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章梁感謝各界善心人士捐贈防疫物資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各界善心人士在疫情期間,踴躍捐贈嘉義縣防疫物資,縣長翁章梁大為感謝。 連日來捐贈防疫物資的有如下,縣議會副議長陳怡岳捐贈護目鏡二百支及六百顆肉粽,慰問員警辛勞。鴻海集團游象富、黃秋蓮副總裁,以「燕景基金會」名義捐贈嘉義縣消防局防護衣四百件。 范氏夫婦捐贈非醫療用防護面罩二百組,提供給有需要的弱勢民眾或單位。億堡實業有限公司捐贈二百五十包三公斤白米提供弱勢民眾;民雄鄉長何嘉恒暨力駿科技有限公司張義雄捐贈食品等級消毒劑防疫物資,提供嘉義縣消防局第二大隊所屬分隊。 嘉義基督教醫院捐贈嘉義長庚及大林慈濟新生兒防護面罩「慢慢猴有你罩一千份,自六月一日起到送完為止,凡在嘉義縣嘉義長庚或大林慈濟醫院出生的新生嬰兒可領取乙份,藉由護理師透過出院宣導時,進行新生兒防護面罩發放。

Read More

嘉義縣大林全面清消

嘉義縣大林鎮已全面清消,翁章梁二日前往關心。﹙記者張誼翻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縣長翁章梁二日中午直播防疫快報,向民眾報告最新的疫情發展及縣內相關防疫措施,也親自回應網友在粉專中的提問、建議等留言,他感謝鄉親對於防疫的關心與重視,積極配合縣府防疫措施,針對大林群聚感染,已完成大林鎮二十一里全面大清消。 翁章梁表示,嘉義縣目前確診個案十二人,其中大林大美里群聚共十一人染疫,五月三 十日至六月一日共篩檢二百二十人,除先前四人陽性住院治療外,其餘皆為陰性;目前持續擴大篩檢四大類人,分別為:一、確診者鄰居;二、社區的群聚點;三、訪查泡茶鏈可能接觸者;四、自認自己與泡茶鏈有關者。 翁章梁提醒,有被通知的民眾記得前往篩檢;儘管篩檢檢驗陰性仍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針對防疫相關措施,翁縣長呼籲,民眾可自主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單數者,於週一、三、五、日至市場採買,身分證字號尾數雙數者,週二、四、六至市場採買,減少群聚風險;也提醒民眾應謹記,少去多買,一次購足,要買可以,落實實聯,避免交談,減少停留,線上採買,安全快速,自主分流,全民共識。 紓困方面,嘉義縣設立紓困專區網頁,完整呈現中央與嘉義縣紓困振興資訊,因應三級警戒延長至六月十四日,嘉義縣政府將向中央爭取六百三 十五 個短期工作機會,詳情可直接至嘉義縣政府網站紓困振興專區(https://www.cyhg.gov.tw/bir/)查詢,或者電洽05-3620123轉8018勞工暨青年發展處。 直播中也邀請中正大學李淑芳老師示範健康操,翁章梁介紹,由他和舞蹈老師錄製「在厝顧健康」教學影帶,教導民眾如何在家運動顧健康,或每天上午七點和下午五點在世新、大揚有線電視台播出,邀請民眾在疫情期間,在家也能透過節目跟著運動舒緩身心。

Read More

嘉義縣醫事人員施打AZ疫苗達七成

嘉義縣第一線防疫人員消防、環保清消及警察於各衛生所積極施打。﹙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施打AZ疫苗速度快,醫事人員已達七成。縣長翁章梁二日宣布,明年提高警察及消防超勤津貼一千元。 嘉義縣施打AZ疫苗目前累計已接種七千九百七十劑,其中醫事人員優先施打,已接種五千六百四十三劑達七成。第一線防疫人員如消防、環保清消及警察於各衛生所積極施打。嘉義長庚、大林慈濟、朴子醫院、灣橋分院四家責任醫院醫護完成四千四百人接種。 縣長翁章梁優先讓第一線警消弟兄施打AZ疫苗,盼提升第一線防疫人員自我保護力,執行防疫最前線時能更加安心。 為感謝防疫第一線人員的辛勞,翁章梁二日宣布,警察、衛生、環保及消防加班費不受限,並頒發警察、環保及消防工作慰勞金。若因公受隔離或確診提撥慰問金。明年提高警察及消防超勤津貼一千元,提升第一線防疫人員相關福利津貼,感謝他們在防疫期間的付出。

Read More

端午連假 鰲鼓首創線上教學做香包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端午佳節將屆,宅在家除了追劇、玩遊戲還可以手做「蛤蛤蝠香包」應應景,嘉義林區管理處推出香包線上教學,以東石漁特產文蛤為主元素,加入艾草、雄黃和檀香粉等香料製作「高頭蝠特色香包」,只要在六月五日前完成線上指定任務,便可獲取郵寄的DIY材料包一份,獎品在六月八日前寄出,限額四十名,在家防疫也可動手做出獨一無二的福氣香包。 嘉義林區管理處指出,夏天氣溫節節上升,蚊蟲病菌容易孳生,先民製作香包並貼身配戴,用以驅走病原和害蟲,由於富有特殊香氣可趨離蟲害,故稱之為「香包」。嘉義林管處表示每到夏天,鰲鼓濕地的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都有成千上百的高頭蝠造訪,以蚊蟲為主食,而一隻高頭蝠一晚可以吃掉約三千隻蚊子,是當地居民最好的天然捕蚊燈、電蚊拍;今年端午特別利用在地素材-東石蛤殼,以高頭蝠為主題,設計出驅蟲納福的「蛤蛤蝠香包」,目前雖受疫情影響不能在外群聚,但透過簡單易懂的線上操作教學,宅在家製作香包,不但能享受端午節慶的氛圍,更可認識蝙蝠生態知識,歡迎闔家大小一同體驗。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現配合全台疫情狀況暫時休園,欲參加「蛤蛤蝠香包」線上DIY活動只需在家動動手指,追蹤「鰲鼓濕地粉絲團」中指定貼文按讚並留言,即可獲得「蛤蛤蝠香包」材料包(免付郵資),讓您在家動手製作可愛香包。本活動限量四十名,詳情請隨時關注「鰲鼓濕地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ogupark)相關活動訊息,或電洽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05-3601801),將有專人為您詳細說明。

Read More

宜蘭消防局獲贈隔離衣及漱口水

駿熠電子科技公司捐贈隔離衣一千件及漱口水一批予宜蘭縣消防局。(消防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在縣議會副議長陳漢鍾的牽線下,縣消防局二日再受駿熠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贈一批隔離衣及漱口水,由消防局長徐松奕代表受贈。 駿熠電子科技公司董事長劉憲治、副董事長衛純菁及股東蔣秀華為副議長陳漢鍾好友,陳漢鍾體認疫情嚴峻,了解第一線消防救護人員亟需防護衣執行救護工作,特別牽線好友慷慨捐贈隔離衣一千件及漱口水一批予縣府消防局,供第一線救護人員使用。 徐松奕說,這次受贈之隔離衣,為目前最急迫需要的防護裝備,期望能守護第一線防疫人員執行勤務的安全。

Read More

疫情下的療癒 陶博「偶然人間」照片線上徵集開跑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至八月卅一日推出線上「偶然人間—療癒小物影像募集計畫」活動,期在緊張的疫情期間帶給民眾從容溫暖的療癒力。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即日起至八月卅一日推出線上「偶然人間—療癒小物影像募集計畫」活動,邀請民眾用照片表心情,希望在緊張的疫情期間帶給民眾從容溫暖的療癒力。 陶博館指出,原訂五月廿一日起展出的「偶然人間」特展,選自廿二名陶藝家創作的「陶偶」,詮釋在變動的時代中,更能體會人與環境的密不可分,引領觀眾培養面對生活各種挑戰的態度;但受疫情影響,實體展覽暫時無法和觀眾見面,故推出定心舒壓的線上活動「偶然人間—療癒小物影像募集計畫」。 陶博館長吳秀慈表示,民眾只要成功將照片上傳活動網頁,除有機會在「偶然人間」特展中展出,還可參加抽獎,獎品包含「陶博館建築杯」個、「鶯歌Bowl」個、「小牛筆插」等,得獎名單將公布於活動官方網站。 吳秀慈表示,疫情將人們強制拉出生活常軌,更造成社交疏離,希望透過這次線上活動創造一個彼此聯繫的機會,歡迎大眾踴躍參加「偶然人間—療癒小物影像募集計畫」。她並推薦「數位陶瓷學院」,包括與藝術家有約、彩繪、捏塑、3D列印等超過一二0部教學影片,讓社會大眾在家裡輕鬆運用電腦、手機等數位裝置即可學習,相關展覽、學習資源可上陶博館官方網站。

Read More

居家防疫 羅東林管處推出線上直播服務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及羅東自然教育中心在防疫期間服務不中斷,推出了線上園區導覽及線上環境教育課程。(羅東林管處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配合居家防疫政策,林務局轄下森林育樂場域皆封閉至六月十四日止,不能到林場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是不是讓人覺得相當苦悶呢?羅東林管處轄內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及羅東自然教育中心,防疫期間服務不中斷,推出了線上園區導覽及線上環境教育課程,讓民眾在家也能夠親近自然又學習新知。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日起至十四日止,每天十時於FB粉絲頁以線上直播或是短片方式,為您介紹園區及區內展示館,透過專業的解說人員來介紹林場故事,讓您在家也能一覽園區風光又能夠了解林業歷史,彷彿置身林業文化園區,此外,也會邀請耆老來談談以前林場的生活,內容精彩可期。 羅東自然教育中心則規畫了一系列以林業為主題的免費線上課程,歡迎國小一至九年級及高中學校預約洽談,另為配合端午節也會於臉書直播「阿嬤的鹹草」水生植物相關課程,有興趣的名眾請務必追蹤羅東自然教育中心FB粉絲頁。

Read More

頭城、三星鄉鎮紓困方案出爐

宜蘭頭城鎮、三星鄉公所公告紓困方案,公所希望透過這項政策,一起跟攤商們共度難關。(頭城鎮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頭城鎮公所為因應疫情變化,公告紓困方案,公有零售市場、頭城商場等場所,自五月份起至八月底,減收店舖租金四個月;三星鄉同時宣布,六月起免收三星公有市場三十幾個攤商半年的租金。 頭城鎮紓困方案如下:一、公有零售市場(傳統市場承租商廿三攤,僅收清潔費四攤;不含燦坤、全聯) 自五月份起八月底共四個月,使用費及清潔費全免。 二、頭城商場(即:公共造產商場,一、二樓店鋪三十二家;不含住家),自五月份起至八月底共四個月,減收店舖租金百分之三十五。 三、鎮立游泳池業者,減收租金四個月。 三星鄉公有市場三十幾個攤商,免收半年的租金,共為所有攤商省下約三十七萬二千元;公所希望透過這項政策,一起跟攤商們共度難關。

Read More

爭取經費補助 花蓮核定4部落聚會所興建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協助各部落興建聚會所,花蓮縣政府積極向原住民族委員會爭取經費補助,一一0年度總計核定六千四百三十九萬餘元興建四座聚會所,提供部落族人聚會及祭典使用。本次核定的聚會所有壽豐鄉共和部落、瑞穗鄉烏槓部落、光復鄉香草場部落及馬佛部落。 縣府原民處長陳建村昨日表示,聚會所是族人引領期盼的文化傳承場域,與部落多次溝通及協調,興建基地均位於部落族人長年舉辦豐年祭及祭典的場地。經縣府及公所積極完成用地變更、規劃設計至取得建造執照,報請原民會核定執行,執行經費為花東基金通過的聚會所興建計畫,花東基金挹注七成五、原民會補助一成五、縣府及公所配合一成,後續將積極辦理工程招標、施工及驗收等程序,及早完成興建。 陳建村指出,瑞穗鄉烏槓聚會所為花蓮縣第一座都市計畫個案變更而獲執行的案例。現階段花蓮縣第二期及第三期綜合發展實施方案─部落聚會所興建計畫已完成新城鄉順安、北埔、吉安鄉慶豐、花蓮市大本、秀林鄉民有及卓溪鄉中平等六座,施工中為萬榮馬遠部落,已發包待施工為花蓮市吉寶竿、根努夷、拉署旦、吉安鄉南華、萬榮明利、玉里鎮玉城等六座,加上本次準備辦理的四座聚會所,均可望於今年度動工,明年度將陸續完工及使用。

Read More

舌長50公分可挖鼻孔 長頸鹿超厲害

長頸鹿:我們的舌頭很靈活,動作太快攝影師不好拍,下次你們自己來動物園看吧!(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有幾個人可以用舌頭舔至自己的鼻頭?最厲害的當數長頸鹿因為長頸鹿但舌頭長達五十公分,可以輕鬆用舌頭舔到鼻頭,甚至還可以用舌頭來挖鼻孔和清潔耳朵呢! 長頸鹿除了脖子很長之外,牠們的舌頭也比其他哺乳動物要長上許多,人類的舌頭長度平均約十公分左右,長頸鹿的舌頭則有五十公分那麼長,讓牠們可以順利地採摘到生長在樹稍上的嫩芽。 動物園說,大部分的動物舌頭是呈現粉紅色的,但長頸鹿的舌頭顏色為紫黑色,有一種說法是長頸鹿每天要花費長達十二個小時的時間採食樹葉,舌頭長時間暴露在外面容易曬傷,於是長頸鹿便演化出紫黑色、能抵抗紫外線照射的舌頭。 住在臺北市立動物園裡的長頸鹿家族,可以品嚐到桑樹、血桐、構樹、三黃?和白匏子等。(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住在台北市立動物園裡的長頸鹿家族,可以品嚐到桑樹、血桐、構樹、三黃?和白匏子等樹葉,其中長頸鹿們最喜歡吃的是桑樹的嫩葉;牠們雖然不怎麼喜歡白匏子,但不怎麼挑食的長頸鹿,還是會乖乖的將所有保育員提供的樹葉吃光光。 動物園表示,在炎熱的夏季,動物廚房為長頸鹿設計菜單,出現少量的洋蔥,以提升食慾、促進消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