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口部落民眾歷經四個月的學習與製造,加上港口國小師生共同彩繪完成的六艘骨架蒙皮舟,舉辦盛大的下水儀式。 (花蓮林管處提供)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延續林務局溼地復育計畫,花蓮林區管理處將計畫再升級,以花蓮縣港口部落為示範點辦理「里山里海共創永續計畫」,從里山逐步跨向里海,組織健全的生態系統。由部落青年以文化造舟,歷經四個月的學習與製造、港口國小師生共同彩繪完成的六艘骨架蒙皮舟,舉辦盛大的下水儀式,以阿美族的傳統海洋文化完整詮釋里海精神。
花蓮林管處指出,為響應國際上倡議的「里山里海」環境保育觀點,林務局活水第一階段計畫成功輔導部落在石梯坪復育水梯田,第二階段計畫則進一步往潮間帶調查、海下調查並成立部落海洋巡守隊,串聯在地海洋自然生態樣貌及部落的傳統海洋文化,與現代生活銜接,進而落實於產業中。
今年二月開始,港口部落青年開始記錄耆老口述舟渡河出海的歷史,接著以在地材料結合現代技術來造船,在國內造舟好手溫志榮老師的指導下,成功打造出具六艘骨架蒙皮舟。下水當天眾多族人及鄰近村民齊聚在石梯港,由部落依傳統儀式告慰祖靈,祈求出海平安並命名,待船隻收到命名後,再大聲昭告天下,成為一艘有靈魂的船。體驗獨木舟海上航行的族人興奮表示,有機會一定要規劃一場長途航行,尋回體內的海洋基因。
花蓮林管處表示,期待部落裡無論是舟艇的傳統與現代製作技巧,或是帶有部落文化歷史觀點的獨木舟航行,都能繼續延伸發展,成為部落「里海」經濟生活的一部分,創造出宜人永續的部落山海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