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廁所升級 3年將改造467間

開元國小廁所改造,以生物圖案為設計靈感。(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持續推動校園廁所整建計畫,近日再成功爭取到三億三千五百餘萬元補助款,預計三年內將陸續完成計一百三十校的四百六十七間廁所改造。教育局表示,自一0八年起,南市已累計爭取超過七億元的補助經費,為學生打造更加友善、舒適的如廁環境。 市長黃偉哲表示,乾淨、舒適的如廁環境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透過改善廁所的衛生條件,學生不再因為異味而避開廁所,進而影響學習與健康。市府將持續推動這項計畫,致力為每所學校打造符合在地特色、衛生且優質的廁所,為孩子們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學習空間。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校園廁所改造後頗受好評,如前一期完成的開元國小和日新國小的廁所改建,融合台灣獨特的自然生態與創意設計,開元國小的廁所主題以獨特的生物圖案為設計靈感;而日新國小則運用了工業簡約風格,搭配多元的色彩設計,為學生創造一個既實用又美觀的如廁空間。這些改建不僅提升學生的如廁體驗,也讓校園增添新的活力。 教育局補充,廁所的改造不僅是設施的升級,更是讓學校能夠將整修過程和設計理念與全校師生分享,讓大家共同參與,並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進行改善。學校也積極宣導正確使用與清潔方法,延長設施的使用年限,並在廁所設計中實踐禮儀、性別友善、環境保護及美學教育。

Read More

公私協力 關懷重災區千位獨老

  社會局媒合台南市土木包工商業同業公會協助弱勢家庭進行房屋修繕。(市府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為加速災後重建,台南市政府社會局針對十六個重災行政區一千多位獨居長者,提供關懷慰問、物資發放、生活與就醫協助及資源連結等服務,同時媒合志工協助清理家園,並與台南市土木包工商業同業公會等相關團體合作,協助弱勢家庭進行房屋修繕與重建工作。 市長黃偉哲表示,此次風災對沿海及低窪地區造成嚴重災情,特別是許多獨居長者的家園,災後急需大量人力進行清理與修繕。下營區一位七十二歲低收入戶獨居長者,中風行動不便,屋頂多處因強風吹襲而破損,浴廁及居住空間皆無法遮風避雨,生活安全堪憂。 社會局媒合台南市土木包工商業同業公會進行修繕,避免再次受到「屋漏偏逢連夜雨」侵襲,老人家因慢性病纏身不善於言詞表達,但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社會局長郭乃文指出,為加速災後復原工作,社會局媒合民間團體協助修繕屋頂,並提供經濟扶助、法律扶助、保護安置等服務,老人保護不打烊。若發現有緊急保護需求的家庭,可撥打113、110求助;若遭逢急難事故需立即關懷及救助,可撥打1957社會福利諮詢專線或1999市民服務專線。

Read More

私幼傳不當管教 教保員終身不得任教 重罰60萬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安平區某私立幼兒園傳出有教保員對班上幼生集體不當管教,動不動就對孩童呼巴掌,經社工通報,台南市教育局啟動調查,認為該名教保員的行為屬情節重大之連續性不當管教,因此認定為終身不得擔任教保服務人員,同時登錄於全國不適任教育人員系統,並加處六十萬元罰鍰;幼兒園部分,因未善盡管理及輔導之責,已依法重罰負責人六萬元並祭出停招處分。 據了解,這名在安平區某私幼工作的王姓教保員,對班上幼生不當管教,只要小朋友不聽從指示,巴掌就往小朋友的頭或臉打下去,班上十二名小朋友幾乎都被打過。今年四月間,因為有小朋友被打到流鼻血,不當管教情事曝光,家長憤而提告,教育局也依程序啟動調查。 教育局表示,行為人是資深教保服務人員,卻對班上多名幼兒有情節不一的不當管教行為,經依程序外聘學者專家組成調查小組調查後,綜合考量不當管教情節、次數、頻率及對幼兒傷害等情事後,認定為終身不得擔任教保服務人員並對行為人處以六十萬元最高之罰鍰。 針對幼兒園管理責任部分,調查發現,該教保員行為具長期性及慣性,顯見機構負責人及園長對園務有未善盡管理及督導之責,本案確屬情節重大事件,因此也依南市裁罰基準併處負責人最高六萬元罰鍰,並公布負責人姓名及教保服務機構名稱,對該園也會祭出停招處分。 教育局強調,已第一時間主動向警政單位告發,依法協助司法偵辦,並持續與受害幼兒家長保持聯繫、提供必要協助,絕不容幼兒園內有任何不當對待幼兒的傷害事件發生,否則絕對會給予最嚴厲的懲罰。

Read More

安南公所啟動第1戶受災屋修繕

  安南區公所啟動修繕媒合計畫,修繕學東里黃姓受災戶屋損。(安南區公所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安南區公所配合行政院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啟動修繕媒合計畫,目前已經有六戶簽約,廠商六日進駐學東里修繕,為安南區第一戶屋損修繕動工的受災戶。 安南區副區長張介軍會同農業部農村水保署秘書莊金城及合瑲營造公司、立成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至學東里黃姓受災戶,進行屋損修繕工程啟動開工,公私協力攜手重建家園。黃姓屋主表達感謝,希望趁好天氣施工修繕,解決心中擔憂。 安南區長魏文貴表示,區公所同仁走訪基層、受理案件及電詢媒合意願,經農村水保署台南分署媒合廠商,目前安南區有六戶簽約,一戶動工,其餘待議價、媒合會勘。 為加速台南災後房屋修繕,行政院宣布即日起至八月十七日,屋頂及外牆受損面積達二十平方公尺以上之受災戶,若與行政院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媒合之廠商完成修繕簽約,行政院將加碼補助二萬元。安南區公所提醒,請有需求民眾洽里幹事協助登記媒合,期透過公私協力共同攜手重建家園。

Read More

倡生命教育 浪浪語錄圖卡徵選 12件作品特優

生命教育中心學校及生命教育議題輔導團發表「浪浪語錄創意圖卡徵選比賽」成果。(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積極推動生命教育,近年更將議題擴展至動物保護與關懷,今年舉辦的第四屆「浪浪語錄創意圖卡徵選比賽」,就以「領養代替購買」與「善待動物不棄養」為主題進行徵件,共收到六百四十件作品,學生們透過圖卡傳遞對流浪動物的關注。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南市自二0二三年起系統性推動生命教育計畫,整合幼教、社教、輔導體系及民間資源,建立跨領域合作網絡。同時鼓勵教師透過社群共備、教學觀摩與專業成長強化教學能量,提升學生學習深度。 其中關懷動物即是重要環節,近年市府持續向教育部國教署申請補助,推動學校辦理「關懷動物生命教育計畫」,包括認養校園犬貓、成立動保社團及規劃相關教案,目前已有三十所學校參與,透過實作活動,讓學生從日常中深化對生命的認識,打造友善動物的校園環境。 教育局邀請生命教育中心學校及生命教育議題輔導團共同發表「浪浪語錄創意圖卡徵選比賽」成果。今年的比賽一共選出十二幅特優作品,其中獲國中組特優的民德國中顏瑋成說,雖無法認養流浪動物,但可以從關心社會上流浪動物的議題開始。 獲國小中年級組特優的蓮潭國中小林禹寰表示,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善待,飼養毛小孩不僅僅只靠初次相遇時的情感衝動,更重要的是一起面對未來挑戰的堅持與勇氣。獲國小高年級組特優的東光國小王淯溱呼籲「領養代替購買」,不僅拯救了一條生命,也讓自己的生命更加豐富有愛。

Read More

鐵道局媒合廠商 修繕白河災損屋

  協助災民早日恢復正常生活,鐵道局動員修繕白河災損房屋。(鐵道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與西南氣流夾擊,南部地區多處民宅受損,交通部長陳世凱指示所屬單位,包括鐵道局、公路局及高公局積極盤整資源,主動投入重建行動。鐵道局盤點工程人力與機具,協助白河區受損房屋修繕作業,已覓得七家優良廠商參與,目前已完成三十六戶媒合,其中大陸工程公司已於五日率先進場施工。 鐵道局表示,在交通部統籌下,已動員南部工程分局人力與資源,配合地方政府展開災後屋損勘查及媒合修繕工作。針對白河區災損房屋,已有七家優良廠商共同參與修繕行動,已成功媒合三十六戶,其中三十二戶完成現場丈量,其餘災損戶,南工分局將持續派員會同公所進行調查及現場勘查、丈量,希望盡速安排進場施作。 為協助中低收入戶家園復建,已有大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根基營造公司、新亞建設開發公司,共三家廠商分別認養修繕,其中大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五日率先進場開工,展現企業參與公共事務的高度責任感。 為加快流程,白河區長董麗華與鐵道局南工分局六日召開工作會議,預計週五安排媒合成功且有修繕意願民眾至區公所簽約,讓廠商能盡速動員進場,協助民眾安心度日。 鐵道局表示,協助民眾重建家園,不只是責任,更是中央、地方及民間攜手的溫暖行動力,會持續與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善用工程能量,盡最大努力,早日讓受災戶重返安穩生活。

Read More

溪南寮竹籠茨 不敵颱風倒塌

真毅營造天災緊急搶修隊拆除倒塌的竹籠茨。(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溪南寮興安宮與文化資產管理處共同打造的「竹籠茨」不敵強風倒塌。南興里辦公室啟動災後復原工作,真毅營造組成的天災緊急搶修隊也進駐社區,提供專業技術支援,協助清理與修復社區設施與環境。 南興里長施柏男表示,這次風災不僅顯示文化資產的脆弱,也凸顯災後修復工作的急迫性與艱鉅。災後復原工作涉及許多跨部門的協調與整合,單靠里辦公室與居民自主整理,實有其人力與資源上的限制,需大量人力與資源投入,才能讓居民盡速恢復正常生活。 真毅營造天災緊急搶修隊展開道路與排水設施清理、倒塌物移除、社區安全檢測等工作,同時配合里辦公室掌握災後需求,逐步恢復社區環境及正常運作。 南興里辦公室將持續透過「自主防災社區」的機制,結合公部門與民間力量,提升在地防災韌性,讓每一次災後重建都成為社區更加團結與進步的契機。

Read More

公益英語夏令營 旅美青年當志工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為拓展國小學生英文學習環境,議員蔡筱薇和德高國小合作,舉辦海外青年公益英語暑期夏令營活動,安排來自美國高中生組隊「小鷹學子服務社團」,展開為期三天的英語志工服務,社團精心準備有趣豐富的科學活動跟小學生們進行語言、教育與文化交流,開拓學童的國際視野。 蔡筱薇表示,很開心這些高中小志工願意花費暑假時間,返台回饋社會,擔任小老師,教導國小學童外語,不僅可以增加小朋友的外語能力,也可訓練小志工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兩得,深具意義,希望日後不僅可以持續舉辦,更可擴大辦理。 「小鷹學子服務社團」成員們都是來自台南的孩子,此次活動,以雙語融入科學實作,讓小學生可以嘗試以中、英語方式表達,啟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習動機,落實本土與國際兼容的教育理念。 小鷹學子服務社團每年定期回台,從日常中體驗台灣美食、熱愛台灣生活,培養自幼認同台灣文化,未來將持續規劃志工服務,以具體行動愛護台灣這個土地。

Read More

手作毛根盆栽 助企業員工放輕鬆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大三畢業製作團隊,攜手產學合作業主「若有齊事藝創園地」及知名企業「永裕塑膠工業」,共同舉辦結合ESG理念的舒壓手作課程,透過手作毛根盆栽幫助企業員工紓解工作壓力、放鬆心情,達到促進身心平衡與提升幸福感目標。 此次課程主題為「薰衣草毛根盆栽」製作,永裕企業數十位員工在學生助教與講師指導下,運用毛根與回收瓶器等環保素材,創作出造型細緻、生動可愛的「香氣盆栽」。紫色系毛根巧妙捲製為薰衣草造型,搭配綠色葉片與獨特盆器裝飾,作品洋溢著童趣與療癒氛圍。 活動由崑大公廣系大三學生全程規劃與執行,團隊成員參與課程設計、教學流程安排、手作材料準備、現場引導與教學輔助,並進行活動影像記錄與後製剪輯,及設計教學文宣,充分展現在課程中所學的整合行銷、創意設計與多媒體應用能力。 團隊組長羅欣彤表示,這次與企業合作是難得的實作經驗,從與業主溝通課程內容、規劃教學步驟,到現場引導與影像記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高度協調與創意發揮。透過實際參與,學會如何在真實場域中發揮專業?也體會產學合作的價值與挑戰。

Read More

口埤實小暑期營隊 認識海洋

口埤實小暑期營隊探索海洋環境,讓學生了解氣候變遷緣由。(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近日來大雨滂沱,災害頻傳,新化區口埤實小多位具生態專長的老師便規劃暑期環境課程,帶著學生一起來了解海洋與人類的關係,從課程和實務操作中,學生發現海洋與人類有緊密的連結關係,更願意進行環境行動,愛護海洋。 課程首先教小朋友認識洋流,其為海水的規律流動,是一個重要的大自然現象,具有相對穩定流速和流向。流經陸地時,會在海岸沿線,受地形、浪潮進退、潮汐漲落、河水的注入等影響。 其次是了解洋流分暖寒兩種,暖流會增加溫度和溼度,寒流則降低溫度和溼度。暖洋流使低緯度的熱量向高緯度的熱量傳輸。因此暖流經過的沿海氣溫高,寒流經過的地區則氣溫低。暖、寒流能將不同洋域的熱能、養分、含氧量傳送至不同洋區,讓環境中的熱能交流平衡,同時對地球的生物圈和物理環境上起了重要而積極的平衡和帶動作用,使全球生態欣欣向榮。 老師帶著學生了解同一股洋流,其表層和水下深層是完全不同的。海水在垂直方向上的密度有差異,會造成結構分層,這個現象主要由溫度和鹽度的差異引起。密度較大的冷鹽水會下沉,密度較小的暖淡水則會上浮,形成不同的水層。這個自然現象,影響全球的氣候和生態系統。 孩子們專心投入,臉上充滿探索成功的笑容。學生上課後發現海洋與人類有緊密的連結關係,其為地球的寶庫,調節地球氣候和維持生物多樣性,是生態、人類生存的基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