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與青年洗地板做公益

新北市長侯友宜和NGO青年一同清洗板橋435廣場,期盼正向的力量能夠幫助街友、更生人及高關懷青年找回一技之長。(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二十日在板橋435藝文特區舉行公益洗地板活動,市長侯友宜拾起水槍與「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以及致力協助高關懷族群的NGO青年一同清洗板橋435廣場,侯友宜期盼正向的力量能夠幫助街友、更生人及高關懷青年找回一技之長,以一己之力翻轉人生、回饋社會。 侯友宜表示,他很感謝有機會和林立青老師與現場許多NGO青年一起參加,也希望以後可以多辦這種公益活動。他表示,他很喜歡林立青的書「做工的人」,因為裡面可以看到底層的故事。他之前第一線當刑警,就是會接觸到很多底層的朋友,看見他們因為環境的問題,或是在人生的過程中有些變數,因此走上不同的路。像最近華燈初上,就讓他想到當年在轄區中看到的那一面社會。他希望可以給他們更多機會,讓他們知道社會沒有遺棄他們。能夠多幫助一個人回到職場,就能多挽救一個邊緣人,甚至是一個家庭。

Read More

新北淨灘 8船加入藍海艦隊

船舶出航撈除海漂廢棄物。(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環保局為展現潔淨海洋的決心,二十日於領袖海洋淡水遊艇碼頭及沙崙海水浴場辦理淨海及淨灘活動,同時設攤進行海洋環境教育宣導,現場約二五0人參與,共清除八四點五五公斤海洋廢棄物。還有八艘船舶響應加入「新北市藍海艦隊」,未來將於娛樂之際,落實「垃圾不落海、隨船做環保」理念。 環保局表示,這次活動攜手國際扶輪3522地區台北市松智扶輪社、台灣扶輪帆艇聯合會及淡水區漁會等單位,也號召八艘船舶共同響應淨海活動,載民眾出航撈除海漂廢棄物,而船主們也加入「新北市藍海艦隊」,未來將繼續為海洋保護盡心力;而淨灘活動中,民眾除撿拾一般常見的海洋廢棄物外,也特別使用篩網與鏟子,將沙灘中細小的塑膠碎片篩選出來。 此外,活動現場亦設置環境教育攤位,進行「資源循環樂生活」、「揪愛淨灘」及「海汙應變要領」等主題式宣導,藉由趣味的互動強化民眾之資源回收及垃圾減量觀念,並推廣淨灘、海洋汙染應變及源頭防治等相關知識。 環保局說明,海洋廢棄物近年來已成為國際關注的議題,大多數的海洋廢棄物來自陸源,其產生的原因,包含人類活動、使用塑膠製品及不當處置等,而塑膠製品產生的化學物質與微型塑膠,亦將透過食物鏈傳遞,危害海洋生物甚至於影響人體健康。 環保局補充,環保局持續推動海岸認養制度,而松智扶輪社亦響應海岸認養,於淡水龍蝦嶼海岸,承諾每年將定期清理並維護認養的海岸段,以實際行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Read More

耐斯婚宴 嘉縣確診者同住家人又一確診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衛生局二十日公布的確診案22013。與十九日公布耐斯喜宴案21916為夫妻關係,其足跡單純與案夫相同。 因應耐斯喜宴之確診案,全縣共設四處篩檢站,總計篩檢一千三百六十九人,結果均為陰性。應變中心陸續發送細胞簡訊一千二百八十三通,連續至四處社區擴大篩檢站做pcr檢測,八處定點診所提供家用快篩試劑,應變中心呼籲有呼吸道症狀民眾,請至定點診所就醫,由醫師評估發放試劑篩檢。 案22013為耐斯喜宴確診案21916之妻,因夫確診匡列密切接觸者,必須進行隔離採檢,目前已送醫院隔離治療中,足跡單純多以農務及家中為主。匡列密切接觸者七人(嘉縣二人,外縣市五人),篩檢結果全數陰性,均居家隔離中。 翁章梁縣長表示,因應耐斯婚宴群聚案,全案目前匡列居家隔離五十三人,自主健康管理三人,入住集檢所十四人,縣府持續擴大疫調,並發出細胞簡訊一千二百八十三通,提醒與確診者足跡重疊民眾,可憑簡訊至長庚、慈濟醫院、民雄運動公園及秀林國小四處篩檢站篩檢,衛生局持續擴大疫調中。有關秀林國小停課部分,也要求教育處妥為規畫因應機制,評估是否視訊教學等。 衛生局呼籲,完整接種三劑新冠疫苗,是最基礎保護方式,如感染更可預防重症發生,為提供民眾專業便利篩檢服務。全縣包括慢性病防治所、尚群、賴政友、昌模、定安診所等計開設八處定點診所,提供家用快篩試劑,相關配合發放公費快篩、社區定點診所及社區篩檢站訊息,可上衛生局網站查詢。 呼籲有呼吸道症狀民眾,請至定點診所就醫,由醫師評估發放試劑篩檢,且務必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或撥打1922專線,若未完整接種疫苗者,皆可至各鄉鎮衛生所或合約院所隨到隨打,才能保護好自己,減少防疫漏洞。

Read More

萬金石馬拉松 肯亞好手奪魁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今年邁入第二十屆,二十日在市長侯友宜於萬里太平洋翡翠灣鳴槍下開跑。(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今年邁入第二十屆,市長侯友宜二十日一早與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理事長葉政彥等人,在萬里太平洋翡翠灣鳴槍開跑,鼓勵參賽選手跑出不平凡的自己,也呼籲眾人陪伴萬金石見證下一個二十年。最終由周廷印奪下國內男子組冠軍,女子組則由曾獲全運會銅牌的素人好手李佳玫奪冠。 侯友宜表示,萬金石馬拉松邁入第二十年,是很重要的里程碑,感謝中華民國田謝協會與市府共同合作,讓萬金石馬拉松從地方型賽事躍升至國際舞台,取得桐標籤和銀標籤認證,接下來會努力獲得金標籤及最高等級白金標籤認證,讓全世界看見新北市。 因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新北市今年配合世界田徑總會,以「菁英賽」規模舉行,金標籤規格籌辦,吸引二十國、八十九名外籍選手參與,總計約九八00名選手報名。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今年邁入第廿屆,吸引廿國、八十九名外籍選手參與,共約九千八百人報名。(記者蔡琇惠攝) 侯友宜說,每年都很期待與愛好馬拉松的跑手齊聚在最美山海線,分享運動喜悅,祝福所有跑者發揮最佳表現,跑出不平凡、最有自信的自己,也呼籲參賽者一直跑下去,陪伴萬金石馬拉松見證下一個二十年。 本屆馬拉松男子組由來自肯亞的KIMUTAI Felix,以二小時十八分二四秒拿下總冠軍,女子組總冠軍則為衣索比亞的GEDEFA Motu Megersa,用時二小時四九分十七秒。國內男子組由周庭印,以二小時三一分四一秒拿下冠軍,女子組冠軍李佳玫,以二小時五七分五五秒傲視群嬌;挑戰馬十公里男子組冠軍為李立軍、女子組冠軍賴庭萱。 體育處表示,萬金石持續深耕永續環境理念,與富邦金控合作,響應「Run for Green」理念,提供完賽選手種樹服務,共同為環境盡一份心力。完賽成績證明以電子方式提供,選手可至官網下載列印。

Read More

高規格維護競賽安全獲好評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二十日開跑,有超過九八00位選手參加,許多參賽者都希望能完成紀錄成就不凡的自己,新北市警局與轄區的金山警分局對於會場安全維護與交管,更是採取最高規格,也獲得國內外選手們一致好評。 新北市警察局長黃宗仁表示,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目前是銀標國際賽事(國際馬拉松賽事分為白金標、金標、銀標、銅標等四個等級),市長侯友宜希望未來能讓這項賽事,往白金標賽事邁進,新北警方也在每次勤務後,檢討不足之處,提升維安規劃,力求最高標準,不讓任何意外發生。 新北市警局這次動員了警力三五八名、民力二五七名,共六一五名警民力,針對會場及周邊進行「滴水不漏」的交管維安,陸空總動員,除了出動保安大隊霹靂小組反恐等級維安、刑大警犬隊防爆及偵蒐外,更派出無人機隊對於空域進行維安監控,要讓所有選手都能在最安全的環境下參賽。 警方表示,二十日凌晨每個活動人員與新北警同仁,都先到現場逐一檢視環境,各單位支援型警、鑑識人員與警犬隊在會場偵蒐進行場檢,查看有無不法物品與爆裂物,各路口交管員警事先檢視周邊,確保交通管制萬全,避免有車輛闖入,會場周邊制高點,更有員警架設攝影機監控會場的一舉一動。另外,會場也禁止民眾使用無人機拍攝,主辦單位公告賽事當日主會場及周邊為禁飛區域,新北警方並規劃空拍機攔截小組在會場加強巡視。 警方也在賽事起(終)點區域規劃巡邏偵檢小組攜帶金屬探測器,加強會場周邊安全查察與巡邏,也在起跑(終)點、活動現場及周邊架設千萬畫素即時影音傳輸系統,第一時間傳輸活動現場狀況,同時利用各路口監視器及機動架設M-Police掌握沿線路口交通狀況。

Read More

活化新埔舊行政區 開啟新動能

啟動新埔鎮舊行政區新動能,竹縣文化局推動修復再利用計畫。(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原竹縣新埔鎮公所所在的舊行政區五棟建築二0一七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目前採短期租借方式提供公部門使用,考量此區為新埔歷史街區上少有的完整公共空間,新竹縣文化局爭取補助推動修復再利用計畫。 文化局表示,日前於新埔鎮公所舉辦再利用說明會,邀柿餅、柿染、文創、餐飲、農藝業者、地方創生規劃單位、周邊社區里長們出席,一同集思廣益,期盼舊行政區建築群這個文化資產轉身成為集結社會文化動能、啟動地方再發展的重要引擎。 規劃單位林志成建築師提議,可設立全國唯一「柿產業主題博物館」,綜合柿餅、柿染、柿木、柿酒等完整柿產業構面,搭配展示、餐飲、文創伴手禮、體驗工坊,作為地方產業舞台。考量柿餅產業具季節性,與會單位建議能結合新埔水梨、柑橘,共同組成產業文化館擴大支撐基礎,以觀光工廠型態,吸引多元遊客。 新埔鎮公所主任秘書王偉全表示,未來營運必須有商業機制,為留住在地青壯人口,在地人士希望增加婦幼托育和兒童教育空間,另外也可設立書店、工作坊、經常舉辦交流活動,讓這處歷史建築群也能轉變成為吸引青年回鄉的創生基地。 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新埔鎮公所舊行政區建築群包含鎮公所、鎮代會、議事堂、衛生所、民眾服務站等五棟主建築物,另還有檔案室、倉庫等附屬建物,可使用面積約六百八十九坪,土地面積約一千三百四十五坪。 文化局彙整各界的意見將提報中央,考量整體範圍廣大,目前還有社福中心、幼托使用,將採分期分區方式,爭取中央補助後續的設計和工程經費。

Read More

增燒花蓮垃圾 宜縣府研議協助

花蓮縣府呼籲鄉親,垃圾源頭減量刻不容緩,請民眾配合政府資源回收政策。(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提升花蓮縣政府施政效能,花蓮縣長徐榛蔚日前率縣府各局處一級主管赴宜蘭縣考察,汲取外縣市施政經驗。由於花蓮既有掩埋空間已呈現飽和,徐縣長在與宜蘭縣政府會見中,極力爭取利澤廠增加花蓮垃圾焚化量,由目前每日一百公噸提升至一百三十公噸,冀盼宜蘭縣府予以協助花蓮燃眉之急,宜蘭縣府則表示將研議協助。 花蓮縣政府昨日表示,目前花蓮縣既有掩埋場均已呈現飽和,無法再進行掩埋作業,而又無焚化爐可解決垃圾問題,需清運至宜蘭縣處理,然宜蘭利澤焚化爐進行歲修,導致花蓮縣垃圾焚化量漸少,使得垃圾均堆置在各鄉鎮市掩埋場中,長期堆置下亦造成環境問題。 縣府指出,花蓮縣境內無營運中的焚化爐,垃圾須從各鄉鎮市轉運平台或掩埋場,運往宜蘭利澤焚化爐焚燒,加上隨著疫情環境較為鬆綁,觀光人口上升,又因疫情的關係,民眾飲食的習慣改變,外帶餐點及外送服務蓬勃發展,造成垃圾量不減反升,截至去年十一月止,花蓮縣一一0年垃圾產生量已高達十三萬九千二百六十三公噸,每人每日垃圾產生量為一點二九公斤,較一0九年同期高出二點四個百分點,導致垃圾僅能暫時堆置於各鄉鎮市轉運平台,且暫存空間有限。 縣府冀盼宜蘭利澤廠歲修完成後,能將花蓮垃圾焚化量由每日一百公噸提升至一百三十公噸,進而減輕花蓮因焚化廠歲修期間堆積的垃圾量。縣府也呼籲鄉親,垃圾源頭減量刻不容緩,請民眾配合政府資源回收政策,並在飲食時,可自備環保餐具與容器,減少一次性餐具之使用,建立垃圾源頭減量觀念,並向下紮根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以維護花蓮縣青山綠水的自然環境。

Read More

宜蘭綠博裝置藝術翡翠樹蛙吸睛

今年宜蘭綠色博覽會覽園區「翡翠樹蛙」裝置藝術曝光。(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今年宜蘭綠色博覽會三月廿六日在冬山河生態綠舟開幕,三月二十日是世界青蛙日,綠覽園區「翡翠樹蛙」裝置藝術也曝光,其中設在怡然聚落的翡翠樹蛙,造型可愛吸睛,盼藉此凸顯生物與棲地保育的重要性。 主辦單位表示,今年宜蘭綠色博覽會以「夢幻島嶼 Dream Island」為主題,設計翡翠樹蛙、烏龜怪方蟹等二十個與保育有關的裝置藝術。其中翡翠樹蛙最早在翡翠水庫被發現,因翠綠色外表而得名,屬於台灣特有種生物,眼睛周圍有一圈金黃色虹膜、一條明顯的過眼線,宛如戴著一副金框眼鏡,會發出「呱啊」、「咯咯咯」叫聲。 主辦單位說,翡翠樹蛙主要分布在宜蘭、新北、桃園的低海拔山區闊葉林、果園、茶園、竹林,應減少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保護牠們的棲地,讓珍貴物種繁衍下去。

Read More

苗伯公照護站數量冠全台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政府配合客委會共同推動「伯公照護站」計畫,今年共有一百二十個站點,達到各鄉鎮市都有伯公照護站及站點數全國最多的目標,同時協助輔導站點提案申請經費,獲客委會核定補助三四七萬八千元提供六十個站點辦理客家文化及老幼同樂活動,以客家元素為基底,共下營造健康友善樂齡的客庄環境。 文觀局表示,「伯公照護站」是客委會為推動「建構客庄伯公醫療行動網」及「推動夥房銀髮照顧中心」等政策,配合衛生福利部長照計畫,結合各縣市原有的C級長照據點執行的計畫。 為提供長輩更完善的服務與照顧,積極配合推動政策,今年共有一百二十個伯公照護站,較去年增加十五個站點,站點數是全國第一,期望未來有更多的C級長照據點加入伯公照護站行列,提供長輩們更完善的照顧服務與更無憂的環境,營造「伯公作伴 快樂客庄」的靚靚苗栗。 今年客委會補助項目有文化及服務加值二項,文化加值為客家文化活動,以照顧客庄長輩為主,辦理客家文化相關之健康促進活動。

Read More

夜觀台灣狐蝠 花蓮生態體驗

臺灣狐蝠。(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台灣狐蝠是我國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除了龜山島與綠島之外,花蓮市內棲息有穩定且易於觀察的族群是相當幸運的事情,花蓮縣政府今年於北濱公園規劃八場次夜間生態觀察推廣活動,邀請大家一同參加狐蝠夜間觀察活動,認識這個可愛又神秘的動物。 台灣狐蝠是非常稀少的野生哺乳動物,野生動物保育法立法的時候農委會就將台灣狐蝠公告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在許多生態觀察者的眼中與石虎、黑熊、水獺並列為「四大神獸」,過去曾經在綠島有數千隻族群,但後來被大量捕抓逐漸消失,二0一七年《台灣陸域哺乳類紅皮書名錄》也將其列為極度瀕絕等級。根據專家學者近十年的台灣狐蝠調查結果發現,除了龜山島及綠島還有少量的族群存在外,本島僅在花蓮市周圍有五十隻左右的台灣狐蝠族群。 花蓮縣府致力教育推廣,將正確的保育觀念傳達給更多民眾和學生,讓大家了解臺灣狐蝠的重要性。(記者林有清攝) 台灣狐蝠因臉長得像狐狸故得其名,大眼金脖為其特徵,展翅可達一公尺,常於夜間出沒,民眾多半以為是大鳥飛過。台灣狐蝠與人類的生活領域重疊,常面臨食物來源減少以及人為干擾的壓力,尤其花蓮市區是台灣狐蝠重要的活動範圍。縣府農業處為了讓民眾認識狐蝠並且以正確又不干擾牠們的方式觀察,與洄瀾風生態公司合作推動花蓮市夜間生態觀察的體驗活動,透過友善狐蝠不打燈干擾的觀察方法來認識、揭開其神秘面紗。 農業處陳淑雯處長表示,花蓮很幸運可以有台灣狐蝠的族群,希望花蓮市民眾和各機關單位一起守護牠們,共同跨局處合作保護台灣狐蝠的棲地。縣府致力教育推廣,努力將正確的保育觀念傳達給更多民眾和學生,盼讓大家了解台灣狐蝠的重要性,讓花蓮成為台灣狐蝠友善城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