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仁和公托招生 父母須設籍滿半年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東區仁和公共托育家園即日起招生報名,收托條件為一一0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已滿二足月至未滿二足歲嬰幼兒,且父母雙方設籍南市滿六個月以上。每名受托幼童每月托育費用一萬元,並依家庭經濟狀況及家中兒童數每月補助四千元至一萬元,減輕家長育兒負擔。 社會局長陳榮枝指出,為打造友善托育環境,社會局預計在一一一年增設四處公共托育家園及一處公共托嬰中心,增加托育的能量,營造一個友善養育跟教育的環境。 仁和公共托育家園招生報名至十一月二十四日下午五點截止(郵戳為憑),報名資訊請至台南市社會局網站「育兒資訊專區」查詢。

Read More

急水溪畔的追夢少年 文藝與自我的探索之旅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由新營社大與曬書店共同規劃的「急水溪畔的追夢少年|文藝與自我的探索之旅」走讀台灣系列活動,十三日將深入了解出生新營的鄉土文學作家阿盛。 新營社大指出,阿盛(楊敏盛)是出生新營的鄉土文學作家,其著作《海角相思雨》入圍台灣文學獎,著作常描寫過去老新營的故事,在文字中可看到他對家鄉的描述,充滿年少時期的記憶,字裡行間常勾起許多老新營人的回憶。 這次新營社大與曬書店共同規畫的「急水溪畔的追夢少年」系列,推出三條走讀路徑分別是「繪畫之旅:成長於南瀛第一世家的劉啟祥」、「音樂之旅:吳晉淮與關子嶺之戀」、「文學之旅:阿盛的少年生活」。 前兩場分別在十月十六日和卅日舉行,廣受好評,十一月十三日以文學的追夢少年阿盛作為路線主題,大家一同走訪究竟是怎樣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環境,讓他能累積出豐富的創作養分;阿盛筆下的新營,是以怎樣獨特的角度來述說他的與新營的故事。 新營社大表示,十三日上午將邀請到曾獲選南瀛文學獎、也是新泰國小的校長張溪南,主講阿盛文學導讀交流講座,了解新營對阿盛的文學創作影響,透過講座認識阿盛的文學創作人生。 下午場則是由二0一九年台南文學季走讀活動講師的蔡佩如博士,帶領民眾走訪新營區的交通台、濟安宮、真武殿,這些與阿盛的少年生活息息相關的地點,並推廣民眾閱讀阿盛的文學著作,《阿盛精選集》、《民權路回頭》及《心情兩記年》等。 詳情可於「走讀台灣官網」查詢,或追蹤新營曬書店、新營社大粉專,期待民眾一同走訪阿盛筆下的新營,認識新營的不同面貌。  

Read More

獅子會訪白河榮家捐贈尿病和愛心傘

記者陳佳伶/白河報導 台南市金城獅子會長吳連生、國際獅子會D1區維護視力委員會李東源副主席等一行人,十二日前往白河榮家捐贈尿布和愛心傘一批,由榮民長輩代表受贈,住民鍾伯伯表示,秋冬之際民間團體到訪關懷,滿滿的愛心讓人感到溫暖。 吳連生表示,獅子會秉持人溺己溺、關懷弱勢等正向精神,感念榮民長輩保家衛國,此次透過維護視力委員會副主席李東源連結,號召其他獅友共襄盛舉,期待透過了解榮家住民需求,未來除捐物資外,在榮家需要人力時也能一起出力幫忙,為住民長輩帶來更多的活力,豐富生活內涵。 白河榮家主任李維安表示,榮家積極連結在地的社福及公益團體,豐富長輩生活並讓住民獲得更多的照顧資源,「尿布」在高齡長輩照護中是維持長者尊嚴,同時減輕照顧人員負擔的生活必需品,白河榮家因地處偏遠資源相對有限,感謝台南市金城獅子會、國際獅子會300-D1區愛心嘉惠住民,並向獅友介紹榮民眷服務政策方向,未來希望能與該社團保持密切聯繫及合作,共同致力於榮民眷照顧服務工作。

Read More

客家遊行踩街活動 號召組隊參加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為凝聚客家鄉親向心力及其他族群朋友對客家認同,以客家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及文化面向,二十七日號召不拘形式組隊走出戶外踩街遊行,來場台南客家嘉年華會,歡迎團體組隊或個人參加。 客委會表示,二十七日下午遊行隊伍將在市府旁的西拉雅廣場集結,沿著永華路往東至夏林路客家文化會館,全長一點二公里,預估招募一百五十隊,每隊人數最少二十人,隊名及隊伍特色自行決定,另外,走完全程後將致贈客家行動節紀念衫及口罩各一件。 歡迎團體組隊或個人參加,活動詳情請至台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網站(https://web.tainan.gov.tw/hakka/Default.aspx)查詢,洽詢電話二九九一一一一轉八二二一,葉先生。

Read More

台南市國中小學生獨立研究競賽本週進行複審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國中小學生獨立研究競賽邁入第八年舉辦,今年共有五十二組團隊報名參賽,經書面初審,計有國小十五組、國中十三組將分別於十三日在建興國中、十四日在麻豆國小進行複審,學子將以現場報告方式,發表研究成果,選出最後贏家。 市長黃偉哲表示,雖然疫情影響生活,但不影響教育。台南市長期扎根數位學習教學模式,學生在家仍能透過數位平台學習知識,落實「停課不停學」。疫情也澆不熄學生研究熱情,今年研究主題大多與「疫情」有關,例如佩戴口罩體驗、遠距教學調查、AI圖像辨識等,顯現後疫情時代的教育新風貌。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每年獨立研究參賽主題包羅萬象但又貼近生活議題,今年研究主題再度讓人眼睛一亮。經過嚴格初選審查,通過國中組人文社會科學類有七組、數學自然科學類有六組,國小人文社會科學類有八組、數學自然科學類有七組。

Read More

台灣首廟天壇送暖自強戶申請 17日截止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委託中華日報辦理一一0年自強戶歲末送暖慰問金活動,該活動從十月二十八日起至十一月十七日止受理申請,凡籍設台南市民眾合乎資格者,請於上述期限內備妥相關證明文件,函寄本報社以利辦理,重複申請者取消資格。 申辦自強戶歲末送暖慰問金者,經初審和決審符合資格者,將於十二月中旬頒發慰問金。自強戶歲末送暖慰問金活動申請辦法如下:(一)全戶戶籍謄本影本及身分證影本。(二)檢具中低收入戶證明文件。(三)民眾家中遭逢巨變,無力維持家庭生活,檢具相關證明文件。(四)民眾人身罹患重症,無力照顧家中妻小,檢具醫院相關疾病證明文件。(五)其他相關文件。 申辦表格請至中華日報服務台索取,來件請寄台南市西華街五十七號中華日報服務台,信封註明「申請台灣首廟天壇自強戶歲末送暖慰問金」,申請人務請詳寫地址、聯絡電話,民眾如有疑問,請電專線(0六)二二0二六七六或二二九六三八一轉一一一查詢。

Read More

樂為世界人明台史博嗨唱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系列活動,十三日下午三時於戶外園區舉辦「樂為世界人」演唱會;南美館與駐台北韓國代表部合作,即日起推出「漫遊韓國當代藝術展」,展期至十二月十二日。 台史博台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市民十三、十四日免票入館,可先參觀館內特展,再至館外享受秋日音樂饗宴。「樂為世界人」演唱會呼應文協「前進、熱情、希望」精神,演出歌手包括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鬥鬧熱樂團」、在地「點心擔合唱團」、金曲歌后以莉·高露等。 演唱會挑選與社會運動歷史有關歌謠,包括〈美台團團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歌〉、〈黃昏的故鄉〉、〈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及台灣史上第一首禁歌〈街頭的流浪〉等,由當代歌手重新演繹,向百年前的社會運動前輩致敬。文協百年特展展期至明年七月二十四日,將陸續推出相關系列活動。 另外,由南美館與駐台北韓國代表部合作推出的「漫遊韓國當代藝術展」,推出六名韓國新銳藝術家作品。鄭道恩以織品為媒材,擴增物質性在三維空間的和諧;金官泳作品為一層層隨機疊加顏料,希望喚起流逝時間及消失記憶;金珉秀以紅色與傳統祥瑞象徵的素材創作,代表人們祈求好運,在畫作出現大眾文化英雄角色;Diren Lee 以插畫角色訴說內心情感,對照自身恐懼與傷痛,關懷動物生存環境;盧淳天以雕塑闡述自身的內在思維;惠貞的繪畫可見傳統古風,加入當代特色與角色。

Read More

台史博舉辦樂為世界人演唱會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史博舉辦「台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系列活動,十三日下午三時於台史博戶外園區舉辦「樂為世界人」演唱會,台南市民十三、十四日免票入館,歡迎民眾先至館內參觀文協百年特展,再至館外享受秋日音樂饗宴,共同以歌聲,重振文協精神。 台史博表示,演唱會邀請於各類社會運動場合活躍歌手、樂團,演唱具台灣歷史意義及國際間知名的運動歌曲,呼應文協「前進、熱情、希望」精神,希望透過感人歌聲,穿越時間與空間界限,將台灣人要放眼世界、勇於挑戰的期許,傳達觀眾。 演出歌手包括以草根精神為號召的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受到文協重要成員賴和著作啟發而成立的「鬥鬧熱樂團」、台南在地「點心擔合唱團」、金曲歌后以莉·高露等人,緊扣土地、人文關懷及「樂為世界人」的國際交流主題。 演唱會也精心挑選與社會運動歷史有關歌謠,包括〈美台團團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歌〉、〈黃昏的故鄉〉、〈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及台灣史上第一首禁歌〈街頭的流浪〉等,由當代歌手重新演繹,以活潑動人的歌聲,向百年前的社會運動前輩,致上最深敬意。特展展期至明年七月二十四日,將陸續推出相關系列活動。

Read More

市府節能輔導團實地訪視並提供省電小撇步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為提升各機關學校用電成效,市府秘書處十一日與委託之崑山科技大學團隊聯合出擊,赴環保局善化清潔隊實地訪視,提供省電小撇步,為擴大成效並列後壁區清潔隊及佳里區清潔隊為學習觀摩單位。 秘書處表示,節能輔導團前往各機關勘查診斷,主要是現勘耗電設備,如空調、飲水機、電熱水器、辦公室燈具…等。實地輔導建議,節能輔導團也特別就空調加裝循環扇、照明汰換成LED、飲水機設定使用時間、冷氣調高運轉溫度、充電樁使用管理…等,提出建議。 秘書處指出,透過實地訪視,由崑山科技大學節能診斷中心提供了節能技術,諸如:調高冷氣溫度、加裝循環扇、室內適度隔間、照明換成LED、窗戶貼節能膜等,這些小撇步,卻能帶來大果效,一般民眾亦可履行這些省電小撇步,相信會幫大家節省荷包支出,又能兼顧環境保護與永續。

Read More

周奕齊批市府給山區資源少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中央分配款三五二億元,然土地面積占全市兩成的楠西、玉井、左鎮及南化四個行政區,竟只拿到十三點六億元經費,導致山區有近百條產業道路崩塌破損,至今無錢修復,居民盡出危機重重。市長黃偉哲強調會加強山區建設及檢討,針對土地面積進行基準微調分配款使用。 四區只有一席議員席次的周奕齊指出,市府每年向中央爭取統籌分配款,依靠山區土地面積優勢,拿到三五二億元經費,台南總土地面積兩千一百餘平方公里,山區四區約四百三十餘平方公里,比例佔兩成,他逐一點名各局處分配給山區的資源,以一0九年台南市歲出預算九五0億元,市府投入四區經費卻僅有十三點六六億元,批評市府給偏鄉的預算少得可憐,山區居民嚴重被邊緣化。 他還出示四個行政區近百條產業道路路面破損不堪照片,許多山壁擋土牆崩塌,導致民眾和過往車輛出入危險,許多道路已二、三十年未翻修,要求市府重市民眾通行安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