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蔬食 南投慈濟吉祥月祈福

南投慈濟舉辦七月吉祥月祈福會,南投縣長許淑華(中)出席祈福。(記者劉晴文攝) 記者劉晴文、張瑞惠∕南投報導 農曆七月在佛教被稱為吉祥月、孝親月,更是佛陀的歡喜月,慈濟南投聯絡處二十四日特別辦理吉祥月祈福會,縣長許淑華親臨祈福,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活動也結合社區,以「煮一道菜供齋」進場的方式,呼籲更多人共同響應茹素護生、尊重生命,進而達到節能減碳護地球的目標,也讓社會更加祥和。 南投慈濟規劃多場七月吉祥月祈福會,二十四日分別在慈濟草屯聯絡處、南投聯絡處舉行,縣長許淑華率縣府人員與到場五百位民眾一起祈福,儀式莊嚴隆重,會中並由茹素十年的縣府民政處長林琦瑜分享心得,第二場三十日將由副縣長王瑞德分享,三十一日邀請教育處長王淑玲分享。 許淑華表示,農曆七月民俗通稱鬼月、鬼門開,其實從佛教觀點而言,每個月都是好月,七月更是吉祥月;此次南投慈濟舉辦七月吉祥月祈福會,特別結合社區以「煮一道菜供齋」進場的方式,身體力行茹素護生,祈福大眾平安,也祈求天下無災。 許淑華也感謝慈濟,每有風災,即發起志工投入救災賑災甚至協助重建,萬分感恩慈濟長期在各地發揮無遠弗界的正面影響力。為推動節能減碳護地球,慈濟去年也與縣府合作「每週一素」,共有兩百餘名員工參與。 南投慈濟呼籲大眾參與齋戒、護生,表達尊重眾生,透過慈悲和關懷,讓社會更祥和,天下無災。儀式後也安排茹素饗宴,由南投聯絡處引導與會大眾感受蔬食的無負擔與健康。

Read More

竹醉日文化祭 超感性

  「台中自由下午茶-竹醉日文化祭」主打「糕茶體驗與生活美學」,呈現「台中感性」生活日常。(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自由下午茶-竹醉日文化祭」廿四日在台中自由路商圈舉行,活動主打「糕茶體驗與生活美學」,傳統糕餅結合茶文化與竹藝編織,呈現「台中感性」生活日常。 副秘書長林育鴻說,自由路商圈成立於民國九十五年,是台中市第十個商圈,是世界聞名的「太陽餅一條街」,與豐原、大甲並稱「台中糕餅金三角」。商圈內有百年糕餅老店、百年書局及百年藥局,見證台中城區商業發展的「百年風華」,商圈鄰近許多文化資產,如創立於日治時期的台中市役所和彰化銀行等,有百年以上歷史,串聯周邊第二市場、東協廣場、繼光街、電子街等旅遊景點。 自由路商圈主委翁羿琦表示,透過茶席介紹所選用的糕餅店家,「糕餅佐茶最佳良伴」加深民眾對於商圈糕餅文化的記憶與情感連結。安排中區特色遊程導覽,帶領民眾感受舊城區文化歷史之美。 經發局說明,商圈內百年糕餅老店,還有皮件、服飾、皮鞋、獨立咖啡店及旅店等,業態豐富多元,保留許多樸實的老式建築,新舊交織的獨特街景,讓人彷彿穿越時光,感受台中舊城的歷史風華。

Read More

浪漫桌遊連線 中市單身聯誼

台中市民政局與烏日戶政事務所昨日攜手舉辦「桌遊連線、心動瞬間」單身聯誼活動,幫助單身民眾成功牽起幸福緣分。(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民政局為協助單身民眾拓展交友圈,二十四日與烏日戶政事務所攜手舉辦「桌遊連線、心動瞬間」單身聯誼活動,邀請四十位單身男女齊聚臻愛花園飯店,透過趣味桌遊、手作調香精油及浪漫午餐約會,共度療癒又心動的時光。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活動成功促成十八對民眾互表心意,創下高達九成的亮眼配對率,市府「愛的助攻」持續奏效,幫助單身市民成功牽起幸福緣分。 吳世瑋指出,今年下半年市府共規劃十四場多元創新的單身聯誼活動。此次聯誼結合桌遊互動、手作調香與共享美食,不僅讓參加者自然展現自我,也在趣味交流中拉近彼此距離,增加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市府期盼透過精心設計的交友平台,讓單身民眾在輕鬆自在的氛圍中遇見心動對象,勇敢跨出尋找幸福的第一步。 烏日戶所主任羅敏華表示,活動以桌遊與精油手作為主題,藉由遊戲互動揭示戀愛中的常見盲點,幫助參加者分辨真心與優質對象;午餐則置身於唯美花園飯店,在浪漫而溫馨的氛圍中,單身男女一邊品嘗美食,一邊自然認識新朋友;午後搭配香氣療癒的精油手作體驗,以天然植物氣息,帶領大家練習「感受覺察」,進入身心療癒的旅程,為參加者帶來滿滿的幸福感。

Read More

仙佛寺易經大學結業

  禪機山唯心聖教仙佛寺易經大學結業典禮,逾兩千四百位八德賢士完成修業。(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禪機山唯心聖教仙佛寺易經大學二十四日在中興大學惠蓀堂舉行一一三學年度結業典禮,逾兩千四百位八德賢士完成修業,台中市長盧秀燕頒發賢士證書。 盧秀燕期勉學員結業後將所學分享,自己好、他人好、社會國家與世界都更好,祝福教務昌隆、大家健康如意。 民政局長吳世瑋說明,唯心聖教推廣易經智慧為核心宗旨,融合儒家倫理、佛家慈悲與道家自然精神,形成獨特的「三教合一」宗教文化特色。 易經大學創立於民國八十五年,位於南投市八卦山半山腰,占地二十八公頃,創辦人混元禪師結合十方善知識與學者力量,以私人興學推動社會教育。

Read More

雞籠中元祭開 門揭序幕

「雞籠中元祭」二十三日正式揭幕,晚間則在海洋廣場由謝國樑市長主持「開燈祈福」活動。(基隆市政府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傳承至今已逾一百七十一年的「雞籠中元祭」二十三日正式揭幕。下午於開基老大公廟舉行「開龕門」儀式,晚間則在海洋廣場舉辦「開燈祈福」活動,由基隆市長謝國樑親自主持,並點亮今年由輪值主普吳姓宗親會籌辦的「泰伯公」主燈,為全臺歷史最悠久的中元祭典拉開序幕。 謝國樑致詞時指出,雞籠中元祭自清咸豐年間一八五五年起源至今,是臺灣第一個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的文化資產,不僅凝聚在地宗族信仰情感,更展現基隆獨特的歷史記憶。他特別感謝此次吳姓宗親會及各姓宗長們的辛勞籌劃,讓祭典得以圓滿推進,並誠摯邀請國內外民眾齊聚基隆,共同感受中元祭的文化深度與信仰力量。 此次中元祭除了延續傳統科儀,亦融入藝文展演、市集與裝置藝術。(基隆市政府提供) 謝國樑進一步表示,此次中元祭除了延續傳統科儀,亦融入藝文展演、市集與裝置藝術,期望透過文化、商業與觀光的相互結合,讓雞籠中元祭成為最能代表基隆特色的年度盛事,進一步推向國際舞台。 「二0二五乙巳雞籠中元祭」系列活動自「開龕門」及「開燈祈福」揭幕後,將於九月五日(農曆七月十四)舉行市區遊行及望海巷放水燈頭科儀,直至九月二十二日(農曆八月初一)「關龕門、交接手爐」儀式後圓滿落幕。透過為期一個月的傳統祭典與多元藝文活動,持續展現基隆厚實的文化底蘊,也讓中元祭成為港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典。

Read More

正砂社區普度 悼清法戰爭軍魂

  基隆市正砂社區發展協會二十四日於清法戰爭紀念園區舉行「異國靈情.菩提佛心」中元普度儀式。(基隆市政府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正砂社區發展協會二十四日於清法戰爭紀念園區舉行「異國靈情.菩提佛心」中元普度儀式,悼念清法戰爭中犧牲的官兵將士,並超度長眠於此的法國軍人及無主孤魂。副市長邱佩琳與文化觀光局長江亭玫、吳姓宗親會主任委員吳春成及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共同參與,表達對先人的崇高敬意與追思。 清法戰爭紀念園區為基隆市定古蹟,在正砂社區多年推動下,跨國性的中元普度儀式已發展為年度文化傳統。不僅追思異鄉長眠的法國軍人與清軍將士,更展現雞籠中元祭「多元包容、悲天憫人」的精神,成為連結歷史、宗教與文化的重要象徵。 邱佩琳致詞時提到,在儀式前聽取龍燁主任分享,得知法國歷史上雖曾遠征多國,卻僅在基隆,每年以莊嚴儀式追思亡故的法國軍人。她強調,透過中元普度,讓異鄉靈魂在這片土地獲得安慰,也彰顯基隆市民以寬廣胸懷擁抱歷史與異國文化的情感。 龍燁則代表法國在台協會致謝,肯定基隆市政府與在地社區對法國公墓的長年守護。他表示,這座公墓不僅是歷史遺址,更是臺法之間的精神連結,期盼兩國友誼長存,歷史記憶得以代代延續。 基隆市政府強調,這場跨國性的中元普度,不只是追思先人的儀典,更象徵以文化延續歷史、以祭祀凝聚情感的力量。透過莊嚴而具人文意涵的祭典,讓世界看見基隆多元、包容與溫暖的文化風貌。

Read More

基隆等8縣市聯堵噪音車

  為有效改善日益嚴重的車輛噪音擾民問題,北台八縣市擴大整合資源加強執行路攔勤務,並透過聲音照相科技執法針對通報熱區進行重點查緝。(基隆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為有效改善日益嚴重的車輛噪音擾民問題,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與宜蘭縣等北台八縣市,共同於北台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宣布合作,擴大整合資源,與各縣市環保局、警察局、監理機關合作執行路攔勤務,並透過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針對通報熱區與民眾陳情地點進行重點查緝。 為改善噪音擾民問題,基隆市自一一三年起率先全國加重處罰,並與北台八縣市共同執行「寧靜街坊專案」,透過加強攔查、聲音照相科技執法及環警監聯合稽查等方式,對使用未認證排氣管或任意變更排氣管的車輛,可處六千元起跳,夜間時段違反者加倍裁罰一萬二千元。 為從源頭解決機車改裝排氣管產生噪音問題,環境部與交通部共同合作,自一一四年起民眾若使用「非原廠(改裝)排氣管」,經環警監路邊攔查噪音車,未完成變更登記,交通部將依道交條例處九百至一千八百元罰鍰;如噪音值超標,環保局將依噪音管制法處一千八百至三千六百元罰鍰,通知限期改善。 環保局呼籲,若發現疑似有改裝車高噪音車致妨害生活安寧,可提供完整檢舉要項及影像,上傳至環境部噪音車檢舉網(https://noisecar.moenv.gov.tw/public/home)檢舉,環保局會通知有噪音疑慮的車輛限期到指定處所進行檢測,如有超出法定標準將予以處分並要求改善,共同維護環境安寧。

Read More

西定路42巷口將建置警示系統

  基隆市許多無號誌路口因有視覺死角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交通處將優先針對視野不佳的無號誌路口建置車輛偵測及警示系統。(交通處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中山區西定路四十二巷口近期常有機車騎士行經路口,因未注意左右來車而發生交通事故,交通處與區公所及主計單位商討後表示將優先建置巷口車輛偵測及警示系統,以提升該巷口交通安全。 交通處表示,市府為整體提升無號誌化路口安全,全市盤點七十四處容易發生車禍受傷且沒有停讓設施的路口,去年已在二十處路口設置智慧偵測警示系統,今年將再增十八處,可讓民眾在行經視野不佳的無號誌路口時,經系統偵測從LED的螢幕上,看到是否有來車接近路口,並分辨來車是哪一個方向,達到預警效果,降低車禍的機率。 市議員施偉政日前提案指基隆市區道路狹窄,許多無號誌路口因有視覺死角,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要求市府加速導入安全科技設備,其中西定路四十二巷口是交通要道交匯處,交通頻繁常發生車禍,會勘後決議安裝無號誌警示系統,卻仍未動工;交通處與市府相關單位研議後,決定優先建置西定路四十二巷口智慧偵測警示系統,以提升該巷口交通安全。

Read More

獲評海洋教育特優 基隆主辦下屆盛會

基隆市憑藉多年來在海洋教育的努力與投入,榮獲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評比「特優」殊榮。(教育處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今年於金門縣舉辦的一一四年度全國海洋教育成果觀摩會暨教師研習中,基隆市憑藉多年來在海洋教育的努力與投入,榮獲全國評比「特優」殊榮,大會中同時公布下一屆全國海洋年會,亦即一一六年全國海洋教育盛會將在基隆舉辦,期待再次與全國夥伴相約基隆見。 評比由全國二十二個縣市參與,透過攤位展示各地近兩年的推動成果,包括教案、作品及相關資料,競爭激烈、成果豐碩;基隆市的海洋教育包含潮間帶、岸釣等教師研習,溯溪、帆船體驗等學生活動以及多種類的海洋桌遊,目前並已製作三條路線的學習點地圖,以及OSS教師培訓與課程教學,結合科技的虛擬船體驗、VR體驗等多元多種類的海洋課程。 另外,基隆市長期結合市府各局處資源,透過多元活動如產發處的「基隆鎖管季」、文觀局「基隆海洋文學獎」等,為城市注入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蘊;在觀摩會上,基隆市除了展示海洋教育成果外,更準備了吉古拉、甜不辣、豆干包等在地美食,讓全國夥伴們感受到基隆的熱情與人情味,也為現場增添溫暖氛圍。 教育處長徐嬿立特別感謝基隆市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戶外暨海洋教育輔導團、國小社會輔導團、國中自然輔導團師長的共同努力,讓基隆的海洋教育再次獲得肯定。

Read More

企業邀家扶兒觀影《壞蛋大聯盟2》

  三顧公司邀請四十位基隆家扶親子一同觀賞動畫電影《壞蛋大聯盟2》,企業以實際行動關懷弱勢族群。(基隆家扶中心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為落實企業ESG永續發展理念,三顧股份有限公司舉辦「夢想投影,讓愛傳遞」親子電影欣賞活動,攜手基隆家扶中心,邀請四十位親子一同觀賞動畫電影《壞蛋大聯盟2》。為親子留下一段溫馨難忘的暑期回憶。 值得一提的是,家扶「早療30」活動的代言人,正是三顧iPSC家族儲存服務的推廣大使昆凌。她不僅長期投入公益,也以實際行動響應「照顧家人、陪伴成長」的理念,展現對孩子與家庭支持的關注。這樣的連結也呼應三顧對於全人照護與家庭關懷的承諾,無論是從儲存生命種子的科學面,或是從溫暖陪伴的情感面,皆展現三顧集團在不同面向上實踐永續與愛的價值。 電影內容以「做錯事情可以改過自新」為主題,鼓勵孩子們理解每個人都有重新選擇的機會,學習如何不傷害他人,並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引導他們思考人生方向與奮鬥的意義。電影也傳達奮鬥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守護身邊家人與朋友。觀影後,三顧貼心準備麥當勞餐點,讓親子們在愉悅的氛圍中共度溫馨時光。 三顧公司總經理唐洪德表示:「本次活動以『關懷社會、促進親子正向互動』為核心,期盼透過電影欣賞的機會,讓家扶家庭的孩子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支持,並促進親子之間更多交流與理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