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風合唱團勇奪國際金銀獎 響亮台灣之聲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一一四年傑出演藝團隊「沂風室內合唱團」,近日代表臺灣參加第九屆新加坡國際合唱節(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SICF),在來自十個國家、逾一百支隊伍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公開混聲組金獎、與民謠組銀獎雙項國際大獎,竹市府感謝沂風室內合唱團,讓世界聽見來自台灣的合唱之聲。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沂風室內合唱團前身是沂風女聲合唱團,二00三年成立以來持續深耕新竹,二0一三年加入男生,成為精緻的室內合唱團,二十二年間已榮獲多項國內、外合唱比賽獎項,並屢次受邀參與國際演出。此次參加新加坡國際合唱節,榮獲一金一銀的佳績,實至名歸。 文化局指出,此次沂風室內合唱團由藝術總監李寶鈺老師領軍、音樂總監暨指揮郭心怡老師率隊出征,並由國際事務組蘇琇琪與黃斌老師協調統籌,充分展現新竹藝文團隊的專業與團隊合作精神。 團長郭心怡表示,此次參賽曲目涵蓋當代創作、宗教經典與台灣民謠,共六首曲風多元、難度極高的作品,展現出團隊對音樂詮釋的細膩與深度。藝術總監李寶鈺說明,團員組成橫跨教師、工程師、醫師、學生等不同職業背景,憑藉對合唱的熱愛,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之餘持續投入練習與演出,凝聚出令人動容的合唱能量。 文化局表示,除了比賽成績亮眼,沂風室內合唱團也與來自新加坡、香港、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韓國、波蘭、挪威、立陶宛等地合唱團交流互動,深化國際文化連結,以文化軟實力與熱情態度實踐成功的國民外交;尤其是上台領獎時,在國際舞台高舉國旗的那一刻,是對土地的深情告白,也是對台灣文化最溫柔堅定的發聲。

Read More

新北完善晉陞及獎勵機制 侯:穩定專業人才推動市政

針對同仁加給津貼,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市府積極向中央爭取各項獎金加給,留任人才。(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六日召開市政會議,由人事處以「活化公務人力 新北團隊有夠力」進行專題報告,市長侯友宜表示,市府同仁是推動市政建設的核心,面臨員額不足的挑戰,市府積極推動各項因應措施,包括員額彈性管理及跨域人才培育,同時向中央爭取各項獎金加給,留任人才,持續提供民眾穩定且優質的服務。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屬大型都會城市,人口眾多,第一線公務員工作相對繁重,為提升人才進入市府服務及留任意願,市府精進各項人事措施,包括員額彈性管理,人員晉用採以內陞為主、外補為輔原則,鼓勵優秀人才內陞,目前內部晉用率達七成,有效提升市府政務推動穩定性。此外,市府也透過跨域專業訓練,培養人員跨領域能力和多元化技能,讓年輕同仁看到職場前景。 侯友宜指出,市府六成以上同仁肯定職場環境友善程度,但市府同仁多處於中壯年齡,同時面臨工作壓力及家庭老幼照護壓力,除鼓勵長官多加體恤,讓同仁感受支持力量外,也叮囑各局處通力合作,營造整體職場的友善環境。針對同仁加給津貼,市府也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包括工程人員不開業獎金、動保人員危險職務加給及外勤社工人員公職專業加給與聘用勤務津貼,提升專業人才的留任誘因。

Read More

防治紅火蟻 竹北首用無人機撒餌

  陸空並進防治紅火蟻,竹北市長鄭朝方在大新竹區首用無人機噴灑餌劑,以科技協助農友。(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因應紅火蟻對生態環境、農作物及公共安全的多重威脅,竹北市公所六日首度導入無人機進行紅火蟻防治試辦作業,成為大新竹地區第一個採用無人機撒布餌劑的地方行政機關,正式啟動科技防治新模式。 市長鄭朝方指出,竹北市紅火蟻防治規劃範圍達二千二百卅八公頃,扣除公園、中央分隔島等非農用地後,實際防治作業面積約為一千八百公頃,每年需進行三次,竹北市負責最難的夏季施作,縣府則負責春季與冬季施藥。過去主要仰賴人工或沙灘車進行灑佈,但因地形限制,常導致藥劑分布不均,且沙灘車碾壓田區也容易造成農作損害。 竹北市公所今年特別追加防治經費於東區與西區各擇一處農地合計約四百公頃,試辦無人機撒布餌劑作業,整體作業將於九月底前完成。 鄭朝方表示,靠著GPS定位與定量灑布功能,展現科技與環保並進的防疫模式。採「陸空並進」機制,空中由無人機精準施藥,地面則設置誘餌點進行族群監控,以科學數據為依據調整施藥策略。  

Read More

北市內湖母女遭詐輕生案 失言警員獲不起訴處分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士林地檢署六日針對台北市內湖母女輕生案偵結,裁定受理詐騙報案的劉姓警員涉加工自殺罪「罪嫌不足」,予以不起訴處分。檢方認定,劉員雖言語失當,但無教唆輕生意圖,且被害家屬已接受道歉並撤回告訴,全案終結。 去年十二月四日,北市內湖一名五十五母親與二十八歲女兒因遭假投資詐騙新台幣一千二百萬元,向內湖分局港墘派出所報案,由劉姓警員受理。因案情需補充筆錄,劉員於同月六日凌晨多次致電未果,第四度撥號時於接通前脫口「不會已經自殺了吧」,接通後更稱「喔,原來妳還活著」,並提及「那傢伙坑妳一百七十萬要還二百五十萬元,哇操」、「正本燒掉?不會吧」等語。家屬指控,母女聽聞劉員輕佻言詞後萌生死意,當日傍晚被發現在住處輕生身亡,遺書提及對警方態度不滿,家屬憤而提告加工自殺罪。 劉員到案後辯稱,母女初作筆錄時情緒尚穩,未表達輕生念頭,撥電話時自言自語純屬無心;檢方勘驗通話錄音及遺書後認為,劉員言詞雖不當,但無積極證據顯示其唆使輕生。遺書內容顯示,母女輕生主因係遭詐鉅款致情緒崩潰,警員態度僅為催化因素。此外,劉員事後透過修復式司法程序向死者兒子致歉,雙方達成和解並撤回告訴,檢方最後予以不起訴。 另在行政懲處方面,台北市警察局經開會決議對劉員記一大過、調離現職,並移送懲戒法院。法院一審則判決劉員休職六個月。

Read More

張善政參訪瀨戶內藝術祭

連結瀨戶內藝術祭,張善政市長盼借鏡三成功要素注入桃園地景藝術節。(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連結瀨戶內藝術祭,桃園市長張善政盼借鏡三成功要素注入桃園地景藝術節。(新聞處提供) 桃園市長張善政五日率團前往香川縣直島,實地參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張善政表示,參考瀨戶內藝術祭等國際藝術活動,桃園地景藝術節進行轉型升級,由原每年舉辦,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轉型雙年展後,將能以更充足時間準備更精彩的作品,未來並將加強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國際對話與合作。 連結瀨戶內藝術祭,桃園市長張善政盼借鏡三成功要素注入桃園地景藝術節。(新聞處提供) 張善政五日在香川縣文化藝術局長吉川健司陪同下,與市府副秘書長金志聿、文化局長邱正生等參訪團成員乘船前往直島,參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多處指標性藝術場館與戶外作品,包括安藤忠雄設計的地中美術館、今年五月底甫開幕的直島新美術館,及草間彌生《黃南瓜》、《紅南瓜》等,了解當代藝術如何與島嶼的自然地景、人文歷史脈絡對話。同時也拜會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重要推手「公益財團法人福武財團」,雙方進行進一步的理念與策展實務面的交流。  

Read More

外澳月夜.浪花市集 8/16、17外澳沙灘登場

「外澳月.浪花市集」將於八月十六、十七日在外澳服務區前沙灘盛大展開,東北角管理處長游麗玉邀全國民眾來到宜蘭外澳,深度感受東北角海岸魅力。(東北角管理處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由東北角管理處主辦的「外澳月.浪花市集」,每年度受遊客熱烈響應,今年將於八月十六、十七日在外澳服務區前沙灘盛大展開。六日於觀光署旅遊服務中心舉辦啟動記者會,現場有宜蘭縣政府工旅處、東北角管理處、立委吳宗憲服務處特助、宜蘭縣觀光協會等重量級人物親自到場支持,並共同拉起象徵出航的風帆旗,為活動揭開序幕,邀請全台旅人來到東北角外澳沙灘,在浪花聲與音樂節拍中共度最Chill的仲夏夜。 東北角管理處長游麗玉表示,「外澳月夜.浪花市集」活動,自推出以來受遊客好評,已為本處年度重點活動,今年持續擴大舉辦展開為期兩天的夏夜盛會,並實踐永續旅遊理念,結合在地商家共同推動,並將營造以外澳、龜山島為主題的特色展演,帶給民眾不同以往的夏夜創新體驗。歡迎全國民眾來到宜蘭外澳,深度感受東北角海岸魅力。 今年度「外澳月夜.浪花市集」內容豐富,特別攜手知名市集品牌「好好手感微笑市集」,由來自全台的手作職人與創意品牌,在沙灘布置饒富海洋風格的「浪花市集」,並邀請大東北角觀光圈夥伴進駐展售在地特色產品與美食。此外,現場由「阿秋派Art Chill Vibe」藝術團隊策劃的藝術互動區,推出羽毛木板畫、人體彩繪、玩印章等DIY體驗,提供遊客創作屬於自己與東北角的島嶼印記。 十六日晚間將在外澳沙灘以龜山島為舞台背景舉辦「浪舞月曲」音樂晚會,由多組人氣歌手輪番上陣,包括Shawn尚融、晨悠、張若凡、魏嘉瑩、吳汶芳、理想混蛋,用音樂為海灘灑下一層浪漫光影;十七日「島影舞浪」由凡徒藝術表演團隊與即將成真火舞團聯手演出,透過火焰與光影交織,體現傳統與現代激盪,為民眾在頭城的夏夜留下一段炙熱回憶。

Read More

不玩遊戲改創作短影音 竹縣新湖中心教孩子不做手機的奴隸

不玩遊戲改創作短影音,竹縣新湖中心教孩子不做手機的奴隸,用手機紀錄有意義的事。(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新湖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日前辦理「六十秒說故事,短影音創作營」,融合創意發想與網路安全教育,以三C成癮、網路詐騙為主題,讓原本常用手機玩遊戲的學子,改用手機拍攝、剪輯,自主構思劇本,製作出生動有趣的短影音,成就感十足,就像創作影片中所說「不再是手機王國的奴隸」。 新湖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表示,參加的對象是居住於新竹縣的國小一年級以上至國中三年級學生。第一天課程為網路安全與在地文化元素;第二天為拍攝器材教學與素材拍攝實作;第三天則是媒體運用與剪輯製作短影音;十四位學生的成果發表會於第四天登場。 社會處表示,孩子們創作的短影音作品其中之一談三C成癮,影片中孩子整天抓著手機不放,飯都不用吃,「玩手機就飽了」,經旁人提醒才驚覺差點成為手機王國的奴隸,最後呼籲大家「關掉手機,抬頭才能看見真正世界」。另一部反詐短影音以沒參加摸彩卻被通知抽中IPHONE十五,表達「你以為是幸運降臨,其實陷阱上門」,提醒「網路安全記得停看聽」。所有作品已上傳至新湖社福中心臉書粉絲專頁,歡迎民眾點閱、按讚,支持孩子們的創意成果。 社會處指出,除了短影音創作營,新湖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在今年暑假還辦理多場豐富有趣的活動,包括烘焙小玩家、親子趣味烘焙、英文及藝術夏令營大手牽小手、愛的手作時光-親職教育等等,未來將持續結合民間資源,推動創新社區方案,深化初級預防服務。

Read More

山坡地防災靠自己! 科技導入打造韌性家園

團隊帶領居民勘查社區環境。(台北市大地工程處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每當颱風豪雨來襲,山坡地社區需要面對土石流或邊坡坍塌風險,台北市大地工程處六日表示,於一0三年起推動「山坡地社區自主防災計畫」,降低坡地社區災害發生,減少災害衝擊民眾生活,至今累積八十處社區參加,運用科技相信科學,平時自主防災清理水溝、沉沙池就能提升社區防災韌性。 近期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主辦的「深耕坡地,共築韌性:十年社區防災實踐與創新研討會」將於八月十四日登場,由專家現身說法,分享監測設備應用在坡地社區的真實案例,並回顧十年來防災的實務經驗。 大地工程處坡地住宅科長徐瑞億表示,「大地處秉持強化坡地安全的初衷,持續輔導協助社區。我們的目標,是讓每個住在山坡上的家庭,都能看懂風險、做出行動、守住安全。不靠天吃飯,也不只是等待別人出手─防災,其實可以從自己開始。從社區出發,打造屬於大家的韌性家園。」 另外,大地處每年舉辦八場山坡地社區自主防災課程,由專業技師帶隊實地踏勘,教導住戶認識社區環境風險、備妥應變機制,並強化社區間的互助合作。

Read More

桃園宗教節慶環保認證 上路

市府與宮廟攜手合作推動「低碳祭祀文化」。(民政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中元普度即將登場,香火鼎盛的同時,環保減碳也能一起來。桃園市政府為了讓信仰更貼近現代、環保不減虔誠,推出全新的「宗教節慶活動環保減量認證」與「減量考評表」制度,邀請全市宮廟一起加入,打造兼顧信仰與地球永續的新風氣。 愈來愈多宮廟加入不燒金紙行列。(民政局提供) 以往在祭典活動中,大量焚燒金紙、鞭炮齊鳴常見於各地宮廟,但這些習俗若無節制,會影響空氣品質,也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桃園市政府祭出「考評表+認證制度」,從金紙、香枝、鞭炮的使用量著手,宮廟可自行填報減量成果、市府再搭配現場佐證進行認證審查,讓環保不是喊口號,而是真落實。 桃園市民政局六日表示,鼓勵各宮廟採用「一爐一香」制度,讓主祭代表持香,信眾以合十或祈禱方式表達心意;此外,也提倡改用大面額環保紙錢、電子鞭炮、祈福卡等創新作法,不僅減碳,更減少空氣汙染,信仰的心意依舊滿滿。 桃竹苗開漳聖王聯誼會在大溪聚會,合十誠心祈福。(民政局提供) 這項制度還設計了「創新加分項目」,例如以米代金、以功代金、選用在地農產品或環保標章物品等,都能加分。更重要的是,宮廟只要訂出未來三年(一一三至一一五年)的逐年減量目標,展現對環保的行動力,就有機會獲得市府公開表揚,還能在申請公益、慈善或教化補助時爭取優先與加分。 民政局強調,透過市府與宮廟攜手合作,桃園已逐步推動出「低碳祭祀文化」,未來市府也會持續聽取各方意見,滾動式修正制度,讓桃園成為全國宗教友善、環保領先的模範城市。

Read More

北市六校獲金安獎殊榮 交通安全教育全國特優

北市高中職、國中、國小等三組,共六校獲教育部交通安全教育訪視評為特優。(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教育局六日表示,北市高中職、國中、國小等三組,共六校獲教育部交通安全教育訪視評為特優。高中職組的松山工農、木柵高工,國中組的介壽國中、南門國中,以及國小組的民權國小、新湖國小等六校,為北市抱回六座金安獎,預計十一月頒獎,且這三組勇奪「金安獎」皆已逾十年。 教育局舉例,其中木柵高工與在地里長合作,蒐集資料、實地勘查,提出改善校園周邊交通環境的具體方案執行,從而提升通學安全。松山工農將交通安全教育融入在地文史,舉辦城市走讀活動課程接軌社區。 松山工農以「技職教育、多元發展」為願景,致力培養兼具專業技能與人文素養的學生,透過城市走讀活動課程與社區接軌,將交通安全教育融入在地文史,引導他們養成重視安全、珍愛生命的生活態度。 介壽國中積極與市府相關單位協作,逐一改善周邊交通設施,讓通學路線更完善;也推動「一避免、二提前、三替代」的家長接送策略,與交通導護志工合作,紓解通學時間車流量。南門國中則重視走路滑手機、自行車騎行未遵守規範等日常交安議題的教育。 民權國小規劃交通安全教育主題課程地圖,推動每個年級有各自的課程主題,以情境體驗、戶外學習課程結合資訊,提升孩子學習交通安全的動機,並成為北市第一所設置通學區示範學校。新湖國小也注重情境體驗、親子共學等方式,讓交通安全素養帶入家庭。 新湖國小以「五大守則、五大運動」為核心素養,規劃校本五大面的交安課程,包含串聯幼、小學程與成教班的「八心級主題課程」;著重生活實踐素養的「登山健行特色課程」;提升孩子交安知能與素養,讓交安素養內化成學生能力,並成功帶入每一個社區家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