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獲頒「法治人權服務獎」

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右)獲頒「法治人權服務獎」,表彰其推廣人權法治、轉型正義意涵付出與貢獻。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秉持鏈結社會、產業,發揮大學價值的治校理念,國立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獲頒「法治人權服務獎」,表彰其帶領團隊紀錄人權影像、開發相關學習課程暨桌遊,以及攜手國教端推廣、建立學子體認人權法治重要性與轉型正義意涵等付出與貢獻。 該獎項由「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頒發相關貢獻及服務獎,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為高教學界唯一獲獎者。 陳月端表示,高雄大學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結合行政副校長吳宗芳、政治法律學系副教授邵惠玲、建築學系系主任陳怡兆組成跨領域團隊,承接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研究計畫,以一九四九年爆發的「海軍白色恐怖事件」受難者之一毛扶正、胡子丹等為故事背景,開發《不義遺址的人權與法制省思》遊戲式學習課程。 課程吸引之處,將不義遺址透過VR科技創造沉浸感,引導學子從遊戲中學習,除了破關成就,更深層的意義是了解對話、同理、省思人權法治重要性與轉型正義意涵,體現「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能遺忘」。 該款《不義遺址的人權與法制省思》遊戲式學習課程結合一0八課綱、高中公民與社會科《人權保障篇》,除了上架PaGamO網路平台供全國高中職生自主學習,團隊也同步開發《人權桌遊》,十月起陸續前往新莊高中、中山高中、中山大學附中推廣「桌遊教具種子教師培訓」及「入班試教暨開放觀課」,藉此培育更多人權種子教師、發展特色教學。

Read More

鄭文燦林佳龍入閣? 蘇貞昌:與總統討論再向社會報告

外傳桃園市長鄭文燦和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即將入閣。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內閣改組一事,等立法院會期結束,他會與總統蔡英文討論定案後,再向社會大眾報告。(資料照)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定調,將在立法院預算會期結束之後進行內閣改組,前副總統陳建仁十四日上午到行政院,備受外界關注。同時也傳出即將卸任的桃園市長鄭文燦和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將入閣。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內閣改組一事,等立法院會期結束,他會與總統蔡英文討論定案後,再向社會大眾報告。 這次內閣改組,蘇貞昌能否留任閣揆職務,外傳包括前副總統陳建仁和桃園市長鄭文燦都有可能出面組閣,甚至有傳言指出,鄭文燦和林佳龍將入閣擔任副院長、內政部長職務,尤其陳建仁上午到行政院,引發外界猜測,是否和內閣改組有關。 蘇貞昌十四日出席國家永續發展獎頒獎典禮,他在受訪時,媒體提問有關陳建仁進入行政院、內閣人事調整和「選罷法」排黑條款等議題。 蘇貞昌解釋,陳建仁早上到行政院,參加的是政委林萬億主持的中央癌症防治會報,陳建仁之前已多次到行政院開過這個會議。 至於內閣改組的幅度大小,蘇貞昌說,等到立法院會期結束,他和蔡總統討論定案後,就會向社會大眾報告。 蘇貞昌說明,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就有排黑條款等相關規定,排黑現在是全民共識,政府回應人民期待,因此在法條中明文規定,盼各政黨都能全力支持,從縣市議長、副議長提名開始做起,不要說一套做一套,台灣才能向上提升。

Read More

國瑞汽車實際行動挺教育 捐贈屏科大油電混合動力車

國瑞汽車捐贈屏科大車輛工程系一輛市售熱鬥款式的油電混合動力車作為教學、實習訓練及研究使用,由校長張金龍(右六)接受捐贈。(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國瑞汽車公司捐贈一台TOYOTA COROLLA ALTIS油電混合動力車予屏科大車輛工程系作為教學、實習訓練及研究使用,協助學校教學硬體設備升級讓學生得以與業界接軌,捐車儀式於十四日上午在該校行政大樓一樓前廣場舉行,由國瑞汽車協理何世榮、屏科大校長張金龍共同主持。 屏科大校長張金龍表示,該校車輛系培育學生不只專精於車輛設計製造,近年來更配合電動車產業趨勢,校內開設眾多智慧機電、系統設計、能源應用等跨領域多元課程,讓同學除了習得本科系專業技能之外,畢業後更能順應產業人才趨勢,選擇自己嚮往的志向就業,他感謝國瑞汽車捐贈油電混合動力車型,輔助師生在實務操作課堂上透過實際車款的觀察與解析,能更有效的學到技術。 國瑞汽車協理何世榮指出,國瑞汽車用實際行動力挺教育、支援學校,讓學生在學校能夠結合理論與實務、延伸技術、並精進專業技能,也期望能夠為台灣汽車產業培養出學用合一的專業人才。 屏科大車輛工程系主要以綠色動力系統、車輛電子、以及車輛結構與材料等重點作為教學目標,發展安全兼具智慧的新世代綠色動力智能車輛為發展方向。此次國瑞汽車捐贈的車輛,是該公司目前市售熱門車款之一,不僅能提供學生於實習課進行操作,觀摩核心零件之設計,更能讓學生近距離了解新式車輛之設計細節,奠定車輛設計之知識。

Read More

基隆港務公司爭取國際郵輪加碼來台臺灣

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高傳凱(左二)率隊前往法國馬賽郵輪總部加強行銷,爭取更多郵輪靠泊臺灣港口。(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影響全世界長達三年多的新冠疫情,已趨於緩和,為使郵輪產業在疫情後能儘速回溫,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高傳凱率隊前往世界各地加強行銷,爭取更多郵輪靠泊臺灣港口。 繼日前赴馬來西亞、新加坡拜訪途易郵輪(TUI cruises)及名勝世界郵輪(Resorts World Cruises)後,港務公司前進歐洲拓展海外市場,日前訪問了歐洲第一大郵輪港-巴賽隆納港,為明年度即將首航基隆港之亞洲最大郵輪,十八萬總噸地中海榮耀號進行預勘外,接著拜會龐洛郵輪(Compagnie du Ponant)位於法國馬賽之總部營運總監 Bories 先生,又轉往地中海郵輪(MSC Cruises)位於瑞士日內瓦總部拜會總裁 Onorato先生,對臺灣榮膺亞洲第二大客源市場的市場優勢進行遊說,並積極宣傳基隆港及高雄港郵輪碼頭的建設、2023年靠泊優惠費率的制定、推銷臺灣各港主要觀光資源的介紹等,使得龐洛郵輪營運總監對於2023年加強與臺灣旅行社合作推出的基隆母港航程感到滿意,並有信心能獲得市場接受。 龐洛郵輪公司原本是以鎖定法語高端市場為主的品牌,近期開闢的亞洲航線也以東南亞、日本為主,在經過雙方的會面及爭取後,未來將評估常態性納入臺灣,也可與臺灣既有之大眾品牌形成互補,增加國外旅客來臺旅遊人數。 地中海郵輪總裁也對臺灣在疫情期間仍持續進行郵輪碼頭的建設投資表示肯定,也很感謝臺灣港務公司願意在產業復甦之際,提供有史以來最高額的港埠費率優惠,雖然目前2023年航程均已大致排定,但對於港務公司高層不遠千里,親自到歐洲拜訪該公司總部,感受到相當大的誠意,將嘗試調整部分航程加靠臺灣,以達成港務公司所設定的費率優惠門檻,2024年也將規劃更多航次靠泊臺灣港口,期能與港務公司成為長期夥伴關係深耕亞洲市場。 目前亞洲各國已陸續解除郵輪靠港之禁令,但郵輪業者多半已將船隊移往歐、美、澳等較早解禁之市場,使得郵輪市場供給緊縮,亞洲郵輪市場已進入「搶船」之國際競爭態勢,基隆港務分公司為了因應後疫情時代的即將到來,特別由總經理高傳凱率隊,到各郵輪業者總部拜訪,以積極的行動爭取,早日讓台灣重返往日郵輪盛況,臺灣港務公司也不放棄任何促進郵輪產業復甦之希望,將在歐洲聽取郵輪業者提供的意見,帶回整理後,年底前將再派員前往日本爭取日籍郵輪來臺,早日重返疫情前的榮景。  

Read More

張清照力促清水火車站跨站天橋即早完工 紓困周邊交通

清水火車站跨站天橋將在明年二月完工啟用,爭取的台中市議長張清照非常關心,昨日邀市府建設局長陳大田先實勘,體會前、後站串連的便利性。(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清水區新地標的「清水之眼」清水火車站跨站天橋」,即將在明年二月完工啟用,目前工程進入最後階段。爭取的台中市議長張清照非常關心,十四日邀市府建設局長陳大田先實勘,親自走一趟「開箱」,體會前、後站串連的便利性。 為了不影響火車班次與清水火車站的運作,跨站天橋的橋體先在工廠施做,設計特別納入牛罵頭文化與清水稻米意象,未來還會加裝燈飾,夜間投射燈光後呈現「清水之眼」美麗意象,必將成為網美、情侶打卡與約會新景點。 跨站天橋上月中旬已在夜間吊掛、組裝完成,目前剩最後的收尾工程、驗收與執照申請。張清照關心開放時程,昨日邀請建設局長陳大田會勘了解。張清照表示,目前進出清水火車站的車流與人潮在上下班時間塞爆,若能早一點開放後站出口與天橋,增加南社路的出口,不僅便利搭車民眾,也立即紓解火車站前中正街的交通。 陳大田指出,目前施做後站電梯、橋塔與橋體部分工程,已全力趕進度,預計明年二月即可完工,方便海線居民搭乘火車站與前後站串連。陳大田也指出,此天橋歷經多年無法興建,但盧秀燕市長指示「全力開工、完工」,努力克服工程困難,施做長四十公尺、寬二點三公尺的跨站天橋,讓進出清水火車站後站不必再繞路,步行從二十五分鐘縮短只要三分鐘即可進站。 張清照和陳大田實勘清水火車站跨站天橋說,完工啟用後可讓進出清水火車站後站不必再繞路,步行從二十五分鐘縮短只要三分鐘即可進站。(記者陳金龍攝) 昨日也同步會勘張清照議長爭取的海洋生態館基本營運設施工程的進度,以及清水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清水國民運動中心正進行基礎工程,進度與預期相符;海洋生態館進度也已近八成,一樓大廳的黑潮體防水工程正趕工,預計在明年三月中旬安裝維生系統,準備明年的開幕事宜。

Read More

元大飆股校園投資模擬競賽 樹德科大金融系囊括4獎項

樹德科大金融系囊括元大飆股投資模擬賽四獎項。(記者陸瓊娟翻攝) 記者陸瓊娟/燕巢報導 樹德科技大學金融管理系參加元大投信舉辦的「第六屆元大飆股校園投資模擬競賽」,經過五周的激烈競賽,金融系囊括四個獎項。謝晨浩同學、鄭森文同學分別獲得個人組第二名、第三名;由謝晨浩、鄭森文、姜宇修、董其秦、及李昊謙五人組隊,獲得團體組第二名;謝晨浩同學亦獲得「新人賞」殊榮。 「第六屆元大飆股校園投資模擬競賽」係由元大投信公司提供股市交易練習服務,鼓勵學生提升股票交易知識;競賽配發之虛擬貨幣僅提供參賽者參與競賽時使用,不得折換現金,所有參賽者成交紀錄,均為虛擬資料,與實體市場完全不同,且於競賽活動所產生之虛擬貨幣及帳務在結束後並全數歸零。樹德科大金融管理系由吳訂宜老師指導學生,學生們突破重圍,在全國大學校院中的八千四百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在九個大項中金融系獲得四個項,是全部參賽學校中成績最佳學校,元大金控金融科技部郭美伶執行長並特別邀請該系學生明年務必繼續組隊參賽。 金融系主任李勝榮指出,學生參賽可以讓學生融合運用銀行、證券、保險、及金融科技等知識,再結合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籌碼分析等專業知識,輔助python程式語言等金融科技,瞭解未來金融產業的新藍海趨勢。

Read More

全國語文競賽 中山工商勇奪原住民語雙特優獎

中山工商勇奪全國語文競賽萬山魯凱語及茂林魯凱語雙特優獎,圖為施冠均﹙左起﹚、施曾月姑阿嬤、曾仁熹、曾仁爍、曾孝勇老師。﹙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全世界僅剩一千多人會講萬山部落和茂林的魯凱族語,中山工商觀光科學生施冠均攜手電機科曾仁熹,勇奪一一一學年度全國語文競賽原住民語情境式演說萬山魯凱語及茂林魯凱語雙特優獎,並為母語傳承作出貢獻。 林昭億校長表示,兩人得獎重要推手是該校曾孝勇及戴文正老師。曾孝勇的二位兒子都就讀中山工商,老大曾仁熹奪茂林魯凱語特優,老二曾仁爍今年也摘下高雄市國語文競賽原住民語朗讀﹙茂林魯凱﹚第一名。 林昭億指出,曾孝勇自己就曾在一0七年獲得全國語文競賽茂林魯凱族語演說第一名,為傳承母語,小五就將兒子轉回高樹學母語,長大後每週也都回去參加教會禮拜,「溫故知新」。 身為家中獨子的施冠均,天性開朗,很得阿嬤施曾月姑疼愛,但阿嬤不會講國語,施冠均為了與阿嬤及族中長輩溝通無礙,同時也擔心母語失傳,因而努力學習族語而有所成,高一就考取中級認證,正朝中高級挑戰,如今祖孫倆交談順暢,讓阿嬤很是滿意,尤其孫子得獎更讓她笑逐顏開。 曾仁熹和施冠均演說時均抽到「太陽能板」講題,曾仁熹說,太陽能板並無族語,但他靈機一動,以他電機專業,拆成「太陽+電」,以族語說明發電過程,贏得評審青睞。 曾仁熹透露,國小轉學回高樹,因教學方式的城鄉差異,讓他無法順利接軌,挫折連連,只能從頭學起,國中開始參加國語文競賽,愈挫愈勇,連拼了四次直到今年才拿到特優獎。 施冠均表示,部落很少有太陽能板,但父親常載他四處逛,舉凡魚池、農田和屋頂到處可見太陽能板,他即興以自己和父親的互動,道出太陽能板的布局,大受評審肯定。 林昭億指出,該校為教育部指定的原住民重點學校,目前校內有二百三十五位原民生,校方加強原住民族語認證輔導及升學績效,每週五社團活動或課後時間,採分組輔導,提升族語聽說能力及認證,除傳承母語並據以取得升學優待加分,近年多人相繼考取高師大、屏東大學及虎尾科大等國立大學,成效卓著。

Read More

高市青年局已協助青年進職場 2千名青年成功求職

高雄市青年局已協助兩千名青年成功求職。(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為協助青年更快踏入職場,委託104人力銀行建置職缺平台專區,透過專區的建置,集結高雄在地之職缺,提供超過千種涵蓋活動企劃與開發、行銷企劃、電子商務及網路程式設計師等多元化的產業類型,非常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及青睞,已協助兩千名青年成功求職。 青年局局長張以理表示,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與網際網路的普及,線上視訊面試儼然已成為新趨勢,職缺專區之職缺也提供求職者於線上進行面談的功能,讓求職者能直接於線上投遞履歷,並利用手邊的行動裝置直接與企業進行面談,不僅可以幫助求職者省下許多時間,找工作安排面試時也更有效率、更不受到地域的限制及影響。 青年局表示,今年的職缺專區可於線上進行面談外,另增加辦理了兩場次企業線上說明會,更擴大辦理兩場次線上媒合面談會,邀請高雄在地知名企業人資主管於線上與求職者互動及面談,而媒合平台今年已成功媒合超過二千名青年至四百九十家高雄在地企業工作,已超越去年成功媒合三百七十六家企業的成績。 高雄市青年局已協助兩千名青年成功求職。(記者許正雄翻攝) 局長張以理也特別與青年錄製時下最受年輕人喜愛的新媒體—Podcast交換心得,提供大學新鮮人求職路上的必備技能,協助青年釐清職涯困境,提早建立未來的工作方向與目標;十二月廿三日在高雄新媒體人才培育中心加碼舉辦實體媒合面談會,鼓勵青年朋友與正在尋找好職的求職者把握機會踴躍報名參加。

Read More

東縣有機農友李富權 捐米助創世台東院植物人

紅葉國小棒球隊小將一同製作成棒球形飯糰,響應農民李富權捐米傳愛心。(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創世台東院捐款今年減少四成,台東縣長濱鄉農民李富權特別捐贈四百公斤長濱一號米,十四日由紅葉國小棒球隊教練帶領球隊一同製作成棒球形飯糰,讓米香處處飄。 李富權十年前返鄉照顧病中的父親,發現父親可能因長年來因慣行農法,導致罹癌,因而轉作有機稻田,本著愛護生物、農業永續的概念,二公頃多的土地,雖產量減收約四成,仍堅持做對的事。 當得知植物人每日餐食對照護機構成龐大的負擔,林富權用回饋社會的愛心,親手包裝的四百公斤白米給創世台東院,希望讓植物人吃得營養,同時喚起民眾對弱勢的重視與關心,也更重視友善農地與有機農作。 創世台東院表示,在安養院裡,植物人餐食皆由專業營養師評估,依照植物人的體重、疾病等個別化調整,以米、蛋、油、蔬菜、肉等製作流質餐食,每日提供六餐,每人每餐食材約五十元,,今年捐款減少約四成,也希望各界能支持植物人一日營養餐食三百元,用最「食」在的愛,日行一「膳」。

Read More

東海大學首推兒童馬術營隊

東海大學舉辦馬術體驗營,吸引家長帶著小孩前來騎乘體驗。(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東海大學結合校內農牧場資源,打造馬術練習場域,成為中台灣第一所在校內擁有馬廄的大學。今年寒假首度引進小班制兒童馬術冬令營。校方十四日表示,建置馬廄讓校內學習場域更多元豐富,寒暑假馬術營便利家長們不用大老遠將孩子送至郊區學騎馬,省去舟車勞頓之苦。 東海大學校地廣闊,校內有國定古蹟路思義教堂,更有農牧場飼養乳牛,是中部熱門的觀光景點之一。校方結合農牧場資源打造馬廄,東海成為中部第一所在校內擁有馬廄的大學校院。今年寒假,該校推廣部引進馬術教學課程,推出「馬上培養品格力」小班制馬術冬令營,課程上架受到家長關注。 東海大學推廣部主任許和捷表示,馬術冬令營課程認識馬匹、領馬、騎乘等必備項目,導入品格培力概念,藉由與馬的相處中,學員學會尊重生命與愛護動物的精神,騎乘馬匹的過程裡,學習提升自信、互助合作和信任扶持的內在價值。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