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促內閣改組 勿再空降酬庸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七二六大罷免大失敗,國民黨滿血回歸立法院。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二十七日表示,八月一日美國關稅實施,當務之急是降低產業界與農業界衝擊,因此希望內閣改組,但絕對不要再有空降、酬庸,或只是為了要負政治責任而倉促換人。 王鴻薇上午進行車隊掃街謝票,感謝選民的支持。她表示,這段時間社會太過對立撕裂,大罷免過後如何消弭社會間的裂痕?降低彼此對立,讓社會更融合、和諧?是朝野共同的責任。台灣應該要往前走,朝野也應回應人民的期待。 王鴻薇不滿這段時間立法院通過許多福國利民法案,但行政院都置之不理,並採取對抗的態度。她直指不管是面對美國的關稅貿易戰,或是南部受災嚴重狀況,行政院的表現統統都不及格。這段時間確實有很多內閣改組的呼聲,也有些部會首長遭點名。 王鴻薇認為,美國關稅貿易戰即將來襲,應該內閣改組負起政治責任;但更希望八月一日美國關稅實施時,若有內閣改組,當務之急是要把美國貿易戰的衝擊和影響,對外銷廠商、中小企業、農業和廣大勞工的衝擊都降到最低。 王鴻薇強調,此時若要內閣改組,絕對不要有空降、酬庸,或只是為了要負政治責任而倉促換人,這樣對廣大的中小企業、農民和勞工反而不利。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回應,王鴻薇的說法前後矛盾,在野黨這時候一定會高調做出很多主張,把這場公民行動定調為政黨對決,對執政黨施壓要求誰下台、誰負政治責任。但執政黨會沉著面對一切,負責任絕對不是口頭說說,而是要用行動領導國家,不需隨之起舞。

Read More

游盈隆:大罷免不符主流民意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二十七日指出,台灣主流民意強烈反對大罷免行動。  (中央社)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首波二十四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遭完封,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二十七日分析失敗的三項因素,包括台灣主流民意強烈反對大罷免行動、罷團提出的中心訴求只獲得少數人的共鳴;且在藍營地盤罷免藍委,明顯犯了兵家大忌。他也斷言綠營不必寄望八二三出現奇蹟,「結果一樣會是七比零」。 游盈隆指出,大罷免大失敗的原因出在基本面。首先,台灣主流民意強烈反對大罷免行動,所形成的全國或罷區的政治意見氣候明顯不利大罷免,是客觀的事實。再者,中心訴求不靈,過去七個月罷團提出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罷免藍委理由,歸納起來仍有「毀憲亂政」、「反共護台」、對台灣未來的憂慮(簡稱亡國感)等三項中心訴求;但從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中得知,三項訴求都沒有獲得多數民意支持,在罷免區支持比例更低。 游盈隆認為,「反共護台」雖然是台灣人的高度共識,但明顯過半數的人不認為「大罷免有助於提升反共護台意識」;也就是說,「反共護台的目的神聖並不能正當化大罷免手段的不當」。不過,以大罷免失敗推論出「反共護台」或「抗中保台」訴求不再得民心,是明顯錯誤的解讀。 游盈隆指出,罷團選擇在藍營地盤罷免藍委,先天上就處於不利的位置,他曾在六月二十九日的臉書提醒,當時罷團或綠營都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同樣在深綠選區罷免深綠立委一樣困難重重。 游盈隆認為,總統賴清德政府和執政的民進黨必須做出適當回應,否則不斷誤判形勢、不斷重蹈覆轍將後患無窮。他強調,現在就是台灣社會針對大罷免始末做全面反省、檢討與究責的時候,不要濫情、不要蓄意逃避責任、不要拿天真無邪的罷團當擋箭牌。 他表示,台灣政治應回歸「大和解,大聯合,大改革」的正確歷史道路上,不要再鬥了才是社會之福、人民之福、國家之福。

Read More

〈全球探索〉日本防衛白皮書點燃地緣風暴 中國威脅論再升溫

澳洲等十九國在「護身軍刀」聯合軍事演習中展現團結。圖為包括澳洲、日本等國參演部隊人員舉行協調會議。(取自澳洲國防部官網) ■蔡鎤銘 二0二五年七月十五日,日本防衛省發布《二0二五年版防衛白皮書》,將中國大陸定位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引發國際社會廣泛爭議。白皮書詳細分析大陸在台海、東海及南海的軍事活動,強調其對日本及區域安全的潛在威脅。此舉不僅招致大陸、俄羅斯及北韓的強烈反彈,也凸顯印太地區地緣政治的複雜緊張。 日本《二0二五年版防衛白皮書》以「國民的平和生活由自衛隊守護」為封面主題,強調自衛隊的親民形象與國家安全職責。白皮書詳述大陸軍事活動的三大特徵:實戰化、宣傳化與常態化。例如,二0二四年五月及十月,大陸在台灣總統賴清德就職及雙十節後,分別舉行「聯合利劍二0二四A」與「聯合利劍二0二四B」大規模軍演,涉及精準攻擊、封鎖台海及海警參與,顯示大陸軍事行動的實戰性與針對性。 陸日雙方 互控破壞區域穩定   白皮書特別指出,大陸軍事活動已擴及日本周邊,包括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東海及西太平洋,且二0二四年首次記錄大陸軍機入侵日本領空,航空母艦逼近日本領海。白皮書稱,大陸軍費快速成長,二0二四年達二點二六兆人民幣,缺乏透明度,且軍事力量在質與量上均顯著提升,對台海軍事平衡形成壓倒性優勢。 此外,白皮書提及大陸海警在台海軍演中的角色,認為其「灰色地帶」行動意圖透過非軍事手段實現對台封鎖,進一步孤立台灣賴清德政府。這些論述被大陸及部份國家視為誇大威脅、干涉內政,引發激烈反彈。 大陸駐日本使館於七月十七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白皮書「抹黑中國國防政策」,指其違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稱台灣問題為中國內政,釣魚台為固有領土,並批評日本以「大陸威脅」為由擴軍。聲明強調,大陸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軍事合作符合國際法,並指日本近年防衛預算連續十三年成長,二0二五年達九點九兆日圓(約占GDP的百分之一點八),才是區域穩定的真正威脅。 應對台海衝突 日本角色加重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札哈洛娃(Maria Zakharova)表示,白皮書將俄羅斯與地區局勢惡化掛鉤,構成外交挑釁。俄方已通過外交管道向日本提出警告,稱其政策可能引發軍備競賽並損害俄日關係。札哈洛娃特別提到將深入研究白皮書的飛彈防禦內容,若發現具體威脅,俄方將採取進一步措施。 北韓外務省日本研究所則稱白皮書為「重新侵略的戰爭腳本」,批評日本近年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發展遠程飛彈及購買美國「戰斧」巡航飛彈,顯示其軍事大國化野心。北韓中央通信社宣稱,日本的軍事動向證明北韓核武發展的必要性,試圖以此為其核計畫正名。 白皮書發布的背景是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對盟友的國防支出施壓。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r Hegseth)要求亞洲盟友將國防開支提升至GDP的百分之五,促使日本加速其五年國防計畫,目標二0二七年達GDP的百分之二。白皮書強調日本與美國及區域盟友的軍事合作,特別是針對台海衝突的應對能力提升,顯示日本在美日同盟中的角色加重。 護身軍刀演習 強調印太和平   菲律賓的動向尤為引人注目。據《華盛頓郵報》報導,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放寬台菲交流限制,雙方安全合作加深。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Gilbert Teodoro)表示,台灣安全直接影響菲律賓,顯示其在台海問題上的立場轉變。同時,澳洲與美國等十九國在「護身軍刀」聯合軍演中展現團結,澳洲國防部長康羅伊(Pat Conroy)雖未明確表態支持台海衝突介入,但強調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反觀大陸,與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於七月十五日的會晤中重申「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灣獨立,顯示其在外交層面試圖緩和與部份國家的緊張關係,同時堅守核心立場。 白皮書引發的爭議反映了印太地區地緣政治的複雜性。日本將大陸定位為最大挑戰,不僅是對其軍事活動的回應,也與其自身戰略調整密切相關。日本近年積極強化與美國、菲律賓、澳洲等國的軍事合作,並在距離台灣僅一百一十公里的與那國島興建防空洞,顯示其對台海衝突的深切憂慮。 聯合利劍 加深區域國家戒心   大陸的軍事行動,特別是針對台灣的「聯合利劍」演習,結合實戰化與宣傳化策略,意圖透過軍事施壓與經濟合作並行,分化台灣內部並牽制美國及其盟友。然而,這種策略也加深了區域國家的戒心,促使日本、菲律賓等國加速軍事現代化與聯盟整合。 俄羅斯與北韓的強硬回應則顯示,白皮書的影響已超出中日雙邊範疇,牽動俄國、北韓與日本的緊張關係。俄羅斯關注日本的飛彈防禦計畫,北韓則試圖以日本的軍事動向為其核武計畫辯護,凸顯印太地區的多邊博弈格局。 《二0二五日本防衛白皮書》以大陸為核心議題,點燃了地緣政治的激烈爭議。其對大陸軍事活動的詳細分析與「最大戰略挑戰」的定位,引發大陸、俄羅斯及北韓的強烈反彈,同時促使美國盟友體系進一步整合。白皮書不僅反映日本對區域安全的憂慮,也揭示其在美日同盟與印太戰略中的角色轉變。隨著台海、東海及南海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白皮書掀起的波瀾將長期影響區域穩定與國際秩序。日本的戰略選擇、大陸的軍事回應及盟友間的協調,將共同塑造印太地區的未來格局。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本文為國戰會論壇授權刊登)

Read More

U12抗日失利 我吞首敗

U十二世界盃棒球賽中華隊(圖)二十七日迎戰賽前同樣不敗的日本隊,但投手群沒能壓制,終場以二比七吞下此次賽會首敗。             (棒協提供,中央社)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二0二五年第八屆U十二世界盃少棒錦標賽,二十七日在台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主球場進行中華隊對日本之戰。後攻的中華隊一開始就被日本先馳得點,雖然一路苦苦追趕,可惜最後仍無法扳回局面,終場以二比七苦吞首敗。日本拿下三連勝,篤定晉級。 中華隊二十六日晚間以十三比零扣倒澳洲隊後,二十七日晚間推派「米老鼠」謝承濬先發登板,強碰同為二勝零敗的日本隊。日本則推派阿部旭冴先發,擔任九棒投手,這是他在此次比賽投打首度亮相。 中華隊林楷宸觸殺日本隊跑者。(記者陳治交攝) 先攻的日本隊一局上靠安打等拿下兩分;但七棒佐橋陸公一支飛球被中華隊林楷宸接殺又長傳一壘,形成雙殺,化解危機。 三局上,日本又靠著中華隊投手謝承濬一記暴投,三壘跑者跑回一分,比數形成三比一。四局上,日本再攻下一分,比數形成四比一。五局上,五棒大原颯二郎擊出帶有一分打點的犧牲打。 日本外山泰基轟出兩分砲。 六局上半,一棒外山泰基在一壘有人時轟出兩分砲,將比數拉開至七比二奠定勝利基礎。   日本吉塚真之介安打有兩分打點。 至於中華隊在一局下半、二出局滿壘時,先靠著日本投手暴投攻下一分,又形成滿壘;可惜七棒林書延被封殺,中華隊形成三出局,攻勢被瓦解。直至四局下半,九棒林楷宸在滿壘時雖在一壘前被刺殺,但仍有一分打點,同時形成二、三壘有人;可惜日本用雙殺化解危機,中華隊僅拿下一分,最後以二比七輸給日本,目前戰績為二勝一敗。

Read More

完封大罷免 學者期許司法重生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大罷免慘遭完封,一向關心時事的中研院院士陳培哲二十七日表示,台灣人民透過投票成功拒絕獨裁,也代表知識分子的覺醒,他期許經過人民的再次授權,在野黨立委可經由大法官和檢察總長的人事同意權,逐漸恢復台灣司法檢調的專業和獨立性,不再是執政者的爪牙,「這次選舉或許帶來了台灣人盼望的春風。」 陳培哲指出,一年多來執政黨以公民團體為遮掩,挑動分裂仇恨,瘋狂的攻擊四年一次大選的正當性,以及國會對執政者監督制衡的天職。但台灣人民沒有隨之起舞,透過公平的投票清楚的傳達「不信大選喚不回,不容民主竟成灰」的共同心願,成功的拒絕獨裁,守護華人世界唯ㄧ的民主社會,展示台灣人民的民主素養和理性判斷的優秀能力。 陳培哲認為,在選舉過程中,他感受到馴化已久知識分子的覺醒,他們勇於抗顏執政者、參與社會運動,包括管中閔、羅大佑、顏厥安等,讓他相信這個社會真是我們可以安心居住努力生活的環境。 陳培哲認為,這次選舉或許帶來了台灣人盼望的春風。經過這次選舉,在野黨的立委等於經過人民的再次授權,可以更積極的監督行政部門認真執政,不能讓行政官員游手好閒不務正業,任由台灣的經濟、教育、外交、兩岸等問題荒廢惡化。 陳培哲指出,在野黨立委也可以經由大法官的人事同意權,和檢察總長的同意權,逐漸恢復台灣司法還有檢調的專業跟獨立性,「不再是執政者的爪牙」,而是要保護人民自由和權利的公僕。

Read More

柯志恩:賴總統應正視大罷免失利警訊

  立委柯志恩指出,總統臉書對大罷免的回應真是大敗筆,這種態度,令人質疑總統不願承認政治誤判的心虛。(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廿七日指出,總統臉書對大罷免的回應沒有一句道歉或究責之意,真是大敗筆,呼籲賴總統收起傲慢固執的個性,好好正視大罷免失利的警訊。 柯志恩認為,這次由民進黨中央操盤、動員並由總統背書、下令的政治賭局,在民意反撲、徹底失敗後,看不到民進黨高層的檢討反省與誠心道歉。反而,賴總統如一位隔山觀虎鬥的局外人,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更彷彿這場腥風血雨的政治屠殺從未發生,沒一句道歉或究責之意,總統又失去一次和人民真誠對話的機會。 柯志恩表示,人民用選票告訴賴總統和民進黨,反對選輸翻桌的大罷免、更痛恨當家鬧事、除荒廢政務、還無能執政,尤其帶給台灣價值混淆、是非顛倒、司法淪為政治工具、以及社會分崩離析、瀰漫仇恨的諸多傷害。 柯志恩指出,執政黨應先展現朝野和解的誠意,勿再以鬥爭為主軸、以抹紅為手段,衷心希望賴總統邀請在野黨主席好好會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畢竟台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讓人民安居樂業才是從政者的初衷,為國家和人民,朝野政黨應尋求和解,在歧異中找到前進的方向。 柯志恩也強調,國民黨要深刻檢討的問題很多,無論如何,一定以更謙卑的態度,臨深履薄,反省改革,努力回報人民的信任與期待。

Read More

823罷免投票 曹興誠不玩了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反共護台志工聯盟志工、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二十七日在臉書發文向志工喊話,民進黨只想當不用負責的側翼,因而對八月二十三日的罷免,他勸大家放下,讓民進黨去努力吧!那是藍綠對決的仗,也是民進黨翻轉國會最後機會,責任重大,志工團體承擔不起。 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對曹興誠的心力與貢獻要獻上最高謝意,只要公民不放棄,民進黨必然也必須承擔更大責任。 第二波罷免投票將在八月二十三日登場,包括國民黨立委馬文君、游顥、羅明才、江啟臣、楊瓊瓔、顏寬恒和林思銘等七人,同一天還將一併舉行核三重啟公投。 曹興誠透過臉書發表一封「再給志工們的信」表示,此次大罷免沒有成功但他們並沒有輸,去藍營地盤罷免藍營立委,本來就是近乎不可能的任務,他在二十四個區域二階連署完成後,就公開表示罷團已經成功,但能力也已耗竭,此後就是藍綠對決,因此三、四階應該由民進黨接手,後來民進黨只想當不用負責的側翼,他就已經感到不妙。 曹興誠指出,為避免志工們失望,他只好繼續擔任志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想想也不過是提供一些資金,被糟蹋、誹謗、污衊而已,他都承受得起。但八月二十三日的罷免,他勸大家放下,讓民進黨去努力吧,那是藍綠對決的仗,志工團體打不起,那也是民進黨翻轉國會最後的機會,責任重大,志工團體承擔不起,志工團結起來,以後有許多保家衛國的事可以做,此刻不必為民進黨耗盡所有能量。  

Read More

盧秀燕:藍白未來繼續並肩前行

國民黨二十四位立委罷免案全遭否決,台中市長盧秀燕昨日發聲明,特地點名感謝民眾黨及小草。(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二十六日罷免二十四位國民黨立委全數未通過,國民黨視為重大勝利,台中市長盧秀燕也被認為是功臣之一,開票後卻一直未對外發言,盧秀燕二十七日終於發表聲明,強調「這是人民的勝利」,還特別點名「感謝民眾黨,感謝主席黃國昌、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醫師,以及所有民眾黨公職人員、黨工、志工和小草們」,強調「沒有你們,我們做不到!」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這次的選舉寫下台灣民主新頁,展現台灣人民希望政府「拚經濟做正事」的心聲;為政者應「以民為本」,讓國家持續走在對的方向,當國家穩定前行,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盧秀燕也特別向黃國昌及陳佩琪,以及所有民眾黨公職人員、黨工、志工和小草們致謝,感謝大家一起為人民團結,攜手為國家民生與正義奮鬥,讓台灣人心底的聲音被聽見,更讓政治回歸初衷本質。盧秀燕表示:「沒有你們,我們做不到,未來繼續並肩前行!」

Read More

羅智強親訪黃國昌 2人單車謝票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二十七日分享,一早前往大安森林公園謝票後傳訊給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想親自拜訪、當面致謝。羅智強表示,感謝友軍堅定的支持,讓國民黨的二十四席立委得以守住民主制衡的關鍵防線。 羅智強指出,黃國昌看到他的訊息後「秒讀秒回」說正在騎單車,還客氣地要到他的服務處來,他聽了既感動又不好意思,最後兩個立委、兩台單車,一起騎進選區、感謝選民。 羅智強感嘆,從去年民進黨清算柯文哲開始,這場政治鬥爭就早已血腥展開。黃呂錦菇被押、彭振聲家破人亡、國民黨各縣市黨部接連被查抄。這半年,整個台灣政壇只能用八個字形容,腥風血雨、刀刀索命,但,我們沒有倒下,在這場殘酷的清算行動裡,在野黨爭氣地團結起來。 羅智強直言,國民黨的二十四位立委,加上民眾黨的高虹安市長,全部守住了,那「零」不是數字,那是全體台灣人民,用手中選票寫下的正義回擊。這是給賴清德政府一記最沉痛、最直接的教訓。 羅智強再次感謝民眾黨和黃國昌挺身而出。當執政者再惡再霸,只要在野團結、彼此支援,獨裁者就無法清洗異己,也無法打垮台灣的民主。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關稅協議日本對美國大開放,台灣呢?

日本輸美汽車關稅下降至15%,讓日本汽車輸美稅率,相較於其他國家取得競爭優勢。圖為日本橫濱港區等著外銷的日本汽車。(路透,資料照) ■曾志超 日前日美貿易談判終於達成協議,日本同意在美國投資五千五百億美元,並大幅開放汽車、卡車、稻米與特定農產品市場,換得日本對等關稅從百分之二十五降至百分之十五,其中日本最重視的汽車稅率也降至百分之十五。 我國與美國仍在談判中,本文從此次日美談判的結果,推論台美談判可能的結果: 其一,對等關稅稅率。日本取得亞洲最低的百分之十五稅率,七月二十三日日股強勢反彈逾一千四百點,日經二二五跨越過四萬點重要關卡;同日台股權指數開高走高,終場上漲三百三十點七五點,漲幅百分之一點四四。投資人認為台灣可能在對等關稅上,也可以如同日本獲得較預期低的稅率。 然而,投資人恐怕過於樂觀,蓋台灣二0二四年對美逆差七百三十九億美金,遠高於日本對美六百八十五億美金,致美國原先的日本對等關稅(百分之二十五),就比台灣的百分之三十二低了許多,而且日本雖取得相對較低的稅率,卻是以犧牲國內產業換得。台灣並無法比照辦理,難以取得如此稅率,本文預計我國對等關稅應該會在百分之二十上下。 其二,市場開放與產業調整。依據美日協議「事實清單」(Fact Sheet),日本將對美國商品開放市場,包括汽車、卡車、稻米與特定農產品。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日本將立即提高美國稻米進口量百分之七十五,大幅擴大進口配額。 過去日本將稻米、麥、蔗糖、乳製品、牛豬肉等五大聖域,稻米更是五大聖域之首。美國為日本稻米最大進口國,二0二四財年從美國進口超過三十四萬噸稻米,占進口配額的百分之四十五,擴大進口配額將大幅衝擊日本稻米市場,以及農民的反彈。 從美國《二0二五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NTE),可以推知美國將要求我全面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肉品,並取消產地標示;擴大美國稻米配額;放寬基因改造產品與校園限制。政府倘照單全收,不僅扼殺產業發展,且威脅國人食安。 其三,對美投資。「事實清單」指出,日本將投資五千五百億美元,用於重建並擴展美國的核心產業,包含LNG在內的能源基礎設施與生產、半導體製造與研發、關鍵礦物、藥品與醫療用品製造與造船業。誇張的是,美國將保留百分之九十的投資利潤,確保美國勞工、納稅人與社區能獲得絕大多數的好處。 台積電已經宣布在每新增千億美元的投資,台灣中油也簽署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買賣暨投資意向書,但美方仍不滿足,勢必仍會要求台灣增加更多的投資。 其四,產業關稅。日本本次談判最大的亮點是,汽車關稅也跟著下降至百分之十五,讓日本汽車輸美稅率,低於川普宣布的汽車產業關稅百分之二十五,相較於其他國家取得競爭優勢,甚至引發美國車廠的不滿。 我國產業關稅的威脅遠勝於對等關稅,引用經濟部的數據,對等關稅產品輸美出口比重為百分之二十,二三二條款產品則占百分之七十八。其中產業關稅又以半導體衝擊最為劇烈,無怪乎,根據巴克萊銀行研究,將國家關稅與產業關稅合併計算後,推估台灣遭到的負面影響,將是全球第三嚴重。該產業的二三二調查結果即將於本月底公布,盼政府能仿效日本模式壓低汽車關稅。   (作者為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