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處私畫紅線 北市誤罰475件

議員發現北市塗銷私畫紅線三十七處之前,卻開出四百七十五張罰單,僅四案撤銷,多數駕駛無辜被罰。(警方提供/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表示,自二0二三年六月至今年六月,市府塗銷三十七處私畫紅線之前,卻開出四百七十五張罰單,僅四案撤銷。台北市交工處表示,過去處理私畫紅線都要先由市民通報後,再派員確認,查證確實私畫就塗銷。台北市交通大隊則表示,針對塗銷私畫紅線九件申訴案,有四件確實與私畫紅線有關。 侯漢廷表示,造成此狀況是因畫標線的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僅會塗銷,警方只能被動開單,雙方橫向溝通差,導致資訊不對等的市民無辜受害挨罰。私畫紅線共三處為開罰熱點,包含北投區三合街一段八十二巷、士林區士東路九十一巷四十弄、信義區吳興街二百二十巷三十七弄。 交工處表示,私畫紅線地點以巷弄最多,大部分是民眾考量停在路旁的車輛影響自家用車進出,大多為附近住戶發現標線異狀,才通報市民熱線一九九九處理。另,已與警方協調,獲報發現私畫紅線處就派員處理,將提供警方相關資料,防範出現錯誤開單;至於停在私畫紅線被開罰車輛,駕駛可藉程序申訴,再由警方評估銷單。 台北市交通大隊表示,若民眾反映遭開罰地點為私畫標線處,會通知交工處清查,如屬實就撤罰單,過去開罰違停紅線時,確實無法得知此處為私畫,如未來能取得正確資訊,一定可避免執法爭議。

Read More

蔣萬安:超徵稅金速依法還於民

  台北市長蔣萬安(前右二)二十日陪同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前右一)到濱江市場掃街,呼籲中央依法盡速將一萬元發給民眾。(中央社)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立法院三讀通過普發現金一萬元,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需舉債一千零一十四億元。台北市長蔣萬安二十日強調,中央政府四年來共超收一點八兆元,都是民眾的納稅錢,呼籲中央依法盡速將一萬元發給民眾。 蔣萬安上午陪同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到濱江市場掃街拜票,為七二六罷免案拉反罷選票。他強調,去年中央政府超收稅收五千二百多億,四年下來超收一點八兆元,這都是所有民眾的納稅錢,經過審議後希望全民普發一萬元。他在基層也都聽到肯定的聲音,希望政府能夠依法盡速將一萬元發給所有民眾。 台中市長盧秀燕則表示,按理中央去年超徵稅額五千二百八十三億元,普發一萬元後還有二千多億元能用;但卓榮泰說超徵稅額只剩三百多億元,那麼多錢到哪去了? 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回應,地方首長對公共債務法並不陌生,也理解無所謂「超收」,且實收超出預算數不等於「最終歲計賸餘」,盼地方首長勿混淆視聽。

Read More

盧救災說遭炎上 藍營:首長心聲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日前台中市長盧秀燕在桃園遭民眾嗆「為什麼不反共」,她回應「去救災啦」,遭到綠營側翼窮追猛打。包括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新北市長侯友宜和南投縣長許淑華等藍營要角紛紛發言力挺盧秀燕,強調南部災情嚴重,應該要團結救災。 許淑華表示,救災是各縣市互相支援的責任,盧秀燕的表達方式雖被解讀情緒化,但其實是來自一線首長的真實心聲,「政治情緒激化在罷免前夕是難免的」。 侯友宜回應,無論罷免與否,救災與國安同樣重要,現在南部災情還很嚴重,應該要團結救災,另一方面也要促進兩岸和平,國人要共同努力避免戰爭。 趙少康則點名「黑熊學院」等機構只會賺錢沒去救災,強調「反共反台獨,民主才能保台」。他批評賴清德把人民分成「中華民國派」與「護台派」是製造對立,「真的打起來,中華民國派也要上戰場」。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不協助救災 如何增強城鎮韌性作戰?

對於賴政府執念的美國是否會出兵協防台灣問題,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卻守口如瓶。(中央社,資料照) 王崑義 一場風災、雨災不僅讓賴清德政治崛起的「本命區」災情慘重,受災民眾對於沒水沒電的生活更是過得悽悽慘慘戚戚,但是災民求助賴總統希望派遣國軍救助,得到總統的答案卻是不能什麼都要依靠國軍。相對於正在如火如荼舉行的「漢光四十一號軍演」中的「城鎮韌性演習」,其實救災也是「非傳統安全」最好的演練項目,可是總統卻把演習和救災分開看待,顯然賴總統的國防學分不及格。 冷戰結束以後,「非傳統安全」已經是軍事領域相當重視的安全項目,各國在海上舉行聯合軍演,救災項目也都是受到相當著重的課題。就以菲律賓與美國四月啟動的代號「肩並肩」(Balikatan)的年度聯合軍演為例,共有約九千名美軍與五千名菲軍參與。此外,日本、澳洲、法國、英國、波蘭與荷蘭等國也派出士兵參加演習。其中海上救難也是各國演習相當重要的項目之一。 至於,「非傳統安全」威脅可能是有意製造的,也可能是無心造成的,它與「傳統安全」威脅之間並非毫無關聯。具體來說,非傳統安全威脅具有潛在性、爆發性與難以控制等特點,它們時常以危機的方式呈現出來。 丹娜絲颱風帶來嘉南的災情,就是在「漢光四十一號演習」之前突然爆發出來的威脅,它並非是在演習之前所想像到的問題,所以演習之時既然災情還未解決,國軍本來就該機動性的把快速救災列入演習項目,總統作為三軍統帥,更應伺機讓「城鎮韌性演習」納入救災的功課,怎麼可以拒絕無助災民的求助,甚至在他們的身上撒鹽? 賴清德對災民會這麼冷血,主要是在他上台以後,為了抗中保台,幾乎已經放棄非傳統安全的思維,更著重在傳統軍事安全層面。這是因為上台之初,賴清德就迫不及待地拋出「新兩國論」,聲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今年三月十三日又在國安高層會議上公然宣稱中國大陸是「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五大安全威脅和十七項因應策略」的所謂「賴十七條」,大陸國防學者就認為,這是將「兩國論」推向「敵國論」,急劇地惡化了兩岸關係。 在「敵國論」出現以後,國防部長顧立雄為了鋪陳賴清德的國防理念,就以「作戰整備方向」來指導國軍的建軍備戰規劃。從考量力、空、時因素出發,採取「快速戰備應變」、「不對稱的方法」、「去中心化運作」、「以拒止取代控制」及「增加敵人執行任務風險」等策略。 即藉由「可存活的重層防禦,結合全社會防衛韌性與能量,確保國軍戰力維持與發揮,破壞敵作戰行動及戰力成長,平時使敵不敢輕啟戰端,戰時迫使敵無法達成作戰目標」。 可見,賴清德時期國軍的所有整備都是面向大陸的威脅,即使是強調「全社會防衛韌性與能量」,也只能說是汲取社會資源,並非在社會有難時加以協助。這種只是汲取,卻不給予的想法,其實是把軍事與社會割裂,跟以往強調的全民國防建設觀念根本不同。 在這種純軍事理念的思考之下,所謂「城鎮韌性演習」也只不過是利用社會在戰時的剩餘價值,在平時國軍不可能把有限的資源投入救災,這是賴清德抗中保台軍事戰略的特點。 然而,在缺乏軍民合一的軍事戰略下,如果人民不支持國軍做抗中保台的作戰,國軍是否真的有實力對抗解放軍呢?以兩岸軍力嚴重失衡的情況來看,面對大陸的武力威脅,國軍很難獨力對戰解放軍。這也是賴政府都要依靠美軍的協防,而對美國畢恭畢敬之因。 然而,對於賴政府執念的美國是否會出兵協防台灣問題,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卻守口如瓶,只表示:「目前提升嚇阻力、避免衝突,是我們的首要目標。」從歷史到現實的事實表明,美國打「台灣牌」是為了「美國優先」的根本利益,台灣只是一個被利用的「棋子」。一旦形勢有變,「台灣牌」必將由「棋子」變為「棄子」,這是台灣的許多有識之士已經有共識的一點。 所以,賴政府強調「城鎮韌性演習」的重要性,卻不把救災視為演習的一環,那麼所謂「韌性」顯然無法激發起人民心理上願意支持國軍作戰的動力,這種虛有其表的「城鎮韌性演習」,恐怕只是空喊,並無實質的戰力可言。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本文為國戰會論壇授權刊登)

Read More

嘉義城隍廟打造新世代中元祭

嘉義城隍廟結合宗教儀式、市集藝文及電競賽事,打造新世代的中元祭。(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有三百餘年歷史的嘉義城隍廟今年「諸羅城隍中元祭」系列活動登場,以「信仰傳承、文化融合、創新科技」為主題,結合宗教儀式、市集藝文及電競賽事,打造屬於新世代的中元祭。 今年首度舉辦「中元盃全國電競公開邀請賽」,結合地方文化與學生創意,開啟跨世代交流。城隍廟董事長賴永川表示:「中元祭不只是慎終追遠的儀式,也能成為青年展現文化創意的舞台。」 活動期間,廟前廣場設有風格質感餐飲市集;傳統儀式如「淨爐除穢」、「開鬼門」將邀請民眾參與,並透過直播方式呈現,擴大信仰影響力。中元普度將以七大主題布置,結合美食與文化創意,推出錢進諸羅、香雞飄十里等活動。 亮點活動「城隍夜巡夯枷解厄」則入選交通部觀光雙年曆,將於中央噴水池展開嘉年華,融合神將、民俗、台潮創意與國際視野,讓諸羅城之夜充滿故事與能量。 此外,嘉義市文化局也攜手城隍廟推出「奇幻嘉義:諸羅秘影—古物覺醒之謎」AR城市互動導覽,透過3D動畫、實境遊戲與歷史導覽,讓民眾掃描QR Code後展開沉浸式尋寶之旅。八月十六日起開放挑戰,完成任務可獲城隍廟傳統「夯枷體驗」。

Read More

30年輪值1次 六房媽五間厝紅壇動土

無固定廟宇的六房媽一一五至一一六年輪值五間厝股紅壇動土。(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國家級重要民俗「雲林六房媽過爐」一一五至一一六年輪值股斗南鎮五間厝股,二十日舉行紅壇新建工程動土,爐主顏徐素芬、縣長張麗善、立委張嘉郡、丁學忠、文化部文資局長陳濟民、六房媽會理事長徐萬成及多位民代循古禮持香焚疏文後,持金鏟動土,祈求紅壇興建工程平安順利。 張麗善指出,六房天上聖母為斗六、斗南、虎尾、土庫、大埤一帶「五股」共同輪值奉祀,分別為斗南股、土庫股、五間厝股、大北勢股及過溪股。因「六房媽」無固定廟宇,由輪值股興建「紅壇」安奉,每年過爐遶境慶典為雲林重要宗教盛事,一0二年公告登錄雲林縣民俗,一0六年經文化部登錄為國家級重要民俗。 全國無固定廟宇的六房媽,一一五至一一六年輪值五間厝股紅壇動土。(記者陳正芬攝) 張麗善說,五間厝股五間厝小爐時隔三十年迎來輪值奉祀,透過紅壇動土祈求六房媽庇佑雲林、庇佑台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預祝明年過爐盛典順利圓滿。縣府會就紅壇周遭道路於過爐前重鋪設,提供各地信眾安全舒適、平整的交通網路。 各股為迎六房媽明年到五間厝,五間厝順安堂勤習堂獅陣、六房媽粉絲團千順將軍團等文武陣頭進行祈福表演,為紅壇動土典禮揭開序幕,約計一個半月後舉行上梁儀式。

Read More

屏東夏日狂歡祭 冰宮城堡享清涼

屏東夏日狂歡祭打造冰宮城堡,縣長周春米體驗逾十三米長的冰雕溜滑梯。(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夏日狂歡祭」於縣民公園登場,打造全台首座零下十度的冰宮城堡,活動免費入場。縣長周春米歡迎全國民眾前往打卡,在炎夏中享受清涼時光。 邁入第四年的屏東夏日狂歡祭,由周春米、日本藝術家Akane等人揭開序幕。走進童話冰宮城堡,周春米換上厚外套感受零下十度雪國風情,體驗逾十三米長的冰雕溜滑梯、冰屋及冰雕迷宮等。 周春米表示,夏日狂歡祭開辦以來深受民眾喜愛,去年起定點在縣民公園舉辦,結合工業風遺址文化資產場域,展現屏東創意活力與城市魅力,吸引超過一百五十萬人次參與,成為最受親子喜愛的暑期活動。 周春米指出,今年活動有以五種水果打造的可愛動物,更推出全台首座童話冰宮城堡,以及「狂歡樂園」、週末限定的「夏日遊園派對」,還有販售各式夏日沁涼美味的Sweet Bar。 傳播暨國際事務處表示,冰宮採索票入場,開園期間每天下午二時開放索票,平日規劃十個體驗場次,週五、週六增加至十二場次,每場次開放五十人入場。由於冰宮溫度低於零下十度,提醒民眾準備大衣或雪衣入場保暖。 另外,現場還設置七組大型遊具,搭配三座歡樂氣墊城堡及適合小童的夏日兜風樂園,組成夏日「狂歡樂園」。 縣府說,夏日狂歡祭活動免費入場,十九日至八月三十一日除週三為活動修整日外,每天下午三時至晚間九時開園,週五、週六延長至晚間十時。

Read More

高市圖食農市集開幕

高市圖首度攜手水利局及社會局婦女培力「好how市集」打造食農市集。(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圖書館首度攜手水利局及社會局婦女培力「好how市集」打造食農市集,即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借書贈折價券,每週臉書按讚分享送限量爆米花。 市圖館長李金鴦表示,透過市集與講座活動連結農業知識、水土保育與婦女培力目標,打造兼具教育性、參與性與社會價值的「食農市集」,在閱讀的時光中推動以「食農教育」、「友善耕作」為核心的永續市集,帶動讀者多元活動的參與。 首周市集開幕匯聚有機農場、食品攤商、手作坊等超過四十五家攤位,吸引滿滿人潮。 食農市集即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每兩個週末舉行,當天開市前十分鐘民眾可於總館一樓服務台領取百元折價券,每天限量五十張。 另外,市集當天於三樓或B1服務台借閱滿十冊,可獲得一百元折價券一張,每天限量一百張,每人每天限領乙張,領完為止。

Read More

明年起機車未定檢禁入嘉市東市場

嘉義市東(含共和)市場空氣品質維護區,明年元旦起實施新管制措施。(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政府公告東市場(含共和市場)為空氣品質維護區。環保局表示,一一五年元旦起出廠滿五年以上的燃油機車逾期未完成最近一次排氣定期檢驗合格紀錄者,全面禁止進入管制區,違者最高罰六萬元。 環保局表示,東市場(含共和市場)空品維護區管制範圍東至和平路、西至吳鳳北路、南至民族路(含光華路)、北至公明路。該區域人流與車流密集,是嘉市機車主要使用熱區,其排放的廢氣不僅影響市場內空氣品質,也影響食品安全與衛生。 為保障市場攤販、購物民眾及附近學童健康,環保局兩年前將東(含共和)市場劃設為全台首座傳統市場空氣品質維護區;並自一一二年元旦實施二行程機車未完成年度排氣定期檢驗者,禁止進入管制區。 環保局表示,第一階段移一動汙染源管制措施,統計今年至五月區域內二行程機車未定檢率為百分之七點一,較一一二年百分之十點一改善幅度達百分之二十九點七;區域感測器PM二點五平均濃度為每立方公尺十六點六微克,亦較一一二年同期二十二點三微克改善百分之二十五點六。 為進一步強化汙染源控管,東(含共和)市場空品維護區第二階段管制措施明年一月一日起實施,出廠滿五年以上燃油機車逾期未完成最近一次排氣定期檢驗合格紀錄者,全時段禁止進入管制區範圍。

Read More

復育台灣鱟類 張懿獲海保楷模獎

三棘鱟是台灣常見的大型底棲節肢動物。(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教授張懿研究團隊建立台灣三棘鱟族群量基線,協助多處保護區轉型升級,獲海委會「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 三棘鱟是台灣常見的大型底棲節肢動物,擁有上億年的生存歷史,被譽為海洋生物界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生態功能與文化意義。過去因研究資料不足,影響相關保育政策的制定。 張懿(右一)於七美輔導當地居民科學生態調查辨識物種。(記者王正平翻攝) 張懿指出,二0二一年起團隊深入金門、澎湖與台灣本島等地,運用標誌放流與再捕方式,首度建立台灣周邊地區三棘鱟的成鱟與稚鱟族群量評估,整合七年資料,初步估算約有四點六萬隻成鱟,是國內首見具代表性的鱟類族群資料。 分析顯示,澎湖、金門、台灣三地族群間並無顯著遺傳分化,具良好基因流動性,未來可視為單一族群進行整體管理。張懿建議,放流復育工作應採在地原種繁殖,維持族群遺傳獨立性與多樣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