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臺灣 跟著歌仔戲讀劇趣

傳藝中心與傳統戲曲專家林茂賢老師共同策劃歌仔戲走讀路徑,由張孟逸走訪宜蘭在地歌仔戲劇團蘭陽戲劇團及悟遠劇坊。 (傳藝中心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今年度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與傳統戲曲專家林茂賢老師共同策劃歌仔戲走讀路徑,邀請國寶藝師小咪及國寶藝師廖瓊枝接班人張孟逸以讀劇、講唱示範及深度對談分享歌仔戲文化,並走訪宜蘭在地歌仔戲劇團蘭陽戲劇團及悟遠劇坊,深入排練基地,觀賞經典劇目片段並進而體驗學習歌仔戲曲調、身段、扮相…等奧秘,即日起開放報名。  世界閱讀日系列活動由文化部自一0六年度開始於全臺推動,希冀引領民眾享受閱讀樂趣,一0八年起以「走讀臺灣」為主題,以「文本」結合「走讀文化路徑」的閱讀體驗。今年度傳藝中心結合宜蘭在地傳統藝術特色,精心策劃歌仔戲走讀路徑,邀請國寶級歌仔戲巨星名角親臨宜蘭傳藝園區,並走訪宜蘭本地歌仔發源地—員山結頭份大樹公,以及在地兩大歌仔戲劇團創作空間,引領學員不僅是觀賞,而能進一步親炙臺灣傳統表演藝術之美。  這次活動邀請到大名鼎鼎的巨星小咪—人稱「百變精靈」,是極難得精通生、旦、丑各行當的全能歌仔戲藝師,縱橫臺灣藝界五十餘載,今年獲頒文化部登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現任薪傳歌仔戲劇團團長張孟逸。  活動即日起開始報名,第一梯次八月二日將於七月廿七日截止報名;第二梯次八月九日將於八月三日報名截止,活動完全免費,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Read More

<中華副刊>新竹車站

 文/攝影 陳冠豪  當你下了火車,匆匆走出車站,沒有一點多餘的時間往四周瞄一眼。直到走了一小段路,甚至快到了迎曦門前了,偶然回首,才發現她一直靜靜地佇立在那裡。儘管聳立的鐘塔讓她顯得獨特,但灰色的外牆也讓她多了一份內歛的優雅,默默地融入背景之中,成為人們送別與重逢時的陪襯與點綴,永遠不會成為主角。  從1931年以來,站前的景觀不知道經過了多少變化,柏油路鋪上了,高樓拔地而起,現代化席捲而來,但也讓城市變得窄仄與冷漠,唯一沒變的是她凝視的眼神。不過,或許連眼神也變了,從充滿好奇的童稚之眼,到睥睨一切,到惆悵感嘆,到雲淡風輕。一樣的外觀、不一樣的心境,說是變了但又沒變;說是沒變但又變了。

Read More

青春發聲練習 「達康.come」的幽默搞笑

「達康.com」二組的阿達(陳彥達)及康康(何瑞康)。(北市青發處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配合即將來臨的國際青年日,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以「青春發聲練習」為主題,將於八月二日邀請持續以喜劇演出為發展的「達康.come」進行職涯分享活動,阿達及康康要來告訴大家—「漫才搞笑搞什麼?」;「青春發聲練習」活動免費報名,詳情請至青發處官網查詢。  「達康.come」二人組成立於二0一三年初,成員包括阿達和康康:阿達本名陳彥達,實際年次一九八三,目測年次一九六三,二00七年起開始搞笑創作,並參與多部廣告拍攝;康康本名何瑞康,實際身高一八八點八公分,目測身高一九0公分,與阿達相對身高卅公分,自二00八年開始從事搞笑相關創作、演出,現亦從事音樂創作與演唱,並為一行蹤神秘之踢踏舞者。兩人從事專職搞笑、漫才表演,主業是劇場喜劇工作者,持續嘗試運用各種戲劇特性結合漫才精神,發展各類型喜劇表現的可能;近年並嘗試公開部分演出片段,透過Youtube頻道--「達康.come笑Tube」,散播歡笑散播愛。 想知道北藝大戲劇系畢業的「達康.come」二人組是如何走上喜劇搞笑之路?想了解「漫才」是什麼?想知道如何將時事與切身生活的大小事變成搞笑創作素材?想了解以搞笑為職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來吧!「達康.come」─「漫才搞笑搞什麼?」將一一告訴你。

Read More

太平竹筍饗宴 開放訂桌

記者黃俊昇/太平報導 台中市太平區農會為行銷麻竹筍,結合公所、餐廳業者共同舉辦「竹筍饗宴」,透過五家餐廳於八月一日席開兩百桌,並開放民眾訂桌。二十日各餐廳主廚在農會展廚藝,為活動拉開序幕。 農會總幹事余文欽指出,太平區是台中主要麻竹筍產區,面積約兩百公頃,盛產期為七至九月,年收獲量約兩千七百多公噸。農會今年跨區結合太平、北屯及東區業者,包括新天地餐飲集團、宴陽樓小館、阿郎海產餐廳、新台雞店餐廳及寧波小館等五家餐廳,利用當地、當季食材推出創意竹筍美食料理。 配合慶祝父親節,預定八月一日提供約兩百桌開放民眾訂桌,每桌五千至七千元,主辦單位並加碼提供鮮竹筍、蜂蜜冰飲、冷凍荔枝、黃金筍泡菜、韓式蘋果筍泡菜、竹筍小米腸及東坡筍香腸等在地農產美食,讓民眾大飽口褔。

Read More

下營區柯加明 85歲最資深

 記者盧萍珊/下營報導  父親節將至,下營區公所公布今年獲選晶鑽爸爸名單,其中後街里張青鑑關懷弱勢兒童舉辦免費英語課程,並慷慨解囊購置災情勘查車給下營消防分隊,將代表下營區接受市府表揚。  下營區長姜家彬指出,今年十二位晶鑽爸爸中,最年長是營前里八十五歲的柯加明、最年輕為五十六歲的紅甲里顏彰仁。熱心服務的顏彰仁,曾任下營區顏氏宗親會理事長,目前擔任紅甲里巡守隊、下營社區老人會、麻豆分局及下營分駐所顧問,熱心投入社區服務及公益,深獲鄰里的愛戴與敬重。  另,代表下營區接受市府表揚的張青鑑,平時熱心公益,關懷弱勢兒童舉辦免費英語課程,特別是0八二三豪雨損害慘重,因應災情勘查救災,慷慨解囊購置災情勘查車給下營消防分隊,保障家鄉與區民安全。  區公所將在三十一日十時舉辦表揚大會,表揚晶鑽爸爸名單為下營里姜福來、仁里里陳秋林、宅內里陳榮信、後街里張青鑑、蔡茂松、新興里曾邦郁、營前里柯加明、大吉里林津、茅營里馮添課、開化里洪明德、西連里林新添、賀建里方丁聰、紅甲里顏彰仁。

Read More

四鯤鯓海廢冠軍 保特瓶擠下保麗龍

海洋廢棄物監測社在南區四鯤鯓龍崗國小外沙灘調查,發現保特瓶是最大宗,且約四分之一保特瓶,疑來自境外。(晁瑞光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海洋廢棄物監測社這個月前往南區四鯤鯓龍崗國小外沙灘,進行海洋廢棄物調查,志工晁瑞光表示,此次的海廢調查發現,蚵農使用的保麗龍減少,但保特瓶卻成為大宗,且約有四分之一的保特瓶,疑來自境外,顯見海廢問題愈來愈複雜。  晁瑞光表示,每月第三週日下午,都會進行龍崗國小外沙灘的海廢調查,至今年十月止,將滿十五周年,其中除了一次因颱風無法進行外,每個月都照常舉行,就連武漢肺炎期間,仍不受影響,照常進行。  此次海廢調查,讓志工訝異的是保麗龍減少許多,保麗龍是往蚵農製造使用,此次數量少了許多;但是保特瓶及保特瓶蓋,卻數量大增成為最大宗;晁瑞光指出,撿拾的保特瓶,約近四百個,其中約有一百個保特瓶,一半寫有簡體字,應來自大陸,另外則是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使用的保特瓶。  晁瑞光表示,以往只在颱風或大雨過後,才會在龍崗國小外沙灘出現的境外廢棄物,沒想到此次海廢調查時,天候沒有任何颱風或大雨的情形下,竟出現高比例的保特瓶。  晁瑞光認為,約三、四年前,境外的海廢,才逐漸出現,如今數量增多,顯見大海上的廢棄物增多,若不從源頭減塑,未來恐怕會更多。

Read More

南鐵地下化拒拆戶後天完拆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將執行強制拆除,市府及鐵工局在現場圍籬並張貼公告。(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仍有被拆遷戶拒絕遷離,市府交通局表示,二十一及二十三日拆除拒拆戶後,將全數取得工程所需土地,後續工程將加速進行,有助於加速帶動市區縫合與發展,交通局也將配合鐵道局的工程嚴審規劃交維計畫,讓施工期間帶來的交通衝擊降到最低。  為照顧鐵路地下化工程沿線拆遷戶的權益,首創興建台南市鐵路地下化專案照顧住宅,土地徵收也比其他城市相同案件做的更好;同時,也讓拆遷戶完成搬遷後,才開始進行工程,今年的民調結果也顯示有八十六趴贊成工程繼續進行;南鐵案涉及的土地徵收案在法院、監察院的調查下,也證明台南市政府的做法並無缺失,希望在台南市民的共同努力下讓工程順利進行。  交通局局長王銘德表示,比照六都的交通建設情況,台南市是唯一沒有捷運、沒有鐵路立體化的城市,台鐵沿線有九處平交道、四處地下道、三處高架橋,嚴重阻隔市區交通,台南市政府於一九九一年起開始著手辦理台南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二00九年行政院核定通過,於二0一七年動工,期間長達二十五年,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可謂是市民期盼已久的工程。  王銘德說,二十一日及二十三日的強制拆除作業,市長指示市府相關單位及鐵道局,應善盡溝通責任並提供拆遷戶需要的協助。市府於鐵道局取得工程所需用地後,將敦促施工單位依照交維計畫積極施工,期待台南鐵路地下化早日完工,重塑台南市區新風貌,帶動進一步發展,呼籲所有市民共同支持南鐵案推動。

Read More

六甲西側南段外環道 二期開工

六甲區西側外環道路工程(南段)二期,二十日上午舉行開工動土典禮。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六甲報導  六甲區西側外環道南段(二期)工程二十日舉行開工典禮,二期總經費一億五千七百七十六萬元,預定一百一十一年三月完工,未來可減少市區交通壅塞,並建構六甲、官田完整交通動線,讓往來國道三號烏山頭交流道更便捷。  這項開工儀式於二十日上午九時舉行,由內政部次長邱昌嶽、市長黃偉哲及營建署長吳欣修等人主持。邱昌嶽指出,六甲西側南段外環道路經過六甲及官田區,總長二點四八公里,分三期開發,總經費約六億三千六百多萬元(其中用地費約二億六千萬元、工程費約三億七千六百萬元),由營建署主辦開闢工程。第一期北起中華路與和平街路口往南延伸的道路長度七百五十公尺、路寬三十公尺,已在今年四月完工。 六甲西側外環道路南段一期工程已在今年四月完工。(記者盧萍珊攝) 二十日開工的是第二期工程,往東至市道一六五線(中正路);第三期西起銜接二期路段往東到市道一六五、一七一線,目前規劃設計,預計年底發包,未來全線通車後,六甲、官田區的民眾就不用繞進市區,直接可上國道三號。  黃偉哲表示,這項工程讓六甲、官田區交通超前部署,往來國三烏山頭交流道更便利,感謝中央幫忙,地方協力配合重大交通建設。  二期工程延伸長度約一點一公里,採都市計劃三十公尺全寬開闢,除雙向各配置二快車道,也配置四公尺人行道。

Read More

高醫失能健康週 邀長者動一動

台灣老年人口快速增加,高醫舉行增肌樂活大作戰,邀長者作伙來動一動。(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失能人口也逐年增加,高醫老年醫學科20至22日上午9點到12點在啟川一樓大廳舉辦「延緩失能健康週─增肌樂活大作戰活動」,邀長者作伙來動一動。  活動由高醫副院長楊瑞成主持,邀三民區第二衛生所所長韓永光等人出席;楊瑞成表示,有些人一輛摩托車騎5年就報廢,有些人卻可騎上20年,這就是靠平日的「保養」,而運動、飲食是不可或缺的保養處方,希望老人能多運動有益健康。  應邀出席的89歲馮姓阿嬤,獨居生活自理,但因膝關節退化,天氣改變時會痠痛,開始不喜歡外出,笑容也逐漸減少,在家常發生跌倒意外,透過老年醫學科個案管理師的溝通和轉介社區據點活動,再次複診時阿嬤臉上掛著許久未見的笑容,身體功能也逐步改善,未再有跌倒的紀錄。  86歲的張簡阿伯罹患高血脂、糖尿病併發神經病變多年,有手麻無力、活動變慢的情形,經轉介復健部的復健訓練,以及營養師進行營養諮詢三個月後,血糖、血脂穩定,肌肉和手麻的情形明顯改善,活動也變靈活了。  現場還有醫師群主講有關延緩失能相關醫學知識、復健部物理治療師教導日常生活運動方式、營養部營養師提供高齡者飲食指引等,希望藉此讓年長者及家屬能瞭解老不是失能,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增加身體肌肉功能,快樂的生活。

Read More

南大邀國中小參與WCCI競賽 創先例

南市仁德國小AI-FML國際競賽訓練專班成員。(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大邀請國中、國小學生參與以碩博士及專家學者為主的IEEE WCCI 二0二0國際會議競賽。不僅創下先例,台灣參賽團隊中,南市仁德國小及高雄東光國小學生的AI-FML專題實作成果,更引發英、美、日等國際專家學者高度關注。台灣AI-FML教育成果躍登國際舞台,備受矚目。  南大知識應用暨網路服務研究中心主任李健興,是IEEE WCCI 二0二0競賽主席,負責國際會議競賽跨領域溝通協調任務。國際會議二十日正式開幕,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改採線上視訊方式進行。包括演化式計算模式、類神經網路與深度學習模式及模糊運算思維與機器學習模式等三大類型、十二種國際競賽,預計二十三、二十四日兩天在線上發表。  模糊運算思維與機器學習模式領域,有台灣、印度、義大利、立陶宛、日本、中國等十五隊報名,其中十二隊完成專題競賽資料及結果上傳。最後決賽訂於二十四日晚間在劍湖山世界舉行,台灣將與英國主辦單位及其他國家連線進行決賽。  台灣參賽團隊包括南市仁德國小、高雄市東光國小、正興國小、鹽埕國中、陽明國中及道明中學等師生團隊。其中南市仁德國小及高雄東光國小的AI-FML專題實作成果,引發英、法、美、日、義、加、西等專家學者高度關注,希望將台灣學生的學習模式,提供給其他國家的中小學生參考。  李健興表示,邀請國小及國中學生參與IEEE WCCI國際會議競賽是創新想法。部分國家學者一度擔心,競賽對國中、國小學生是非常困難的挑戰。不過在英國主辦單位大會主席Amir Hussain教授支持下,同時獲得南市、高雄教育局資訊中心設備補助,決定邀請國中、國小學生組隊參與。  南市仁德國小校長李培瑜指出,仁德國小五年級共有六個班級參與AI-FML學習課程。經過南大團隊輔導,挑選出兩隊參與國際競賽,希望落實學生邏輯創意設計思維及英語表達能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