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場傳臭味 張麗善率隊突擊

斗六龍潭里畜牧場傳臭味,縣長出擊成立山海空頻監測小組,業者表明願配合改善汙染。 (記者陳虹伶攝)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斗六市龍潭里居民近期多次反映,周遭一養豬場傳臭味,昨日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環保局代理局長黃富義及農業處長魏勝德無預警出擊,業者表明願站在居民立場,配合申請改善現有汙染防治設備;張麗善則當場宣布成立山、海線空品監測小組,由兩前環保局長張喬維、鄭育麟擔任召集人,給鄉親一口乾淨空氣權利。  環保局針對居民反映該養豬場傳臭味,執行放流水採樣等連續稽查、處罰二次。昨日張麗善等人無預警前往稽查,業者已出清大部分豬隻,以不造成居民困擾為優先。對此,縣長張麗善表示肯定,並與業者說明後續縣府將積極爭取農委會百億基金,針對轄內畜牧場補助提升設施設備並呼籲農委會支持。  張麗善說,中央政府預計四年編列一二九點六億,共八大項目,針對畜舍改善,本府擬爭取「輔導養豬場現代化轉型升級」總經費九點三億元。

Read More

2艘陸船 澎檢三度拍賣流標

 記者鄭伯勝/澎湖報導  澎湖地檢署去年偵辦大陸籍「長鑫36號運砂船」及「豐溢9969號抽砂船」,在澎湖縣七美西南我國專屬經濟海域「臺灣灘」違法抽砂案,被宣告沒收的上述兩艘船舶,澎湖地檢署於十九日上午在該署一樓大廳進行第三次公開拍賣,兩艘船舶因無人投標應買,經拍賣主持人主任檢察官朱華君宣布三度流標。  昨天上午進行第三次公開拍賣,「長鑫36號運砂船」底價為七千八百二十八萬元,「豐溢9969號抽砂船」底價為三千二百二十一萬元,惟均無人問津而流標。  是否進行第四次拍賣,澎湖地檢署表示將綜合考量各項因素,包括漁業署就船舶是否適合作為人工魚礁之評估結果,均一併審酌後再決定後續處理方式。

Read More

李主委挺言論自由

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李哲華強調,這次中天電視換照一案,民進黨政府嚴重傷害新聞自由,破壞民主社會的基石。  (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否決中天新聞台換照,引發社會譁然及關注。高雄市議員陳美雅等人,在高雄市議會總質詢中為挺言論自由發聲。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李哲華表示,發生在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讓 人對執政黨感到不恥。難道我們政府,真的是「朕難容」不同的聲音嗎?  李哲華說,言論自由是民進黨長期以來的主張,但今天的執政黨卻對不同立場的媒體開鍘。國民黨在台灣已落實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倡的自由民主,民進黨成為執政黨後,反而開始箝制新聞及言論自由,大 開民主倒車。  NCC所說不予換照的理由,難以說服國人相信這樣的決定,沒有政治力的介入。李哲華認為,中天若成為祭旗,未來媒體恐怕只出現向政府靠攏的聲音。  他表示,這樣的寒蟬效應也會讓媒體的第四權,無法真正發揮制衡的力量。年底快到了,中天員工將面臨「被失業」,對比蔡政府最愛說的「和人民站在一起」,真是最大的諷刺。  李哲華說,民進黨長期打著民主自由的旗幟當作選舉神主牌,當自己當家執政時,卻做出無法讓人民信服的政策。像是萊豬進口,毫無討論機制,就發布行政命令。  李主委強調,這次中天換照一案,嚴重傷害新聞自由,破壞民主社會的基石。十一月廿二日星期日,十二點卅分自由廣場集合,讓我們一起走上凱道,為食安發聲,為民主發聲!

Read More

高議員指空污嚴重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陳美雅十九日總質詢指出,高雄人罹患肺腺癌比例高出北部十五倍,興達電廠卻在秋冬空汙季大開燃煤發電機組,罔顧高雄人呼吸乾淨空氣權利,市長陳其邁應該硬起來,捍衛高雄人的健康。  陳議員表示,高雄秋冬季節籠罩在空汙下,興達電廠卻依舊以燃煤發電,燃氣發電僅供檢查稽核用,不把高雄人的健康當一回事,興達電廠燃煤機組更是全國最老舊系統。  她要求興達電廠的燃煤系統儘速除役,市府應增設空汙監測點及持續推行校園雙機。  陳市長答覆表示,議員引用數據有誤,要求先釐清真實資料再作討論。  陳議員則說,陳市長如果不願意重視這個問題,她將與環保團體追到底,陳市長不能只拿出對自己有利的數據,忽略市民感受,市民感受比數據更為真實。

Read More

高雄新創館 12團隊征戰台北

高雄市青年局率團隊參加創新創業嘉年華。 (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全台最大創新創業嘉年華「二0二0Meet Taipei」,在台北圓山花博爭豔館登場,高雄市青年局首度以專區主題打造「高雄新創館」,率領十二組優秀新創團隊進駐,十九日推出佐翼科技無人機應用主題活動,融合創客、程式、無人機三合一的多元應用,透過簡單又有趣的操作方式,還能進行穿梭競速體驗,成為展場中的亮點。  高雄市青年局表示,創業嘉年華活動從十一月十八日起至廿一日,「高雄新創館」每日精選不同主題活動,包括無人機智慧操控、大師開講、主題展區及精彩的新創發表等;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特別前往參觀高雄新創館展攤,為團隊加油打氣。

Read More

2長照遭撤照 36老人無去處

七堵區兩私立長照中心撤照,三十六位老人尚未安置。 (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百福、百安老人長照中心去年與房東官司,今年九月三十日市府撤照,但為了住民後續安置展延七十天,十二月九日以前必須妥善安置好六十五位住民,社會處老人福利科長蔡惠貞說,經協助介處,目前剩下三十六人,如屆期業者若仍未完成安置,將依法開罰。  位於基隆市七堵區百六街私立百福、百安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兩家都在一00年間取得許可,規定收容四十九床以下,去年七月因與房東有官司糾紛,被人掛上白布條要求還屋,後官司敗訴,市府在九月三十日公告廢止百福、百安的設立許可並註銷設立許可證書。  社會處老人福利科長蔡惠貞說,百福、百安照顧中心與房東因租約問題雙方告上法院,雙方未能達成共識,官司敗訴,市府在九月三十日已經撤照,撤照後限期安置,從十月一日到十二月九日,這七十天是限期安置期間,期間住民可以採返家或另覓機構安置等兩種方式結束安置,現剩下三十六人。  蔡惠貞表示,百福、百安兩家長照中心,收費比別人低,所以住民人數一直都是高收容量,現在因故撤照,市府協助介處,另找安全合法且立案的機構,優先收托、價格優惠,接受照顧服務,減輕家屬壓力。  在協助安置過程,市府一對一介入輔導發現二、三名低收等符合公費住民,每月可向政府申請到二萬二千元補助。蔡惠貞指出,若家屬有疑問,也可直接到科內洽詢,取得正確資訊。 不過,若十二月九日期限到如仍未完成安置,不予配合將強制執行,依法開罰六萬到三十萬元不等罰鍰。

Read More

總預算編列逾215億 教科文支出74億最多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一一0年度歲入歲出總預算為二百一十五億四千九百八十四萬九千元,較上年度增加十五億八千多元,增加百分之七點九四,其中以教科文支出七十四億七千多萬元最多,十九日起基隆市議會進行審議。  基隆市一一0年度歲入歲出總預算為二百一十五億四千九百八十四萬九千元,比較上年度增加十五億八千多元,增加百分之七點九四,其中,人事費用減少六千八百多萬元,業務費用減少五千三百多萬元,債務費從一億降到九千萬元。  預算規模雖大幅成長,但在各縣市還債與減債幅度名列前茅,一一0年度債務舉借二十三億六千七百萬元,比一0九年度二十二億九千八百九十萬元增加六千八百一十萬元,債務償還增加六千七百萬元,舉新還舊。  連續六年零舉債,市政仍向前行,重點計畫有地方創生計畫、二0二一城市博覽會、東岸郵輪廣場串接工程、基隆港國門廣場工程、基隆美術展場提升計畫、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電力系統改善及冷氣裝設計畫、長照二‧0等。  此外,解決基隆高地舊社區供水問題,分兩年編列預算,一一0年二千七百六十五萬元,一一一年二千三百九十餘萬元,以及補貼公車處八千二百萬元票差等。  一一0年度歲出預算,按政事別分析,以教育科學文化支出七十四億七千多萬元、占百分之三十四點六七最多,其次是一般政務支出四十二億餘元,占百分之十九點四九,較上年度減少一億多元,社會福利支出三十五億七千多元、占百分之十六點五九,分居預算前名。  因應施政需求,積極爭取中央計畫型補助及一般性補助收入近一百二十億元,包括高中以下學校電力系統改善暨冷氣裝設計畫四億六千多萬元、要塞司令部(停六)停車場工程二億一千九百多萬元、辦理少子化對策計畫及學前幼兒補助六億七千多萬元、綜合體育場停車場工程一億四千多萬元等。

Read More

大沙灣歷史文化園區服務中心開工

由基隆市文化局推動的「基隆沙灣地區歷史場景服務核心改善工程」,十九日在舊公車處舉行開工典禮。 (記者吳翊慈攝)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由基隆市文化局推動的「基隆沙灣地區歷史場景服務核心改善工程」,十九日在舊公車處舉行開工典禮,市長林右昌、文化局長陳靜萍共同參與見證,舊公車處整建後將成為大沙灣歷史文化園區服務中心,開工除象徵服務核心啟動,也將成為完整串連沙灣地區周圍古蹟群與文化資產園區樞紐。  林右昌表示,這項工程是大沙灣歷史文化園區的最後一個工程,預計在明年城市博覽會之前會全部完成,這項工程是最後一哩路,舊公車處將會變成大沙灣歷史園區的服務核心,成為開放空間,相關的導覽展示,讓參訪民眾及觀光客透過虛擬實境,了解從一六二六年至今,近四百年期間大沙灣的演變過程。  林右昌也指出,配合大沙灣歷史園區的建設,公車站也將進行調整,讓民眾步行廊帶更加順暢,這都要感謝榮民服務處的協助,另外當地里長以及市議會的督促也功不可沒,期許承包廠商讓工程如質如期完工。  文化局自二○一七年開始推動的「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在東岸沙灣地區的規劃上,考量被道路、建物及軍港所切割而斷裂的歷史斷代,需透過軍港外海線重現沙灣風貌,串聯周邊之歷史景點才能被一步步打開,舊公車處整建開工不僅意義重大,未來也將兼具「沙灣歷史文化園區」的數位導覽與民眾服務功能。  陳靜萍提到,此建物為一九二一年流水伊助社長成立的「基隆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辦公室舊址,流水巴士後來成為基隆「市營巴士」,緊鄰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及大沙灣石圍遺構考古現場,極具歷史文化紀念價值,未來規劃為數位展示場館,數位科技將進駐在一到三樓,透過數位科技AR、VR及多道環繞音效等設施,讓民眾可以穿越古今體驗並與數位遊戲互動,利用文化路徑、數位互動,打造歷史地景及人文資產。

Read More

和平島公園亞洲唯一獲英認證國家級景點

基隆和平島公園成為亞洲唯一經英國認證的國家級景點,平日就推動永續海洋觀念。 (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觀光局北觀處轄下的基隆和平島公園,打造國際永續旅遊島,獲得英國國家標準機構BSI頒發「ISO 20121永續活動管理系統」認證,成為亞洲唯一取得認證的國家級旅遊景點。  基隆和平島公園結合中央及地方,透過基市府產發處的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率先將永續理念注入遊客的旅程中,一同積極推廣永續旅遊,並邁向國際永續旅遊島的目標。  ISO 20121永續活動管理系統,將「永續」帶入活動規劃及旅遊景點管理,並要求不論在環境、經濟或社會三面向,都必須達到標準。2012年英國倫敦奧運及2015年米蘭世界博覽,都導入這個系統。和平島公園讓一般觀光提升為永續旅遊,在一片報復性旅遊的風潮下,擺脫打卡式走馬看花旅遊,走向更深度、更環保的旅遊模式,包括讓銀髮族成為專業的地質解說導覽員、帶領遊客走進社區小旅行、辦理環境教育、淨灘淨海活動,讓遊客在造訪自然的同時,也知道要尊重自然。  和平島公園董事總經理黃偉傑表示,我們很清楚觀光不是一味的滿足外來遊客的需求,而是必須要考量及溝通地方居民的想法,找出地方發展的共識,這才是國際上正在熱潮上的「永續旅遊」精隨。  此外,和平島公園推廣「零廢棄」觀念,以海洋廢棄物微展覽,結合無包裝商店,讓到和平島公園戲水的遊客,都可以用天然對海洋無害,無包裝在地沐浴鹽取代傳統沐浴品。島嶼物舍選物店,更是集合了台灣的永續品牌,以及在地藝術家的作品,讓遊客改變消費行動,在和平島公園都有更永續的選擇。  除環境永續的經營外,和平島公園也重視在地文化永續活動,每年冬季都會以在地文化為核心,推出在地文化的活動,結合過去歷史、打造深度體驗,今年冬季將推出共島─沖繩及和平島活動,讓民眾感受這塊土地,曾經擁有全台最大琉球村,延綿至今在這島嶼的雙島情誼,邀請民眾在冬季時,一起到和平島公園體驗這場文化體驗活動。

Read More

勞動部引進德國「雙軌制」 助職校生與職場無縫接軌

 記者潘立明/基隆報導  勞動部為協助在學青年順利接軌職場、培訓產業需求人才,引進德國「雙軌制」(Dual System)職業訓練模式並發展為符合本土需求的「雙軌訓練旗艦計畫」,協助青年學子兼顧學業與就業,除在就學時期提早進入企業培訓專業技能,畢業後能取得「畢業證書」、「結訓證書」及「專業職能證照」的「三證」,擁有比同儕更豐富的工作經歷與優勢,與職場無縫接軌。  勞動署北分署林仁昭分署長指出,「雙軌訓練旗艦計畫」結合政府、企業與大專校院、高職學校資源,以德國雙軌技職教育「師徒制」、「職務輪調」培訓方式,讓學生每週在企業實習三至四天、到學校上課二至三天,由政府提供至少百分之五十的學費補助,學校進行學科教育,企業提供職務訓練、工作津貼及勞健保,青年提早進入企業累積職場實務經驗,無縫接軌職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