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紀錄片獎影展 造山者打頭陣

「新北市紀錄片獎十五週年系列活動-島嶼視線影展」二十五日以《造山者-世紀的賭注》替影展揭開序幕。  (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紀錄片獎十五週年系列活動-島嶼視線影展」二十五日以《造山者-世紀的賭注》為開幕片,替影展揭開序幕。新北市新聞局以「從島嶼出發,凝視世界」為主軸策展,選映二十九部國內外紀實作品,即日起至八月十日採多元多點放映,所有場次皆免費報名,部分場次將安排映後座談,提供觀眾與創作者交流對話的平台。 島嶼視線影展規劃「界線尋身-邊界與認同」、「萬物回聲-自然與未來」、「願行之地-夢想與實踐」、「語間共鳴-文化與連結」四大主題,新北市長侯友宜、《造山者》蔣顯斌製片人及策展人陳志漢等多位紀錄片導演特別出席開幕,力挺新北市十五年來深耕紀錄片的成果。 侯友宜表示,開幕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是首部完整記錄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紀錄長片,回顧自一九七0年代以來台灣科技產業如何逐步累積實力、走向世界,更呼應本屆影展「從島嶼出發,凝視世界」的精神。 蔣顯斌說,《造山者》與團隊歷時五年拍攝製作本片,不只是尋找「造山者」的足跡與見證,更希望喚起大家接棒其精神,共同守護台灣,勇敢面對歷史,從中學習並找到歸屬感。 新聞局長李利貞指出,新北市紀錄片已支持逾百位創作者、完成超過一百四十部作品,新北也成為台灣紀錄片創作的重要基地。本次影展選映二十九部國內外紀實作品,藉由乘載不同議題與多元觀點的紀實影像,與世界連結。 新聞局邀請民眾於「島嶼視線影展」期間,可至板橋秀泰影城、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國家視聽及電影文化中心與美麗新宏匯影城觀片。

Read More

颱風薇帕受災戶 交通罰鍰繳納可延至年底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薇帕颱風七月十九日影響台灣,造成部分地區災情嚴重,為照顧災區民眾權益,公路局二十五日公布,受災民眾只要持證,交通罰單、監理事宜,均可展延至年底前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辦。 公路局公布薇帕颱風受災民眾辦理公路監理業務權益照顧措施,受災民眾只要持有村里長、警察局、派出所、鄉鎮市區公所或相關機關出具之證明,相關包含「補發汽機車駕照、行車執照、牌照登記書」、「辦理車輛報廢、繳註銷、停駛及號牌遺失或損壞」、「車輛定期檢驗」、「交通違規罰鍰繳納、裁罰及汽車燃料使用費繳納」、「職業駕駛執照審驗」等監理事宜,均可展延至一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辦。 公路局表示,另因颱風致車輛受損需辦理報廢、繳註銷、停駛者,汽車燃料使用費計徵至災損前一日止;辦理汽車修護者,憑汽車修理廠開具之證明文件,按修車日數減免之,請民眾於一一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提出申請。 此外,公路局也提醒,如有受災車輛所有人死亡,親屬辦理車輛繼承過戶或報廢、繳註銷牌照者,交通違規案件免罰及積欠汽車燃料使用費免繳,辦理汽機車繼承過戶者免徵該項規費。

Read More

教師節連假離島航線 28日上午9時開放訂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因應今年教師節三天連假,民航局二十五日表示,澎湖、金門、馬祖三離島管制航線預計將提供一千零五十四架次,計八萬四千五百四十六個座位數,並自七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時起開放訂位。 今年教師節假期,民航局規劃九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為航空疏運期,共計五天。仍以澎湖、金門及馬祖等離島航線為疏運重點,各航空公司均已依據市場需求規劃航班。 在各航線運能提供方面,澎湖航線五百三十八架次、四萬一千五百三十四個座位數;金門航線三百八十四架次、三萬四千零八十個座位數;馬祖航線一百三十二架次、八千九百三十二個座位數;上述三離島航線(不含澎湖—金門航線)共計提供一千零五十四架次,計八萬四千五百四十六個座位數,民航局已要求航空公司持續注意訂位狀況,後續並將視需求適時增班。 民航局提醒旅客,此次教師節連假,於尖峰時段九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台灣出發往離島方向,以及九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離島出發回台灣方向之機票,均會加註「限當日當班次」、「逾期作廢」之使用限制,以使有限之空運資源獲得更有效之利用。 此外,離島航班較容易受到天候影響而有異動,提醒民眾隨時留意最新氣象資訊,做好行程規劃,並務必事先訂妥機位,以免浪費時間於機場候補;搭機當日亦請提早出門至機場報到,並備齊身分證件,以順利搭機。

Read More

大法官人事全封殺 黃國昌:和民眾黨基準有距離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立法院院會二十五日進行大法官被提名人同意權投票,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率黨團立委表示,經過黨團討論一致決定投下不同意票,賴清德總統在人民不信司法態度下,提名極度不適任的被提名人「是把提名權當兒戲?」 黃國昌指出,他想引用台大法學院教授顏厥安發表的投書,相信對於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捍衛是每一個憲法機關共同的職責,民進黨無差別大罷免攻擊台灣的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時,此時此刻心情是什麼就說什麼。 黃國昌說,在這次憲法法庭大法官審查前,民眾黨團有四個重要審查基準,是否能捍衛憲法精神,扮演憲法守護者;憲法中有關行政立法之間權力分立、相互制衡立場;第三有無超然獨立進行重要憲法價值判斷的風骨;第四有無向當權者說不的道德勇氣。 他表示,賴清德這次提名仍不脫民進黨掌控、工具化的色彩,距離剛剛的四項標準還有相當大一段距離,因此民眾黨一致同意針對大法官全數否決,這次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引發的爭議,不是單純檢察官出身或破壞審檢分立原則,而是根本對業務職掌欠缺基本瞭解,遑論在人民不信任司法態度下,要由這樣的人帶領司法院推動改革。

Read More

劉和然攜青年共推永續轉型 新北永續未來學院培育淨零世代關鍵力量

劉和然表示,結合在地政策才能讓永續議題真正落地,新北市持續透過多元創新行動,推動全民參與減碳轉型。(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挑戰,新北市環保局舉辦第六屆「新北永續未來學院」,邀集來自全臺23所大專院校、共30位學生參與三天兩夜營隊課程,培養青年對永續議題的思辨與行動力。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今(25)日特別到場與青年交流,聆聽青年因應氣候變遷的創意提案,並頒發「新北永續青年大使」證書,勉勵青年以創新行動為2050淨零轉型注入關鍵力量。 劉和然表示,極端氣候對全人類都是挑戰,全球領導人需要加速行動,企業當責,個人需要重新思考與自然的關係;臺灣要邁向2050淨零碳,下一代創新力與行動力絕對是淨零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新北市自2019年退場燃煤鍋爐、2020年簽署氣候緊急宣言、2021年提出三大零碳藍圖、2024年在ICLEI世界大會簽署「2024-2030聖保羅行動策略」(The ICLEI São Paulo Strategic Vision 2024–2030),今年更完成市長聯盟九項淨零指標認證,展現務實且具體的永續治理力。 劉和然提到,結合在地政策才能讓永續議題真正落地,新北市持續透過多元創新行動,推動全民參與減碳轉型。他也肯定學生們提出的創意提案,並強調只要持續以行動落實,未來都可能成為市政推動的重要參考。 第六屆「新北永續未來學院」合影。(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劉和然也舉例,近年影城及職棒業者與新北攜手推出「影城循環杯」及「職棒循環杯」;傳統市場攤商配合不主動提供塑膠袋鼓勵民眾減塑;「幸福小站」的餘裕物資媒合平台,讓二手家具持續循環利用;以及本(7)月推出的「市民行動有GO利 新北減碳集多多」計畫,以「輕推」方式,將適度誘因與數位科技結合,讓看不見的減碳行為轉化為具體「碳資產」,引導市民從日常消費與生活選擇中深化減碳意識,這些政策都是將創意實踐後的成果。 新北市環保局表示,本屆「新北永續未來學院」以「變革X轉型:永續新視界」為主題,聚焦於ESG、在地創生與科技應用,結合實地走訪與議題討論。營隊課程豐富,特別邀請循環經濟、減塑減廢、地方創生等領域講師,分享各自投身環境永續的經驗及實績,也安排淨灘行動、參訪全國第一座室內大型資源回收細分選廠「新北資源循環教育基地」,從「做中學、行中覺」中深化行動體驗。 新北資源循環教育基地導覽解說。(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Re-think重新思考」創辦人黃之揚分享他如何從關注環境的年輕人出發,透過創業將環保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與事業;「金山漫遊」執行長賴家華帶領學員走訪金山,在體驗人文與自然交織的在地風貌中,深入探討永續旅遊與城鄉共榮的可能。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三廠高級工程師侯智耀介紹了獨步業界的化學回收技術,可重塑與原抽聚酯相同品質的纖維,讓服裝和紡織品廢料得以更好地被再利用;「蛋寶生技」古昕平總經理,介紹雞蛋的循環經濟模式,全方位的利用啟發學員思考廢棄物所蘊含的價值。 屢獲「國家環境教育獎」、「綠色採購獎」及「國家永續發展獎」等獎項肯定的聯合報系,則由永續長羅國俊分享聯合報系致力推動對內部及社會的永續環境教育,從報導者到行動者,落實永續行動的轉變,學員們也與新聞部地方社會中心副主任鄭朝陽對話,思考媒體在推動社會永續觀念上的角色與影響力。 參與學員也分享了本次活動中豐富的收穫。國立臺北商業大學的林柏叡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金山漫遊」賴家華執行長的分享,企業如何結合在地特色推動永續發展的經驗,並透過走讀金山與體驗挖地瓜等農事活動,實地感受到這些看似簡單的行動,實際上能為地方農民創造實質價值,讓我重新思考永續的落實其實可以很貼近生活。 來自銘傳大學的吳家儀則提到,她曾參加「Re-think重新思考」創辦人黃之揚執行長舉辦的淨灘活動,因此對他的分享特別有共鳴。從簡報中學到若想推動一個專案,首先必須清楚設定目標受眾與議題範疇,接著透過資料蒐集找出切入點,並思考如何規劃推廣活動的細節與行銷策略,對想從事相關社會議題專案有很大啟發。 學員在金青海灘淨灘,從「做中學、行中覺」中深化行動體驗。(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的楊志璿分享,他對「蛋寶生技」古昕平總經理介紹的雞蛋循環經濟印象深刻。沒想到看似無用的蛋殼也有多元應用價值,從中看到企業如何將環保與創業結合,更被古總經理對理念堅持與人生選擇的經歷所感動,讓他在思考未來方向時多了一份啟發與勇氣。 清華大學的王翊軒表示,到訪南亞塑膠工業公司讓他首次實地了解塑膠循環經濟的實際運作流程。還獲得了一件由回收塑膠再製而成的衣服,體會到資源再利用的可能性與創新,收穫滿滿也很開心。 中正大學陳梓寧分享,他最喜歡聯合報永續長的分享,每一個人未來會身處不同領域,會是不同工作,但只要每個人付出一點,就可以對永續有不同程度和面向的貢獻,都能在永續發展領域,盡一份力。 「永隊」於最終成果發表「資源分類循環」議題(丟對一小步,永續一大步),榮獲第一名。(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強調,「新北永續未來學院」自111年起採分齡分眾方式推動,針對國中、高中與大學生設計符合年齡與學習階段的課程活動,培養青年學子對環境議題的敏感度與行動力,幫助學員從不同角度理解永續發展的實踐路徑。 環保局長程大維局表示,環境教育不該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應成為青年發掘自我、參與公共事務的平台。透過營隊的體驗與對話,讓青年學生有機會親身接觸、深度理解並勇於發聲。雖然營隊活動已告一段落,但相信每位學員心中種下的綠色種子,終將在未來發芽,成為推動社會永續轉型的重要力量。

Read More

國民黨拒絕全數大法官提名 憲法需要守門人非沉默者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二十五日明確表達,對此次大法官提名人選全數不予通過。立委翁曉玲指出,此為對憲法與世代民主負責的立場,大法官為憲政體系最後防線,應慎選、寧缺勿濫。 翁曉玲表示,大法官不僅需具備法學專業,更應具備捍衛憲法價值的勇氣,而非討好權力核心。過去一年半內,國家面臨多項重大憲政爭議,如國會改革法案、財政收支劃分法爭議、實質廢除死刑的釋憲案,以及行政院拒絕依法撥付補助與補償,乃至限制言論自由與刁難陸配權益,然在此關鍵時刻,未見本次被提名人出面發聲。 她批評,提名人雖具法學資歷,卻欠缺風骨與直言精神,在政治紛亂中未能挺身而出,守護憲政秩序。經過立法院詢答審查後,國民黨團認為這批人選不足以承擔憲法解釋重責,無法讓人民安心。 翁曉玲強調,憲法需要的是守門人而非沉默者。她進一步指出,此次審查結果不僅藍白立委不支持,就連包括柯建銘在內的二十五位民進黨立委亦對其中兩位提名人投下不同意票,顯示總統賴清德提名的人選連自家人也難以認同。 她呼籲賴總統即將提出的第三波提名,應廣納朝野意見,充分與多數民意溝通,提名更為適任者,讓憲法法庭能早日恢復運作,發揮其應有功能。

Read More

台北市4,478名學子暑期動手探索未來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今夏積極推動「自主學習」理念,共開設一百二十八場國中小職涯輔導研習營。(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暑假是主動探索自我的黃金時刻,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今夏積極推動「自主學習」理念,鼓勵學生從興趣出發,規劃個人學習藍圖,勇敢走出教室、走進真實世界。為此,教育局整合二十八所學校資源,結合技術型高中、新興職探體驗中心及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共開設一百二十八場國中小職涯輔導研習營,涵蓋十四職群、五大類課程,總計吸引四千四把七十八人次參與。 台北市教育局二十五日表示,其中二十一場次特別開放國小五、六年級學生參加,讓技職教育向下扎根,從小培養孩子探索未來的勇氣與行動力。各營隊設計緊扣群科特色,強調實作導向與場域學習,帶領學生從親身操作中認識產業樣貌,激發學習動機與潛能。 教育局指出,未來將持續推動職涯教育向下延伸,結合技術型高中、職探中心與產業資源,辦理假期研習、企業參訪、職人講座與專題實作等多元活動,讓學生在國中小階段即啟動自我探索,為升學進路與職涯規劃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也將結合都會地區產業發展,持續開發對接服務業、生技與設計等領域的職業試探活動,協助學生認識產業多元樣態。

Read More

大雨影響 中華職棒天母、桃園賽事皆延賽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受熱帶性低氣壓影響,中華職棒25日在天母棒球場、桃園棒球場的賽事,皆受雨勢影響延賽,2場賽事都將延至補賽週,於原場地進行賽事;但在台北大巨蛋賽事照常舉行。 中職24日在新莊棒球場的賽事,打完第1局、中信兄弟與富邦悍將以0比0平手時,比賽就因雨勢暫停,最後保留至補賽週進行。 中職25日原本3地開打,都在北部地區的桃園、天母、台北大巨蛋進行,不過在桃園棒球場由樂天桃猿迎戰台鋼雄鷹的賽事,以及天母棒球場由味全龍迎戰富邦悍將的賽事,皆受到雨勢影響延賽,雄鷹洋投後勁要挑戰跨季20連勝,還要再等等。

Read More

AI共學 領導創新!新北啟動初任校長教學實踐社群

114學年度初任校長課程及教學領導社群正式啟動。(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二十五日於雲端智慧科技中心辦理「一一四學年度初任校長課程及教學領導實踐社群」說明會,十七位橫跨高中、國中及國小的初任校長齊聚一堂,透過跨校共學、課堂實作及AI科技導入,協助校長掌握未來教育脈動,實踐行政減量與教學創新雙軌目標。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校長不只是管理者,更是推動課程發展的關鍵角色。今年的初任校長社群特別聚焦「學校課程願景」與「AI應用實作」。講師以分組互動式教學模式,為初任校長們進行說課、議課及備課指導,社群中每位校長都要應用學校特色,為學生設計「一堂好課程」,透過交流分享,提升校長領導專業、教學效能與多元校園經營發展。 青山國中校長陳衍鈴分享,初任校長的第一步不是改革,而是用心「看見與理解」,從理解學生需求、教師動能到家長期待中,逐步凝聚課程共識,引領學校穩健前進。 除了教學實作,教育局也與新北市校長協會辦理初任校長研討會,邀請邱承宗榮譽理事長分享「校長學、學校長、長學校」經驗,復興國小校長周德銘以「法律紅線看清楚」來提醒校長掌握實務法規界線,守護校務推動安全,並由興穀國小胡銘浚校長分享「教學卓越普及化」策略,帶動學校整體效能提升。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建構「儲備、候用、初任、在職」四階段校長培力體系,並規劃「專業增能」、「自主社群」、「支持陪伴」三大管道。AI智慧領導更是亮點之一,目前已有超過百位校長完成AI應用研習,將搭配「夢的N次方」及「智慧學習典範公開授課」等計畫,讓每位新北校長都能以專業與創新引領學校向前。

Read More

IEAT「永續貿易」論壇暢談未來 強調人才培育之數位、永續及國際力

IEAT黃教漳理事長(中)、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胡啟娟副署長(右三)、前駐新加坡代表梁國新大使(右二)、致理科技大學黃博怡副校長(右一)、政治大學李蔡彥校長(左三)、前駐越南代表黃志鵬大使(左二)、IEAT黃文榮秘書長(左一)等長官貴賓參觀《永續貿易教育成果展》(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提供) 記者郭國政/台北報導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AI轉型與ESG浪潮驅動下,IEAT今(25)日舉辦【永續貿易.前瞻新未來】論壇,邀集產官學界重量級代表,探討台灣如何在國際經貿重構中,打造具韌性與永續競爭力的人才發展未來。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理事長黃教會中表示,在當前全球新的貿易情勢下,培育具數位力、永續力及國際力,「三力」新世代貿易人才,是打造台灣貿易新動能的關鍵。 黃教漳強調,在劇變的國際局勢下,貿易競爭力不只來自廠商努力出口拓銷,更來自持續不斷的人才厚植與系統性的培育,在當前全球新的貿易情勢下,IEAT啟動人才教育新引擎,培育具數位力、永續力及國際力,三力新世代貿易人才,打造台灣貿易新動能。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胡啟娟副署長受邀致詞,也稱許IEAT在貿易人才培訓上為產業及國家社會貢獻良多。 IEAT黃教漳理事長在論壇中指出,人才是貿易永續競爭的根本。(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提供) 本次論壇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李蔡彥校長以〈AI浪潮下的新世代人才戰略〉為題發表專題演講。與談人陣容堅強,由前駐新加坡大使梁國新主持,邀請恆隆行董事長陳政鴻、台大國企系詹文男教授、政大商學院楊培侃教授與德明財經科大賀光輝教授,從企業實戰、國際環境、AI數位、到永續發展等層面深入探討,提出「雙軸佈局」,一方面強化產業即戰力,另一方面建構未來的貿易人才核心能力。 現場亦同步頒發「貿易教育貢獻獎」,表揚長年協助IEAT培育貿易人才的的老師與合作學校,學校代表,包括國立政治大學李蔡彥校長、致理科技大學黃博怡副校長,以及國立台南高商林聰明校長均蒞臨受獎。個人獲獎者則有推動貿易政策與證照制度的前經濟部貿易局長黃志鵬大使,實踐大學榮譽教授謝宗興,以及多位專家學者。IEAT藉由表彰貢獻者,共同肯定產學攜手培育青年貿易人才的深耕成果。論壇吸引超過百位企業與學界代表共襄盛舉,IEAT期待透過持續的產學對話,培育台灣在全球貿易鏈中的關鍵人才。 論壇邀請到政治大學李蔡彥校長(右三)演講,前駐新加坡代表梁國新大使(右一)主持座談,恆隆行董事長陳政鴻(右二)、台大國企系詹文男教授(左二)、政大商學院楊培侃教授(左三)與德明財經科大賀光輝教授(左一)與談。(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提供) IEAT 50年來已培育超過數十萬名貿易大軍,「國貿大會考」累積有9.5萬人報考,34.8%也就是約3萬人合格通過,成為企業徵才的專業指標;金學金累積獎助全國超過3,000位傑出學生;有超過200位業師在國際經貿、數位轉型、AI應用各領域培育在職進修人士,每年超過6,000名。2020年疫情期間,開辦線上課程,每年有約1,100位來自全台、甚至海外的學員上網學習。IEAT不斷因應時代需求,創新業務,協助企業經營與發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