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提名人許采蓁 指南高雄沒落

國民黨苓雅新興前金區議員提名人許采蓁表示,了解先人的足跡,才能驕傲或內省,才能看見不足,才能走向更好!(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苓雅新興前金區議員提名人許采蓁四日表示,了解先人的足跡,才能驕傲或內省,才能看見不足,才能走向更好! 許采蓁提到,過去的年代,鹽埕舊崛江如此繁華,車水馬龍的街道中此起彼落的叫賣聲絡繹不絕,當時高雄的觀光盛況可想而知;而她正好經歷新崛江的繁榮時刻,當時的崛江簡直是年輕人的聖地,堪稱潮流時尚最尖端的高雄『西門町』,如今逛街的人卻寥寥可數,令人不勝唏噓。 許采蓁表示,過去熱鬧的南高雄,現在卻人口外移的情況嚴重,如何再次復甦過去盛況?過去為開發中國家如越南、泰國…等,但都更規劃卻設想的比今日的台灣更加周到! 許采蓁指出,『從收到通知後,到拆解補貼金、補償賠償金;亦或是協助居民移居到更佳的居所,搬遷到已經為其準備好的房屋』一切以人民為優先考量;反觀台灣,接受到通知後,人民未有妥善居所,甚至無家可歸,白布條上街遊行、示威抗爭,紛紛擾擾爭議不斷,這真的是都更計畫下的悲劇?還是政府沒有重視人民的基本權益呢? 許采蓁強調,她一直重視都更規劃的問題,如今聽到民眾的心聲,即使僅有短短幾分鐘,也讓她更了解這件事情的急迫性,這些聲音將化為她的動力,持續為地方發聲,努力讓高雄變的更好!

Read More

大葉大學張煥霖 全國學生攝影比賽獲銅獎和優選

大葉大學學生張煥霖參加全國學生攝影比賽獲銅獎和優選。(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大三生張煥霖,以空拍機拍攝西螺大橋、桃園機場周邊、火炎山、鼻頭角,用空拍視角紀錄台灣,作品「居高臨下」參加中華攝影教育學會舉辦的二0二二全國學生攝影比賽,榮獲銅獎,另一組攝影作品「城市脈動」也獲得優選。 張煥霖表示,比賽沒有指定創作主題,規定四張照片為一組,獲得銅獎的「居高臨下」,包含「半邊」、「遺忘」、「畫布」、「戰艦」四張照片,他運用空拍機拍攝,呈現三維視角,希望大家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欣賞台灣的美。 他說,其中的「半邊」拍攝地點是火炎山,中間的道路劃分出田與溪,搭配現場光影,兩邊呈現截然不同的風景,「遺忘」拍攝桃園機場附近的廢棄飛機,「畫布」是缺水期的西螺大橋,乾涸的河床就像畫布一樣,拍攝鼻頭角的「戰艦」則是用六張照片拼接而成。 張煥霖說,「城市脈動」則由「一柱擎天」、「九份山城」、「東京夜」、「耀動東京」組成,有跨年夜拍的煙火畫面,也有高中出國拍下的旅遊紀錄。他從高中開始就很喜歡攝影,就讀大葉後,老師劉政銓教他打光的技巧,及不同材質與光影的表現方式,他也在家做了一個小攝影棚練習,嘗試不同類型的拍攝。全國學生攝影比賽每個人最多可以投稿兩組,很開心兩件作品都受到評審肯定。    

Read More

彰化四日新增確診1336例 縣長呼籲快帶孩子接種疫苗

王惠美縣長、葉彥伯局長說,有打疫苗有保障,請未完成疫苗接種的民眾趕快施打疫苗。(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化四日新增確診1336例。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這是近幾個月來最低的確診數字,未來將可能進入常態流行狀態。對於有十二歲兒童家長關心孩子可否施打NOVAVAX疫苗,縣長王惠美則表示,僅十八歲以上才可接種該疫苗;王惠美同時呼籲未打滿二劑的兒童,不管是造冊或自行預約,請家長帶孩子依約施打疫苗。 王惠美指出,五到十一歲兒童BNT疫苗第二劑,學校已完成排程,同意接種率約五成,,縣府將在七月八日前在一七五個學校完成疫苗接種;至於五到十一歲兒童莫德納第二劑接種,可自行前往縣內各合約醫療院所或配合學校意願調查接種。王惠美說,截至七月三日,彰縣應接種數35583人,已接種13145人(約36.94%),其中BNT接種9566人、莫德納接種3579人。 葉彥伯局長表示,五月卅日至六月十七日是彰縣疫情的高原期,六月十一日為高峰,累計感染率8.98%,符合中部地區的緩升緩降情形,這有助於醫療量能的紓解,昨日彰縣降到1336例,未來將維持在一到二千例之間,有可能進入常態性的流行狀態。不過請尚未打滿疫苗的民眾趕快施打,不必等到另波疫情再起,才要搶著打。

Read More

虛擬健保卡導入阿里山偏鄉 遠距看診更便利

虛擬健保卡導入阿里山偏鄉,遠距看診更便利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中央健康保險署與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合作,4日於嘉義縣阿里山鄉達娜伊谷表演廳,舉行首場虛擬健保卡實體教學,透過遠距醫療連線,讓患者能更及時的獲得診斷與給藥,省去舟車奔波的勞苦。 健保署表示,IDS計畫現階段可和「遠距醫療」結合,作為山地離島重要的醫療主軸之一。而申辦虛擬健保卡,就醫時只要出示手機的QR code就可以完成掛號、看診、檢驗及檢查,此外若是家屬與陪病者,也可以透過虛擬健保卡的授權服務協助看病者就醫。 活動當日也邀請個案劉小姐示範遠距看診,她因疑似帶狀皰疹至阿里山醫療站看診並以虛擬健保卡掛號,醫療站採用遠距機器人方式連線至遠距端聖馬爾定院本部,由遠距端醫師協助看診,並與在地端醫療站醫師溝通,最後再由醫療站醫師協助及時開立抗病毒藥物治療帶狀皰疹。 聖馬爾定醫院林慈恩副院長表示,阿里山雖有24小時醫療站,若病患狀況需專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時無法立即處理,但透過虛擬健保卡的遠距診療,由在地端聯繫遠距端便能進行即時遠距會診,不限科別,給予患者更精確的診斷治療,讓就醫能夠更省時便利。

Read More

嘉義區監理所推動雲林海線幸福巴士 四日通車營運

嘉義區監理所與雲林縣政府聯手推動幸福巴士203線,四日正式通車營運。﹙記者張誼翻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與雲林縣政府聯手推動幸福巴士「203水林蘇秦海埔─北港」線,四日正式通車營運,路線串聯水林鄉內重要據點及往返北港等交通要道,有效提升公共運輸服務涵蓋率,建置更完善的雲林縣公車路網,滿足偏鄉居民就醫、就學及民生採買的交通需求,實現偏鄉行的正義。 203幸福巴士路線由公路總局提供營運及行銷費用等相關補助,並由嘉義客運營運。路線沿途停靠水林鄉村里活動中心、廟宇、學校等人潮聚集地點,全線停靠十五站,民眾可就近搭乘,滿足水林往返北港交通需求。全線長度約二十一點八公里,每天固定往返三趟次,並可依個別需求提前預約班次時間,外出採買、就醫更彈性,讓許多鄉親都大讚「揪感心」。 嘉義區監理所所長黃萬益表示,目前全國已經輔導推動了一百二十五個鄉鎮共三百二十七條路線,全國公共運輸涵蓋率達到八九點九五%,透過中央與地方共同努力,期望未來滿載愛的幸福巴士能開進雲林縣的每處偏鄉,讓交通不便不再是偏鄉的專利。 黃萬益表示,雲林人口外流及高齡者比例偏高,村子裡大多是老人或小孩,每次出門都要請家人或鄰居接送,幸褔巴士通車後,交通更加便利,希望鄉親幫忙「樓上揪樓下,厝邊揪隔壁」宣傳推廣,有事沒事常出門,讓生活更添色彩。    

Read More

嘉義縣消防局 加強住宅用火警警報器宣導

嘉義縣消防局與衛生局攜手守護獨居失智長輩,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消防局與衛生局攜手守護獨居失智長輩,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降低炊事不慎風險,共同守護失智長輩用火居家安全。 這兩單位攜手守護縣民安全拍攝宣導短片,除表揚照專暖心善行,也藉此機會提醒嘉義縣縣民,本年度特別針對設籍本縣之住宅場所,提供「免費補助」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一顆,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嘉義縣衛生局表示,日前嘉義縣長照中心照專訪視個案時,有感獨居長者常因炊事不慎、爐火忘記關閉,造成煮食燒焦的情形,也讓周遭鄰居精神相當緊繃,於是便前往東石消防分隊協助申請「住宅用火警警報器」,並協助個案安裝。 東石鄉張阿伯失智且獨居,向衛生所申請長照服務,照專訪視時,發現阿伯常常忘記關火、東西煮到焦黑、放到爛掉。鄰居經常聞到燒焦味,擔心真的失火被波及。照專除協助媒合長照就醫交通接送,心中仍牽掛著阿伯忘記關火這件事,主動幫阿伯向東石消防分隊申請火災警報器,希望透過警報器的提醒,提升阿伯住家安全,也降低鄰居擔心。 照專熱心的舉動,在嘉義縣消防局新聞媒體承辦人得知後,立即主動連繫衛生局承辦人員,籌畫拍攝宣導短片,除表揚照專暖心善行,也藉此機會提醒嘉義縣縣民,嘉義縣消防局提供「免費補助」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一顆,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根據統計,住宅火災最常發生的原因為「電氣因素」、「敬神祭祖」、「爐火烹煮不慎」,這三個火災發生原因率去年即占80%。 火災預防科統計嘉義縣一一0年發生之住宅火災案件,因住警器成功發報件數達十二件,今年一月迄今,也有四件成功發報案件,可見裝設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可有效達到預防火災擴大,及早預警逃生應變。 翁章梁縣長表示,失智症狀常見有健忘情形,所以家裡有失智或獨居老人獨自在家時,經常會有火災情況發生,有必要整合衛消單位合作安裝火災警報器,守護縣民居家安全。 嘉義縣消防局局長呂清海呼籲民眾,除免費申請「住宅用火警警報器」一顆外,若經濟能力許可,可於每一居室各裝一個住警器,才能全面守護家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知卡宣戲水活動 花蓮縣民持身分證件免費入園

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開園三天遊客近七千人次。(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二0二二知卡宣戲水活動」暑假在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熱鬧登場,自七月一日開幕後,每天早上戲水活動尚未開始即有民眾一家大小興高采烈前來等候,八點四十分開始售票,花蓮縣民、外縣市民眾亦非常有秩序的排隊入場,大小朋友有備而來,一入園直奔戲水區,在炎炎夏日沁涼戲水趣。開園首日即湧入破二千人次遊客、開園三天遊客近七千人次。 花蓮縣長徐榛蔚指出,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為落實使用者付費,於今年首度收費,入園須酌收五十元,但設籍花蓮縣的縣民(持身分證)、十二歲以下或身高未滿一百五十公分的兒童、持有身心障礙證明之本人及其其必要陪同者一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持有低收入戶證明者等五類身分民眾,憑證明文件免費入園。 農業處長陳淑雯提醒,園區的防疫措施謹慎,除了用餐、戲水之外,須全程配戴口罩,水質每小時有專人檢測,並公告在水域服務台旁,以供遊客可以安心下水;寵物入園必須牽繩及寵物尿布墊,並禁止進入水池。 徐榛蔚表示,民眾在知卡宣除了可以戲水消暑外,現在還有共融公園能夠玩耍、散步在綠森林草花園區中,享受都市森林芬多精,此外,暑假期間花蓮縣政府於園區內的種子圖書館,連續八個週六日推出食育、食農相關手作課程,滿足民眾一家大小一整天的活動。

Read More

中國科大觀管系 辦理2022年教育部學海築夢

中國科大觀管系辦理2022年教育部學海築夢 ,提供學生畢業後即擁有日系國際餐旅業實務工作經驗,培養全球移動力。(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中國科大觀管系再次榮獲二0二二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的肯定與補助。,為此,系方日前辦理學海築夢計畫家長說明會,系主任羅旭壯表示,提供學生畢業後即擁有日系國際餐旅業實務工作經驗,培養全球移動能力,是系上努力發展方向。 觀管系計畫主持人謝理仰老師表示,除了聘請業師繼續加強職場日語會話能力外,家長說明會也說明相關注意事項外,更邀請連續二年前往日本實習的觀管系畢業校友顏美嘉分享日本實習生活準備、日本職場文化、實習經驗等,讓預定今年七月中旬出發前往日本九州熊本縣株式?社阿蘇?司、杖立?光大飯店肥前屋報到的董士語、徐品樑、許為程、謝浩東等四位同學,勇敢開起海外築夢學習生活。 羅旭壯說,系上每年申請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日系國際餐旅管理菁英人才培訓計畫」的用意,主要為提供中國科大觀管系學生在學期間得以藉此海外實習計畫,學習日本國際餐旅管理及國際經營管理等專業,此計畫更與本校管理學院日本實習學程進行結合,讓學生在學期間修讀學程進行日語能力、強化觀光餐旅專業學理外,更培育學生於未來職場中擁有之多元文化能力、餐旅管理專業能力、全球移動能力等,提供學生畢業後即擁有日系國際餐旅業實務工作經驗之系發展特色。  

Read More

新北運動熱區體驗課 金牌選手傳授經驗

羽球界星星王子呂佳彬從羽球規則、動作講解、場上意識分享、比賽經驗分享,讓你充實羽球運動知識。(新北市體育處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今年「運動i臺灣計畫新北運動熱區」從四月開始到十月底,接續開出多元豐富的室內外運動課程,超過三百四十小時的專業課程全都免費上,七月二十四日起至九月二十五日還有九場金牌選手驚喜課程,活動全都免費,即日起可至《新北運動熱區-區動城市》活動網站(https://reurl.cc/rQeWbZ)報名,喜歡運動的朋友別錯過與金牌選手學習的機會。 體育處表示,金牌選手驚喜課程場場精彩,《七月二十四日、八月月十四日鐵人三項》由張團畯分享三鐵在他生命中的價值,關於運動、生活、家庭,帶你了解堅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八月六日初級拳擊》拳后林郁婷帶你用最安全的方式接觸看上去很危險的拳擊項目,透過拳擊的規則介紹,基礎的教學,讓民眾親自體驗拳擊的熱血感受。 《八月六日跑步》國內馬拉松賽事常勝軍蔡昀軒分享訓練內容,從暖身、收操、配速訓練等,邀請大家一起感受跑步的樂趣。《八月十三日體操》由洪源禧及洪仕東兩位金牌選手帶你認識體操的種類、動作欣賞,分享運動日常飲食,國家隊的生活及未來規劃等。《九月三日跑步》曾廷瑋帶你做肌力與敏捷訓練等,感受跑步帶來的正能量。《九月二十五日基礎羽球》呂佳彬從羽球規則、動作講解、場上意識分享、比賽經驗分享,讓你充實羽球運動知識。 體育處表示,配合教育部體育署運動i臺灣2.0專案推廣全民運動,今年以《區動城市》為主題開出各項課程,包括森林跑站(板橋、土城)、Waypoint FITNESS (新莊)、蜂巢運動(林口、泰山、五股)、體超(三重、新店、中和),課程包含很受歡迎的跑步、肌力訓練、舞蹈等,也有特別球類運動,像是健球、旋風球、地壺球,分齡的體操、籃球、拳擊等。

Read More

中市勞工局改善無障礙設施 營造友善環境

台中市勞工局於沙鹿區勞工服務中心設置「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中心」,改善無障礙坡道,營造友善環境。(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勞工局於沙鹿區勞工服務中心設置「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中心」及「瑪利媽媽清潔高手工作隊」,提供身障者各項就業資源與輔導,一樓也有沙鹿就業服務站進駐,提供勞工就業等整合性勞政服務。 勞工局表示,服務中心二至三樓規劃訓練教室、視聽室、會議室及韻律教室等設施,讓勞工朋友閒暇時可有適當場所從事研習與交誼,也提供事業單位或民間團體運用,可舉辦各項講座、訓練或勞工相關活動;服務中心四、五樓則設置海線第一座兒童版運動中心,已於今年五月啟用,其中設施、場地、課程與師資均為小朋友量身規劃,盼培養小朋友運動習慣外,也打造親子友善環境。 勞工局長張大春指出,服務中心原有無障礙坡道,因使用頻繁,造成部分坡面受損,為營造「身心障礙者、勞工朋友及兒童」共融的友善環境,提升使用品質,特將服務中心後門既有樓梯部分拆除,新設無障礙坡道,既有樓梯也加裝扶手欄杆,並以人本理念拆除既有坡道導盲磚,使其更為平順,六月中旬已完工開放使用,建構更舒適、高品質的共融友善場域,人人都能享受無礙通行,實踐「富市台中、新好生活」理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