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廣角鏡〉《零日攻擊》上映 「反共牌」讓台灣永無寧日

《零日攻擊》遭到批判是為民進黨服務的宣傳工具,是由聯電創辦人,也是七二六大罷免領銜人曹興誠投資。(中央社,資料照) 王崑義 台灣首部以台海戰爭為題材的電視劇《零日攻擊》(Zero Day)八月二日正式上映,在民進黨政府資金挹注下因前導片引發外界質疑,以假想敵中共解放軍發動攻擊、武統台灣的影視內容,無論從資金來源或到意識形態,皆遭到批判是為民進黨服務的宣傳工具。這部台劇是由聯電創辦人,也是七二六大罷免領銜人曹興誠投資,聘請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擔任總顧問,外加文化部「匯聚台流文化黑潮計畫」補助支持,難怪會有第二次大罷免的政治影射。 《零日攻擊》有意渲染台海戰爭危險,與民進黨政府背後的兩岸敘事不謀而合,企圖以「反共牌」吸引觀眾眼球,還被包裝成「全民備戰」的文化前哨。然而,不論戲劇內容是否符合現況,背後那股持續推動「戰爭想像」與「敵我對立」的政治氛圍才更令人害怕。賴政府試圖以全民國防作為政權續命的工具,又再次利用各類傳播管道販賣「反共牌」釀起民眾的戰爭焦慮。 《零日攻擊》延續了民進黨利用文藝作品做為心理戰和輿論戰的宣傳工具,試圖透過影像敘事建立一種群體認同,從《返校》到《斯卡羅》再到如今的《零日攻擊》,這些影劇都不約而同地在歷史層面與敵我界線上大作文章,敘事「敵人就在眼前,內部必須團結」。這種敘事的最大盲點在於,它不再是關於「如果發生戰爭」,而是「戰爭已經發生」;利用潛意識的操作模糊了和平與戰爭的界線,迫使社會逐漸陷入政治邏輯主導的集體焦慮狀態,也正是民進黨所希望在第二波罷免繼續販賣的「亡國感」。 尤其,《零日攻擊》在前導片就刻意以基礎建設癱瘓作為主軸,營造一種「無所不在」的攻擊情境,從日常生活轉向生存危機,迫使觀眾潛移默化接受戰爭「正在發生」的錯誤認知。事實上,這是一種恐懼行銷的根本手法,試圖將危機的可能性包裝成現實的不可逃避,目的在讓民眾接受國防預算提升、軍事擴張以至動員令正當化等措施,塑造一種無法迴避的戰爭迷思。 《零日攻擊》之所以具有高度的爭議性,主要在於一方面強調「去脈絡化」的軍事攻防,另一面暗藏深厚的價值引導,忽略兩岸對壘引發戰爭的關鍵要素,而在實際政治操作中,民進黨不斷強化從抗中到反共的敵對意識,進而逐漸轉向鼓吹「武統不可避免」。前導預告劇中對於主角與敵手的淺碟描繪沒有交代,只有總統遇襲以及平民逃竄,過於極度簡化以至扁平化,告知觀眾敵人總是來自中國,動機純然為破壞或掠奪。這種敘事邏輯,就是要讓觀眾無法進行批判性反思,而去接受想要避免「武力統一」,必須趕走「親中政客」的對立思維。 如果放大觀察這套劇本模式,不難發現這正是民進黨執政來所倡導「認知作戰」的其中一環,包含修法強化假訊息處罰、成立數位發展部、推動全民媒體素養教育,如今鼓勵影視產業製作「愛台文本」內容,這些看似截然不同的分散政策,其實正在構築一個強化政權敘事的認知鐵幕。民進黨過往以「反戰」自居,如今不再避談「戰爭」,反而視為凝聚民心、劃分敵我的話語武器。因此,大膽資助《零日攻擊》間接提醒大陸「武統」,再把戰爭合理化、將中國共產黨妖魔化,並將民進黨打造一個「被攻擊者」的認知作戰。 《零日攻擊》出現一個極具象徵元素-在地協力者,他們接受敵對勢力影響,潛伏在政府或民間單位內部,表面看似忠誠公民,實則暗地與對岸勾結。這種劇情角色設定,不單只是戲劇上的張力呈現,更是充斥政治影射,導致在現實社會中,相互指控對方為在地協力者,如同全台大罷免,不斷以反共牌找尋內部敵人,甚至將監督批評汙名化為「代理人」或「認知戰」,透過一種政治清算,迫使反對黨被貼上敵對標籤,甚至透過民主機制遂行惡意罷免。 民進黨一連串「文化戰略」,透過戲劇作品輸出政治訊息,在國際局勢緊張、美國關稅失守、民意支持下滑、二次罷免在即之際,無疑淪為一種試圖引導群眾心理與再建社會共識的宣傳工具。我們必須警惕的是,當一個政府開始用影視向人民灌輸「戰爭必要」、「內敵滲透」等訊息時,民主社會的底線將被逐步侵蝕,戲劇應是反思權力而有批判空間,而非權力上綱的合法舞台。 《零日攻擊》不僅是一齣影劇敘事策略,更是一場包裹「全民備戰」的文化政治操作。當戲劇被當作政黨工具,當恐懼淪為行銷手段,藉由影像敘事輸出對立思維,將戰爭合理化與異議汙名化,打造出「敵我分明」的集體幻象。殊不知,我們所面對最危險的是「台獨攻擊」手段的推陳出新,讓台灣成為永無寧日的地方。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本文為國戰會論壇授權刊登)

Read More

地基淘空 柳營民宅岌岌可危

  柳營區旭山里佛山觀音巖旁一處民宅地基淘空,看起來岌岌可危。(公所提供) 記者翁聖權∕柳營報導 台南連日豪雨,柳營區旭山里麻埔(佛山觀音巖)旁一處民宅二日晚上地基淘空,停車棚與三輛汽車與一部機車掉落邊坡遭土石淹埋,所幸屋主一家人平安。經里長張文獻通報後,區長劉發仲三日上午率領公所人員前往協助,緊急撤離邱姓屋主一家八口安置在尖山埤渡假村避難收容所。 柳營公所將邱姓屋主一家八口安置在尖山埤渡假村避難。(公所提供) 屋主邱永政與陳秀怡夫婦指出,二日晚上九點多突然聽到屋外有嗶嗶啵啵的聲音,於是外出查看,發現停車棚下的土石有滑落的情況,原本還想去搶救車輛,不料整個停車棚瞬間就崩塌,土石滑落到下方近十層樓高的菜園旁。由於住家房屋緊連停車棚,地基掏空狀況不明,家裡還有親戚與兒孫同住,大家嚇得不敢睡覺,整晚都窩在距離停車棚最遠的客廳。 邱永政與陳秀怡說,他們已在當地居住四十年,從未發生過土石滑落的現象,屋旁土石滑落如此嚴重,不知道房屋還能不能住?希望政府能幫忙處理問題,不要讓雨水繼續沖刷邊坡,造成地基淘空越來越嚴重。 柳營公所表示,經現場勘查,該處民宅邊坡出現崩塌跡象,為避免後續降雨引發更大災害,公所與相關單位已針對周邊地質研擬處置方案,並協助安置住戶與生活關懷。 劉發仲呼籲鄉親,在豪雨期間應提高警覺,若發現居家環境有異常情況,請立即通報里長或區公所,以確保人身安全。

Read More

道路坍方 南化關山交通中斷

  南化關山路難行,南一七九坍方多處,正搶修中。(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南化報導 進入台南最偏鄉的南化區關山里南一七九線,自0七二八西南氣流和低氣壓帶來的豪大雨影響,坍方多處,三日關山無法進出,市府和公所的開口契約正全力搶通,希望先朝單線通車,讓關山里民得以進出。 南一七九線(關山路口~木瓜坑),全長廿七點五四二公里,是台南最長的區道,起點在台廿線旁上歸林關山一號橋,終點是嘉義台南交界處。南化區長徐全立表示,每次颱風豪雨總是造成進入關山里的南一七九線坍方,日前的豪大雨已讓南一七九線陸續在不同路段出現坍方,因此公所開口契約已持續多日持續搶修讓南一七九線至少可以單線通車。 徐全立也指出,二日凌晨又開始下豪大雨,南化廿四小時累積了七百多毫米的雨量,更造成南一七九線多處坍方,至三日止道路不通,關山里民無法進出,目前市府和區公所的開口契約正全力搶修,希望至少能儘速完成單線通車,讓里民有路可行。

Read More

豪雨開設十九處避難所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自七月廿八日豪雨以來,各區公所即刻啟動緊急收容安置機制,共開設十九處避難收容處所,累計收容一五七人。隨著雨勢趨緩,多數民眾已安全返家,目前仍收容二十人。 市長黃偉哲指出,豪雨後第一時間前往災區勘查,指示社會局啟動災後關懷機制,各區公所刻啟動緊急收容安置機制,截至八月三日為止,新營區、鹽水區、後壁區、白河區、安定區、七股區、南化區、西港區、麻豆區、官田區、善化區、楠西區、北門區、東區、學甲區、柳營區、關廟區及龍崎區,共開設十九處避難收容處所,累計收容一五七人,目前仍收容二十人 社會局長郭乃文表示,為保障街友及社福機構住民安全,社工展開街友關懷工作,目前安置三十二人,訪視一0五人次,並發放餐食一0二份、物資四十五份,針對全市一一二家老人福利機構、二十四家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及三家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已逐一聯繫確認,確保各機構照護運作正常、無需預防性撤離。

Read More

數百年一遇豪雨侵襲 幸迅速退水

南市遭受24小時200年一遇大豪雨侵襲。(水利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台南市二日遭受廿四小時兩百年一遇,以及三小時跟一小時五百年一遇的大豪雨侵襲,幸虧過去已投入治水工程發揮成效,退水速度很快。 水利局指出,二日南市最大總雨量為安定區三九五點五毫米,最大延時三小時雨量為安定區二三四亳米,最大延時一小時雨量為永康區一0三點五毫米,最大十分鐘雨量為歸仁區廿九點五亳米。其中單日總累積降雨量已超過兩百年頻率,短延時降雨量甚至超過五百年頻率,受到如此強烈降雨侵襲,南市已投入治水工程發揮成效,無重大災害發生。 水利局表示,至三日上午八點,南市抽水站啟動五十七站,抽水量約一千五百八十萬噸,除了南市五一三台移動式抽水機投入抽水作業以外,並向中央調度四十一台抽水機,分別至北區、安南、安定等十區協助加速抽排。 南市通報積淹水點,於雨勢趨緩後迅速退水,包含最大降雨積淹之安定區聚落,於三日凌晨全部退水。這次降雨集中於安定、永康、新市等區域,以往常淹水的地區,如仁德區中華醫大、德糖路與民安路二段路口、中正路奇美實業前、永康區中山南路五四四巷(砲校前),皆未有淹水情形發生。 南市受到百年頻率以上大豪雨侵襲,總淹水面積僅為一百三十公頃,且雨勢變小其退水速度極快,顯見投入治水工程已發揮成效。

Read More

六河署媒合 柳營首戶修繕開工

  芥菜種會「丹娜絲災後家園修繕」開工了。(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翁聖權∕柳營報導 由行政院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媒合的柳營首戶修繕工程,已於三日正式開工,經濟部常務次長賴建信、第六河川分署長謝明昌、柳營區長劉發仲等人親赴現場,關心施工進度與災民復原情形。 為加速雲嘉南地區災後復原,行政院成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將台南災區劃分為十七個工區,由市府與中央單位分工認養,加快修繕進度。柳營區由經濟部水利署派第六河川分署協助,媒合專業廠商以公道價格、快速施工協助受災戶更換屋頂浪板。水利署團隊七月卅一日進入柳營區展開現勘,八月一日於柳營聯合活動中心辦理修繕媒合說明會,目前已有五十戶登記,媒合廠商隨即展開到宅丈量,冒雨加速作業,盼讓鄉親早日恢復家園。 由雲嘉南前進指揮所媒合的災後修繕工程,柳營區首戶已動工。(公所提供) 柳營區首戶受災住宅正式開工修繕後,區長劉發仲代表市長黃偉哲表達由衷感謝,肯定經濟部水利署迅速行動、全力支援,讓災區修繕作業得以順利展開。媒合的黃姓受災戶也開心表示,終於能安心重建家園。 劉發仲提醒受災戶,行政院已於八月一日宣布,即日起至八月十七日,凡屋頂及外牆受損面積達二十平方公尺以上,並與前進指揮所媒合廠商完成簽訂修繕契約書之受災戶,行政院將加碼補助兩萬元修繕尾款,請鄉親把握機會多加利用。 芥菜種會前進將軍協助風災重建 感恩禮拜撫慰民心 記者張淑娟∕將軍報導 豪雨重創不斷,芥菜種會「丹娜絲災後家園修繕」開工,陪伴弱勢家庭重拾生活,同時在將軍區舉辦「災後修繕開工感恩禮拜」,助災民重建。 芥菜種會在風災後即刻動員,在災後第一時間,即啟動中區、南區助人網中心及防救災團隊,發放急難救助金與生活物資。接著針對居住空間嚴重受損、環境惡劣,或無法符合政府補助標準的家庭,進行修繕評估及預備。 李肇家指出,從年初地震到丹娜絲風災,芥菜種會陪伴在地需要,包括在台南楠西成立習藝所,透過「以工帶振」支持長者經濟;這次風災後的修繕,亦從台南出發,一路往北,以三福助人網的理念,透過扶助與扶立,盼為社區需要者帶來祝福,用助人的方式傳遞愛。 李肇家表示,協助的第一戶工程是認養童小雯的家,風災過後,全家失去棲身之所,只能暫住親戚家,如今好不容易找到租屋處,芥菜種會提供短期租金補助。而將軍區另兩戶同樣亟需援助。一戶是隔代教養家庭,由阿嬤獨力靠傳統加工維生;另一戶則是單親媽媽照顧兩名孩子,同住還有孩子的阿姨,是一名身障者。 開工感恩禮拜,更以詩歌與禱告撫慰災民心靈,象徵修繕不只是修房,更是心靈重建的開始。李肇家強調,風雨未歇,芥菜種會仍堅守「哪裡有需要,就往那裡去」的信念,更多詳情請見官網「家的照顧與恢復計畫」https://lihi1.com/8I5T3。

Read More

安定大淹水 抽水站量能不足

市長黃偉哲專程視察安定下洲子抽水站。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安定報導 安定區二日最大三小時累積雨量達二百三十四毫米,創下歷史新高,更導致港尾、文科、港口等淹水嚴重,三日市長黃偉哲專程視察安定下洲子抽水站,了解所發揮的抽水效用。水利局表示,此次雨太大抽水站量能不足,二期已在招標中,完工後將可擴大量能。 台南受強烈西南氣流及低壓帶影響,連日降下驚人雨量,安定區港尾里附近淹水遲至二日深夜才慢慢退去,三日一早黃偉哲立即前往安定區下洲子抽水站視察,關心港尾等里的排水情形。 黃偉哲表示,這一波強降雨是0七二八西南氣流及低壓帶的延續,台南平地及山區都出現驚人雨量,經過抽水機晝夜不停的努力,大部分家戶跟道路上的積水已逐步退去,只有零星的巷道地勢較低窪,需要持續利用抽水機排水。 針對安定的下洲子抽水治理工程,黃偉哲也實際了解,水利局長邱中川表示,下洲子中排一期抽水治理工程,抽水量四CMS(每秒四立方公尺),賞日雨量太大,抽水量能太小,鄰近地區才淹水。 邱中川說下洲子二期抽水站,抽水量將可達九CMS,目前已在招標中,完工後即可加強下洲子抽水站的抽水量能。另外在上游部分,靠近國八的新吉里將設置分洪箱涵,最大分洪量九CMS,希望藉此提升抽排效率,降低周邊聚落負擔。 水利局人員表示,二日安定的最大三小時累積雨量高達二百三十四毫米,已超過安順寮大排的設計排水量,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淹水災情,除原先部署的四台固定式抽水機及二台移動式抽水機外,再緊急調派四台移動式抽水機加入抽水工作,總排水量提升至每秒五點八立方米,因此三日清晨安定路面積水已消退。

Read More

重建災後家園 做工行善團不停歇

三日台南停班停課,做工行善團仍兵分兩路當專業志工。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綜合報導 台南市三日停班停課,但勞工局的做工行善團持續協助弱勢修繕家園,展現台南專業志工溫情。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做工行善團的災後重建服務不停歇,三日一大早兵分兩路,前往七股區、官田區二手家具倉庫進行房屋修繕及家具整修。 做工行善團指出,七股區七十九年次的金姓案主是低收入戶,雙親早逝,與七十七年次從事送貨工作的哥哥同住,靠微薄薪資與政府生活津貼支撐生活。 由於丹娜絲颱風吹毀金姓兄妹的家,做工行善團迅速到場勘查,積極安排各項修繕工項。自七月廿五日起陸續由電氣工會進行斷電與臨時電設作業,泥水工會完成屋頂拆除及清運,電子機械加工工會接續進行屋頂鐵皮施作,三日則由電氣工會進行室內配線與開關安裝,整個修繕進度順利,而台南市福爾摩沙美業菁英獅子會創會長鄭玉娟及獅友們也準備伴手禮及綠豆湯等,到修繕案場慰勞志工。 另三日台南市木工業職業工會組裝並翻新可用家具,以提供七股金姓兄妹們在屋修完成後,有溫馨又實用的入厝禮,讓他們在逆境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王鑫基表示,此次修繕有多對家庭志工組合共同參與,展現家人齊心投入志願服務的感人情懷,包括電氣工會父子檔蘇竣明、蘇揚智,夫妻檔謝明泰、李淑玲;大台南總工會監事張松茂也親自到場支援。木工工會也有夫妻檔蔡崇安、蔡玉貞聯袂出勤,默契十足,而這些來自各工會的專業志工不僅出錢出力,還用家庭的力量關懷弱勢戶,真正發揮「做工行善」的精神,為社會注入源源不絕的暖流。

Read More

永康火鍋店 用餐時間火警

永康區一家連鎖火鍋店火警,消防人員動用雲梯車從三樓頂剪破順利排煙。 (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永康區一家連鎖火鍋店三日下午火警,店方及時疏散用餐的十三名客人,店長和員工二人也人自行逃生。消防局獲報派遣大量人車前往灌救,由於三樓一直悶燒冒煙,現場一度動用雲梯車將鐵皮屋頂剪開,讓煙排掉,所幸無人員傷亡,火勢約下午四點半控制撲滅。 消防局昨天下午三點十九分接獲報案,永康區中山南路一間火鍋店火警,現場有濃煙竄出,隨即派遣各式消防車輛廿二車、四十二名警義消前往灌救,消防人員抵達時,現場為三層樓鋼骨鐵皮結構,且二樓不斷有濃煙竄出,趕緊布水線灌救。火鍋店員表示,當時是正常營業時間,店內一樓約有十三名客人,不清楚火警怎麼發生,但一直有聽到「嗶嗶波波」的聲音,就突然燒了起來,趕緊大喊「火災,快逃生!」並疏散客人逃到店外,同時把店內的瓦斯桶從後門拉出來。據了解,火勢疑似從二樓竄出,濃煙下到一樓已無法滅火;二樓平時作為倉庫及店內辦公廳舍使用。 消防局初步調查,火勢燃燒二樓兩間員工休息區雜物,燃燒面積約卅五平方公尺,員工初期發現火災時有使用滅火器,但無法熄滅,相關財損、詳細起火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Read More

災區收容所 啟動防疫照護

  衛生所人員進駐災區,檢查評估收容所民眾皮膚狀況。 (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受到豪大雨影響,台南市部分地區出現淹水災情,並有居民緊急撤離。衛生局及各區衛生所即時啟動防疫應變機制,落實傳染病監控、疫苗冷藏冷運監控作業,及環境衛生巡查與收容所醫療照護等工作,強化災時公衛防線,迅速因應可能衍生之健康風險。 衛生局三日表示,全市區公所設置之避難收容所共計八處、收容人數四十八人,災區當地衛生所人員主動進駐,提供健康評估、簡易傷口處置、慢性病用藥協助與心理支持等服務,並持續監測傳染病發生風險,確保收容所環境安全。截至目前為止,已有五個收容所因水退民眾返家而撤離,仍持續設置中的收容所有三處,相關防疫與照護工作均持續進行中。 黃市長偉哲呼籲,受災民眾如有身體不適情形,盡速就醫並告知環境暴露史,以利及早處置,確保健康無虞。災後期間進行家戶清理時,請務必配戴口罩、手套及膠鞋等防護裝備,避免直接接觸受污染的污泥、積水或鋒利物品,降低感染與外傷風險。另仍請市民加強個人衛生與環境清潔,避免病媒蚊孳生與傳染病發生,共同守護家園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