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某國中棒球隊箱型車在國道三號發生車禍 1教練7學生受傷送醫

嘉義縣一所國中棒球隊在國道三號善化段發生車禍,消防人員緊急動員搶救。(翻攝畫面) 記者黃文記/善化報導 國道三號善化段十五日下午驚傳嚴重車禍,一輛載有嘉義縣民和國中分校棒球隊成員的廂型車,北上行經三百三十七點五公里處時,疑因不明原因撞上公務防撞車,造成車內八人受困,台南市消防人員緊急破壞車體救援,八名傷者搶救脫困,已分送奇美醫院等救治。 事故發生在下午三時十分左右,台南市消防局一一九勤務中心接獲通報後,立即出動十三輛車、二十四名人員前往現場搶救。救援人員到場發現,廂型車卡在防撞車旁,車內八人受困,消防人員破壞車體全力搶救,八名傷者全數救出脫困,均有意識,現場由八輛救護車分送至永康奇美醫院急救。 據了解,廂型車上乘客為嘉義縣民和國中慈輝分校棒球隊隊員與教練,傷勢詳情仍在醫院評估中,公路警察局第八大隊已著手調查肇事原因與相關責任歸屬,將進一步釐清事故發生經過。 據了解,嘉義縣民和國中棒球隊十五日上午前往高雄參與比賽,回程行經國道三號北上三百三十七點五公里處,不慎撞上高工局公務車,車上由許姓教練開車載送七名選手共八人。其中二位隊員傷勢較嚴重,三名球員及教練緊急送至柳營奇美醫院救治;另二位球員送佳里奇美醫院、一位球員送永康奇美醫院、一位球員送新樓醫院。該校國中校長接獲消息在第一時間趕至醫院協助。

Read More

媒體時代公關全攻略 部桃舉辦品牌與危機研討會

世新大學教授溫偉群致詞。(部桃提供) 民視新聞採訪中心執行主任蔡明哲致詞。(部桃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在數位化與社群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媒體環境瞬息萬變,組織形象、議題管理與危機應對能力,成為公關工作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於八月十五日舉辦「媒體時代的公關藝術:品牌、議題與危機全解析」研討會,邀集全國衛福部所屬醫院發言人及公關相關業務同仁齊聚交流,透過專業課程與實戰演練,共同精進媒體溝通力與品牌經營力。 媒體時代公關全攻略,部桃舉辦品牌與危機研討會。(部桃提供) 研討會邀請世新大學溫偉群教授與民視新聞採訪中心執行主任蔡明哲聯合授課,課程涵蓋議題管理與危機溝通、媒體互動與新聞稿撰寫、非營利機構品牌經營,以及媒體報導分組演練四大單元。現場更安排模擬新聞發布會與媒體應對情境,讓學員在逼真場景中實地操作,並獲得即時回饋,學習如何在關鍵時刻精準傳遞訊息。 部桃副院長鄭舒倖致詞時指出:「面對快速變動的媒體生態,醫療院所除了專業醫療服務,更需要能精準傳遞理念、妥善回應突發議題。希望大家將今天的收穫轉化為行動力,讓醫療專業與正面形象相互加乘,進一步凝聚民眾的信任。」 來自衛福部台北醫院的一位學員分享心得時表示:「這次研討會讓我更清楚新聞稿的結構與重點,也在模擬演練中體會到臨場反應的重要性。回到單位後,我會將所學運用在日常公關工作,讓溝通更有效率,也更能展現醫院的價值。」 本次活動聚焦於提升學員對議題預測、危機應變、媒體需求分析及品牌價值塑造的能力,期望在有限資源下發揮最大傳播效益,塑造正面且具競爭力的機構形象。許多學員在課後反映,課程實務性高,對未來處理媒體關係與應對突發事件更具信心。

Read More

楊梅幼獅工業區理事長交接 王明鉅:二期計畫送審拚產業升級

桃園市楊梅幼獅擴大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第八屆暨第九屆理事長交接典禮。(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十五日上午前往楊梅區,出席「桃園市楊梅幼獅擴大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第八屆暨第九屆理事長交接典禮」。王明鉅表示,市府高度重視楊梅及幼獅擴大工業區發展,幼獅擴大二期計畫已送內政部審議中,將釋出更多產業用地,以滿足企業成長需求,並將持續投入資源、排除瓶頸,帶動產業升級與區域經濟發展。 王明鉅指出,針對園區交通問題,市府已積極協調改善出口銜接高速公路路段,並推動楊梅頭份高速公路自楊梅至頭份高架拓寬工程,相關計畫已獲中央核定。王明鉅強調,楊梅在經濟發展與都市更新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市府將持續投入資源,為產業營運與地方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桃園市楊梅幼獅擴大工業區廠協會理事長交接,王明鉅副市長致詞。(新聞處提供) 第八屆理事長李安重表示,任內積極推動協會分工合作與資源共享,讓會務運作更為穩健,並著重世代交替與人才傳承,鼓勵年輕二代投入會務,為協會注入創新動能。協會長期關注並反映園區交通與環境問題,爭取改善道路破損與照明不足等營運環境。同時,在國際局勢多變、關稅與匯率波動加劇的情況下,協會加速推動數位轉型、智慧製造及供應鏈在地化,強化韌性、提升競爭力並促進產業永續發展。 經發局表示,截至今(一一四)年五月底,桃園在「投資臺灣三大方案」中累計投資額達五千零七十八點五四億元,占全國約百分之二十,居全國之冠,預估可創造逾三點三萬個就業機會。楊梅位於桃竹苗大矽谷核心,將以半導體與AI串聯科技廊帶,推動產業升級與區域發展;並持續辦理「工業區肺癌篩檢計畫」,已有逾三萬名勞工完成檢測。此外,推進「楊梅交流道北出閘道」及「幼獅交流道南出閘道」改善工程,總經費約三千六百萬元,預計年底完工,以提升園區交通與生活品質。

Read More

慶祝祖父母節 六福村暖心推出60歲以上熟齡結伴及祖孫兩種優惠

  慶祝祖父母節,六福村暖心推出六十歲以上熟齡結伴及祖孫兩種優惠 ,重溫那年青春回憶。(六福村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八月的第四個星期日係祖父母節,六福村即日起至廿九日,凡是兩位六十歲以上長輩結伴同行,可享優惠暢玩六福村;若是爺爺奶奶,帶著孫子女一起來,也可享有雙人的祖孫專屬優惠,一起重溫童年的快樂,創造屬於這一代的回憶。 六福村表示,此次推出全台最暖的熟齡回憶票,如果您今年60歲,也許20年前還在帶著孩子排隊搭大怒神,如今孩子長大了,而你也成了孩子口中的「阿公」、「阿嬤」,現在六福村想邀請你回來看看六福村的改變。 六福村指出,熟齡朋友曾熟悉的六福村,早已悄悄蛻變,從早期的野生動物園,成長為融合生態與娛樂的全方位主題樂園,不只擁有獅子、長頸鹿、犀牛、白老虎等動物明星,遊樂園還有南洋風遊行、夏日水上派對,假日夜晚還能全家人齊聚,一起欣賞高空煙火在阿拉伯皇宮上空絢爛綻放,每個年齡層都玩得盡興、拍得開心。 對許多人來說,六福村不只是景點,更是一段青春的記憶。這次推出的「樂齡好朋友」票種,就是想邀請民眾和老朋友、老伴,或是多年未見的同事一起回來走走,重新找回那些年歡笑的時光。

Read More

羅東藝穗節圓滿謝幕 三千張發票化公益暖流

羅東鎮長將所有募集來的發票捐助給社福單位代表。(羅東鎮公所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羅東藝穗節於八月三日圓滿落幕,為期二十三天的藝文盛會吸引七十六萬八千人次參與,展現社區深厚藝文能量,並成功帶動地方經濟與公益參與。今年羅東鎮公所攜手在地產業與學校,精心規劃多場具創意與地方特色的活動,包括以「愛心九九彈跳乒乓魚」為主打,號召民眾以發票兌換遊戲機會,爭取住宿券、溫泉券、在地伴手禮及羅東限定文創商品等多項好禮,吸引眾多遊客熱情響應。 由東光國中與成功國小攜手演出的「藝展身手」、拼圖計時賽與趣味接龍等親子互動體驗,也廣受好評,讓藝文觸角延伸至各年齡層,增添教育與趣味性。活動期間共募集三千零五十八張發票,消費金額逾八十七萬五千元,將全數捐贈予蘭智及慈懷社會福利基金會,將民眾愛心轉化為實質公益行動,延續地方溫暖能量。 鎮長吳秋齡表示,衷心感謝贊助企業與特約商店的支持,讓藝穗節不僅是藝術饗宴,更成為串連人心、促進善行的溫暖盛事。活動結束後,她親自將募集發票交予社福團體,展現羅東藝穗節深耕地方、回饋社會的核心理念。

Read More

竹縣新豐郵局肩負偏鄉藝文中心 藝文展出民眾超有感

  新豐郵局襄理蔡宜璇說,新豐郵局不定期的攝影展,希望帶給民眾不同的心靈之旅,同時成為偏鄉的藝文中心。(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甫進新豐郵局,映入眼簾的就是攝影作品,彷佛進入藝廊欣賞攝影之美,第一次進到新豐郵局的鄧小姐表示,好久未去欣賞藝文展覽,沒想到,前來新豐郵局辦事,還可欣賞高水準的藝術作品,可以看出新豐郵局同仁的用心。 新豐郵局襄理蔡宜璇表示,她個人喜歡攝影,也曾是新竹縣攝影協會成員,因此在調任新豐郵局服務時,獲協會前輩的首肯,將他們的精彩作品輪流在新豐郵局展出,一來增添郵局的藝文氣息,二來也可讓偏鄉的民眾,不必遠赴市區才可欣賞到高水準的藝文作品。 蔡宜璇指出,每位攝影家的作品包羅萬象,民眾在欣賞之際,宛如親歷其境旅遊一番,有些民眾甚至詢問是否可以購買?郵局只提供服務,可連絡雙方洽談,郵局不涉入任何交易。看到民眾喜歡新豐郵局所展出的作品,所有郵局同仁都相當開心。蔡宜璇說,民眾就算不是要到郵局辦事,也歡迎進來新豐郵局坐坐,欣賞新豐郵局的各項藝文展覽,當然郵局也提供多項郵購服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鄧小姐說,期待每隔一段時間皆有新作品展覽,讓新豐郵局除了是民眾最好的鄰居外,更係偏鄉地區的藝文中心,新豐郵局的加值服務,讓民眾超有感。

Read More

卑南溪水覆蓋工程接連受颱風重創 第八河川分署全力搶修

楊柳颱風來襲,卑南溪水覆蓋沖毀面積達六五六公頃,第八河川分署全力搶修(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楊柳颱風來襲,山區豪雨造成原卑南溪施作的水覆蓋區域,沖毀面積達六五六公頃。第八河川分署在水勢退去後立即啟動修復作業,陸續投入重型機具,並配合稻草蓆覆蓋施作,目標於九月中旬前將覆蓋率提升至八成、九月下旬前完成,以因應緊接東北季風的侵襲。 卑南溪揚塵防制由第八河川分署與台東縣環境保護局分工合作辦理,第八河川分署負責初來大橋至台東大橋間河段,縣環保局則負責台東大橋至卑南溪出海口,雙方持續合作推動「水覆蓋工法」。 此次楊柳颱風豪雨再度摧毀前次颱風後修復完成的覆蓋區域,卑南溪河道因地勢起伏、水流路徑變動、水源引導不易及覆蓋區域分布零散等因素,增加施作難度。 第八河川分署表示,已積極調度人力與資源,全力推進修復作業,力拼於九月下旬全面恢復。 第八河川分署也提醒,修復期間裸露地仍存在揚塵風險,民眾應提高警覺並做好自我防護。可透過手機下載「揚塵一把罩」APP,或上網瀏覽卑南溪空氣品質監測網,即時掌握台東空氣品質資訊。

Read More

嘉義市嘉邑行善團及雲林文化至善協會參訪雲林縣議會

嘉義市嘉邑行善團及雲林文化至善協會等一行近三十人參訪雲林縣議會,就關懷弱勢族群等交換意見。(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嘉義市嘉邑行善團理事長鄭秀玉率團一行廿六人,十五日在雲林文化至善協會執行長蔡名貴伉儷陪同參訪雲林縣議會,由議長黃凱親自接見及多位議員陪同,藉以促進民意機關及慈善團體對地方事務的理解與合作,加強推動社會公益事務之交流,雙方就促進地方基礎建設與關懷弱勢族群等議題上交換意見。 黃凱議長首先肯定嘉邑行善團長年秉持「行善濟世」精神,積極參與社會公益,默默造福無數家庭與社區,不僅在嘉義地區深耕,更將愛心拓展到雲林各地。迄今已於雲林縣捐建橋梁一八六座,無數次施棺助喪、贈送鄉鎮瀝青包並協助道路修繕,以及長期支持家扶中心等公益善行,無私奉獻,惠澤鄉里,對地方發展貢獻良多,其善行義舉堪為無聲行善的典範,展現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與奉獻精神。 嘉義市嘉邑行善團理事長鄭秀玉率團一行廿六人,十五日在雲林文化至善協會執行長蔡名貴伉儷陪同參訪雲林縣議會(記者陳正芬攝) 黃凱說,縣議會作為地方民意機關,而慈善團體長年服務基層,彼此目標一致,都是為讓社會更好、讓人民過得更安心,因此議會十分珍惜雙方的交流機會,希藉促進彼此對地方事務的理解與合作,共同為鄉里發展努力,讓善的力量持續傳遞,形成公部門與非營利組織協力推動社會公益事務的最佳「夥伴關係」。 參訪佳賓有嘉義市嘉邑行善團理事長鄭秀玉、常務理事王榮宗、褚麗娟、曾東本、趙芳泉、常務監事王泉松等廿六位幹部,以及雲林文化至善協會執行長蔡名貴伉儷等蒞臨;縣議會議員黃文祥、李明哲、王秋足、游淑雲、蘇國瓏、顏忠義等,亦出席表示熱烈歡迎,並肯定其結合群眾力量服務社會,造福鄉梓,發揚社會仁風義舉、淨化人心之精神,彼此相談甚歡,現場氣氛歡欣熱絡。

Read More

台東空中樹五年挺過三颱風 地上明星金城武樹也抵擋住十級強風

「金城武樹」鄉公所以繩索、鉚釘固定,也挺過十級強風,只零星枝葉斷裂。(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中颱楊柳肆虐下,台東到處可見樹木傾倒,台東市知名的「空中樹」與池上「金城武樹」,此次卻再度成功挺過強風考驗,展現驚人生命力與堅韌意志,獲得民眾按讚與感動。 位於台東市三角公園的「空中樹」是一棵超過六十年歷史的老榕樹,曾因病蟲害於一0九年被判定必須移除,經民眾發起搶救行動,結合民間力量與地方人士支持,最終保住這棵具有歷史意義的老樹。 台東「空中樹」重生達百分之九十八,五年挺過三颱風,民眾按讚感動。(記者鄭錦晴攝) 當時樹醫師為它進行「外科手術」,鋸除病變樹幹後,以鋼構支架支撐樹體,形成如同漂浮空中的奇景,因此被稱為「空中樹」。 在五年內歷經三次颱風侵襲,包含海葵、康芮與今年的楊柳,空中樹依然屹立不搖。專家評估顯示,目前其生命力恢復達百分之九十八,僅有少數枝葉斷裂,外觀依舊茂密健康。農業部全國種樹諮詢中心專家陳正豐表示,預計明年颱風季過後即可分階段拆除支架,回歸自然狀態。 另池上鄉公所也在颱風前夕啟動「金城武樹」防颱機制,動員高空作業車與繩索、鉚釘將樹幹牢牢固定,並封鎖周邊二十公尺,防止民眾靠近。結果在十級強風中,金城武樹僅有零星枝葉斷裂,未造成重大損傷。 鄉長林建宏強調,金城武樹是池上的公共財,每逢颱風來襲前都會啟動固定作業,確保這棵象徵地方精神的樹木,能平安度過風災。

Read More

「AI精神病」是真的?長時間互動聊天恐深陷妄想 精神醫:警惕AI過度諂媚

AI從人類回饋中進行強化學習(RLHF),傾向提供讓用戶滿意的答案,即使內容帶有妄想成分,也可能反射性地附和,讓人越來越相信錯誤的想法。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 一位丹麥精神科醫師2023年曾警告,新一代AI聊天機器人可能讓精神脆弱者的妄想症狀加劇。近期會計師Eugene Torres向ChatGPT詢問「模擬理論(simulation theory)」,ChatGPT竟回覆他是「破局者」,靈魂被置入虛假的世界,目的是從內部去打破系統,還鼓勵他停止服藥、相信自己可以飛,Torres更是每天花費長達16小時與AI對話,讓兩年前的推測成了真實案例。 AI迎合想法恐致「認知失調」 丹麥專家兩度示警 ChatGPT、Gemini、Claude 以及Copilot 等AI聊天機器人能夠以流暢的語言與用戶對話,還能模仿人類的同理心,也不會感到疲倦,普及程度越來越高。PsyPost報導,丹麥奧胡斯大學醫院情感障礙科研究部門主任Søren Dinesen Østergaard醫師於2023年《精神分裂症公報》的社論中首次提出警告。他認為,與看似有生命,但實際上是機器的對象對話,尤其是AI聊天機器人主動迎合那些荒誕的想法,可能讓易感人群產生「認知失調」、引發精神疾病症狀。 他在文中以各種想像的場景,從被害妄想(「外國情報機構透過AI監視自己」)到誇大妄想(「我用ChatGPT設計了拯救地球的氣候計畫」)來說明風險。當時雖然尚無確診病例,但他敦促臨床醫師應熟悉這項AI技術,以便識別相關症狀。 2025年8月,Østergaard醫師再次發表了一篇題為《生成式AI聊天機器人與妄想:從推測到實際新案例》的社論,表示後來陸續收到來自用戶、家屬和記者的電子郵件,描述長時間與AI互動後,有些人開始對自己的妄想深信不疑。同時第一篇文章的每月瀏覽量也在5月至6月突然暴增,當時正好是OpenAI的GPT-4o模型更新,該版本被批評有「過度諂媚」的問題。 了解什麽是AI「諂媚行為」 2特點影響認知 綜合《紐約時報》、《滾石》雜誌報導,所幸Torres意識到自己過度陷入與AI的對話、選擇停止,但還有人將ChatGPT奉為「神聖導師」、覺得自己正透過AI與上帝或天使對話,甚至認為自己可以賦予AI生命,藉此可明確地看到結合「命令式口吻」和「無限耐心」的AI聊天機器人,如何逐步侵蝕用戶對現實的認知。 Østergaard醫師將這些現象與AI的「諂媚(sycophancy)」行為結合,AI從人類回饋中進行強化學習(RLHF),傾向提供讓用戶滿意的答案,即使內容帶有妄想成分,也可能反射性地附和。他進一步說明,這點與精神醫學理論的說法類似,人們會過度看重能證實自己想法的證據,卻忽視其他反駁,而一個從不反駁的AI聊天機器人,可能讓人越來越相信錯誤的想法。 醫呼籲開發人員建立機制 偵測用戶精神疾病徵兆 美國史丹佛大學精神科Nina Vasan醫師向《未來主義》雜誌表示, AI聊天機器人的開發人員,通常以「維持用戶長時間在線」為首要目標,「AI不會考慮什麼對你最有利,它在想的是如何與眼前的用戶保持對話。」即使與AI的互動可能強化妄想或有害的想法,但對AI而言心理健康仍是次要的,這點令人感到擔憂。 Østergaard醫師建議,未來研究應朝以下3方向發展,即經過驗證的臨床案例報告、與受影響對象的質性訪談,以及開展能改變AI行為模式的實驗。他同時呼籲開發人員建立自動防護機制,偵測用戶可能出現的精神疾病徵兆,例如提及「隱藏訊息」或聲稱具有超自然身分等,並主動將對話轉向心理健康資訊,而非繼續「無腦」給予用戶肯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