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大廈最高觀景台重開放

 中央社/紐約十二日綜合外電報導  紐約知名地標帝國大廈位在一0二樓的最高觀景台經歷十個月翻修後,今天重新對外開放。新的觀景台提供全新三百六十度環景視野,讓遊客對這裡原已令人驚豔的紐約市景留下更難忘經驗。  全球最知名摩天高樓之一帝國大廈的「頂層平台」翻修工程,是屬於四階段翻新計畫的第三階段。計畫總額達一億六千五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五十一億元),於四年半前動工,目的是改善遊客經驗。  帝國大廈頂層平台位在三八一公尺高處,翻新工程於今年一月開始,觀景台四周超過一點一公尺高的牆原本阻礙部分視野,如今全都改成透明玻璃。  此外,觀景台的電梯井現也改成透明玻璃,讓遊客在抵達後電梯門尚未開啟前就能享受無敵景觀。不僅如此,透明電梯井也讓遊客無論站在觀景台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到三百六十度環景。  觀景台主管賈濟表示:「這裡的視野原本受遮蔽,一0二樓翻新工程的策略是盡可能減少視線阻礙,讓遊客能大大提前欣賞到景觀。這裡是從紐約的心臟飽覽整個紐約市的地點。」  至於經常出現在電影裡的帝國大廈「主要平台」觀景台,則位在八十六樓,這裡能讓遊客到室外體驗。

Read More

<中華學園>Do Re Mi大賽

 台南市公誠國小6年甲班  ◎吳婕禎  一年一度的班級歌唱比賽又來了,全班既興奮又期待,為了要贏,我們都很努力的練習。  自選曲是「稻香」,我們把杯子、吉他和木箱鼓都加了進去。我是打杯子的其中一員,為了讓演出完美,只要下課,我們就會到音樂教室練習。  指定曲是英文歌「YMCA」,由於這首歌是英文歌,光是用念的就很難了,更何況是要用唱的,所以練起來比較辛苦。上音樂課和英文課時,老師都會教我們念和唱,在老師的協助之下,我們的YMCA練習狀況比想像中好,班上有兩個男同學自願當伴舞的,絞盡腦汁的編了一段舞,增加了不少「笑」果。  比賽當天,音樂老師說:「我希望你們把這場比賽視為一個表演,我很期待你們的表演。」比賽成績公布後,我們的心情瞬間跌落谷底,覺得辜負了音樂老師的期待。回到教室後,大家都一直在抱怨,為了不要只是單調的張口唱歌,又有舞蹈、吉他、木箱鼓、杯子舞的加持?為什麼我們還是輸了?  我一直告訴自己:比賽結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過程,只要努力過,必留下成長的痕跡。贏了,當然會更開心,但不能驕傲;輸了,也不用氣餒,下次繼續努力。從這次的比賽中,我看到了全班的努力,它凝聚了全班的向心力。忘掉昨天,大家一起加油來面對明天唷!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欣賞

Read More

德國桌球公開賽 林昀儒鄭怡靜混雙4強止步

 中央社/台北12日電  台灣桌球一哥林昀儒與一姐鄭怡靜今天凌晨在德國桌球公開賽混雙4強賽,以0比3不敵中國組合許昕與孫穎莎,無緣爭冠。  林昀儒與鄭怡靜這次在德國不來梅舉行的德國公開賽,首輪以3比1擊敗比利時組合,8強賽直落三橫掃南韓組合李相秀與田志希,4強賽迎戰中國組合許昕與孫穎莎,首局一度領先,卻未能把握機會,以11比13讓出。  林昀儒與鄭怡靜士氣受挫,第2局遭到對手壓制,以6比11讓出,第3局也未能扭轉局勢,以3比11棄守,無緣爭奪冠軍。  另2組台灣雙打組合莊智淵與陳建安、陳思羽與鄭先知稍早分別在男、女雙4強賽止步。

Read More

<中華副刊>接地氣

■蔡明裕  一般對剛從鄉下來到都會的人,都說他帶有一點「土氣」,不只是說他的表現純樸誠實,也說出了鄉下的人確有吸收到真正的土氣,也就是「地氣」。  以前住在鄉下,小孩子幾乎白天都赤著腳,就在土石路上或在田土上走著,那是可以直接吸收到土氣,老一輩的人確信地氣對人體是有幫助的。  土味在鄉下時常能聞到,尤其草土混在一起的味道,有時會感覺芬芳不已。我讀國小二年級時,還住在土壁厝的舊瓦屋裡,屋內都是凹凸不平的土面,睡覺時都是嗅著土味入夢。  在鄉下,去田裡大都赤著腳走,去鄰居找親朋好友,也多半是走路去,或騎腳踏車去,能達到身體運動的目的。在都市居住,大都在高樓大廈裡,離地面高,土氣當然無法吸收,上、下班騎機車或坐公車,土氣吸收不到,縱使星期假日去郊遊,也是坐車到目的地,雙腳著鞋,土氣吸收亦有限。  實質上的土氣對我們的身體有幫助,而精神上的「土氣」,也代表了此人為人處事的腳踏實地。近來很流行說「接地氣」,實實在在的接觸大地,確實是有益身心。

Read More

岸內糖廠影視基地趕工 公視11月拍片

 鹽水「岸內糖廠影視園區」基地建物目前正全面趕工中。(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鹽水報導  鹽水「岸內糖廠影視園區」基地建物目前正全面趕工中,公視《傀儡花》劇組預計十一月要來拍片。基地初期將先開發十三點七公頃,分三階段建置明清、日據及戰後民國等時代特色街景,以及各式影視製作專業空間,還有可供劇組人員休息的宿舍。  文化局表示,岸內糖廠影視園區由文化部運用前瞻基礎建設經費補助一億兩千萬元,市府也自行編列一億兩千萬元,總經費兩億四千萬元在岸內糖廠搭蓋片廠,供國內外劇組拍片使用。由曹瑞原導演的《傀儡花》劇組預計十一月進駐拍片,盼所製作的「新台劇」能將台灣故事推向國際。  目前搭建中的明清時代街景、城垣與建築物,採半永久性的設計來施工,使用H型鋼、石材與木構等建材,預計十月底完工,十一月提供公視《傀儡花》劇組拍攝。所搭建的明清時代街景拍完戲後,將可留下循環使用,作為影視基地的片場,成為外界認識台灣文化的重要窗口。  岸內糖廠的辦公室與倉庫等既有設施,也將整修,提供劇組後製、餐飲及住宿空間,並做為培養相關影視人才的基地,未來也計畫開放民間企業以OT或BOT方式參與經營。

Read More

皮膚科醫師林怡廷 到金門服務

前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怡廷得知金門皮膚科醫療供不應求,於是毅然決然在邁入行醫第13年時,選擇到離島服務。 (中央社) 中央社/金門縣12日電  醫療資源不足是金門民眾的痛,在本地醫師同業鼓勵下,前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金門媳婦林怡廷決定夫唱婦隨,來金行醫,也成了金門地區首位女性皮膚科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畢業的林怡廷,曾任林口和台北長康醫院皮膚科住院醫師、總醫師和主治醫師。她在完成皮膚專科訓練後,曾到德國與英國留學研修,專長在過敏與免疫皮膚科學研究。  林怡廷今天受訪表示,先前在林口和台北長庚服務時,常遇到金門患者,總感覺特別親切,也聽到周遭親友討論,金門皮膚科醫療供不應求,於是毅然決然在邁入行醫第13年時,選擇到離島服務。  尤其,林怡廷公費生醫師出身的夫婿翁振傑在衛福部金門醫院服務,夫妻相隔兩地;基於家庭因素,林怡廷去年底決定夫唱婦隨,帶著兩個孩子回到金門定居,並服務金門鄉親。  本地皮膚醫療方面,除了金門醫院,全島只靠金城鎮陳毅書皮膚科診所支撐,超量的病患讓陳毅書不堪負荷,民眾也抱怨老是掛不到號。林怡廷說,陳毅書催促她快來金執業,造福金門民眾。她的父母親也對她耳提面命,行醫不以賺錢為目的,用心提供安心的醫療,並改善患者的病苦,才有意義。  決定到夫婿家鄉行醫後,半年來林怡廷往來台金兩地,她說,自己個性單純,很適應金門的生活,也感受到本地人的熱情,她希望能貢獻所學,為金門鄉親健康把關。

Read More

<中華副刊>轉彎之後

■子辰  白冷,位於台中市和平區,一個在炎炎夏季適合避暑的清涼聖地。  從市區前往,沿途經過大坑風景區、新社各式莊園等熱鬧景點,不過,我沒有駐足。不想在難得的假日還要遇見擁擠的人群,我一步步往更深的山裡頭走,邁向那清幽的懷抱。  但卻東拐西灣,途中停下來看導航好幾次,怎麼樣就是沒辦法到達原先預計的步道。  又是一個岔路,這次不再憑藉科技,我驅車拐進其中一個彎道。  剎那間,大甲溪的美景映入眼簾,眼前因山河景色而豁然開朗,不久前因到達不了目的地的陰霾心情瞬間一掃而空,彷彿不曾存在過。  停下車,飽覽壯闊的景色,溪中大片輕柔搖曳的芒草,與河畔獼猴輕巧跳躍的身影,構成一幅朝氣蓬勃的畫。  有時人生好似如此,有著宏大的目標,費盡千辛萬苦,做足各方準備想達成,卻總是不能如願,此時不妨轉個彎,不聽從他人意見、不照著大眾路線,停下來,靜一靜,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換一條路走,或許一直躊躇不前的事情,很快就能有所進展,海闊天空。

Read More

心情溫度計APP 守護心理健康

台中市衛生局推動「心情溫度計」APP,提供民眾評估心理健康狀態,各衛生所也提供定點心理諮詢服務,針對65歲以上長者,心理師可到宅心理諮詢服務。(台中市政府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中12日電  台中市衛生局推動「心情溫度計」APP,提供民眾評估心理健康狀態,各衛生所提供定點心理諮詢服務,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針對65歲以上長者,還可到宅心理諮詢服務。  台中市衛生局今天表示,民眾評估心理健康狀態,可下載「心情溫度計」APP,或至衛生局心理健康網自我檢測專區,安心專線已改碼為1925(依舊愛我),24小時專人傾聽,歡迎民眾善用。  衛生局指出,「心情溫度計」量表可初步評估自己或周邊朋友的心理健康狀態,若分數在0至5分表示心理健康狀態良好,6至9分為輕微情緒困擾,建議找家人或朋友抒發情緒,10至14分表示中度情緒困擾,建議尋求正向的紓壓管道或接受心理諮詢服務,15分以上表示重度情緒困擾,建議尋求精神科接受更進一步評估。  曾梓展表示,民眾透過SMILE口訣,S(Sleep)睡得飽、M(Mobile)多活動、I(Interact)多聊天、L(Love/Laugh)愛滿滿和開心笑、E(Eat)吃得營養,提醒自己保持愉快心情。各衛生所提供定點心理諮詢服務,針對65歲以上長者,心理師可到宅心理諮詢服務。  衛生局指出,民眾受到情緒困擾,可多到戶外走走,增加日照機會,或是透過紓壓活動,穩定自己的生活作息,情緒若是沒有好轉,持續低落達2週以上,伴隨著有輕生的想法,建議立即就醫,由醫師評估憂鬱狀況,改善情緒低落問題,走出低潮的情緒。

Read More

奇美氣切移除團隊 完美照護

佳里奇美醫院院長周偉倪(右4)領軍的氣切移除醫療團隊,成功協助氣切病人移除氣切管,減少長期放置氣管內的併發症發生。(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因應氣切病患會有管路移位而立即影響呼吸功能等危急情況,佳里奇美醫院成立「氣切移除醫療團隊」;將氣切管移除,並做適當的氣切造口照護,讓病人可以獲得優質生活,減少照顧者的負荷。  佳里奇美醫院院長周偉倪指出,臨床上常發現氣切病人留置,會有管路移位而立即影響呼吸功能等危急情況。特別是居家護理時,氣切留置的病人要如何移除病人的氣切管?讓病人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於是成立氣切移除醫療團隊。  跨科團隊包括復建科、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內科、居家護理所、護理部、呼吸照護病房及呼吸治療師等,由團隊介入協助移除氣切管。但須先詳細評估,是否影響抽痰?周邊的肉芽組織是否嚴重?  周偉倪表示,日前團隊成功協助一名20歲吳姓病人,去年因車禍導致頭部外傷,術後急性呼吸衰竭無法自主呼吸,施以氣管內插管,待病情穩定後,家人希望可以順利移除氣切套管。經過評估後進行移除,並做適當的氣切造口照護,確定生命徵象及呼吸道的通暢穩定,安排出院返家,並由居家護理團隊接手,繼續居家照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