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身心障礙團體精心製作的中秋禮盒開賣了!

高雄身心障礙團體精心製作的中秋禮盒開賣,歡迎全國民眾及企業團體透過「礙優網」線上選購支持。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為推廣高雄身心障礙團體精心製作的中秋禮盒,高雄市社會局舉辦媒體推廣會宣布秋節禮品開賣,邀請全國民眾及企業團體透過「礙優網」線上選購支持;此外,訂8月16日在衛武營榕樹廣場舉辦「月滿心暖 雄好禮」大型推廣活動,邀請高雄在地23家身障團體,展售上百項應景禮品,邀請大家共襄盛舉、選購佳節好禮,傳遞祝福與溫暖。 此次媒體推廣會特別選在具歷史人文意涵的市長官邸舉行,以溫馨「家的氛圍」展示23家在地身障團體的秋節好禮,現場也邀請身障朋友親自介紹手作產品,分享從壓模、烘焙到包裝成品,每一個看似簡單的步驟,對他們而言都需反覆練習無數次以上,才能做出令人滿意的成果。 社會局蔡宛芬局長致詞表示,對身心障礙團體來說,中秋節是全年最重要、銷售量最大的節慶檔期,可能是一整年收入的重要來源。甚至是部分團體一整年的主要收入來源。 她表示,市府舉辦推廣會就是希望讓更多人看見這些蘊含心意的產品,背後都是身障朋友一點一滴努力完成的成果。社會每一份支持,不只是鼓勵,也是幫助他們穩定生活的力量。」 星星兒的阿驛也開心分享:「今天是我第一次來到市長的家,能把自己做的點心帶來分享,大家都說很好吃,我真的很開心!」三山脊損協會楊總幹事表示,感謝社會局安排,讓團體有機會向媒體直接介紹產品,相信只要持續努力與堅持,就能讓更多人看見他們的價值。 今年社會局的身障秋節禮盒更攜手高雄在地青年設計師團隊,推出全新設計的「月滿心暖中秋綜合禮盒」,匯集脆皮花生糖、鳳梨金磚、花好月圓綠豆糕、濾掛式咖啡包、蛋捲等明星產品,一盒傳遞五倍心意、五倍幸福。設計團隊也分享,希望透過設計,傳遞幸福、點亮心意。 蔡宛芬局長表示,每份中秋好禮都是身障者努力克服障礙,用最認真的態度完成的,製作時均嚴格把關,依規定取得食品業者登錄字號及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證明,希望大家用實際購買行動,給身障者最大的支持和肯定。也邀請大家8月16日下午2點一起到衛武營榕樹廣場參加設攤試吃活動,進行選購。 高雄市社會局近年積極輔導團體經營品牌與電商通路,打造「礙優網」平台,整合訂購、金流與物流服務,成為全國首創、唯一整合多個身障團體的線上販售平台,讓身障朋友從製作到銷售都能參與的完整系統,讓社會看見他們的專業與價值。 邀請全國朋友一同上「礙優網」選購秋節禮品,支持身障者的努力與用心。禮品內容豐富多元,包括象徵團圓的中西式月餅、蛋黃酥、綠豆椪,代表好運的鳳梨酥禮盒,以及深受各年齡層喜愛的手工餅乾、花生糖、蛋捲、牛軋餅、堅果、文旦等節慶點心;另有天然實用的手工香皂、咖啡禮盒、陶杯、零錢包、面紙套等溫馨手作小物,滿足送禮多元需求;訂購方式,1.線上預購:「礙優網」https://www.iustore.com.tw/ 2.電話訂購:服務專線(07)552-3732 3.秋節產品型錄可至社會局網站下載https://reurl.cc/ko7Djd

Read More

海委會海洋文化領航計畫盛大啟航 復振航海文化力

全場大合照。(海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 為推動我國海洋文化知識建構與航海智慧傳承,於高雄展覽館304會議室舉辦「海洋文化領航補助計畫培訓研習及交流工作坊」,邀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奧正史所長,以及歷年補助團隊、藝文界代表及學術實務工作者齊聚一堂,展現推動海洋文化的豐碩成果,並搭建橫跨學術、藝術與社會的對話平臺。這場聚會,不僅是交流與學習的機會,更是點燃臺灣海洋文化之光的重要時刻。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委致詞表示,臺日海洋文化交流在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奧正史所長的努力下,展現豐碩成果。奧正史所長積極促進雙方在海洋文化領域的合作連結,推動多項具體合作,其中今(114)年「臺灣海洋國際青年論壇」吸引來自十餘國的青年團隊報名參加,日方共有3支隊伍入選決選名單,展現奧所長推動臺日交流的努力成果及日本青年對海洋議題的重視。 113年海洋委員會提出「復振航海文化力」四年期中長程計畫向行政院爭取預算並獲核定,明確從制度面建立推廣架構。首年即獲得2,400萬元經費,第2年更提升至4,800萬元,明年持續編列經費4,800萬元推動。今天的培訓交流工作坊展現第一階段豐碩成果,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期待未來更多夥伴加入,共同參與推動。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委強調,臺灣的孩子們從小就要知道臺灣的海洋文化,本計畫從「薪傳」、「船藝」、「藝海」三大補助主軸,成功建構與海洋之間的連結思維。民間有許多海洋文化元素,政府應提供更多的資源,與海洋間的對話,讓各領域努力、響應與參與,無論是在學校、地方政府、民間社團,或者是個人工作室,讓這個計畫能夠更豐富、更具體,充滿社會各個角落,讓成果更顯著。 管碧玲主任委員表示,海洋文化是海洋委員會的核心使命。當文化再次為海洋點燈,臺灣不只是航向科技前沿,更將以深厚文化力穩健航行於星辰與浪濤之間,未來海洋委員會將持續深化海洋藝文發展,建構臺灣海洋文化主體平臺,讓海洋文化走入社會,走進人心。最後誠摯邀請社會各界一同加入海洋文化知識建構、造舟與航海技藝傳承及藝文創新的行列,攜手織就一幅永續海洋的美麗文化新傳說。

Read More

技術司專館亮相BIO Asia 2025 三箭齊發打造韌性健康臺灣

BIO Asia–Taiwan 2025經濟部技術司專館開幕儀式。(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24日於BIO Asia–Taiwan 2025亞洲生技大會邀集工研院、食品所與生技中心三大法人,共同打造技術成果專館並舉行開幕儀式。專館展出12項創新成果,涵蓋保健、預防、治療等領域,展現我國生醫科技研發實力,為大健康產業注入創新動能。其中以為銀髮族著想、兼具營養與口感的「植物性蛋白飲品精準調配與設備整合技術」、可延長疫苗效力的「免疫長效型CD40配體核酸疫苗佐劑」,以及降低副作用、提升療效的「新型抗發炎藥物FPR1拮抗劑」等三項亮點技術最為吸睛,展現我國在關鍵生醫技術的研發成果與應用潛力。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戴建丞致詞指出,本屆亞洲生技展適逢國際政經局勢動盪,藥品作為攸關民生與公共安全的關鍵戰略物資,所受影響程度尤為顯著。臺灣在研發實力、法規環境與製程技術等面向具備優勢,是國際藥廠可信賴的合作夥伴。為深化接軌、擴大合作,我國應整合上下游資源、強化技術密度與全球競爭力。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持續扮演產業後盾,鏈結法人、整合資源,從研發到資金挹注,提供多元政策工具,協助產業升級。此次專館的展出,即為法人團隊長期投入的成果,並以「三段五級預防」為主軸,串連「精準醫療」與「安寧照護」的應用成果,展現技術司與法人在落實健康臺灣政策上的積極作為。 在經濟部技術司專館今年展出的12項創新技術中,除上述三項亮點外,也將也展示了運用AI技術或與AI相關的研發成果,例如工研院的「腫瘤外泌體富集檢測技術」與「外泌體分離純化與分析檢測服務」,以及食品所的「營養飲品智動調製」,體現我國AI生醫的研發實力;在治療藥物研發進展方面,工研院展出「巨噬細胞嵌合抗原受體核酸藥物組成用於癌症治療」及「挽救乾式黃斑部病變視力之眼藥水開發」,而生技中心推出「強化型自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CAR-T免疫細胞治療」、「市場首見NTSR1靶向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藥物」,為癌症與眼科疾病帶來全新治療契機。此外,食品所結合其專業技術開發的「植物動脂肪替代技術」和「微生物在食品質地與風味修飾技術」,順應動物替代趨勢,重新定義植物肉的口感與品質,為植物基產業注入創新動能。 歡迎對經濟部技術司專館興趣之業者及民眾,於7月24到27日前往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蒞臨技術司專館參觀,展位號碼為N303A,一起親身體驗臺灣生醫技術的創新成果。

Read More

上半年大陸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家數增近一成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商務部消息,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新設外商投資企業家數增近一成二。 中共商務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大陸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計30014家,比去(2024)年同期增長11.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232.3億元。 按行業來看,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090.6億元,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3058.7億元。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278.7億元,其中電子商務服務業、化學藥品製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27.1%、53%、36.2%、17.7%。 從來源地看,東盟地區實際對大陸投資增長8.8%,瑞士、日本、英國、德國、韓國實際對大陸投資分別增長68.6%、59.1%、37.6%、6.3%、2.7%。

Read More

廈金小三通上半年客運高成長對台海運快件增達77%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廈金“小三通”今年上半年客運航線呈現高成長,廈門對台海運快件增幅更達77%。 據中國大陸官方統計,今年一至六月廈金“小三通”運送旅客量已達81.42萬人次,比去(2024)年同期增長46.28%,廈台海運運送快件3.69萬TEU,年增率高達77.25%。上半年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共營運4236航次,運送旅客81.42萬人次,其中大陸旅客佔19.44萬人次,臺灣旅客60萬人次,港澳及外籍旅客1.98萬人次,航線客運量佔閩全省“小三通”客運總量的90%。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客運需求,航線自今年一月14日起將每日航班從20班增至24班,日供客位達7200個,上半年航班平均實載率超過60%,單月最高客運量超過14萬人次。 貨運方面,隨著跨境電商業務發展潛能逐漸釋放,廈門對台海運快件通道繁忙,截至上(六)月30日,廈台海運快件共營運451航次,運送快件3.69萬TEU,呈現出“‘三通’‘小三通’優勢互補、時效性強、貨量穩增”的良好態勢。廈門港口局方面表示,該局正著力提升快件運能,加強市場引導與監管,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便捷服務。

Read More

陽明海運訂購三艘八千TEU級全貨櫃船完成布建新世代船舶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布建新世代船舶,該公司宣布向日本造船及今治造船訂購三艘八千 TEU級全貨櫃船,六艘八千TEU級甲醇雙燃料全貨櫃船採購布局完成。 陽明海運表示,該公司執行新世代船舶布建計畫,依本(七)月17日第404次董事會決議,向日本造船株式會社及今治造船株式會社訂造三艘八千 TEU全貨櫃輪,合計今(2025)年三月份已購入建造中三艘同型船後,八千 TEU級新世代甲醇雙燃料預置全貨櫃船達六艘,預計於2028-2030年間陸續交船。 為穩固貨櫃運輸本業競爭力,陽明海運去(2024)年十二月廿日經董事會核定以取得至多十三艘八千 TEU至1.5萬 TEU級全貨櫃船為範疇,展開新世代船舶布建計畫,迄今已全數完成七艘1.5萬 TEU級LNG雙燃料與六艘八千TEU級甲醇雙燃料預置全貨櫃船採購布局,將有助於汰換陽明海運現行營運中船齡超過廿年之5,500 TEU至6,500 TEU級距貨櫃船,確保中長期運力穩健供給與強化核心航線營運優勢。 該公司指出,八千 TEU級貨櫃輪除新船節能主機可直接節省燃油消耗外,採甲醇雙燃料預設規劃,以保留未來因應替代燃料供應量能與法規變化因應之彈性。陽明海運透過船舶布建規劃確保完善之全球運輸服務網絡建置,強化其整體競爭力及營運韌性,並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市場不確定經營環境中,致力於實踐提供客戶安全可靠、低碳永續運輸服務之承諾。

Read More

北市船代會理監事會通過兩家公司入會案

台北市船務代理公會召開第20屆第3次理監事會,由理事長林子傑主持。(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船務代理公會7月24日召開第20屆第3次理監事會,由理事長林子傑主持,會中討論通過東聯航運股份有限公司(UNI-WAGON MARINE CO., LTD.)、高輔進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HIGHLY ADVANCED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申請加入該會。 東聯航運公司負責人洪清潭領有船務北字許可證、高輔進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林錦賢領有船務北字許可證,經該會依法邀請入會。查該兩公司所送入會申請表格齊全,同意各以一級會員入會。

Read More

WCI連續五週下滑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56%前景不樂觀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國際貨運代理協會(JIFFA)引據德魯里世界貨櫃指數(WCI)指出,該指數除連續五週下滑,並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56%,前景並不樂觀。 WCI近期至第29周再次下跌,下跌幅度2.6%至每FEU 2602美元,象徵著該指數連續第五週下跌,與去年同期相比,該指數目前則大幅下跌56%。 據分析,第29週跨太平洋航線受到衝擊,自上海至洛杉磯運費每FEU 2817美元下滑4%,上海至紐約運費每FEU 4539美元亦降6%。儘管每週都在下跌,但這兩條線仍高於五月初的水準,與五月八日相比,前往洛杉磯的運費仍高出4%,前往紐約的運費上漲了24%。 德魯裡說,由於需求保持疲軟,這些交易的現貨利率可能會繼續下降,前景並不樂觀。

Read More

深圳港航運發展公司成立大陸航運國企再增一家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國有航運企業再增一家,由深圳港集團全資持股的深圳市深圳港航運發展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深圳港集團全資持股。 深圳市深圳港航運發展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額900萬元人民幣,該公司所屬行業為水上運輸業,經營範圍包含:從事國際貨櫃船、普通貨船運輸;從事中國大陸與港澳間貨櫃船、普通貨船運輸;國際貨物運輸代理;陸路國際貨物運輸代理;國際船舶代理;資訊技術諮詢服務等。 據瞭解,深圳港集團成立於1985年,是深圳市屬世界級港口產業集團,圍繞“全球影響力卓著的海洋經濟綜合服務商”企業願景,深耕“港航、海洋、物流、能源、港口服務、產業金融”六大產業。 目前深圳港集團擁有全球最大單體貨櫃碼頭鹽田港等國內外16個港航專案,建設運營89個泊位,各類物流設施超311萬平方米,核心業務遍佈國內外36個城市和地區,形成以深圳為核心,輻射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京津冀、“一帶一路”等港口網路集群,承擔深圳1/2以上的貨櫃輸送量、廣東省1/3的外貿進出口量,以及大陸對美國貿易1/4的貨物量。 近年來深圳市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按照深圳市海洋發展規劃(2022-2035年),深圳至2025年要初步建成國際航運中心、海洋戰略新興產業高地;至2035年建成具有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發展海洋經濟方面,深圳港集團是深圳國資系統中的主力軍,深圳港集團表示將當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主力軍和生力軍,打造成為全球影響力卓著的海洋經濟綜合服務商。

Read More

航港局拜會全國船代會採納船代業建議 PCS引航申請平臺透明化再升級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航港局7月24日由航安組翁美娟專門委員、廖博逸及企劃組紀允晴簡任技正、陳志佩科長一行,拜會中華民國船務代理公會全國聯合會,說明航港局與港公司目前推動之「港口社群系統PCS兩階段推動計畫(含招請引航作業申請平臺)」內容。全國船代會之前有提送建議書,航港局已採納全國船代會之意見,納入招請引航作業申請平臺建議。 全國船代會對「招請引航作業申請平臺」之需求與功能建議書 ,對於平台資訊介面應揭露內容之建議,資訊項目應涵蓋本船所申請引水作業流程之順位:為確認是否為合理調度,避免誤會被延後或遭杯葛。派遣引水人之姓名 :供事前知悉執行人員、增進航商信任。引水人當日之排班表:確認是否值勤、可執行任務。引水人所搭乘引水船之名稱與動態:預估其實際到船時間、掌握拖延是否為交通調度問題 。本次引航任務預估開始與結束時間:有助調派拖船、安排靠泊與離泊順序 。任務異常備註: 增進調度公平性之說明基礎 。每次作業之系統留痕記錄 :事後責任釐清之依據 。 對於平台功能模組建議,1. 引航申請即時排程追蹤模組 :可即時顯示目前船舶排程進度、預估引水人抵達時間、調派狀態。2. 引水人與引水船調度資訊查詢模組:整合引水站與港勤公司即時資料,顯示引水人與引水船之位置與狀態。 3. 引水費率查詢與試算模組:提供依船舶噸位、港口、作業類別自動試算之介面,並可匯出PDF存檔。4. 作業異常與補充說明通報模組 :可由引水站說明延遲原因,如天候、前船拖延等;業者亦可回報狀況。 5. 全流程操作紀錄查詢模組  :供主管機關與業者查核是否按程序執行,以便責任釐清與申訴處理。 預期效益則有:作業透明性:消除資訊不對等與猜疑,避免業者誤會遭杯葛。調度公平性:具備客觀紀錄與順位資訊,有助調派公正執行。責任釐清效率 :系統留痕與調度紀錄可作為保險、法律爭議處理之基礎 。國際信賴度外籍航商可透過介面瞭解作業流程,提升對台灣港口制度的信任。行政效能提升:減少電話查詢、人為誤解、事後申訴等行政資源耗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