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圍歸日之丘 觀光新地標

  壯圍新地標永鎮歸日即將完工。(記者張正量攝)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斥資逾三千萬元,在壯圍永鎮海濱公園打造全新「永鎮歸日之丘遊憩區」,歷時一年施工,預計十月正式完工,並已展開招商作業。該建築以兩層樓高的大面積玻璃帷幕設計,將太平洋海景盡收眼底,不僅能近賞「龜山朝日」,晴朗時更可遠眺福隆與北方澳,將成為壯圍觀光新地標。 「歸日之丘」是宜蘭海岸區域發展計畫的重要據點,風管處規劃串聯壯圍遊客中心與大福觀景台,形塑具國際特色的濱海旅遊廊道。建築設計融入永鎮在地地貌與自然生態,外觀一曝光便獲得正面評價,被譽為兼具藝術氛圍與景觀美感的新地標。周邊停車場、綠美化與自行車道也同步改善,盼帶動地方旅遊產業升級。壯圍鄉長沈清山指出,目前工程已順利完成道路通行權及水電管線配置,建物內部空間明亮舒適,旅客清晨可觀賞「蘭陽八景」之一的龜山朝日,天氣晴朗時更可眺望遠山與海岸,景緻動人。 風管處進一步說明,一樓規劃旅遊諮詢中心、鐵馬驛站與公廁,二樓則設餐飲咖啡空間,地點位於永鎮廟旁坡道上行三至四分鐘即可抵達,鄰近大福觀海旭日平台及壯圍沙丘生態園區,未來將成為遊客打卡與休憩的新熱點。

Read More

桃園農業局、宜大 獲亞太永續行動獎

桃園農業雙喜臨門,榮獲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與APSAA亞太永續行動獎銅獎。(農業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農業局在二0二五年永續領域再創佳績,接連榮獲「第五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及「第四屆APSAA亞太永續行動獎─銅獎」兩項殊榮,展現桃園智慧農業與食農教育的豐碩成果,奠定桃園在國內外永續治理的領導地位,桃園市政府副秘書長金志聿十一日代表出席領獎。 在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方面,桃園市以「SDG11智慧農業.桃園實踐」為題,展現多年智慧農業推動成果,包含「智慧農業防災平台」、「智慧茶產區推動計畫」及「智慧農耕協作」三大主軸,奪下最高榮譽金獎。 在APSAA亞太永續行動獎部分,農業局以《耕食永續,綠行桃園:食農教育帶動低碳轉型》榮獲銅獎肯定;桃園長期深耕食農教育與地產地消,推動六都首創的免費營養午餐政策,惠及二十一萬名學童,並優先採用在地「三章一Q」食材。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桃園農業不僅追求產量,更重視品質、韌性與永續發展。智慧農業的導入提升了農業應變力與產業競爭力,而食農教育推廣則讓下一代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低碳飲食;這兩項殊榮不僅是市府與農友共同努力的成果,更彰顯桃園在智慧農業與永續飲食上的領先地位。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十一日舉辦「二0二五亞太永續博覽會開幕式暨頒獎典禮」,國立宜蘭大學以卓越的生物多樣性研究與推廣成果,榮獲第四屆APSAA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獎,校長陳威戎率領永續發展團隊出席並親自受獎,展現宜大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上的實績與承諾。 宜蘭大學此次以「SDG15 Rooted in the Local, Acting Together with the World」為主題,內容以生物多樣性作為主軸。宜大強調,二十年來在生物多樣性研究、教學、推廣等績效表現與近年在地行動與國際合作的雙軌作為。 宜蘭大學此次榮獲APSAA銀獎,代表在「生物多樣性守護」與「永續教育推廣」的努力獲得肯定。宜大將持續結合研究、教育與社會實踐,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並以宜蘭為基地,與世界攜手邁向永續未來。

Read More

東華大學完成安通野菜手冊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草圖學社」團隊,用行動去理解部落文化,獲得當地耆老肯定。(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草圖學社」團隊,受農村水土保持署「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計畫支持,駐點花蓮玉里鎮的安通社區。這個位於東部的溫泉小村,以其閩、客、原融合的文化底蘊,成為學生實踐所學、投入地方創生的理想場域。 東華大學指出,在歷時近一個月的駐村行動中,草圖學社成員陪伴耆老、踏查越嶺古道、蒐集野菜與植物知識,最終完成《安通野菜手冊》、植物滴膠標本、互動式故事地圖,以及以在地植物調配的花茶等實體成果。 安通部落張阿嬤說,這些年輕人不像只是來做功課的,他們會問我們怎麼煮菜,也陪我們聊天、看天氣,感覺他們真的有心了解我們的生活。另一位青年族人表示,部落文化常常只存在老一輩的記憶裡,此次看到有人願意記錄下來,還做成展覽讓大家看見,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合作。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系主任洪耀明教授表示,他們不僅踏查古道、陪伴長者,更以真誠的互動建立了跨世代的信任,把書本裡的知識轉化為能夠被部落理解、使用與傳承的形式。

Read More

國際青年氣候論壇 新北登場

新北市府環保局「第二屆青年氣候行動創意徵件」,金獎由新北市秀岡康橋國際學校的莊又晰、蔡昕恩、饒子儀、林芸安、林祐安所提出「舊油再生綠行動」獲得並抱走四萬元獎金。(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二0二五國際青年氣候論壇」十一日於板橋新板金融大樓盛大舉行,集結來自韓國、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地的青年領袖與專家,與國內青年共同交流,探討氣候變遷挑戰下的氣候行動;市長侯友宜到場頒發「第二屆青年氣候行動創意徵件」優勝團隊,鼓勵年輕人發揮創意,勇於實踐。 侯友宜表示,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挑戰,新北市作為全台人口第一大城市,積極接軌國際趨勢,以二0五0淨零碳排為目標,逐年推動各項政策,包括二0一九年率全國之先發表淨零行動白皮書及地方自願檢視報告(VLR)並加入脫煤者聯盟、二0二0年簽署《氣候緊急宣言》,並於二0二二年提前達成工業無煤城市目標。 新北市府環保局「第二屆青年氣候行動創意徵件」,金獎由新北市秀岡康橋國際學校的莊又晰、蔡昕恩、饒子儀、林芸安、林祐安所提出「舊油再生綠行動」獲得並抱走四萬元獎金。(記者吳瀛洲攝) 侯友宜指出,市府也研擬《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藉由法制化措施推動減碳行動,並在規劃都市更新及大型開發案時納入零碳思維,包括在三重第二行政中心達成碳中和、打造八里區為淨零碳示範區等,盼推動城市進步兼顧永續發展。 侯友宜並為「第二屆青年氣候行動創意徵件」四組優勝青年行動團隊頒獎,分別是:金獎為就讀新北市秀岡康橋國際學校的莊又晰、蔡昕恩、饒子儀、林芸安、林祐安所提出「舊油再生綠行動」;銀獎國立中正大學的王家瑋、廖翊廷、陳立峰、謝維佳所提出的「青年領導力」;銅獎國立台灣大學的陳諺增、國立中山大學的林咨妤所提出「社區太陽能-再生電池充電站」。佳作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簡嘉信、國立宜蘭大學的黃鍇棋與連品瑩、台北市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周美汎所提出「回山海.青行動」則獲得佳作。 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這次論壇以「淨零未來One World Young Talk」為主題,來自各國的青年氣候專家以「青年氣候行動四大階段」為主軸,分享全球應對氣候挑戰的務實經驗,期盼透過國際對話與在地行動案例交流,強化青年面對氣候變遷的知識與行動力,更讓「氣候行動」從理念轉化為可實踐的社會力量。

Read More

全國製茶競賽 新北包辦前3名

新北市坪林區茶農吳永春日前參加全國製茶技術競賽勇奪冠軍,為新北再添第十三座全國冠軍榮耀。 (新北農業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農業局輔導茶農於日前參加全國評鑑,坪林區吳永春於全國製茶技術競賽勇奪冠軍,為新北再添第十三座全國冠軍榮耀,也讓新北持續蟬聯全台最多冠軍茶師的縣市。另三峽區茶農周子耀獲得亞軍,坪林區王盛翔及石碇區葉承軒、許智雄獲得季軍;新北茶師一舉包攬冠軍、亞軍、季軍,展現不容質疑的堅強實力。 新北農業局指出,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日前辦理「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由全台灣各縣市推派優秀製茶師代表參賽;歷經二天一夜不眠不休製茶的判斷與耐力比拚,坪林茶農吳永春從條形組十九名選手中脫穎而出,代表新北奪下第十三座全國冠軍。 賽事主審茶改場副場長邱垂豐表示,競賽茶菁較為纖維化,加上競賽當日高溫炎熱,容易影響茶菁萎凋狀況,十分考驗選手製茶的技術,其中冠軍茶樣條索均勻,茶湯蜜黃清澈,帶有蘭花與檳榔花的香氣,充分表現包種茶清新香甜的特色。 這次獲得冠軍的吳永春今年四十八歲,他表示,一0三年他首度參與全國製茶競賽獲得亞軍,相隔十一年第二度參賽心境十分不同,從多年前的執著小心,轉為放手一搏的心態,競賽當日判斷茶菁較木質化,不容易曬軟,萎凋時便控制茶菁每次曝曬日光不超過二分鐘,以防茶菁曬傷。 吳永春說,到晚間九時,當許多選手的茶菁已經轉為甜香時,他的茶菁仍然走水緩慢,並維持乾淨的清香,於是透過浪菁機二輪大力攪拌,促進茶菁水分散失,達到理想的香甜風味,最後的挑茶步驟則耗費近四小時,直到早上八時才交出茶樣,期間不眠不休,最終帶回全國冠軍相當開心。

Read More

新北凱撒棒球隊廣泛扎根基層

新北凱撒棒球隊首次辦理公益體驗營邀請臺南楠西國小Teeball棒球隊參與。(新北市體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今年暑假新北凱撒棒球隊從北到南走進校園與偏鄉,球隊近十年持續在校園巡迴教學,今年轉換模式,以訓練營形式邀請學校球隊進到三重棒球場,突破傳統訓練,以融入運動科學、運動防護及運動心理,提供系統性互動教學;此外,南下台南舉辦二天公益體驗營,讓更多偏鄉學童有機會近距離接受專業棒球指導,讓每位小球員都是球場上的MVP。 體育局表示,新北凱撒棒球隊今年首度嘗試開辦棒球訓練營,針對不同年齡層規劃專屬內容,國小、國中組由教練與球員進行技術指導,高中組則透過交流賽以賽代訓,實戰中累積經驗;在教練增能部分,結合運動科學,指導如何設計投打機制及判讀分析數據,另外提供運動心理、運動防護等專業課程,以系統性教學,針對不同對象,讓教學更全面。而訓練營不僅提升基層球員技術,更讓首次走進三重棒球場的孩子們,體驗國際級訓練場地,為他們的棒球夢注入更多動力。 新北凱撒棒球隊總教練周宗志說「創新的棒球訓練營,從課程設計、安排到執行都是球員一手包辦,充分展現大家對基層棒球的熱情,今年與凱撒飯店連鎖合作延伸至公益體驗營,將棒球精神帶到偏鄉,讓更多孩子因棒球而勇敢追夢」 本次公益體驗營邀請台南楠西國小Teeball棒球隊參與,首日在凱撒趣淘漫旅,台南由宏國德霖科技大學帶領團康遊戲,球員洪心騏、吳丞哲、曾傳昇分享自身成長歷程,鼓勵孩子勇敢面對挑戰;並親自指導投球、打擊、守備技巧。次日移師楠西國小,與小朋友進行趣味「樂樂棒球賽」,校園充滿歡笑與熱情。

Read More

台北林森公園綠植角落 療癒

林森公園打造綠植角落,提供遊園民眾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多感體驗。(台北市工務局公園處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提供民眾更豐富的遊園體驗,台北市工務局公園處十一日表示,特別於林森公園,規劃兩區不同樣貌的綠美化空間,結合視覺、嗅覺、觸覺與聽覺的多感官設計,打造都市中難得的自然角落。 在靠近欣欣百貨一側,可以親眼目睹到薰衣草編織出的紫色花毯,柔和的色彩與周遭開花結果的樹木,交織出層次豐富的地景藝術。步入此區,淡淡花香隨風飄來,十分療癒身心。薰衣草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其獨特香氣與藥用價值,自古廣受希臘與埃及人推崇,被譽為神話中的療癒之花。 另一區綠美化空間,就在在林森公園入口處圓形廣場的岳飛銅像下方平台。平台種植常綠灌木田代氏石斑木及觀葉植物黃金絡石,藉由植栽高低層次變化,襯托出黃金絡石斑紋葉片的亮眼色彩。 兩者皆為耐熱、耐曬的優良植物品種,適合台灣氣候。田代氏石斑木花期約在每年二至四月,它是本土行道樹、綠籬、庭園美化常見園藝觀賞植物,也是蜜源植物、誘鳥植物。

Read More

北市仁愛路有個天然冷氣房

  這不只是一條路,簡直是城市中的消暑聖地。(台北市工務局公園處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工務局公園處十一日表示,日頭赤炎炎,戶外如處能遮陽?台北市仁愛路這條的林蔭大道為您揭開它「天然冷氣房」的降溫秘密!近期實測發現,在日照最熾烈的時刻,仁愛路中央「百米林蔭大道複層森林」下的體感溫度,相較於周邊柏油路面,竟能平均下降約攝氏三度!這不只是一條路,簡直是城市中的消暑聖地。 為什麼走在仁愛路中段的林蔭下,總感覺比其他地方涼爽許多?公園處解釋,這得歸功於仁愛路獨特的 「複層森林」 設計。這裡不只有高聳的樟樹、榕樹等喬木形成壯觀的樹冠層,下方還有杜鵑、馬櫻丹等灌木層,甚至有綠意盎然的地被植物,構築出三層遮陽的天然綠色穹頂。 多層次的植栽結構,能有效阻擋陽光直射,並透過植物的蒸散作用,帶走周遭熱能,猶如一台巨大的空氣清淨機與除濕機,同時發揮降溫效果。走進其中,猶如走入一個自然的巨型空調房,身心瞬間感到舒暢。 園藝工程隊隊長楊國瑜特別呼籲市民朋友,這個夏天,當您感覺熱到快融化時,不妨走到仁愛路中央的林蔭大道上,親身體驗這 「氣溫降三度」 的神奇魔力!您可以悠閒散步,感受微風輕拂;或是找個樹蔭下的小徑,享受那沁涼的綠意。這不只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身體感官的真實體驗。

Read More

北市動物園冰品替動物消暑

小爪水獺會開心地把冰塊叼到水池中,一邊泡水一邊享用,彷彿開了一場屬於牠們的「水中冰派對」。(台北市立動物園)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天氣持續炎熱,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除了為遊客提供室內空調、戶外涼亭、大樹遮蔭及步道水霧噴灑協助降低周遭溫度,用盡心思替動物消暑,添購能製作碎冰的製冰機,提供小爪水獺包著魚類的冰飯糰、亞洲黑熊水果剉冰,降溫同時豐富化動物行為,增添生活樂趣。 動物園十一日指出,中央廚房今夏還新添了製冰機,讓保育員可以隨時為動物們取用碎冰,搭配蔬果精料等食材來提供夏季限定版「蔬果剉冰」!這些冰品不僅為動物們帶來環境的清涼感,藉由改變食材提供的方式也豐富化動物們的行為,並在今天分享小爪水獺「橘子」及「艾斯」與亞洲黑熊「黑輪」享用冰品的模樣。 動物園提到,「橘子」及「艾斯」的冰品是「碎冰魚飯糰」,裡頭包著牠們平常吃的魚類,提供營養同時促進覓食行為。保育員觀察發現,小爪水獺們會用前肢挖掘碎冰,找到隱藏其中的魚肉後再叼到水池中享用,彷彿在開水中派對。 保育員替「黑輪」準備的則是水果剉冰,將香蕉、蘋果、西瓜、鳳梨等食材埋在碎冰中,「黑輪」靈敏的嗅覺捕捉到水果氣味後,就會以粗壯的前臂探索這座小冰山,有時還會盤腿坐在地上享用,看起來相當滿足。 動物園說,藉由改變食材提供方式,這些冰品不僅能豐富化動物行為,也能進一步提升牠們的生活品質、增添生活樂趣。

Read More

安樂聯絡道路線 市府:未定案

  麥金路長年塞車,市府進行國一到國三新闢聯絡道可行性研究並召開說明會。(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安樂區基金公路、麥金路長年塞車,市政府依議會決議,提出「國道一號與三號間新闢安樂區聯絡道工程可行性評估」,十日晚召開地方說明會,里長反對在基金一路一二九巷口進國三南下匝道,憂心塞車會雪上加霜;前安樂區市議員批,該工程經過水保、動保區,指為特定集團開山闢路,市府嚴正回應,路線尚未定案,將廣蒐民意納入研析。 解決基隆基金公路與麥金路塞車問題,麥金路尖峰時段沒有替代道路,市府委外「國道一號與三號間新闢安樂區聯絡道工程可行性評估」,將分成三階段闢安樂聯絡道,總經費八十二億元。 第一階段為樂利三街至國一,平行麥金路設雙向四車道,於樂利三街及樂利二街設聯絡道銜接國一、台六二主線,經費四十七億元;第二階段為果菜市場連絡道,經費二十億元,果菜市場設聯絡道銜接主線道,並配合後續發展銜接麥金路三巷及相關發展計畫;第三階段國三基金一路至樂利三街,含國三或台六二基隆路段增設匝道可行性研究,以樂利三街為起點、大武崙運動公園銜接國三基金交流道,設置南入北出匝道,採高架配置。部分用地及道路內容重疊,約可節省四億元。 十日晚在安樂區舉辦說明會,市議員秦鉦表示,連絡道可分散車流解決交通瓶頸,配合果菜市場連絡道闢建必要。鄭愷玲認為,樂利三街道應一併評估拓寬,整體規畫。 不過,外寮里長顏厚廣反對在基金一路一二九巷口設南下國三匝道,擔心更大車流車流量,讓大武崙地區塞車雪上加霜。市議員吳驊珈指出,市府尚未說明三條道路方案,究竟是解決哪個路段方向的車潮以及交通效益,應說清楚講明白。前市議員陳薇仲直播,道路經過水保、動保區,指為特定集團開山開路,籲全民監督。 工務處長簡翊哲回應,可行性評估將涵蓋路線、交通流量、生態檢核、環境敏感區調查及經濟效益等面向,相關程序均依法規與專業審慎辦理;路線尚未定案,將廣蒐民意納入研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