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庄頭藝穗節 8/2永安揭幕

庄頭藝穗節在大高雄二十七區、三十七場精彩演出,歡迎民眾一起來看戲。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二0二五「高雄庄頭藝穗節」即將登場,訂八月二日起在永安區保寧宮由蘋果劇團帶來《追夢投手|果果》精彩親子戲節目揭開序幕,喜愛歌仔戲的粉絲也別錯過首檔將在內門紫竹寺由秀琴歌劇團帶來的《上帝公傳奇》,所有精采演出將持續到十月底,三十七檔精彩節目接續在廟埕、公園或學校上演。 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從二0一一年開辦的「庄頭藝穗節」,是將廳堂級表演節目送到大高雄庄頭巡演,讓非市區民眾能免除舟車勞頓,在社區的公園、學校、廟埕、活動中心等就能欣賞精彩的表演節目;這項活動累積五百七十二場演出的能量,超過四十四萬觀賞人次,是最親近生活的藝術節慶; 今年持續擴大巡演,八月二日起將走遍高雄二十七個行政區,無論是山區還是沿海邊,陸續推出歌仔戲、音樂會、親子與偶戲,歡迎大家一起來看戲。 此外,今年特地邀請明華園日字戲劇團帶來《包公斬判官》,於八月十七日在大樹區舊鐵橋下演出,讓民眾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體驗精采的演出活動。 文化局指出,從八月演出到十月好戲不間斷,集結各種觀眾最喜愛的表演類型與優秀演藝團隊,包含「庄頭歌仔戲」、「庄頭音樂會」、「庄頭親子戲」與「庄頭偶戲」四種類型。

Read More

保育山麻雀 嘉義推茶園減藥

守護山麻雀棲地,推廣茶園減藥,營造茶香與鳥鳴共存環境。(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林業署推動國土生態綠網計畫,於嘉義劃設「阿里山淺山農地保育軸帶」,將瀕危的動物山麻雀納入關注物種,從一0八年起在當地推廣茶園減用農藥,以保育山麻雀,營造茶香與鳥鳴共存環境,漸獲茶農認同。 嘉義分署表示,山麻雀屬於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全台數量不到兩千隻,主要棲息於鄰近山村聚落、農耕地及森林邊緣的淺山環境,目前族群受到棲地改變、巢位及食源不足等多種威脅,其中慣行農法的使用,造成山麻雀可覓食之草生地及昆蟲的減少。嘉義縣梅山鄉瑞峰村、竹崎鄉中和村石棹等大阿里山茶區之茶園也是山麻雀常利用棲地,但茶葉栽培通常難以避免農藥的施用。 為維護山麻雀棲地環境,嘉義分署將山麻雀納入關注物種推動保育行動。透過每年辦理友善農業主題課程及深入社區、學校宣導等方式,推廣友善耕作、茶園減藥及草生栽培農法,並導入山麻雀保育意識。 農業藥物試驗所講師林秀橤在課程中強調,病蟲草害防治策略是將牠們控制在經濟危害之下,而非徹底剷除為目標,並以非化學製劑的防治方法為優先;若需使用化學藥劑,也應選擇對人類、生物與環境影響最低的產品,並鼓勵草生栽培,以增加山麻雀可食用的草籽與昆蟲。

Read More

高雄推暑期青年系列活動

高雄青年「國際青年日」多項主題式系列活動。(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為響應聯合國「國際青年日」,今夏整合多項暑期活動,自七月底陸續推出主題式系列活動,鼓勵青年以行動參與公共事務,連結全球議題,串聯世界對話,厚植文化理解力。 首場「青年國際沙龍座談」七月卅日下午二時在駁二藝術特區Pinway八號倉庫登場,邀請作家張人杰與法國藝術家克里斯以「創作人生-用書寫,用繪畫,留下痕跡」為題,分享如何透過創作開啟跨文化對話,進而培養國際表達力與觀察力。 高雄青年「國際青年日」多項主題式系列活動。(記者許正雄翻攝) 八月十二、十三日,持續推出一系列主題沙龍講座,並於八月十五日與「高雄學生民主聯盟」首度合辦高中職學生自治活動,融合民主議題講座與模擬校務會議,培養青年公共參與及政策思辨力。 青年局也規劃多項多元活動,包含與美國傅爾布萊特學術交流基金會合辦台美青年交流活動、總獎金高達四十六萬的「二0二五雄爭舞鬥國際街舞大賽」、「高速青春」音樂展演、「高雄山海探險隊-日本美濃文化交流活動」及韓國水原市雙城青年座談等。

Read More

台中環局建置易積水路段圖

  環保局建置「台中市易積水路段地圖」提供清潔隊作為重點清溝作業。(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環保局投入清淤與水溝巡檢工作,針對四六五處易積水熱點,訂有明確的巡檢與清淤機制,並建置「台中市易積水路段地圖」提供清潔隊作為重點清溝作業,方便民眾查詢所在區域是否為潛在積水路段, 此外,清潔隊同步搭配「台中市行道樹易落葉(落花落果)路段轄區清潔隊維護資訊地圖」,提前掌握雨天容易累積落葉的熱點路段,提升清理水溝蓋上雜物的精準效率。 環保局指出,各區清潔隊除每月巡檢易積水潛勢路段的側溝外,防汛期間關注豪大雨預報,提升巡查頻率。一旦發現排水孔有垃圾、落葉等異物阻塞立即清除。清溝作業「神器」水溝內視鏡的輔助,協助清潔隊員快速掌握溝內狀況。 西屯區清潔隊員徐村輝表示,近期所見短暫積水,多為瞬間雨勢過大,導致排水一時無法負荷,當雨勢趨緩便迅速退水,並非因水溝阻塞所致。 環保局長陳宏益說,防汛工作仰賴市府各單位的通力合作,更需市民朋友共同參與,平日多留意自家門前水溝及後巷排水口狀況,守護家園清除落葉與雜物,降低積水風險。

Read More

北屯與太平雙區 打造新橋串聯

「環太東路銜接新平路三段橋梁新建工程」,工程預計明年底前完工,串聯北屯與太平生活圈,打通交通瓶頸路段。(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投入三點五億元推動「環太東路銜接新平路三段橋梁新建工程」,二十五日舉行開工祈福典禮,工程預計明年底前完工,串聯北屯與太平生活圈,打通交通瓶頸路段。 副市長黃國榮說,北屯區重劃區開發與交通建設吸引大量年輕家庭進駐,去年人口增幅高達二點一三%,總人口突破三十一萬,躍升為全台前十大行政區之一;太平區近五年人口穩定成長,至去年底突破二十萬人,年均增加逾千人。 「環太東路銜接新平路三段橋梁新建工程」,工程預計明年底前完工,串聯北屯與太平生活圈,打通交通瓶頸路段。(記者徐義雄攝) 太平及北屯兩區位於大里溪上的跨橋總計有六座,其中太原六號橋與坪林橋相距約一點四公里。內政部國土署補助總經費七成,以及地方民代支持市府編列預算,市府規劃在新平路三段與祥順路一段設置新橋,銜接環太東路,作為替代路線。 建設局長陳大田說,「環太東路銜接新平路三段橋梁新建工程」橋梁跨越大里溪,銜接北屯區祥順路與太平區環太東路,全長約一一0公尺、主體寬度約二十公尺,預計於一一五年底完工,縮短約十五分鐘通勤時間。 建設局說明,工程結合綠化與友善通行理念,最外側車道設置綠美化植栽帶,寬度約二至三點三公尺,營造綠意通行環境。

Read More

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 竹山延正社區 榮獲金獎

  南投縣政府建設處長張洲滄(左二)在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成果發表會中,表揚榮獲金獎的竹山鎮延正社區。(記者劉晴文攝)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縣政府二十五日舉辦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成果發表會,由縣府建設處長張洲滄頒獎表揚十三個表現優良社區,其中金獎由竹山鎮延正社區榮獲,銀獎為草屯鎮新厝社區、國姓鄉福龜社區,銅獎仁愛鄉台灣布農族獵人協會、集集鎮林尾社區。 張洲滄表示,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源自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城鄉風貌及創生環境營造計畫」,一一三年計畫向中央爭取補助經費含自籌款共計八百三十一萬餘元,核定三十五個社區單位參與。此次計畫積極呼應縣府「領投發展.全齡宜居.創新永續」政策方針,體現「永續X創生」核心理念,透過社區規劃師專業駐地輔導,結合在地特色與環境美學,以「雇工購料」方式讓社區居民親自參與改善工程,不僅提升實體環境,更培養社區自主性和參與度,希望藉由發表會分享經驗與成果,讓社區更幸福宜居。 張洲滄指出,今年首次參與計畫的南投縣地方產業群聚發展協會也在此運作,協會成員透過景觀式菜園營造,將種植的香草植物、蔬菜提供給大樓內社區課程使用,同時結合在地小農、手作職人販售農特產與文創選物。從廢棄魚市場到多功能社區服務據點的華麗轉身,正是南投「少量多樣」產業結構創新發展的最佳寫照。

Read More

在地花卉雕塑 妝點清泉崗機場

  清泉崗機場大廳花卉結合藝術跨域展示,讓每位旅客一踏上台中,即感受到花香盈室、藝境融城的獨特氛圍。(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城市與自然交匯,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精心策劃《黃金文心.藝術綻放》跨域聯展,首度將在地代表花卉|文心蘭,與知名藝術家洪易的雕塑作品共同展現,二十五日起至八月四日,於清泉崗國際機場與台鐵新烏日車站展示,將藝術落實於生活。 農業局表示,台中素有「花都」美譽,此次展覽不僅是一次農業與藝術的跨界對話,更是台中城市美學的立體實踐。洪易老師以其繽紛奔放、童趣鮮明的雕塑語彙,與文心蘭相輝映,將作品巧妙置入機場與車站空間,創造出令人駐足的花藝地景。旅人可於起降之間、轉乘之際,感受台中農藝與文化創意的豐厚底蘊。 農業局說,選擇清泉崗與新烏日作為展出地點,象徵著花卉與藝術走出田間、走進城市脈絡,讓每位旅客一踏上台中,即感受到花香盈室、藝境融城的獨特氛圍。此次聯展不僅展現台中花卉產業的多元風貌,也彰顯農業與藝術彼此交融所激盪出的無限可能。 農業局指出,文心蘭作為台中最具代表性的外銷花卉,栽培面積達一百一十九公頃,年產量居全台之冠,切花外銷量更佔全台對日出口九成以上,深受日本市場青睞,亦為台中農業躍升國際的重要象徵。

Read More

大甲公所表揚29位模父

大甲區公所舉辦年度模範父親表揚活動,二十九位模父獲得各界祝賀,一起拍照、會餐,場面熱鬧。(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大甲區公所二十五日假潮港城餐廳舉辦一一四年度模範父親表揚活動,二十九位模父獲各界祝賀,肯定教子有方、對社會頗有貢獻,場面十分熱鬧。 表揚活動由大甲區長顏金源主持,台中市政府副市長鄭照新代表盧市長蒞臨祝賀,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服務處江主任、立委蔡其昌周主任、市議員施志昌、李文傑、楊啟邦與大甲區二十九位里長及模範家屬參加及會餐,頒獎牌、紅包等獎品時,送花、一起拍照,會場上祝賀聲不斷、溫馨四溢。 鄭副市長向所有受表揚的模範父親致上最高的敬意並表示,媽媽市長一直秉持以民為本的理念,把每市民都當作家人般細心照顧,努力讓台中成為幸福宜居的城市。在家庭中,除了母親如月亮,父親的角色更是穩重如山,他們一方面在家中悉心照料長輩與子女,一方面在外辛勤工作、無怨無悔,只為了讓家人擁有更好的生活條件與未來。 顏區長表示,每位模範父親都有顯著的兒女出色教育,對社會公益亦有相當的建樹,堪稱楷模中的楷模,讓人所尊敬,實至名歸,再次恭喜模範父親們,感謝您們的付出,讓我們的城市更加溫暖而有力量!

Read More

和美大霞社區關懷據點 成立

彰化縣和美鎮大霞社區發展協會成立照顧關懷據點。(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彰化縣和美鎮大霞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彰化縣第三五九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縣長王惠美二十五日前往揭牌慶賀,感謝協會理事長陳阿信、總幹事洪隆義、社區幹部及志工們用心及熱心的服務,促使據點成立,為長輩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及幸福感。 王惠美表示,彰化縣目前老年人口比例近二成,和美大霞里老年人口比例達一成七,希望長輩能前常來關懷據點,一同在地安養,得到最好的照顧,讓自己的身心健康,也能讓兒孫無後顧之憂,安心打拚事業。 和美鎮長林庚壬表示,成立關懷據點最主要是年輕人出去工作時,讓家中長輩可以社區參與,也歡迎長輩們有空常來一起互動。 社會處表示,縣府積極打造高齡友善城市,規劃多項社福政策,包含長青學苑、獨居老人關懷訪視、緊急救援系統、防走失神器守護BBCall、假牙及敬老眼鏡補助;還有長青幸福卡社福點數每月一千元,以及合約診所折抵基本部分負擔費用五十元。更將台鐵車資折抵納入長青幸福卡的補助範圍,每趟次最高補助社福點數三十點(一點一元),長者及身心障礙朋友持長青幸福卡至縣府簽約旅行社參加縣內十四條精選觀光旅遊路線行程,並可搭乘特約計程車。

Read More

台中優質葡萄評鑑 10農友入選

  「台中市優質葡萄永續領鮮果品評鑑活動」,評鑑首次列入果園評比,總獎金達三十二萬五千元。(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新社區農會舉辦「一一四年度台中市優質葡萄永續領鮮果品評鑑活動」,評鑑首次列入果園評比。活動分兩階段,第一階段二十五日在台灣大道市政大樓舉行,有四十組農友報名參賽,進行果品評分,總分排名擇優十名進入第二階段果園評比,七月二十八日及二十九日赴農友果園,進行果園管理評分,總獎金達三十二萬五千元。 農業局說明,獎金豐厚,五星獎一名可獲得獎牌及獎金十萬元,四星獎一名有獎牌及獎金八萬元,三星獎一名有獎牌及獎金六萬元,二星獎一名有獎牌及獎金四萬元,一星獎名有獎牌及獎金兩萬元,以及優選五名有獎牌及獎金五千元。 「台中市優質葡萄永續領鮮果品評鑑活動」,評鑑首次列入果園評比,總獎金達三十二萬五千元。(記者徐義雄攝) 評選結果新社區古治宏、古東喜、何明傳、林祐聖、邱細香、徐子忠、陳德煥、蔡淑湫、鄧秀雄,以及后里區王坤達等十位農友入選第二階段果園評比。 夏天是葡萄盛產的季節,其中以巨峰葡萄為台灣最主要的鮮食葡萄品種,台中市巨峰葡萄種植面積計三七二公頃,為全台第三,年產量九六0六公噸。台中市葡萄主要種植在新社、東勢、外埔、石岡及后里等區,以新社區三0一公頃最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