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南瑤宮頒發獎學金146萬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彰化南瑤宮為獎勵優秀學子,並弘揚媽祖慈悲濟世的精神,十九日舉辦信徒子女獎學金頒獎儀式,共頒發獎學金給九百零一名學子,總獎金達一百四十六萬餘元。 彰化市公所表示,本獎學金堅持普惠初衷,申請者不受戶籍地限制,只要具備媽祖信徒身分且學業成績達到標準者,皆有資格申請。本學期共計有一六五四人提出申請,經審核,錄取率約為五十四%。申請者遍及全台灣,尤以彰化、台中、南投與雲林地區為主。 公所說,獎助金額依學制分級發放,包括:國中生三百名,每人一千二百元;高中生一百六十名,每人新一千五百元;高職生(含五專前三年)九十一名,每人一千五百元;大學生(含五專後兩年)三百名,每人二千元;研究生五十名,每人二千五百元。 公所表示,南瑤宮目前正在進行百年來最大規模的整修工程,全面修復正殿、護龍及三川殿等核心建築。作為彰化縣定古蹟,修復工程秉持「修舊如舊」原則,強調保留原有結構與材料,並採傳統工藝。

Read More

北屯表揚模範父親、孝行楷模

同榮里百歲模範父親林朝筆,長子林顯傾亦獲選為同榮里孝行楷模,堪稱孝親楷模家庭,獲獎備受矚目。(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父親節將至,台中市北屯區公所十九日舉辦「模範父親暨孝行楷模表揚」,五十四位模範父親及二十九位孝行楷模在親朋好友的陪同下出席受獎合影,感受無比光榮的一刻。民政局長吳世瑋出席頒發「父德光輝」及「孝德可嘉」獎牌,感謝每位爸爸及孝行楷模對家庭的辛勞付出,並預祝全天下的爸爸們「父親節快樂」! 吳世瑋指出,父親在家庭中往往扮演最沉穩、最可靠的角色,雖然他們不一定擅長表達情感,卻總是默默付出、不求回報,是一家人最堅強的依靠。市府每年透過表揚活動,感謝各里默默耕耘、盡心盡責的父親們,不僅是對他們的肯定,也希望藉此弘揚他們無聲奉獻的精神,讓更多人以此為榜樣。 昨日表揚活動,由東山高中熱情洋溢的青春學子帶來令人振奮的啦啦隊表演,現場氣氛歡樂溫馨。(記者陳金龍攝) 立委黃健豪說,成為父親之後,才真正體會到爸爸的辛勞與無私,議員賴順仁在致詞中特別讚譽立委黃健豪,在父親重病急需肝臟移植之際,毅然決定「捐肝救父」,展現出令人動容的孝行,雖未列入孝行楷模表揚名單,但黃委員的孝行與勇氣,堪為典範,值得社會大眾高度肯定與學習。

Read More

大甲忠義堂慶關聖帝君聖誕

  台中大甲忠義堂關聖帝君會昨日舉行祝壽大典平安福宴,副市長鄭照新肯定大甲忠義堂及台中市關聖同盟會台灣總會長期致力於地方宗教事務與民俗技藝傳承。(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大甲忠義堂關聖帝君會十九日在清水成都雅宴時尚會館舉行祝壽大典平安福宴,與信眾分享喜悅,並藉此弘揚民俗技藝舞獅文化。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出席活動說,感謝大甲忠義堂及台中市關聖同盟會台灣總會長期致力於地方宗教事務與民俗技藝的傳承,對地方文化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影響力,並期盼未來持續推廣,讓台灣民俗技藝之美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鄭照新特別感謝大甲忠義堂會長李灝諺、台中市關聖同盟會台灣總會理事長李大龍帶領所有團隊幹部,長年投入宗教與民俗文化推廣,讓傳統信仰與技藝永續傳承。   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為新獅開光點睛。(記者陳金龍攝) 鄭照新並指出,忠義堂醒獅團成立逾三十年,自二0一0年起積極拓展國際交流,在馬來西亞關聖宮總教練蕭斐弘推薦下,簽署「國際關聖宮龍獅團同盟會協定」,與馬來西亞、中國、香港、新加坡、印尼等國結義聯盟,推動台灣舞獅運動蓬勃發展。 此次餐會除為關聖帝君祝壽,也預告台中市關聖同盟會台灣總會將於今年十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主辦「第十二屆二0二五世界獅王爭霸賽-台灣讚」,預計吸引來自二十國、一百十七個屬會、逾千位國內外選手參與。

Read More

台灣大道排水工程 官員視察

  台中市建設局長陳大田前往視察弘光科大至北勢溪段排水改善工程。(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面對極端氣候與短時強降雨,台中市長盧秀燕積極推動韌性城市建設,為強化沙鹿區台灣大道六段與七段沿線坡地排水及校園周邊安全,由市府建設局與水利局跨局處投入一億五千萬元推動「弘光科大、靜宜大學等校園周邊排水改善工程」。建設局長陳大田前往視察,除確認施工進度外,並因應薇帕颱風即將來襲,加強巡查沙鹿區沙田路及中山路等處易淹水點,確保排水系統通暢,降低颱風期間積淹風險。 由水利局整體檢討排水系統後,由建設局負責執行優化工程,透過加大並拓寬一百九十公尺的U型側溝、有效銜接箱涵,大幅提升區域排洪效能。(記者陳金龍攝) 陳大田表示,台灣大道六至七段長達一點五公里路段的排水改善工程是市府跨局處合作的重要成果,成功補齊該區排水系統最後一塊拼圖。該案由水利局整體檢討排水系統後,由建設局負責執行優化工程,透過加大並拓寬一百九十公尺的U型側溝、有效銜接箱涵,大幅提升區域排洪效能。工程亦結合人本交通理念,增設Z字形行人庇護島,全面改善人行道鋪面及無障礙設施,兼顧行人安全與雨季排水需求,實質減輕強降雨對周邊學校與社區的積水衝擊,朝向安全宜居城市目標邁進。

Read More

中市葫蘆墩演奏廳 廁所比優化

  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演奏廳昨日正式重啟典禮,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文化局長陳佳君等主持慶祝剪綵。(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歷經一年的整修與蛻變,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演奏廳十九日正式重啟,由九天民俗技藝團以《擊鼓祈福撼天地》熱力開場,為全新啟用揭開序幕。台中市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市府斥資逾五千四百萬元進行耐震補強與空調全面升級,並將男女廁所比例優化為一比四,全方位打造更安全、舒適的親子劇場空間,未來將成為山城地區藝文發展的重要新據點。 葫蘆墩文化中心演奏廳重新開館,由九天民俗技藝團震撼開場。(記者陳金龍攝) 陳佳君指出,葫蘆墩文化中心設立逾四十年,演奏廳亦歷史悠久,曾歷經九二一地震考驗,場館結構與設施極需升級,以因應現代表演與觀演需求。市府有鑑於此,去年編列五千四百萬元預算,進行結構耐震補強、空調系統汰換、動線優化及廁所更新等全方位空間改善,提升觀眾整體體驗。 陳佳君也強調,此次整建特別重視女性觀眾的使用需求,將廁所男女比例優化為一比四,照顧更多的女性朋友參與藝文活動時的便利性與舒適感。 陳佳君說,葫蘆墩文化中心演奏廳此次重新啟用,自即日起至八月三日辦理「開館藝術週」,邀集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演出音樂劇,由九天民俗技藝團揭開序幕,並結合駐館團隊大開劇團、大甲愛樂室內樂團等,推出超過十二場精彩節目。

Read More

慈大附中暑期志工訪榮家送暖

慈大附中暑期醫療志工營前進花蓮榮家。(花蓮榮家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為了促進長者身心健康,搭起世代溝通的橋梁,慈大附中暑期醫療志工營十九日在花蓮榮家舉辦「幸福祖孫情」活動,由學生志工規劃並全程帶領,以溫馨互動與多元表演,為長輩帶來充滿歡笑與感動時光。 活動由志工帶著住民暖身操開場,接著安排國術表演、趣味遊戲及手作活動,最後在直笛演奏及合唱經典老歌聲中落幕,現場氣氛溫馨熱絡。學生志工主動親近長輩交流對話,透過輕鬆互動,建立起跨世代的深厚情誼。 花蓮榮家表示,手作活動中,「動物摺扇」受到長輩喜愛,在學生陪伴指導下,長者專注地摺疊組合,親手完成承載祝福的手工扇,更有長輩將其命名為「慈悲結緣扇」。活動最後,學生志工親手贈送象徵祝福的「福慧小香包」予所有長輩,彼此互道珍重祝福,成為活動最溫暖的紀念。 花蓮榮家主任游文勇表示,感謝慈大附中學生在活動中展現關懷與敬老精神,透過實際行動體現對長輩的尊重與關愛,並讓青年學子在陪伴中學習同理與服務的價值。這場志工服務不僅豐富長者的生活,也讓青銀世代彼此學習、共同成長,為榮家注入滿滿的活力與溫度。

Read More

楊敏盛獲桃市傑出市民證 

桃園市長張善政(左)頒發傑出市民證給敏盛醫療體系創辦人楊敏盛(右),表彰他對桃園市民健康照護的貢獻。 (記者陳中興攝)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敏盛醫療體系十九日舉辦創院五十週年慶祝活動,桃園市長張善政頒發上任以來第一張「傑出市民證」給創辦人楊敏盛,感謝其對地方的貢獻。 敏盛醫療體系創院五十週年。楊敏盛表示,他台大醫學院畢業後到桃園創業,以醫療為事業,以扶輪為志業,守護鄉親的健康,敏盛也由外科開放醫院茁壯成長至如今的龐大醫療體系。楊敏盛兒子、執行長楊弘仁啟動敏盛醫療體系再升級,除了強化品牌識別與會員整合,並設立「敏盛健康福祉學院」,推動醫護教育、管理培訓與跨域學習,並深化產、官、學、研合作,培育下一代醫療專業人才。   敏盛醫療體系同仁合唱慶祝五十週年院慶,由楊家第三代、執行長楊弘仁兒子楊博郁(右)主持。 (記者陳中興攝) 張善政說,敏盛醫療體系在楊敏盛策劃下不斷成長,目前擁有經國總院、龍潭與大園敏盛醫院、新竹科學園區員工診所、敏盛智醫城,涵蓋急慢性照護、長照、透析、健檢與智慧醫療等服務,並於二00六年率先取得JCI國際醫療品質認證,與國際接軌。 楊弘仁表示,希望敏盛五十五週年能在新大樓舉辦。位在桃園市中心的「敏盛智醫城」正在規劃改建,將打造三十七層的高樓大廈,把位於中正路的躍獅智慧藥局與民生路的醫智城連結,成為橫跨中正路與民生路兩個街廓的桃園新地標。

Read More

竹縣客語講古擂台賽 傳承義民精神

  新竹縣「愛鄉愛土、義民後生」講古擂台賽,傳承客語及義民精神。(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文化局與教育局共同舉辦「二0二五年愛鄉愛土、義民後生」客語講古擂台賽,決賽十九日在新埔鎮枋寮國小登場。活動結合地方廟宇與民間力量,以褒忠亭義民祭為主題,全縣國小低年級、高年級與國高中職及大專青年組共二十六位選手晉級決賽,以母語講故事,傳承義民精神與客家文化。 副縣長陳見賢表示,竹縣為全國海陸腔客語使用人口最多的縣市,長年致力推動母語復振與文化傳承。擁有二百三十七年歷史的褒忠亭義民祭,是客家族群重要的信仰核心與文化資產,並獲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資產。期許透過活動,將忠義與團結的義民精神,深植年輕世代心中。 教育局長楊郡慈表示,今年比賽題材涵蓋客家美食、祭典信仰、諺語智慧、客家精神、名人傳說與地景文化等,結合語言、文化與創意,不僅增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也讓孩子透過說故事認識義民文化,無形中培養語言自信與文化認同。 文化局長朱淑敏說,「愛鄉愛土、義民後生」客語講古擂台賽不只是比賽,更是讓年輕世代透過語言接觸歷史、理解文化、傳承精神的重要教育場域。孩子用母語說故事,不僅展現創意與學習成果,也讓義民爺的精神與客家文化在世代之間持續流傳、綻放光彩。

Read More

竹市農再推低碳環島 獲響應

  新竹市農再生團隊攜手商家推出「揪燒迷瘋環島」,邀民眾搭火車進行三天兩夜的低碳環島旅遊。(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農村再生團隊攜手商家推出「揪燒迷瘋環島」,邀請民眾搭火車進行三天兩夜的低碳環島旅遊。市府鼓勵民間團體善用農再計畫資源,推動具特色的綠色遊程以及海洋創生行動,讓旅遊不僅好玩,更富含環境意識與地方價值。 產發處表示,活動藉由參與市府的農再計畫,促成「揪燒迷瘋環島」活動,推出以來反映熱烈,今年邁入第二屆共吸引五百三十八位民眾報名參與,藉由搭火車深入全台多處低碳景點,展開一場兼具環保意識與地方探索的旅程。   新竹市農再團隊攜手商家推出「揪燒迷瘋環島」,邀民眾搭火車進行三天兩夜的低碳環島旅遊。(新竹市政府提供) 旅程中,團隊帶上新竹好物與全國各地社區分享,包括海山社區的鹿仔坑咖啡、百年「鴻安堂」天然驅蚊包、「竹魚水產」烏魚子干貝醬、「米樂米粉」城隍沖泡組。感謝心路基金會的社福愛心餅乾及手搖品牌「再睡五分鐘」聯名支持,透過這趟充滿人情與地方連結的綠色旅程,讓更多地方認識新竹優質產品。 農再團隊、明新科大老師侯順耀表示,旅途中,眾人到玉里鎮公所參加由二十多家在地商家及社區團隊推出的在地市集;在花蓮站攜手回然慢時旅社與黑潮基金會,共同完成拼貼生態大圖;抵達基隆七堵站,觀賞永續認證劇團「天馬戲創作劇團」的淨零綠生活馬戲演出,以及走訪社區內的低碳景點旅遊、學習新知。 市府表示,未來期盼能擴大辦理低碳旅遊二點零,呼籲更多企業響應,將農再與永續觀光結合,推動兼具文化、環保與公益精神的創新旅遊模式。

Read More

公館紅棗新埔水梨行銷 人潮滿滿

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中)邀請全國民眾至新埔買多汁又甜的水梨。(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謝國金、彭新茹∕綜合報導 苗栗縣公館紅棗節系列活動十九、二十日在陶瓷農創園區登場,鄉農會安排「雙日開趴」展演節目,並融入創新亮點與紅棗小旅行;新竹縣新埔水梨節暨農產品行銷活動也吸引滿滿採購人潮。 為期兩天的「熱情紅棗祭、甜蜜涼一夏」系列活動開跑,由表演團體接力演出歌舞揭開序幕。會場周邊則有紅棗市集、青農市集和免費在地美食品嘗,熱鬧滾滾。首日由三度奪下WCIGS世界咖啡調酒賽台灣冠軍的高心潔現場展演「紅棗入酒」創意秀;第二天則有首度公開的紅棗主題繪本導讀。 已三度奪下 WCIGS 世界咖啡調酒賽台灣冠軍的高心潔,十九日在紅棗節現場展演「紅棗入酒」創意秀,讓農產品也能火紅起來,全場吸睛。(記者謝國金攝) 縣長鍾東錦表示,公館紅棗名聞遐邇,不論藥用或食用都非常適宜,在消費市場已贏得好口碑,更成為全國唯一的優質紅棗專區。 另外,「二0二五新埔水梨節暨農產品行銷活動」週休二日在新埔鎮農業推廣教育中心登場。副縣長陳見賢與鄉親採購最新鮮當季的美味水梨,用實際行動支持在地農產品。 活動同時推出限定「農村小旅行」,分別於十九、二十及廿三日出發,規劃多條體驗路線,帶領民眾新埔走透透,內容包含揉茶焙茶、水梨披薩DIY、愛玉與仙楂手作、花鼓文化體驗、梨園導覽與自費採果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