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講>外交部豈可切割林睿庠聲稱無責?

張競 2024年5月19日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駐聖露西亞技術團替代役男林睿庠,在過境美國時因涉及架設網站提供網路販毒平台,遭致美國司法單位逮捕,本案已進入司法審理程序,預計將在今年宣判。 本案浮現檯面後,外交部曾多次發言試圖撇清關係,但是基於下列事實,衡情論理外交部豈能完全無責?首先要提醒大家,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係由中華民國外交部所設立之財團法人機構,其總部設於台北市,主要組織使命是為協助友好或開發中國家發展、增進之間經濟關係而成立。其亦提供協助遭受天然災害國家或國際難民,透過投資融資、技術合作、人道援助及國際教育訓練等方式,協助友好或開發中國家進行不同領域發展計畫,其中包括環境、公衛、醫療、農業、教育及資通訊等不同項目。 換言之,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就是負有外交任務之白手套或是外圍組織,其任務團隊成員能夠由替代役男擔任,發生問題後,亦由外交部發言體系負責出面說明,其成員具有公務人員身份毋庸置疑。 其次就要指出,林睿庠是在民國112年以資訊專長申請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外交替代役,經審查合格後,於同年11月3日派至駐聖露西亞技術團服勤,預計應於民國113年7月4日退役。因此林睿庠於2024年5月19日在美國被捕時,其仍具備外交替代役男身份,更是毫無疑問。 林睿庠擔任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外交替代役,而國合會是由外交部所設立。(取自外交部網站) 再者外交部曾經發言證實,林睿庠離開駐聖露西亞技術團駐地前,均依相關規定請假,並經外交部核准。由此可證明其涉嫌犯案期間,其不但具備替代役男身份,其活動範圍亦在駐聖露西亞技術團駐地,因此其犯案設施、地點與工具,實難讓人相信與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所轄駐聖露西亞技術團毫無關係,而外交部駐聖露西亞共和國使館負責督導聖露西亞技術團相關官員,難道對外交替代役男在任務駐地從事犯罪活動,不必承擔任何失職責任嗎?外交部豈能將此推諉成替代役男個人行為? 此外由本案偵辦過程更曝露出其他難堪問題,政府確實應當嚴肅正視;當美國聯邦調查局與歐洲警察組織聯手布局調查本案長達兩年期間,甚至能夠掌握整個犯罪活動過程與金錢流路帳目,為何我國司法單位未獲通報?甚至淪落到完全被蒙在鼓中地步,這是跨國司法外交與犯罪偵防嚴重挫敗。尤其是犯罪嫌疑首謀為我國國民,甚至是兼具公務身份之替代役男,這真是讓政府外交與司法單位顏面掃地。 而且當事者犯罪行為所獲收入,還能夠順利匯入台灣購賣高價不動產,可見我國金融機關與治安體系對於異常資金流通,顯然缺乏預警機制,此種樣態會讓國際社會犯罪組織認為透過我國金融體系洗錢,以便掩蓋或隱匿犯罪所得。因此檢調單位與司法機關更要亡羊補牢,徹底掌握林睿庠將犯罪所得匯回台灣之資金流路,並與他國充份合作,認真交換犯罪嫌犯相關司法證據與犯罪情報。 最後還是要強調,外交部官員遇事推諉,司法檢調埋首沙中,都不是面對這個難堪事件正確態度,假若不以嚴正立場與積極承擔責任態度,追究替代役男犯罪期間,其生活督導上級連帶行政責任,這是規避問題並對危機視而不見,未來怎可能正綱紀明法條?至於司法體系如何能夠經營涉外司法合作關係,重振他國與我交換犯罪偵防情報意願與信心,並改善異常資金流通預警機制,仍須各方重視與努力。 #鴕鳥態度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作者為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Read More

裕民航運股配發現金股利3.2元淨零轉型全球佈局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裕民航運昨(27)日召開114年度股東常會,會中通過去(113)年度財報、現金股利及第20屆董事改選,會中決議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2元,延續高配息政策,展現穩健財務結構下回饋股東的承諾。 該公司副董事長徐國安在會中強調,裕民將繼續聚焦於淨零轉型與全球佈局,並將強化營運韌性與資本報酬,為股東創造可持續的長期回報。 裕民去年度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63.43億元,稅後淨利46.81億元,每股盈餘達5.54元,決議按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2元,截至目前累計未分配盈餘與法定盈餘公積合計達200.18億元,折合每股可分配盈餘23.69元,為穩定配息奠定堅實基礎。 裕民股東會報告指出,儘管今年首季BDI與主力船型日租明顯回落,Clarksons預估全年乾散貨需求僅小幅成長0.1%,裕民憑藉高效船隊運營與即期/長約靈活配置,持續維持運力稼動與獲利穩定,並積極拓展鋁土礦、肥料等具成長潛力的貨種,提升市場競爭力。針對中美貿易限制、美國擬課港口費、紅海危機與能源運距拉長等短期不確定因素,裕民採取審慎因應策略,並透過燃油長約鎖定成本、將碳策略納入營運決策,有效管理油價波動與環保法規所帶來的風險,持續穩健航行於全球變局中。 在全球政經局勢持續動盪的背景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自原估3.3%下修至2.8%;Clarksons資料亦顯示,全球海運貿易延噸海浬成長率為-0.4%,反映乾散貨需求疲弱,煤炭運輸亦因減碳趨勢而受限。儘管如此,鋼鐵需求仍具支撐動能。世界鋼鐵協會預估2025年全球鋼鐵需求將年增1.2%,主要受惠於新興市場基礎建設與都市化帶動。幾內亞西芒度鐵礦已於今年開始投產,預計2027年前年產能可達1.2億噸;Vale也計畫至2030年將年產鐵礦量自3.2億噸提升至3.6億噸以上,為海岬型船市場注入穩定需求。 供給方面則相對緊縮。新船訂單率與船隊成長率分別僅為10%與3%,處於歷史低點,加上超過25%的現役船舶船齡逾15年,受脫碳法規驅動,汰舊換新腳步將加快。自2016年以來,全球船舶平均航速已下降約8%,有效抑制總運能成長。整體而言,供需結構正逐步改善,未來展望相對樂觀。 裕民積極推動低碳航運與智慧轉型。2024年至目前已交付三艘極限靈便型散貨輪與一艘新型水泥船,能源效率皆優於IMO第三階段標準;另簽署十一艘新船訂單(六艘極限靈便型、四艘海岬型、一艘LNG運輸船),將於2026年起陸續交付。至2025年第一季,94%船隊為環保節能船,平均船齡僅6.8年,顯著優於市場平均12.6年。 為進一步強化其智慧船隊管理,率先於VLOC導入旋筒風帆(Rotor Sail),以風力輔助航行減碳,為國內首例。除了低碳航運,裕民還跨足潔淨能源運輸,攜手川崎汽船共同發展LNG運輸業務;並透過子公司裕民風能航運,從人員運輸(CTV)拓展至維運船(SOV),深化在離岸風電市場之能量與服務範疇。 目前裕民營運船型涵蓋Capesize、Panamax、Ultramax、Post-Panamax、水泥專船、VLCC、VLOC、CTV與LNG運輸船等九型船舶,船隊規模達82艘、總載重噸近1,000萬噸,並於新加坡、香港與廈門設有營運據點,實現全球化經營布局。

Read More

ISL Expo 2025金輪杯頒獎長榮陽明均入榜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國際港航物流暨多式聯運(上海)展覽會”(ISL Expo 2025)發布貨運服務品質跟蹤調查﹁金輪杯﹂頒獎,我長榮海運與陽明海運兩大航商均入榜。(見圖) 前述貨運服務品質跟蹤調查活動,1999年起創辦通過定向問卷、專家評審、媒體公示等環節,對船東、港口碼頭、港口物流、鐵路物流、航空物流、快運物流、班列平臺、貨代物流、物流供應鏈、船舶代理、理貨、引航機構、金融保險、融資租賃、海事服務等行業上下游機構服務品質進行調查,對其中表現優異者予以推薦和公告,以促進全行業服務品質和客戶滿意度不斷提升。 今年“第二十二屆‘金輪杯’中國貨運服務品質跟蹤調查活動”的徵集活動共計有360餘家企業經過組委會初步遴選後進入候選,在投票及公示環節,累計有29,310人次關注本次活動,9,291人次為認可的企業投出了超過41,000票。經初步遴選、投票公示和專家評審,“第二十二屆‘金輪杯’入選名單正式發佈如下:。 用戶滿意的貨櫃班輪公司-中遠海運集運、新海豐集運、上海泛亞航運、地中海航運(MSC)、達飛輪船、中外運集運、大連集發環渤海集運、上海錦江航運、上海中穀物流、中聯航運、陽明海運、江蘇遠洋太海集運及長榮海運。

Read More

海大商船/輪機學士後專班最快1年半投入高薪航運業 正熱烈招生中

學生透過模擬了解各種船上的機械運作與維修。(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培育更多航運產業專業人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開設商船學系及輪機工程學系的學士後多元專長培力課程專班,現正熱烈招生中,報名至6月27日止。課程規劃符合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航行當值標準國際公約(STCW)規範,只要1年半就可以取得商船或輪機學士學位,獲得報考一等船副或一等管輪的資格,助有志轉職者快速踏入高薪航運產業。 海大學士後多元專長培力課程專班專為對海勤工作有高興趣,但非航海相關科系的大學畢業者設計。提供完整的海事人員課程規劃與產業實務訓練,為準航海人紮穩深厚基礎,海大應考生於航海人員測驗表現為全國海事學院校之冠,學士後專班的畢業生平均通過率更高達六成以上。 114學年度學士後專班商船系與輪機系分別各開設平日組30個、假日組30個,總計120個招生名額,並有機會與國內知名航商如萬海航運、陽明海運、長榮海運、裕民航運等海大合作航運公司爭取補助。錄取補助者不僅可能獲得學雜費補助、生活津貼、公約訓練費用支援,更有機會安排上船見習與就業銜接,縮短從訓練到就業的等待期。 航運產業向來以讓人稱羨的高薪資著稱,根據海大合作航商提供的資料,實習生最高可獲得 28萬元補助金,上船見習期間月薪最高達到8萬元,成為正式的船副或管輪後月薪可達 16至20萬元。除了航商,還可選擇郵輪、海巡署、離岸風電工作船、離島交通船等,下船後也可選擇如航運行政、VTS、驗船師及航商內勤、承攬業等,相當多元。 此外,114學年度海洋大學亦開設進修學士班,包含商船學系、輪機工程學系與航運管理學系,提供高中、高職或具同等學力人士報考,報名日期同樣至6月27日止,為更多有志投入海運產業者提供入門管道。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114學年學士後多元專長培力方案(商船、輪機)招生報名至6月27日止:https://admission.ntou.edu.tw/info.aspx?v=2745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114學年度進修學士班入學考試(商船、輪機、航管)招生報名至6月27日止:https://admission.ntou.edu.tw/info.aspx?v=2753

Read More

交部520周年施政成果 加速雙空港建設打造智慧港群

交通部長陳世凱率交通部次長、單位一級主管及所屬機關首長召開520周年記者會。(交通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27)日於公路局新竹區監理所桃園監理站舉辦「520周年施政成果記者會」,向社會各界說明過去一年施政成果,展現政府落實「均衡台灣」、「人本交通」及「綠色運輸」政策的堅定決心與具體作為。交通部長陳世凱指出,交通政策的核心是為全民打造安全、便捷、永續的移動環境,不論是偏鄉離島、都市社區,抑或高齡與弱勢群體,均應公平享有交通服務與移動權利。 其中在加速雙空港建設、打造智慧港群方面:為加速實現南北雙空港願景,交通部全力推動桃園與高雄兩大國際機場升級與建設,打造臺灣通往世界的雙核心樞紐。位處北部的桃園機場,作為國家門戶,肩負連結全球的重要任務,今年北登機廊廳即將完工,第三航廈與第三跑道工程也正加緊趕辦,並於今年榮獲2025年Skytrax「全球最佳行李運送機場」等多項國際大獎,展現我國機場營運品質與國際競爭力。 南部的高雄國際機場,則於5月7日正式動土第一期航廈工程,未來完工後將成為推動大南方半導體S廊帶、強化新南向政策發展的重要交通據點,帶動南臺灣產業升級與國際人流往來。交通部將持續整合資源、加速建設,讓國人與國際旅客早日體驗更大、更好、更便捷的機場設施與優質服務。 在港埠建設方面,交通部亦致力於提升營運效能與智慧化水準,打造世界級智慧港口。高雄港去年底啟用全臺首座全自動化「第七貨櫃中心」,可同時停靠4艘2.4萬TEU級超大型貨櫃輪,展現臺灣港群智慧轉型實力;臺北港則積極發展智慧物流倉儲,基隆港郵輪旅遊市場蓬勃發展,2024年外籍旅客人次創下歷史新高,展現港埠多元轉型成效。 落實「均衡台灣」理念,全力推動離島交通建設:交通部配合政府「均衡台灣」政策,持續強化對離島地區的港埠與機場基礎設施建設,以改善當地居民生活環境,提升觀光服務品質,縮短城鄉差距,推動區域共榮發展。 在綠島與蘭嶼地區,交通部啟動機場外觀風貌整建計畫,導入在地文化設計,打造順暢且富特色的旅運動線;蘭嶼開元港候船室工程將於今年動工,預計116年完工,年服務量可達20萬人次。澎湖地區則完成馬公1號與3號碼頭改善、旅運中心升級,並推動郵輪旅運中心新建及七美、望安機場整建,提升島際交通品質與旅運體驗。 金門機場114年完成跑道與導航設施招標作業,水頭港客運中心預計年底啟用,年旅客容量可達350萬人次,同時完成九宮與水頭港遊艇基礎建設與港區圍堤工程。馬祖地區持續進行北竿機場跑道延長與新航廈建設,提升霧季航班穩定性,南竿福澳港則完成浮動碼頭整建,東莒猛澳候船室已於5月完工啟用,東西莒各碼頭也正推動護岸與防波堤改善,全面強化海空交通安全與便利。

Read More

德經濟預測今年將陷入停滯零增長連續三年衰退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德國經濟專家委員會發佈該國春季經濟預測報告,今(2025)年德國經濟將陷入停滯零增長,同時預期較去(2024)年秋季預測的增長0.4%明顯調降,且意謂著德國經濟或將連續三年無增長。 報告指出,2023年和2024年德國經濟已連續兩年出現衰退,專家委員會指出,德國經濟目前仍處於明顯疲弱階段,雖然至明(2026)年經濟或將略有起色,預計增長1.0%,但德國經濟中長期能否重回成功發展軌道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據稱,繁複的行政手續和冗長的審批流程正拖累德國經濟發展,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推行的不可預測的關稅政策也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德國經濟造成衝擊,受此影響而加速的結構性轉型,未來或將波及德國一些傳統上經濟強勁的行業與地區。 專家們對新一屆聯邦政府推出的數千億歐元的財政計畫寄予希望,認為關鍵在於資金投向,用於新增公共投資的比例越高,長期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就越顯著,但也指出,相關刺激措施的真正成效預計要到2026年才會顯現。 德國經濟專家委員會是聯邦政府最重要的智庫之一,由政府推薦、總統任命的五名經濟學家組成,也被稱為“五賢人”委員會,定期發佈經濟報告,為德國政府制定經濟政策提供參考。

Read More

基隆關便利外籍船員 可碼頭受理人工申請退稅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外籍船員可在特定商店購物後申請退還營業稅,其方式可選擇電子自動退稅機(KIOSK)或人工退稅櫃檯領取小額現金或支票,亦可選擇退稅至信用卡。 基隆關進一步說明,考量基隆港KIOSK配合郵輪作業,僅部分時段開放,作息不定的外籍船員可能因錯過KIOSK服務時段,影響其退稅權益,該關特別推出便民措施,外籍船員可於船舶靠泊碼頭旁海關辦公室,直接申請人工退稅。海關在受理船員提交的退稅申請文件後,將依據退稅明細申請表核對並查驗貨物,確認貨物無誤後,海關會將申請文件傳真給負責實際退稅業務的民營退稅業者(中華電信退稅辦公室),由其接續辦理退稅事宜。 基隆關提醒,外籍船員利用此方式申請退稅時,請留意以下事項:一、備妥文件:退稅申請表、發票正本、護照或出入境許可文件影本、退稅信用卡影本。二、限信用卡退稅:本服務僅信用卡退費,無退現金或開立支票。三、受理卡別:MASTER, VISA, JCB, 具簽帳功能銀聯卡。(不含美國運通及不具簽帳功能銀聯卡)。四、貨物須未經使用:離境前未拆封使用或調換方符退稅條件。五、海關窗口:海關辦公室僅負責收受申請退稅文件及查驗貨物。退稅核定及撥款由中華電信退稅辦公室負責。 基隆關鼓勵船公司、港口船務代理公司向外籍船員宣導此服務。相關退稅疑問請洽中華電信退稅辦公室(e化退稅服務網:https://www.taxrefund.net.tw)。

Read More

UK P&I Club 研討會 船東參與踴躍

台灣運保總經理楊瑞如(左一)、資深理賠董事黃海濤(左二)、資深理賠主任林日進 (右一) 、資深理賠董事Emma Liddell(右二)、地區理賠董事 Amy Loveseth(左三)。(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UK P&I Club 研討會五月二十六日於台北JR東日本大飯店舉行,由台灣運保公司總經理楊瑞如主持,並由UK P&I Club地區理賠董事Amy Loveseth及資深理賠董事黃海濤、Kelvin Lam、Emma Liddell主講,會中包括船東陽明、萬海、慧洋、新興航運、中油、四維、信友、正德等及保險經紀人, 總共約60多人與會,業界參與踴躍。 地區理賠董事Amy Lovseth在研討會中主講「偏航(Deviation)是否合理」,會中首先闡述偏航在地理上與契約上的法律意涵,並強調若無合理原因,任何偏航皆可能構成契約違約,進而導致船東喪失保險理賠保障。並引用《Hague-Visby規則》與業界常見的Liberty Clause條款,解析合理與不合理偏航之界線。此外,透過實務案例,如繞行加油、緊急維修或轉運貨物等情況,進一步探討偏航對P&I保險的影響與承保風險,提醒船東務必檢視航程與契約條款。 資深理賠主任林日進(Kelvin Lam)則於會中表示,目前全球有190萬名船員,由於語言的便利性,不少台灣船東聘僱中國船員,因此特別說明中國法律對於船員理賠的相關條款,並提供相關案例說明。UK P&I Club在過去十年關於人身傷亡案件數,大約佔了總案件的28%,以理賠金額統計(不包括客船),大約佔了21%。此外SafetyatSea在疫情期間,針對21000位船員,1614條船做了普查,發現船員心理狀態問題越來越明顯,需要船東們更加關注。 航運界應共同努力,促進安全與包容的工作環境,UK P&I Club會員可免費使用針對船員福利而設置的WeCare,如非會員亦可付費使用。 另外,研討會中也針對FuelEU Maritime新規上路,航運業減碳挑戰升級進行探討,歐盟全新航運減碳法規FuelEU Maritime於2025年生效,強制要求5,000總噸以上的商業船舶使用低碳或零排放燃料,並分階段降低溫室氣體強度,其目標是到 2030 年,將溫室氣體(GHG)排放量減少至少 55%。該法規為Fit for 55減碳計畫一環,適用於進出歐盟港口以及在歐盟水域營運的船舶,其能源消耗將被嚴格監控與稽核。 此外,船舶若未持有合規證書連續兩年或以上,則可能面臨滯港,甚至禁止進入歐盟港口,直到取得合規證書為止。海事合約將因此調整,包括BIMCO針對定期租約訂立的FuelEU Maritime Clause,依據「污染者付費」原則。業界須因應新型燃料規範、岸電使用要求以及合規機制,如「儲存、借貸與合併分攤」,降低營運風險。 大英船東互保協會最新動態,將深化航運風險管理與永續承諾:協會目前管理超過一億六千兩百萬總噸的自有船舶與一億一千萬總噸的租用船舶,並在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及亞太地區維持強勁的業務佈局,其中亞太地區船舶總噸位佔協會總噸位的46%,比例最高,足見亞太地區的重要性。財務方面,UK P&I Club展現高度韌性,總承保保費達4.94億美元,資本適足率242%,維持A-穩定評級。其風險管理策略涵蓋船隊品質、事故預防、環境管理及船員福祉,並積極推動人因訓練與業界合作,以提升航運安全。該協會亦致力於永續發展,承諾支持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聚焦船員健康、減碳行動及海洋生態保護。

Read More

小三通入境旅客請勿攜帶超量菸酒及大陸乾香菇等農產品 並應自用切勿轉作商銷用途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表示,自114年1月至4月查獲小三通入境旅客攜帶超量捲菸匿未申報查扣案件計16件,查扣捲菸共50.6條(計10,120支),累計裁罰金額計新臺幣4萬9,000元;小三通入境旅客申報超量大陸地區乾香菇待由該關銷燬案件數計1,492件,總重合計3,768.7公斤。 該關進一步表示,小三通入境旅客攜帶自用物品免稅額度為,菸品僅限於捲菸200支或雪茄25支或菸絲1磅、酒類1.5公升(不限瓶數),但未開放進口之大陸地區酒類限量仍維持1公升,大陸農產品單項不能超過1.2公斤,總量則不能超過6公斤,至於乾香菇等管制品,每人限量為1公斤。超量攜帶且匿未向海關申報者,將依海關緝私條例第39條規定論處,沒入貨物並得處貨價3倍以下之罰鍰。 高雄關呼籲,小三通入境旅客如有攜帶行李物品超出免稅、管制或其他應申報事項,於入境時應主動走紅線檯向海關申報,並注意攜帶菸、酒及限量大陸農產品,應以自用為限,入境後切勿轉作商銷用途,以免觸法。

Read More

德年第一季對美貿易維持177億歐元順差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數據指出,德國雖面臨美國高關稅威脅,德國在今(2025)年第一季對美貿易仍維持177億歐元順差,且是德對所有貿易夥伴國中順差最高。 統計顯示,第一季度德國自美國進口商品總值為235億歐元,出口總值達412億歐元,出口額比進口高出約75%,其中汽車及其零部件是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順差總額為78億歐元,其中包括燃油車26億歐元、電動車16億歐元和混合動力車9億歐元。醫藥及類似產品也是德國對美出口的亮點,順差達42億歐元,在該商品類別中,美國是德國貿易順差最大的貿易夥伴,遠超排名第二的荷蘭(順差九億歐元)。 惟在今(2025)年第一季德國在部分領域對美國出現貿易逆差,其中礦物燃料領域逆差達卅億歐元,石油和天然氣佔24億歐元。此外在水果和堅果逆差四億歐元以及種子和果實類產品逆差三億歐元,德國自美國進口也超過出口。 統計指出,自1991年以來,德國對美貨物貿易連續保持貿易順差,2024年美國仍是德國最大出口目的國及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