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布袋戲驚豔京都漫畫展 NHK報導展現臺灣文化力

屏東布袋戲驚豔京都漫畫展,展現臺灣文化力。(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帶領全樂閣木偶劇團、明興閣掌中劇團,5月24日、25日於日本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展覽開幕系列活動助陣演出,精湛的操偶技藝、生動傳神的戲偶表演,獲得現場觀眾熱烈迴響,並獲日本NHK新聞特別報導。 文化處表示,此次展覽由國家漫畫博物館與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共同籌畫,展出臺日漫畫家作品,並由文化部及駐日臺灣文化中心邀請屏東兩個優秀布袋戲團演出,展現臺日文化交流多元性。 屏東布袋戲驚豔京都漫畫展,展現臺灣文化力。(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文化處指出,全樂閣木偶劇團、明興閣掌中劇團分別帶來《偶戲總動員》及《孫悟空尬哪吒》精采劇碼,融合傳統與創新,包含角色對決、傳奇與神話題材、川劇變臉等,並搭配口白唱念、操偶技巧及精巧的戲偶,呈現臺灣掌中戲的藝術精髓,引人入勝。 文化處說,很榮幸屏東縣傳統偶戲可以亮相國際舞台,文化實力獲日媒肯定。未來將持續支持在地藝文團隊,推動文化外交,讓世界看見臺灣、看見屏東的文化魅力。 「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以手塚治虫及蔡焜霖的漫畫傳記《手塚治虫物語》和《來自清水的孩子》對照爬梳臺日漫畫史的交織脈絡,展品超過300件。預計在京都展出至6月24日,並於今年夏季在國家漫畫博物館展出。

Read More

花火節七美場華麗登場 超過5,000發煙火點亮夜空

2025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離島首站七美場,24日晚在南滬港華麗登場,超過5,000發絢爛煙火接力綻放,將整座七美島妝點的燦爛奪目!(澎湖縣政府提供) 記者蔣謙正/澎湖報導 2025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離島首站—七美場24日晚間於南滬港華麗登場,長達12分鐘、超過5,000發的絢爛煙火接力綻放,將整座七美島妝點的燦爛奪目,為這座寧靜海島注入熱鬧歡騰的節慶氛圍。 2025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離島首站七美場,24日晚在南滬港華麗登場,超過5,000發絢爛煙火接力綻放!(澎湖縣政府提供) 澎湖縣長陳光復與超過3,400名鄉親及來自海內外的遊客齊聚現場,一同欣賞精采絕倫的舞臺演出,並在倒數聲中迎接煙火升空的動人時刻,與民眾共享這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   陳光復表示,七美擁有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不僅有迷人的星空、鮮美的海鮮,還有如雙心石滬、小臺灣、七美人塚、南嶼城等知名景點,加上當地居民的熱情與好客,成為許多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 超過5,000發絢爛煙火接力綻放!(澎湖縣政府提供) 陳光復指出,今年除了延續七美、望安及吉貝等離島場次外,更新增湖西、白沙及西嶼三場地方限定場,希望藉由擴大活動規模,帶動地方觀光與經濟發展,讓遊客深入探索澎湖各地的獨特風貌,享受多元而深度的旅遊體驗。   陳光復也特別前往七美消防分隊,向辛勤守護鄉親安全的消防隊員致上慰問與感謝之意,並與在地警察同仁一同進行防詐騙宣導,提醒民眾提高警覺,若接獲可疑訊息,務必撥打110或165反詐騙專線查證,守護自身財產安全。   花火活動除安排史努比人偶見面會、快閃七美著名景點外,更特別邀請七美國小附設幼兒園舞蹈班以充滿童趣的舞蹈揭開序幕,展現七美學童的活力與熱情;接著由七美鄉西湖社區帶來鼓聲震撼的打擊樂演出,以及台語歌手蘇宥蓉壓軸登場,為花火夜晚增添動人樂章,氣氛熱烈、掌聲不斷。

Read More

〈彩繪人生〉小丑阿花 花枝招展出任務

  薛淳方認為小丑志工是一個自娛又娛人的快樂工作。 (記者陳俊文攝) 小丑把歡樂帶給別人,把悲傷留給自己,但在小丑「阿花」的世界裡,她扮演小丑則是自娛娛人「把歡樂送給別人,也留給自己」。 薛淳方的小丑故事要從照顧臥床8年的植物人母親開始,那時。她常得在台南和關廟之間往返奔波,即使長照照服員要幫忙媽媽洗澡、醫護人員要去關廟幫媽媽看病,她都得放下工作回老家陪伴。 看媽媽晚年如此辛苦,她常在想,有一天我也這樣時,誰來照顧我?雖然育有3個小孩,但人生總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2023年10月一次偶然機會,一位朋友邀請她一起加入新成立的關懷小丑協會擔任志工,她欣然同意,並取了個老人好記的藝名「阿花」。 阿花每次出任務都打扮的「花枝招展」,帶給老人歡樂,自己也很療癒。每次要走的時候,老人都拉著她的手問她: 阿花仔你什麼時再來?都讓她感動的掉下眼淚,原來,她每次扮小丑跟老人互動「已經超越遊戲,老人真的需要我」更加深她即使請假也要到日照中心扮小丑跟老人互動的決心。 她加入關懷小丑協會1年多來,協會來自各行各業的小丑夥伴,每月最後一週的週五上午都應邀到各日照中心扮演小丑娛樂老人,協會有一半的志工還在職,跟她一樣,除非公司很忙,他們都會盡量請假參加,每人穿起小丑服、戴上帽子和道具,下場和老人玩得很瘋,忘了自己是誰,也忘了老之將至,所以她常說是這是一個可以「自娛娛人」的志工工作。 小丑“阿花”薛淳方,每次遇老人拉著她的手問她“你什麼時候再來”時,都會難過的掉下眼淚。 (記者陳俊文攝) 隨著母親去年年底功德圓滿,她能扮小丑的時間更多了,特別要感謝老公對她投入小丑志工行列的支持;也感謝3個小孩在她工作和照顧母親蠟燭兩頭燒、人生最艱難時刻給予的諒解和幫忙。餘生之年,將繼續做個快樂的小丑志工,帶給老人歡笑,也把快樂回授給自己和家人。 (記者陳俊文)

Read More

〈彩繪人生〉林昭慶 重燃左鎮生命力

  林昭慶致力於傳承左鎮竹工藝。 (記者張淑娟攝) 原來13年前就註定了林昭慶與左鎮的因緣,當年他為了找一處可以放置大型裝置藝術創作品的土地,來到了左鎮。而那塊地竟成了林昭慶與左鎮之間不可切斷的關係。因疫情,林昭慶與團隊進駐左鎮,就這樣開始了一段不可思議的常在左鎮。 林昭慶是最早投入公共藝術的創作者,他許了願,當全省各縣市都有他的公共藝術品時,就要退休,果然3年前各縣市都可看見他的公共藝術創作時,他選擇退休,並來到了左鎮,與和善的左鎮居民成了鄰居,看著長輩們都如此友善,他也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小山城,更自掏腰包要讓左鎮的竹工藝傳承下去。 林昭慶以實際行動力挺左鎮,在左鎮老街開了「常在」茶舖奉茶,讓大家到常在來喝茶聊天,如今又買下左鎮老街尾的破舊老房子,並進行修建成紅磚屋,仍然要做為左鎮人的開放場域,提供更多的可能,並以老街為起點,讓四季在老街飛揚燦爛,最具代表意義的是推動竹工藝的傳承,開辦多期的竹工藝班,讓竹工藝得以在左鎮重新燃起生命力。 林昭慶表示,竹工藝是很美的一項傳統技藝,老師傅李天生是國寶級的竹藝師,有必要讓他的竹工藝獲得傳承,因此特別開辦竹工藝班,希望此手藝能後續更多人來接手。此外,林昭慶也陸續在左鎮舉辦各項活動,就是要讓大家看見美麗的左鎮山城,日前已由畫家們進駐畫左鎮,接下來還有詩人話左鎮,期待著左鎮的彩竹再次展現精彩的人文力量。 (記者張淑娟)

Read More

〈彩繪人生〉西港念真情 蔡采真推閱讀

西港區圖書館長蔡采真推廣閱讀也寫書,記錄西港在地故事。 (記者盧萍珊攝) 西港區圖書館長蔡采真積極推廣閱讀,也投入寫書行列,參與社區營造計畫同時,以自己所見、所聞陸續發表6本書,從社區發現的老故事、耆老收藏的老照片,都成為書中最動人的內容,樸實中見真情。 55歲的蔡采真公職生涯有32年都在西港區公所服務,從基層的民政課員開始做起,曾任人文、行政課長,秘書等職務,直到112年5月接任圖書館長。因為是西港在地人,對土地有感情,蔡采真自101年起投入社區營造計畫,只是社造成果要用甚麼方式呈現?思來想去以文字儲存更加有意義。 第一本《美味故事》以18名耆老為主,蔡采真與同事花費1年時間收集資料,寫出耆老們記憶中的美味,原來不是大魚大肉,而是逃難時飯糰中放了一個梅子,令人永生難忘。 隨後又有《遇見》、《老西港商號》、《胡麻ㄟ心情故事》、《100個微笑的臉》、《大家鬥陣來唱牛犁歌》發表。蔡采真說,先前幾本都與在地產業、人有關,113年寫的牛犁歌陣主要紀錄東竹林保安宮的牛犁歌,為能完整呈現藝陣,自己還會跟著出陣,學習牛犁歌等。 大專念的是化工系,與日後從事公務、寫書毫無相干,蔡采真表示,從沒想過寫書,還好學的是理科,有助邏輯思考、建構大綱,有時靈感一來振筆疾書,2到3天就可完成規畫的章節。 蔡采真因投入社造計畫開始以文字記錄西港的人文、產業,陸續發行多本書籍。 (記者盧萍珊攝) 從出書到現在已過了13年,蔡采真感嘆當年的耆老逐漸凋零,還好用文字記錄了西港及產業發展。在訪談長輩過程中,起初並不順利,老人家不願受訪,推說沒念書沒啥可分享,但深話匣子打開後還會主動補充說明,還好有耆老的幫忙,留下西港輝煌過去的紀錄。 蔡采真接任圖書館長後,與在地商家合作推出「來西港呷好覓、讀好冊」,吸引民眾踴躍參加,借書集點可享商家優惠,不僅打響商家知名度、提升借閱率、讀者也能看好書、享好康,成功行銷西港,帶動閱讀人潮。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彩繪人生〉崑大吳侑容助外籍生克服語障

  崑大電機吳侑容(前左)用愛心化解語言隔閡,義務協助越南籍新生華語輔導課程, 並有七位通過華語測驗。 (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電機系進修部三年級學生吳侑容,透過參與學校華語中心「華語小老師培訓課程」,培養出第二專長華語教學,她更主動發起義務華語輔導課程,無償協助近10位智慧機器人系越南籍新生克服語言障礙,其中有7位學生通過測驗,獲得師生肯定與讚賞。 崑大外籍生中,越南籍新生必須在今年6月底前通過華語能力測驗A2等級,才能繼續在台求學。為幫助外籍生適應在台生活,崑大華語中心安排華語課程與測驗輔導,但每個外籍生的華語程度、學習進度和吸收力各有不同。即使有正規課程部分學生可能需要額外個別化指導,才能有效克服學習障礙。 吳侑容深知華語能力對外籍學生在台灣生活、求學,乃至未來就業的重要性。因此,她運用所學耐心指導這些新生,幫助他們在發音、識字、書寫等進行更深入的輔導教學,幫助他們在相關能力上取得進步。最終在4月底華語測驗中,共有6位學生通過A2等級、1位B1等級,不僅展現學生們的努力成果,也證明吳侑容教學上的用心與成效。 吳侑容表示,華語學習需大量練習和複習。正規課程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練習時間,需借助額外課後輔導有更多練習機會,並提供個別、彈性化學習支援,除了增強信心,更有效提升華語能力與應對測驗。她也感謝機器人系越南籍新生班長,她在輔導前已通過華語測驗,然而她為人熱心,不僅會協助借用教室,更積極督促大家準時出席。 電機系導師黃昭明教授高度認同吳侑容的義舉,他說,吳侑容不僅學業表現優異,更擁有一顆熱忱助人的心。她舉辦的課後輔導給予外籍生更多練習的環境,讓學生們可以互相交流與鼓勵,進而提高學習動力。她的行為展現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鼓勵所有學生以吳侑容為榜樣,積極參與志願服務,為社會貢獻己力。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西雅坎轟39分 溜馬逆轉退尼克

西雅坎(上籃者)豪取生涯季後賽新高39分,帶領溜馬2連勝尼克。 (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NBA季後賽東區決賽第2戰,印第安納溜馬24日在西雅坎狂轟全場最高39分帶領下,以114比109在下半場逆轉紐約尼克,打出東區冠軍賽2勝0負絕對優勢。 7戰4勝制NBA東區冠軍賽第2戰,拔得頭籌的溜馬持續作客尼克,上半場靠西雅坎火燙手感緊咬比分,搭配易籃後主控哈利伯頓逐漸找回進攻節奏,加上尼姆巴德挹注外線火力,雙方前3節打完戰成81比81平手。 決勝第4節,溜馬徹底展現優異團隊戰力,中鋒特納加入搶分行列,幫球隊一度取得雙位數領先,終場前雖遭尼克球星布朗森連得5分、差點丟掉領先優勢,但藉奈史密斯、特納穩定罰球,溜馬順利鎖定戰果,再於客場取勝。 溜馬5名先發球員得分都達雙位數,其中西雅坎上場逼近33分鐘,高效率狂轟全場最高39分,首役逆轉奪勝英雄哈利伯頓貢獻「雙10」14分、11助攻,僅差2籃板完成「大三元」,特納拿下16分。 溜馬帶著2勝0負絕對優勢回主場,力拚總冠軍賽門票,還沒開胡的尼克處境堪憂,根據ESPN統計,過去NBA季後賽7戰4勝制系列戰中,未有球隊在主場前2戰都吞敗情況下能成功逆轉系列戰。

Read More

蕭煌奇直落2 世壯運柔道摘金

金曲歌王蕭煌奇(藍衣)24日在世壯運帕拉柔道男子90公斤組競賽奪金。 (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金曲歌王蕭煌奇24日帶傷上陣,參加世壯運帕拉柔道男子90公斤級賽事,以2連勝摘下金牌,他笑說心情比演唱會還要緊張,也透過社群平台發文,回應網友的地獄哏,「我不是目中無人,只是藤虎發威。」 現年48歲的蕭煌奇多次贏得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他從小就學習柔道,是黑帶兩段,曾數度以帕拉選手身分代表台灣征戰國際賽,甚至在1994年北京亞帕運的柔道項目拿下銅牌。 蕭煌奇這次世壯運重返熟悉的柔道賽場,在3戰2勝制的賽事中,2連勝如願進帳金牌,其中還擊敗平時的音樂夥伴、視障貝斯手郭謙成,蕭煌奇賽後放聲大吼展現激動情緒,他表示,上場前心情感覺比演唱會還要緊張,不過受到觀眾熱烈的歡呼聲鼓舞,「開心獲得大家支持。」 帶著肩傷征戰世壯運,蕭煌奇透露很擔心在比賽過程中造成二度傷害,甚至醫師建議不要參加比賽,但他想說既然已經報名了,希望以自身例子鼓勵喜歡運動的人,同時也勉勵自己人生沒什麼事情好害怕,「所以我覺得一定要上場,即使身上有點傷也沒關係。」

Read More

龍灌7分大局 徐若熙8局無失分奪首勝

徐若熙生涯首投滿8局奪本季首勝 味全7比0完封雄鷹。 (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龍之子」徐若熙好狂!24日在台北大巨蛋對台鋼雄鷹先發,投出生涯最長8局,共用92球,無失分,隊友給力在第7局狂灌7分,吉力吉撈.鞏冠7局下透過重播輔助判決要回2分砲,味全龍最終以7比0完封雄鷹,徐若熙本季終於拿下首勝。 前4局徐若熙讓雄鷹12上12下,未被打出安打、無任何四死球的「完全比賽」,直到5局上被張肇元打出第1安,7局投球,只被打出2安、6K,沒有投出何四死球保送。 徐若熙面對王柏融,更投出最快153公里球速,並以連3顆好球K掉他,對魔鷹更連續飆出150公里以上球速三振,完全壓制雄鷹火力。   中華職棒味全龍隊24日例行賽,7局下龍隊打線發揮,其中吉力吉撈.鞏冠開轟,一棒助隊再添2分。 (中央社) 比賽前6局打完兩隊都沒有拿下分數,7局下味全龍大舉進攻,足足打了10人次,吉力吉撈.鞏冠透過重播輔助判決要回2分砲,本季第3轟出爐,味全龍狂灌7分奠定勝基。 徐若熙總計用92球投8局,僅被敲出2支安打,投出8次三振無失分,奪下個人本季首勝,投出中職生涯單場最長投球局數,也獲選單場MVP。

Read More

2025新北考古生活節開幕 吸引民眾體驗史前文化

二0二五新北考古生活節24日於十三行博物館盛大開幕。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二0二五新北考古生活節」廿四日下午熱情揭幕,今年活動集結日本、韓國、越南、泰國及土耳其等國際單位,攜手國內學術機構打造全台規模最大的跨國考古盛會;現場推出「山林獵場體驗區」、「鳥人爭奪賽」等創新活動,並設置逾七十個互動攤位與綠色市集,吸引民眾搶先體驗史前競技文化與永續理念,觀迎大眾把握今天(廿五日)最後機會前往體驗。 市府副秘書長張其強表示,考古就是生活,生活即是考古,「二0二五新北考古生活節」特別呼應「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以「山海競技」串聯史前狩獵技藝與現代運動精神,更匯集台灣、日本、韓國、越南、泰國及土耳其等國內外學術單位,深化新北的國際文化交流。 張其強指出,隨著淡江大橋即將通車,八里將成為新北重要文化觀光廊道,也將於二0三0年推動八里成為淨零示範區,這次活動將環境永續的觀念與實踐融入到每一個環節,讓參與民眾在體驗考古樂趣的同時,也能關注環境保護。   二0二五新北考古生活動集結日本、韓國、越南、泰國及土耳其等國際團隊參與24日盛大開幕。 (記者吳瀛洲攝) 十三行表示,今年新北考古生活節「山海競技」突破傳統,打造「山林獵場」讓民眾體驗史前狩獵、採集、漁撈的技巧與智慧;而「鳥人爭奪賽」則邀請參賽家庭挑戰古代競技,優勝者可獲得福容大飯店漁人碼頭店住宿券等豐富獎項。 這次活動並首創「台語古代運動專區」,邀請專業教練以台語進行教學指導,讓民眾在刺激的競賽同時感受台語的魅力。現場還有超過四十個來自國內外單位的考古體驗攤位,及結合永續理念的綠色市集,讓民眾在玩樂中學習,在體驗中感受文化與環境的連結。   二0二五新北考古生活節24日開幕,其中鳥人爭奪賽讓參與民眾體驗史前狩獵技巧。 (記者吳瀛洲攝) 文化局指出,「新北考古生活節」自一0一年創辦以來邁入第十三年,是全台唯一且最具代表性的考古主題嘉年華會;今年特別結合運動競技文化,呈現嶄新面貌。誠摯邀請社會大眾把握廿四、廿五日兩天到十三行博物館園區來體驗這場融合文化、運動與永續發展的精彩活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