雨可即時啟動,守護防汛關鍵。

Read More

虎尾建國二村彩繪添新貌

雲縣府結合社區為建國眷村,共繪生活色彩,豐富眷村在地風情與集體記憶。(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推動虎尾鎮建國二村「新舊城區縫合計畫(二期)」,持續轉型為兼具歷史文化與社區參與價值之活化場域。為延續地方再生動能,在地團隊舉辦「建國二村彩繪妝點行動」,邀地方民眾以繽紛創意彩繪,為眷村空間添上新生命色彩。 彩繪行動邀集社區居民、志工夥伴及親子家庭共同參與,由專業藝術指導團隊帶領進行彩繪實作。主題圍繞「童趣記憶」、「自然共生」與「眷村故事」,結合在地植物意象與生活場景,讓參與者以畫筆述說屬於建國眷村的在地風情與集體記憶。 雲縣府結合社區為建國眷村,共繪生活色彩,豐富眷村在地風情與集體記憶。(記者陳正芬攝) 此外,活動現場設置親子手作區,提供小朋友創作空間,鼓勵從小認識自己的生活環境、關心社區美感營造;另有志工服務站與環保素材回收介紹,推廣綠色永續理念。 城鄉處長林長造說,建國二村經整體景觀重塑後,逐步轉型為民眾親近自然與歷史記憶的公共空間;彩繪行動不僅提升環境美感,也鼓勵民眾參與空間營造,是在地共創、活化場域的具體展現。將持續結合社區力與創意力,打造具文化深度與生活溫度的公共場域,讓建國二村成為民眾記憶與創意共生的據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