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盃黑豹旗邁向十年里程碑 118位女力征戰再創新高

啟動儀式,宣告第10屆黑豹旗正式開始。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黑豹舞台,敢夢就來!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冠名贊助「第十屆中信盃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簡稱「中信盃黑豹旗」),賽事邁向十週年里程碑,以「敢夢Dream Big」做為年度主軸,號召192支參賽球隊勇敢逐夢,黑豹女力更是連三年刷新紀錄,今(2022)年共118位女性選手及教練參與;賽制改為「不分區」抽籤,各縣市棒球勁旅有機會提前在預賽碰頭。 中信盃黑豹旗邁向十年里程碑,118位女力征戰再創新高。 第十屆中信盃黑豹旗2日舉辦開賽記者會,由教育部體育署葉丁鵬參事、中華民國棒球協會(簡稱「中華棒協」)常務理事高人傑、中國信託銀行董事長利明献及「黑豹學長姐」中信兄弟棒球隊(簡稱「中信兄弟」)球員江坤宇、台灣女子棒球聯賽選手余品萱攜手,以中信盃黑豹旗嶄新視覺揭開十週年序幕。中信銀行董事長利明献表示,中信盃黑豹旗是為青春搭建、為夢想而戰的舞臺,這項被譽為「臺版甲子園」的賽事沿襲日本甲子園傳統,輸球的選手可以帶走一把紅土,讓失敗成為養份,激勵自己越挫越勇。 中華棒協常務理事高人傑代表辜仲諒理事長致詞時強調,期許中信盃黑豹旗的參賽隊伍能倍增至400隊,同時也提升選手戰力,但這無法憑藉一己之力,因此誠摯邀請參賽隊伍的教練們、體育署還有贊助單位中國信託共同努力,提升我們U15、U18棒球水平,為臺灣爭取最高榮譽世界冠軍,成為我們對國球務必達成的最大使命。同時也期盼有朝一日參與中信盃黑豹旗的女性教練和選手,至少占三分之一。 今年中信盃黑豹旗效法職棒打造冠軍隊專屬榮耀「冠軍戒」,賽制亦挑戰變革,採取「不分區」抽籤,破除區域疆界限制,讓各縣市強隊有機會提前在預賽交手。傳統勁旅高雄市普門高中將對決去(2021)年八強桃園市大溪高中,北部學校臺北市建國中學也將與孕育出眾多國手的南部學校屏東縣美和高中在預賽碰頭。抽到「年度籤王」的屏東縣屏榮高中則將挑戰三連霸強權桃園市平鎮高中,代表抽籤的屏榮高中隊長黃識丰表示,今年能在中信盃黑豹旗十週年迎戰賽史上最強勁對手,是很難得的經驗,希望教練能派自己上場投球,並把戰線拉長到超過三局。 第四屆中信盃黑豹旗MVP江坤宇以學長身分「返校」,鼓勵學弟妹不要畏懼挑戰,只要「敢夢」,就有機會圓夢,年度影片《敢夢》亦於記者會首播,分享更多「黑豹學長姐」故事。十年全勤帶隊參賽的臺北市景文高中總教練陳介正以一句「從家出發、再回到家才算數」,體悟棒球場上最簡單、卻也最難達成的道理;曾因為在中信盃黑豹旗賽事投出「子彈球」而被美國網友熱議的臺南高工投手王柏淮也透露,那天一站上投手丘就被轟出全壘打,挫敗反而讓自己拋開束縛,投出網友口中的「子彈球」;為了打棒球而擠進男校窄門的女黑豹林亭,帶著棒球魂成為專欄作家,三年來記錄逾50支基層棒球隊故事;《敢夢》鏡頭也跟著臺北市建國中學參與第一屆賽事的球員藍翊誠回到今年中華職棒選秀那一夜,看著他從緊張、期待到圓夢痛哭,記錄社團學霸投手躍升職棒新秀的感動瞬間。 中國信託為全臺首家支持五級棒球運動的企業,今年連續第八年贊助中信盃黑豹旗賽事,除了鼓勵選手追求挑戰、自我突破,每年亦於賽後安排「中信盃黑豹旗巡迴列車」,邀請中信兄弟球員為社團球隊特訓,推動棒球教育扎根,今年首度前進澎湖辦理離島場次,擴大巡迴版圖。本屆中信盃黑豹旗賽事預計自今年10月底至12月4日於全臺各地球場開打,相關訊息可追蹤中信盃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官方Facebook及Instagram。

Read More

永續旅展再加碼 10大品牌50樣低碳生活好物上架

無瓶罐洗沐品品牌沐禮mooni,以無皂洗髮餅取代液態洗髮精,減少塑膠瓶罐產生。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將於10月登場的「恆好玩」低碳生活永續旅展,繼日前釋出百條永續遊程體驗後,於今(10/3)再加碼公布了此次參展的永續商品,匯集含茶籽堂、沐禮、ZERO BOTTLE、FORESTABLE、Merry young快樂襪、仁舟淨塑、蘆葦女力及VEKINC微晶咖啡等數十家永續品牌,上架超過50樣低碳生活好物,並推出「碳計算專區 永續旅人招募」活動,邀請旅人們將家中用完的洗沐瓶罐、旅遊備品帶到旅展現場換茶籽堂330mL裝馬栗樹水潤洗手露好禮,一同響應重視回收議題。 「恆好玩」低碳生活永續旅展(後簡稱永續旅展)為讓更多人認識永續議題,與深耕環保產業多年,致力於研發再生材料的「大豐環保」合作,於旅展現場設立碳計算專區,以零廢棄、全循環的核心理念,共同為愛護地球盡一份心力。今日活動報名起跑,預計招募600位永續旅人將家中洗沐空瓶與旅遊備品帶到現場,透過大豐環保專業人員的講解,認識每件物品的回收歷程與碳排,盼以回收議題教育,將回收端可能碰上的問題回推至使用端,邀請民眾選擇永續旅遊及永續商品。 台灣本土洗沐品牌茶籽堂,也提供超過百份洗手露響應。民眾凡完成報名並攜帶重300公克的空瓶至旅展碳計算專區,即可獲得一罐330mL的馬栗樹水潤洗手露,透過回收廢棄物換低碳生活好物的方式,展現永續循環的價值。 永續旅展策展人劉曉蓉表示「永續消費在今年展現強大需求,隨者年底節慶旺季到來,不如到現場找好禮,讓永續成為今年底的消費主流。」旅展現場邀請了眾多友善洗沐、循環經濟與社企新創等永續理念品牌,搭配滿額好禮,呼籲民眾一同用新台幣讓永續成真,積極選擇環境友善商品。 永續意識抬頭,無論外出旅遊還是日常生活,洗沐用品從商品本質到包裝瓶器該如何兼顧體驗與環境友善,是品牌與消費者需共同面對的課題。源自於臺灣苦茶油文化的洗沐品牌茶籽堂,以台灣苦茶粕揉合在地植萃精華,打造出最適合肌膚根本的配方,包裝上則秉持「減少、回收、再生」理念創造由100%回收再製塑料rPET製成的360度無重複曲線瓶身,減塑44%外也確保可完全回收,讓旅人們在感受土地的療癒與陪伴的同時,也對土地友好。 無瓶罐洗沐品品牌沐禮mooni,則以無皂洗髮餅取代液態洗髮精,減少塑膠瓶罐產生。以環境友善的植物性成分結合台灣在地特色原料推出共9款不含皂鹼的手工洗髮餅,包含去油力強的紅肉桂、中性溫和的屑屑茶樹以及專為染燙髮設計的黃澄澄,透過無浪費的製作過程搭配簡單的視覺概念,創造出一塊塊洗沐新選擇。 邁向永續生活,如何從源頭減塑,養成零浪費習慣非常重要。仁舟淨塑以可重複使用的矽密商品,取代一次性塑料製品,如以食品級矽膠瓶身製作的捲捲矽水瓶,捲收設計搭配三重防漏,收納方便外也不用擔心漏水,以兼具設計性與實用感的生活用品,讓消費者真正喜歡用且常常用,創造淨塑的生活環境。 全台首創「循環瓶器服務」的ZERO BOTTLE,則透過「歸還瓶器 享受折扣」的方式,邀請消費者們將使用後的洗沐空瓶送至指定回收點或超商寄回,經過統一清洗和再填充後,配送回通路重新販售,讓一次性塑膠瓶能再次被使用,創造零廢棄消費。春芽公益創新發展協會所屬的品牌蘆葦女力則將目光放在廢棄咖啡豆袋上,與設計師合作,以社區中高齡婦女的精湛布藝,將廢棄豆袋製成布蕾包、再生托特包等具質感與質樸風格的實用包款,以時尚實踐永續生活。 蘆葦女力將廢棄咖啡豆袋,製成質感與質樸風格兼具的再生托特包。 身為消費者,每一次的消費都是未來的選擇,積極選擇永續且重視ESG的品牌,就是實踐ESG的最有力行動。首創碳中和T恤的FORESTABLE,透過購買25公斤的綠能碳權,抵銷T恤製造過程中產生的碳排,FRSTB SMR Collection系列T恤每件單品皆包含一個 25 公斤的綠能碳權NFT Lazy Tree,作為為地球出了一份力的證明,以藝術與時尚讓永續也可以很酷。 由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創立的計畫MerryYoung快樂襪,以瑪麗亞青年們的畫作作為圖樣設計,織成一雙雙襪子,為心智障礙者創造更多工作機會。而襪子的材質則選用保特紗線,透過200細針織襪工法織造,平均每雙襪子回收再利用兩支保特瓶,邀請所有人穿上充滿想像力、多彩繽紛的快樂襪,一同守護環境、幫助弱勢。致力為在生活中奔走的旅人上一杯好咖啡的VEKINC維晶咖啡,推出台灣系列咖啡,以阿里山達邦部落咖啡為主角,支持在地生產,減少運輸產生的碳足跡,用15年咖啡人的經驗,讓生活忙碌的人們能夠緩下來,品嚐一杯好咖啡。 MerryYoung快樂襪,為心智障礙者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Read More

英國民眾焚燒帳單!全國抗議能源價格飆漲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英國在周末出現全國性的示威活動,各個城市的民眾都在抗議,能源價格飆升的問題,隨著民眾怒火高漲,歐盟將在本周五,召開高峰會,採取下一步應對行動,並在北溪天然氣管線,受損破裂後,討論要如何保護關鍵基礎設施。

Read More

印尼球場暴動咎責!催淚瓦斯引發人潮奔逃踩踏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印尼爪哇省,在1日發生的足球賽暴動,現在官方下修了死亡數字,有至少125人死亡,還有超過300人受傷,這可能是印尼足壇史上,死傷最嚴重的暴動事件。調查研判事發當下,現場警方投放催淚瓦斯,還有場館欠缺維安的根本性問題,都是傷亡會這麼嚴重的主因之一。

Read More

學甲慈濟宮上白礁祭典入列國定民俗 黃偉哲貼紅榜

市長黃偉哲(右三)在文化局長葉澤山(右二)、學甲區長張明寶(右一)陪同下,前往學甲慈濟宮貼紅紙祝賀,登錄國家民俗,獲慈濟宮董事長王文宗熱烈歡迎。(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學甲慈濟宮每年的「上白礁」祭典,獲文化部審議通過國家重要民俗,將於近期公告,這也是全市第六個國定民俗,市長黃偉哲三日前來貼紅紙祝賀,肯定廟方傳承宗教文化的努力,不僅是學甲人的驕傲、也是台南的光榮。 黃偉哲在文化局長葉澤山、學甲區長張明寶陪同下,前往學甲慈濟宮貼紅紙,受到學甲慈濟宮董事長王文宗、副董事長陳俊男及董監事熱烈歡迎。黃偉哲強調,學甲上白礁獲列國定民俗,台南為文化古都,在宗教及文化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感謝慈濟宮董監事會的努力,宏揚宗教文化。 王文宗表示,三年前申請學甲上白礁列入國定民俗,但受到疫情活動一直延後,直到今年四月保生大帝指示要舉辦上白礁,並申請國定民俗,獲得文化部及文化局的支持,上白礁是學甲人的大事,慈濟宮完成「歷史任務」,「我感動、我驕傲,榮耀歸於學甲」。 葉澤山指出,學甲慈濟宮上白礁是繼「西港刈香」、「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遶境」、「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進香期」、「東山吉貝耍夜祭」、「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後,全市第六個國定民俗。 學甲慈濟宮每年在農曆三月十一日舉辦上白礁,前往先民登陸地將軍溪畔遙祭列祖列宗,每四年「學甲刈香」遶境,活動已逾百年,「學甲上白礁」前往白礁亭祭典、還有請水火香,香陣有輦宮文化、真人藝閣、文武陣頭、全台唯一人力扛行的集和宮蜈蚣陣、報馬牛,九十七年獲列登錄台南市定民俗,今年登錄成為國定民俗。

Read More

讓植物療癒你!最新研究證實:養花蒔草有益心理健康

透過栽種植物,每天幫盆栽澆水,看到植物成長過程的四季變化、花起花落的不同景象,會有一種喜悅感與療癒的效果,若種植的是可食用的蔬果,除了成長的喜悅,還能享受它變成桌上佳餚的另一種感動。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你有「拈花惹草」的習慣嗎?根據一篇2022年7月發表於《PLOS ONE》的研究顯示,蒔花養卉可以促進心理健康,降低壓力、焦慮和憂鬱狀況,即便未曾接觸園藝者也有效。 生、心理狀態互相影響 多方學習調適壓力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榮譽主治醫師陳喬琪提醒,倘若出現睡不著、食不知味、常常感覺精疲力竭或是體力差,就需要特別注意,這樣的現象不一定是疾病的表現,而是擔負生活壓力後,生理與心理狀態產生功能的變化,引起認知、情緒與生理不適的感覺。 陳喬琪主治醫師建議,應學習壓力調適的方法,像是尋找資源的支持與協助、多用正面的言語、想法與信念鼓勵自己,調整認知轉向積極正向的觀點。運動、適度的社交活動,以及上述研究結果「回歸自然」也是有效的紓壓方式。 栽種植物 易產生療癒之情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植物是自然界的一環,我們會將其當作食物、躲在樹蔭下乘涼,早期也會做為遮蔽物使用,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頭已成為一種協助、生存的依賴,很自然會有親近的感覺。其次透過栽種植物,每天幫盆栽澆水,看到植物成長過程的四季變化、花起花落的不同景象,會有一種喜悅感與療癒的效果,若種植的是可食用的蔬果,除了成長的喜悅,還能享受它變成桌上佳餚的另一種感動。 園藝正面影響大 融入日常生活助放鬆身心 葉雅馨表示,從事園藝活動自然會有舒適、放鬆的感覺,從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知道園藝對心理健康、醫療保健、公共衛生,都可能有正面的影響,為我們帶來一些願景,可做為預防、陪伴過程的一個藍圖,建議民眾將園藝活動融入日常生活,首先可找有經驗且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瞭解不同植物栽種的難易度,互動過程很自然會感染開心的氛圍,即便沒有庭院或陽台,仍可選擇比較好養、只需小空間就能栽種的植物,像是萬年青、仙人掌等,當作家中綠化的佈置,每天搬動盆栽曬曬太陽,可當作增加身體活動的方式,也有助於放鬆身心。

Read More

9成癌友遭受癌疲憊折磨!掌握營養3關鍵助改善

左起邱建智總經理、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王輝明榮譽理事長、台灣腸癌病友協會蔣鋒帆理事長。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衛生福利部110年國人十大死因公佈,癌症持續40年蟬聯榜首,去年共奪走5萬1565條生命,而108年癌症登記報告 顯示,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比107年增加了5123人,推估癌症罹患人數將持續上升,癌症儼然已成為國人必須面對的健康課題。 根據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研究顯示,高達92%的癌症患者面臨著癌因性疲憊的問題,其中有25%已達到需要藥物治療的嚴重程度,而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 指出,有9成癌症患者不知道癌因性疲憊,甚至有近8成的癌症患者認為這是治療中必然的現象,然而,癌因性疲憊若不妥善處理,則可能導致疲憊狀況加重,進而增加癌症治療的困難及影響預後。 調查顯示:3成癌友因癌疲憊治療中斷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蔣鋒帆表示,除了癌症本身帶來的生命與健康威脅之外,疲憊也是癌症患者十分需要重視的問題,但疲憊往往被認為是癌症病程中的正常現象,而忽略其嚴重性。癌因性疲憊與一般的疲憊不同,這是一種與癌症及癌症治療相關的疲憊感,通常無法透過睡眠、休息而快速恢復,且即使在癌症治療結束後都有可能持續發生。 蔣鋒帆理事長說明,癌因性疲憊症是癌症患者迫切需要改善的問題,但在台灣卻常被忽略,早在1998年癌因性疲憊就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癌症患者一開始可能因為疲憊而減少遠程活動及步行距離;隨著嚴重度增加,患者漸漸沒有力氣進行日常事務,更嚴重的疲憊可能會讓患者連進食、咀嚼的體力都沒有,嚴重影響營養攝取及癌症治療。過去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4指出,有近3成患者因疲憊影響到進食,導致營養不良,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因此導致治療中斷。 營養支持計畫成果大公開! 營養介入真的有感!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表示,營養與癌因性疲憊的成因與影響環環相扣,癌症患者在病程中因營養攝取不足出現體重減輕、肌肉流失、體力不足的現象,進而導致癌因性疲憊,而又因疲憊感影響正常進食,降低患者的體力,最終導致營養不良,減低對治療的耐受程度,嚴重恐導致治療中斷。王輝明榮譽理事長也指出,當疲憊量表分數大於3.5分時,代表疲憊已經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應該盡速介入改善與治療。 一項針對癌症患者的營養介入調查,與全台共40家醫院合作,共計151位癌友完成計畫,分別讓參與營養介入計畫的癌友每日飲用2瓶癌症專用營養品,並於介入後2週及介入後4週進行癌疲憊程度評量,結果顯示,在營養介入前,有89%癌症患者表示過去一週內感到異常疲憊,在每日兩瓶的營養品介入4週後,33%的患者表示疲勞感消失;平均疲憊量表分數則從介入前的6.3分,在營養支持計畫介入2週後,降為4.5分;且在支持計畫滿4週後,更降為3.3分,從中重度疲憊降至為輕度疲憊,甚至有患者疲憊感完全消失,調查顯示151位癌友在癌症專用營養品介入後,癌疲憊狀況皆有明顯改善,由此可見正確的營養補充、營養攝取量與介入時間都是對抗癌因性疲憊的關鍵。 同份調查結果也指出,提供癌症患者每日兩瓶營養品介入後,四週後超過8成的癌症患者體重、食慾增加,8成5癌症患者表示活動力增加及生活品質獲得改善。對於正在治療的癌友來說,能夠有好的體力才有辦法正面且積極的對抗癌症,挺過艱辛的治療過程! 打擊癌疲憊營養三關鍵 低醣、優脂、高蛋白 王輝明榮譽理事長指出,正確的營養介入對於改善癌因性疲憊有著相當的幫助,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專門為癌症患者量身訂製的營養補充品,其中最重要的三大關鍵就是低醣、優脂、高蛋白。癌細胞熱量來源主要是從醣類中的葡萄糖而來,且癌症易造成胰島素阻抗性,影響胰島素功能,導致高血糖的問題,故建議減少醣類的攝取。而蛋白質是建構身體肌肉的原料,因此治療期間飲食上建議維持高蛋白飲食;治療結束後則建議增加優質脂肪的攝取,像是魚油,魚油中的EPA是屬於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成分,能幫助身體對抗發炎反應,減緩癌因性疲憊的不良感受。 打擊癌疲憊三要素 營養、運動、藥物改善癌疲憊 蔣鋒帆理事長呼籲,許多癌症患者對癌因性疲憊意識不高,患者一旦出現無法透過休息改善的疲憊感,就應該提高警覺,除了可以透過營養攝取,也可以藉由規律運動來改善,若是屬於嚴重程度的,則建議透過專業醫師評估是否採以藥物介入治療。 王輝明榮譽理事長強調,癌因性疲憊是癌症患者的潛在大敵,若不及時介入改善,嚴重會導致治療營養不良、沒有體力接受後續癌症治療,從日常癌症患者能做到的營養介入著手,就能有效改善癌因性疲憊,讓癌症患者養好體力,癌症療程不中斷。

Read More

許采蓁走訪六合夜市 盼一起找回流失客群

高雄市議員候選人許采蓁,到六合夜市爭取選民支持。(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要把顧客再找回來,重現過去的繁華盛景」!高雄市新興、前金及苓雅選區,市議員候選人許采蓁,利用星期假日走訪知名的六合夜市,一一拜訪兩旁的攤商及老闆,爭取他們支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一起讓夜市的客人回流,讓大家生意都能恢復到以前一樣,賺錢過更好的日子。 高雄市議員第八選區(新興、前金、苓雅)候選人許采蓁,星期假日由新興區明莊里里長、六合夜市管委會主委莊其章、前市議員陳乃靜、以及支持者等陪同,前往高雄市歷史最悠久的六合國際觀光夜市,拜訪設攤做生意的攤商,一一向他們問候爭取支持,因逢假日沿路人潮顧客不少,她也向他們打招呼,謝謝他們來六合夜市消費。 許采蓁說,六合夜市是南台灣最早最有名的夜市,以前不是只有星期假日才會有消費人潮,疫情之前更有不少國際的遊客觀光客前來,街上人擠人,但現在受疫情影響,以及少了大陸觀光客,生意比以前差很多,很多攤商向她反映,生意人只是做生意,希望能賺錢養家活口,對政治根本沒有興趣,希望夜市早日恢復往日的榮景。 在走訪的過程中,許采蓁也遇到不少已在夜市做生意十幾年以上的阿公阿嬤阿姨叔叔,有的還是父親的老朋友,他們看到采蓁出來競選市議員拉票,都大為激動,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並說「采蓁加油!」「我一定支持妳!」,他們表示,前議長許崑源對六合夜市商家非常重視與照顧,過去長期幫忙他們,生意一直不錯,一直感念在心,要采蓁一定要接棒繼續為地方服務。 高雄市議員候選人許采蓁,到六合夜市爭取選民支持。(記者許正雄攝)

Read More

新冠未走流感又來 慎防幼兒流感重症危機

台大小兒部感染科呂俊毅醫師(右一)及藥廠醫學事務處處長葉庭瑜醫師(左一)共同呼籲,流感季節來臨,為避免「免疫負債」危機,建議符合資格的高風險族群儘速接種疫苗。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新冠疫情(Covid-19)延燒至今近三年,在各國政府全力圍堵、疫苗施打及民眾落實防疫措施共同努力下,除了讓疫情逐漸獲得控制外,也讓流感疫情幾乎消失。但隨著新冠疫情趨穩,民眾對防疫警覺性逐漸鬆懈,造成多國陸續出現流感病例,近期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提出流感示警,一旦流感病毒大爆發,恐提高感染機會,甚至引發兒童、老人及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出現重症危機!因此醫師提醒,流感季節來臨,民眾應及早施打流感疫苗,提高對病毒的抵抗力,慎防「免疫負債」(Immunity debt )危機! 南半球慘遭流感肆虐 台灣不能輕忽流感「免疫負債」反撲 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呂俊毅醫師表示,所謂「免疫負債」就是防疫做得很好時,會讓人體在流感或其他病毒的暴露機會變少,身上沒有機會產生相對應的免疫力,一旦接觸到病毒後就更容易被感染,發病症狀也會更明顯,甚至引發重症!尤其是抵抗力弱的幼兒,在新冠疫苗打氣不高的情況下,恐會提高新冠及流感雙病毒夾擊機會,建議家長應盡快帶幼兒接種疫苗,提高對抗病毒的保護力,避免發生重症。 觀察國際流感發展情勢顯示,過去南半球的澳洲主要流感季節為6月到9月,但截至今年6月就已經通報超過8萬例的流感病例,其它如南非、智利及巴西等南半球國家,也都有出現流感案例激增的現象。最近南韓也發布三年來首度流感示警,而這二年台灣全力圍堵新冠病毒,長期保持社交距離及遠距上班、上課,雖然同時有效保護國人免於感染流感,相對的國人對流感病毒也逐漸缺少抵抗力,在「免疫負債」效應下,就要擔心開放邊境管制後引發的流感病例上升問題。 施打流感疫苗意願低 慎防幼兒流感重症危機 呂俊毅醫師說,最近全球飽受BA.5新冠病毒侵襲,雖然目前知道BA.5新冠病毒引發的重症機率相當低,但也要慎防「免疫負債」效應可能造成的新冠病毒及流感病毒雙主流疫情同時爆發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更鼓勵各國進行新冠及流感病毒的綜合監測,並加強流感疫苗接種活動,以預防與流感相關的嚴重疾病和住院治療。 根據美國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數據指出,流感疫苗可降低高達39%的流感風險,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有效的方法,但民眾對流感疫苗仍有不少迷思,造成施打意願低。呂俊毅醫師指出,除了輕忽流感疫苗重要性外,診間也常遇到家長會擔心疫苗所產生的副作用,而不願讓幼兒施打流感疫苗,其實年紀愈小代表抵抗力也愈弱,若不透過疫苗提高免疫力,感染病毒後反而容易成為重症,包括肺炎、心肌炎、腦炎或續發性細菌感染等重症與死亡。在嬰幼兒,流感的嚴重度並不亞於新冠病毒!提醒家長們若有任何疑問應詢問專業醫師,切勿誤信網路謠言而錯失保護幼兒的重要時機。 研究顯示:施打流感疫苗能降心肌梗塞死亡率 除了鼓勵幼兒施打流感疫苗外,值得注意的是流感病毒最常見的是導致血管的病變而引發心血管症狀,對此,賽諾菲藥廠與研究機構合作,將因心肌梗塞住院或曾進行相關手術等2,571位受試者,分為施打流感疫苗,以及施打安慰劑兩組別,並追蹤一年,結果顯示施打流感疫苗的人可降低28%的心血管病變的危險性,因心血管造成的死亡則減少41%,其他死因亦減少41%。 全民施打流感疫苗 打造完整防護網 呂俊毅醫師提醒,台灣最近BA.5新冠病毒及流感蠢蠢欲動,流感疫苗也將在10月1號開打,為避免雙主流疫情同時爆發威脅國人健康,建議符合資格的高風險族群儘速接種疫苗,健康成年人也可以考慮施打流感疫苗,形成完整防護網,保護家中抵抗力弱的老人及小孩。

Read More

鹽水數位機會中心揭牌 免費數位應用課程陸續開辦

南市教育局向教育部爭取在鹽水區月津國小設立「鹽水數位機會中心」,三日揭牌。(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鹽水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向教育部爭取在鹽水區月津國小設立「鹽水數位機會中心」,三日揭牌,陸續開辦系列免費數位應用課程活動,以提升中高齡、原住民族、新住民和婦女等多元族群的資訊能力,並行銷在地特色。 教育局說,台南推動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DOC),已在大內、龍崎、將軍、麻豆、左鎮、六甲、新化、西港、東山與學甲等行政區設置,績效卓著。 為滿足鹽水地區民眾資訊學習需求,向教育部爭取在月津國小新設鹽水DOC據點,並依鹽水地區產業、文化特色與民眾學習的需要,開發多元實用數位課程。 市長黃偉哲表示,能在歷史悠久的鹽水小鎮,打造科技數位學習中心,以縮短小鎮與城市間數位落差,要感謝教育部全力支持;去年台南因應疫情嚴峻實施「停課不停學」廣受好評,期待數位機會中心能在科技、科學教育上,幫助大家挖掘更多興趣,也幫助年長者、原住民、偏遠地區的民眾,弭平數位落差,提高數位資訊能力。 教育局指出, DOC來自教育部「創造偏鄉數位機會推動計畫」,主要提供中高齡、原住民族、新住民、婦女等多元族群資訊課程,將資訊工具應用在學習、社群、影音娛樂、金融、購物等,以提升生活品質。 月津國小校長丁女玲表示,鹽水數位機會中心與在地公所、地方社團、廟宇及各里合作,將從地方文化延伸設計適合中高齡長者的特色課程,帶領長者深入鹽水橋南社區探查百年建物特色,製作百年建物數位影像紀錄,並將多媒體數位課程推進較偏遠聚落服務民眾。 位於月津國小的鹽水數位機會中心,開辦免費數位應用課程活動,以提升多元族群的資訊能力,並行銷在地特色。(記者陳佳伶攝) 揭牌活動現場,邀請最近參與學習課程的阿公、阿嬤們分享心得,他們開心的說,參加鹽水DOC課程後,提升數位資訊能力,視野更開闊,生活變得更有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