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綜合醫院首度發行永續報告書 取得英國標準協會查證

左為簡志誠院長,右為謝君豪董事總經理。(國泰醫院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國泰醫院全力推動ESG文化,國泰醫院今(15)日表示,在今年出版首度發行2024年永續報告書後,感謝英國標準協會(BSI)的查證肯定,這是台灣醫療機構少數取得GRI國際準則之永續報告書典範,不僅提升報告書公信力,更是對醫院落實永續的肯定。 國泰綜合醫院首度出版的永續報告書,遵循GRI準則,以「永續治理與策略、氣候、健康、培力及社會共好」為五大主軸,擘劃醫療永續藍圖。 舉凡開辦「氣候與健康管理師證照培訓」專班,包括院長,副院長等多名高階在內,計培訓院內43名主管取得「氣候與健康管理師」證照,院長、副院長們由上而下率領團隊推行各項永續專案。 國泰醫院更於去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轄下分設永續治理、卓越醫療、幸福職場、社會共融等4組,由各部門各司其職積極投入各項永續專案的推動,多面向實踐永續作為。 「醫療機構不僅是健康守護者,也承擔推動社會永續的責任。」國泰綜合醫院簡志誠院長表示,涵蓋健康促進、氣候行動、優質教育等多面向的永續議題,近年已列為院內定期研討,並推展至各單位精進實踐的重點,院方亦定期舉辦永續講座,邀請院外專家與院內淨零績優單位分享,不僅有助持續形塑全院ESG文化,亦更接軌國際趨勢。 簡志誠院長進一步表示,感謝英國標準協會(BSI)對於醫院的肯定,首次出版即通過國際第三方至高榮譽的查證,不僅提升報告書公信力,更是對醫院為落實永續投入諸多努力的肯定。 英國標準協會東北亞區董事總經理謝君豪也鼓勵,國泰綜合醫院在各面向推動永續已有很好的展現,不僅得到國內外多項外部肯定,也獲得國際標準查證證書,很榮幸能協助國泰綜合醫院完成此次永續報告書的查證。放眼未來,2050淨零排放政策及對醫療產業重要的永續供應鏈管理等,都是值得持續精進的方向。而隨著當前AI快速發展趨勢,對各行各業造成劇烈影響,強化員工心理健康韌性也是需要持續關注的重點。 國泰醫院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永續治理架構,將淨零碳排、健康促進、人才培育與社會共好等五大策略主軸整合於營運核心,並致力建構一個醫病、員工與社區共好的醫療永續環境,亦朝國家淨零轉型目標與健康永續的未來邁進。

Read More

墨西哥大幅調高低價商品關稅至33.5%今生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墨西哥大幅調高低價商品關稅今(十五)日生效! 墨西哥財務部通過《聯邦官方公報》發佈決議,宣佈對小額跨境包裹關稅規則進行調整。依據新規定,自2025年八月15日起,價值低於50美元、通過快遞或包裹服務運送進墨西哥市場的進口商品,關稅稅率將從原來的19%大幅調高至33.5%。 前述關稅新規定主要適用於從中國大陸和其他與墨西哥沒有簽訂貿易協定的國家進口的商品。對於來自美國和加拿大這兩個《美墨加協定》(USMCA)簽署國的進口商品,墨西哥設定不同的稅率結構: -價值高於117美元的包裹仍適用19%稅率; -50至117美元之間的包裹維持17%的稅率; -50美元以下的包裹則繼續享有免進口稅待遇。 此外,價值超過117美元的包裹,無論來自哪個國家(包括 USMCA 成員國),只要有航空貨運單或提單,且不受非關稅法規或限制約束,都將按19%的稅率徵稅,這較之前的17%有所上升。 市場認為,墨西哥此次加稅是應美國要求,主要目的是防止部分低價商品利用墨西哥作為後門低成本進入美國市場。實際上,墨西哥的這一操作有跡可循,該國今年初已加強低價進口管理措施,包括提高關稅與強化查驗,旨在保護國內紡織、鞋類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自2025年一月一日起,墨西哥對所有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產品的外國企業徵收16%的增值稅;未註冊RFC稅號的賣家更面臨20%所得稅代扣,綜合稅負高達36%。隨後墨西哥又宣佈取消中國50美元以下進口商品的免稅門檻,統一徵收19%關稅。 據瞭解,2025年墨西哥電商市場擁有約8000萬用戶,預計將創造約45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預測顯示,未來四年內,這一數字將增長近200億美元,墨西哥在該地區的市場貢獻超過26%,在拉丁美洲的線上零售收入排名第二,與巴西爭奪第一的位置。按照墨西哥如今的關稅稅率,將大幅削弱中國跨境電商產品的競爭力,Temu、Shein等電商平臺受到重大影響。 在此之前,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墨西哥加徵30%的關稅,最新消息是他對墨西哥多數商品提高關稅計畫延後90天,以爭取更多協商時間。川普在不久前將矛頭指向所有間接進入美國的進口商品。上(七)月31日,川普已簽署行政令,如有國家或地區通過第三地轉運方式規避關稅,商品將被徵收40%的轉運稅。

Read More

陸製鋁箔反傾銷稅115年到期 國內業者認有續課必要可提事證申請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對自中國大陸產製進口特定鋁箔課徵反傾銷稅一案,國內同類貨物之生產者或以其為主要會員之團體認有繼續課徵之必要者,得於公告翌日起1個月內向該部提出申請。 財政部於110年8月31日公告,對自中國大陸產製進口特定鋁箔課徵反傾銷稅,並溯自110年2月22日實施,為期5年,課徵期間將於115年2月21日屆滿。 上述生產者或團體認有繼續課徵反傾銷稅之必要者,請檢附下列具體事證資料向財部提出申請: (一)申請人具產業代表性。 (二)涉案貨物傾銷情形仍然存在。 (三)國內產業損害情形仍然存在,且係涉案貨物之傾銷所造成。 (四)雖無傾銷致國內產業損害情事,但如停止課徵反傾銷稅,傾銷及損害將繼續或再發生。(五)部如決定就本案是否繼續課徵反傾銷稅展開調查,將另行公告並提供利害關係人表達意見機會。

Read More

港務公司赴加出席APP年會外交成果豐碩 2032年臺中港再續主辦榮光

臺加與會貴賓合照,前排由左至右: 納奈莫港務局Donna Hais董事會主席、港務公司王錦榮總經理;後排由左至右:納奈莫港務局Fred Denning董事、聯邦眾議員Tamara Kronis、卑詩省運輸省務秘書George Anderson、納奈莫港務局Ian Marr局長、Snuneymuxw第一民族長老Sandra Good、港務公司黃一民高級研究員、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陳祖強港務長、駐溫哥華辦事處劉立欣處長、納奈莫港務局Phil Dwyer董事、卑詩省社會發展及扶貧廳長Sheila Malcolmson、加拿大交通部次長Arun Thangaraj。(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於2025年8月10日至8月11日,由總經理王錦榮率團赴加拿大出席「太平洋港口協會第111屆年會」(APP 2025),積極推展港口外交,成果豐碩。會中,除高雄港與加拿大納奈莫港(Port of Nanaimo)正式締結姊妹港、分享港務公司發展國際郵輪業務的成果,並宣布臺灣港群將由臺中港主辦2032年APP年會,延續2024年高雄港主辦榮光。 在此次港口分享中,臺灣港務公司除宣布2024年營業收入創歷史新高之佳績外,也分享多項港口發展成果,包括: 長榮第七貨櫃中心於高雄港正式啟用、推出2025年行銷獎勵方案及綠色港埠獎勵方案,以及持續推動高雄港第三與第五貨櫃中心優化工程,展現數位與永續雙軸轉型成果。 此外,臺灣港務公司亦應邀於座談會中分享推動國際郵輪經驗與成效,目前臺灣以基隆港與高雄港為主要國際郵輪母港,近年來外國籍旅客人次屢創新高,預估2025年可望突破36萬人次,再創新猷。為因應持續成長的旅運需求,臺灣港務公司持續優化旅運碼頭及場站相關設施,並強化國際郵輪招商及加強與鄰近港口間的合作,致力拓展亞洲郵輪市場版圖。 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王錦榮總經理致詞及年會盛況。(港務公司提供) 本屆年會期間,各國港口代表對於2024年臺灣港務公司主辦之年會表達高度讚賞,大會亦肯定臺灣港務公司對協會的專業參與與積極貢獻,並再次邀請臺灣港務公司擔任未來年會主辦港口,王總經理亦於會中宣布,2032年年會將由臺中港接棒主辦,為臺灣港務公司第五度主辦太平洋港口協會年會,亦是臺中港時隔28年後再度接棒主辦,此次宣布不僅展現臺灣港群持續深耕國際交流的決心,更彰顯臺灣在國際港口舞台上的外交軟實力。 APP第111屆年會於加拿大納奈莫港舉行,該港位於喬治亞海峽,與溫哥華相望,提供貨櫃、汽車物流、郵輪渡輪客運服務等,每年服務旅客人次約695萬。為深化臺加港口交流,納奈莫港務局特別邀請高雄港締結姊妹港,成為港務公司繼溫哥華港(Port of Vancouver)及菲沙河港(Fraser River Port)後,在加拿大締結的第三個姊妹港。

Read More

達飛海運擴充貨櫃船隊收購二手船年內超過廿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達飛海運(CMA CGM)持續擴充貨櫃船隊,其中收購二手船年內已超過廿艘。 消息指出,達飛海運再度在船舶交易市場出手,從韓國船東Sinokor手中購入兩艘貨櫃支線船,係以每艘1700萬美元收購兩艘2008年建造的1345TEU貨櫃船-“Atlantic West”輪與“Atlantic Silver”輪,使達飛海運今年以來購入船舶數量超過廿艘。 據瞭解,達飛海運將這些船舶投入地中海區域航線營運,該公司在今年二手貨櫃船市場活躍度位居第二。據Alphaliner統計,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已購入19艘船,較去年同期的五艘大幅增加。收購船舶排名居首的是地中海航運(MSC),該公司同時期購入38艘船,較去年同期增加五艘。 除前述購置船舶外,達飛海運亦與Sinokor達成三艘貨櫃支線船租船協議。達飛海運確認租入1118TEU的“Atlantic Geneva”輪、1121TEU的“Atlantic North”輪及1022TEU的“Atlantic Monaco”輪,租期均為十二個月。達飛海運還租入其他幾艘支線船,其中950TEU的“Medkon Sun”輪租期六個月, 1740TEU的“Hansa Rotenburg”輪租期十二個月。達飛海運還計畫通過新造船更新其支線船隊,如東太平洋航運(Eastern Pacific Shipping)在福建馬尾造船訂造的十二艘1800TEU新船已與達飛海運簽訂長期租船協議。

Read More

萬海航運拓展新市場 開闢遠東/東地中海直航航線(FM1)

(萬海航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為擴大遠洋市場佈局並提供客戶更完善及便捷的運送服務,將自二○二五年九月中旬起開闢遠東到東地中海直航航線(Far East Mediterranean Service I, FM1)。此航線將配置4,300 ~ 5,000 TEU船舶並提供服務,首航將加掛青島。 巡航一次共計63天,沿線的靠港順序為: 上海(Shanghai) – 寧波(Ningbo) – 南沙(Nansha) – 蛇口(Shekou) – 巴生北港(Port Klang) – 吉達(Jeddah) – 亞喀巴(Aqaba) – 蘇科那(Sokhna) – 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 – 亞歷山大(Alexandria) – 伊芝米特(Izmit) – 伊斯坦堡(Istanbul area) – 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 – 蘇科那(Sokhna) – 吉達(Jeddah)…

Read More

海保署號召青年參與海洋生態調查行動為海發聲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今(114)年全新推出「Blue Up!海派青年出任務」公民科學行動營,9月將於基隆與花蓮辦理2場次,每場限額20名,邀請全臺18至35歲青年深入海洋現場,透過實地踏查與生態調查行動,一同出任務、為海發聲! 海保署說明,本次青年營攜手在地保育團體,包括花蓮港口社區發展協會及海保署珊瑚特潛聯盟夥伴(iDiving,愛潛水潛水中心),導入實地調查、在地導覽與科學記錄,讓學員親手丈量硨磲貝、觀察珊瑚健康,並學習上傳觀察資料至全球性資料庫,體驗科學與社會實踐的結合。 海保署指出,首場營隊將於9月3日登場,前往基隆和平島。在 iDiving(愛潛水潛水中心)教練的專業引導下,青年學員將學習 Coral Watch 珊瑚健康觀測方法,實地記錄珊瑚健康數據並上傳至全球資料平台,進一步認識珊瑚型態與海洋環境的變化。第二場營隊於9月16日將移師花蓮縣豐濱鄉港口社區,帶領學員深入石梯坪海域,認識當地生態系,並於潮間帶或淺水區實地觀察與測量硨磲貝,瞭解其在生態系中的角色與當前復育所面臨的挑戰。 海保署補充, 花蓮縣豐濱鄉的港口社區發展協會自111年起推動「石梯坪海域硨磲貝在地守護計畫」,已累積超過124顆野生硨磲貝的個體監測資料,同時結合在地導覽活動,深化民眾對海洋保育的參與,展現社區自主推動海洋物種監測的具體成果。「珊瑚特潛聯盟」則是由全臺具備潛水專業與保育實踐經驗的潛水業者組成,認養40處海域持續進行珊瑚礁生態監測,其中,iDiving(愛潛水潛水中心)長期指導志工進行珊瑚觀察,積極串連潛水業界與保育行動,推動以科學為基礎的海洋守護實踐。 海保署表示,期望透過這些多元且豐富的體驗活動,讓青年朋友不僅認識臺灣各地獨特的自然環境與海洋生態之美,更能在實地參與中理解,保育工作並非遙不可及,而是人人皆可投入、每一步都至關重要的行動,藉此激發年輕世代守護海洋的責任感與實踐力。

Read More

國內線陸續恢復 民航局協調離島加班/放大機型共30架次疏運旅客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受楊柳颱風影響的空運國內線陸續恢復,經民航局協調,14日總計加開28架次加班機,另有2架次放大機型,預計可疏運旅客近2萬人。民航局也提醒旅客,航班仍可能受天候影響,旅客出發前,務必先確認航班與機位資訊。 民航局表示,13日受颱風影響,國內線全部取消,14日上午因金門地區仍受颱風影響取消36架次,民航局依中央氣象署資料研判,已於昨日積極協調立榮、華信兩家業者加班因應,總計加開加班機及放大機型共30架次,包括金門航線10架次、澎湖航線14架次(含2架次放大機型)及馬祖航線6架次。 民航局統計,包含正班機,14日國內線預計可提供旅客近2萬個座位。民航局也已請國防部預為規劃軍機調派事宜,以利今日若有軍機需求即時啟動。由於部分國內航班可能仍受颱風影響有異動,民航局呼籲,旅客請在確認航班與訂位資訊後,再出發前往機場,以利行程規劃,同時避免在機場久候。

Read More

萬海航運舉行13100 TEU新造船臨春輪命名典禮暨公益捐贈活動

命名儀式。(萬海航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於8月14日上午在南韓三星重工巨濟船廠舉行「WAN HAI A20 臨春輪」命名典禮暨公益捐贈活動,典禮由萬海航運(日本)株式會社社長暨萬海航運(新加坡)有限公司董事陳致遠,與三星重工副董事長兼執行長崔成安共同主持,並特別邀請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先生夫人-陳藹玲女士擔任「WAN HAI A20 臨春輪」命名人,為新船獻上平安出航、豐盈滿載的圓滿祝福,在現場貴賓的見證之下,典禮圓滿完成。 「WAN HAI A20 臨春輪」是萬海航運自2021年起與南韓三星重工船廠簽訂13艘13,100TEU級系列船舶最後一艘,該船交付後,預計投入萬海航運亞洲-南美西岸航線營運。此系列船舶全長335公尺,寬51公尺,最大吃水16公尺,採用新型主機及多項環保節能設計,有效降低碳排放並提升燃油效率,特別是系列中的最後三艘-WAN HAI A18、WAN HAI A19及WAN HAI A20,皆在船艏加裝導風罩,可減少貨櫃船的前方風阻,進一步降低燃油消耗,體現萬海航運永續經營的企業理念。此外,這系列船舶皆取得「智能船舶」(Smart Ship Notation)認證,可利用各項監控系統及通訊設備蒐集船舶航行數據及設備運作情形,有助於第一時間了解船舶的狀態,確保安全可靠的海上運輸服務。 隨著13,100TEU系列船舶全面交付完畢,萬海航運進一步強化船隊運力及市場競爭力。展望未來,萬海航運預計於2026至2030年間陸續接收30艘新造船,有助於公司提升自有船隊績效,拓展航線經營布局,並持續提供客戶多元且優質的運送服務。 本次新船命名典禮結合公益捐贈共同進行,萬海航運捐贈南韓兒童福利機構-「聖勞育兒院」所需物資,期盼以實際行動回饋當地社會,落實「因為萬海,世界很近」的企業理念。

Read More

前七月全球造船接單量腰斬大陸船廠市佔率穩居第一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克拉克森發佈今年前七個月全球造船接單量數據顯示,一至七月累計接單量相較去(2024)年同期呈現腰斬,中國大陸船廠雖受美國政策與市場波動因素影響,惟市場佔有率仍居於領先地位。 據統計,今年一至七月全球累計新船訂單成交量為788艘2326萬修正總噸(CGT),比去年同期的1973艘4765萬CGT遽降51%,其中大陸船廠接單佔463艘1303萬CGT,雖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59%,市場佔有率仍達56%穩居第一;韓國船廠接單123艘524萬CGT亦比去年同期減少37%,市場佔有率23%排名居次。 按七月份單月比較,當月全球新船訂單成交量為58艘203萬CGT,比去年同期的487萬CGT大減58%,比今年六月的354萬CGT亦降43%。其中大陸船廠承接新船訂單43艘152萬CGT,全球市場佔有率仍高達75%位居榜首;韓國船廠接單八艘33萬CGT,全球市場佔有率僅為16%排名在後。 截止今年七月底,全球手持訂單量為1.6479億CGT,比六月底減少44萬CGT。其中大陸手持新船訂單量佔9837萬CGT,比去年同期增加1337萬CGT,以60%的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韓國手持新船訂單量為3522萬CGT減少403萬CGT,市場佔有率為21%仍落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