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林國治美術館之行

■子若 想去林國治美術館參觀畫展已經多時,昨天終於成行,這次看的展覽是林國治逝世十週年紀念展:「望。鄉」,展期是從2025/03/28至2025/10/12。 我和外子頂著烈日走在新港奉天宮後面的巷子裡尋覓美術館的蹤影,很快就被它優雅的建築所吸引。不同於一般的美術館總是敞開大門,或是以透明玻璃門歡迎訪客,這家美術館的門口,右半邊是玻璃櫥窗造型,左半邊是一座厚重的原木大門。玻璃櫥窗裡擺著林國治的塔山畫作,還有展覽開放的告示。 於是,我們推開厚重的大木門走了進去。歡迎我們的是一位個子比我矮個約五公分的嬌小女子,她蓄著及肩短髮,臉型圓潤,笑容甜美地說:「歡迎光臨!」 見到我們在一樓四處游移,到處亂看,她就走過來對我們說:「如果你們需要導覽,我可以幫忙。」外子笑著說:「好啊!那就麻煩您了!」 於是,我們就從林國治的生平簡介看起。個頭嬌小的女子看來與我年齡相仿,解說林國治的生平時,會意外地補充文宣上沒提到的相關資訊,解說之詳細,超乎我們預期。 正當我們要準備凝神仔細聽她導覽時,大門突然開啟,湧進來了一批中學生。她語帶歉意地說:「不好意思!我先去招呼那群學生,你們先隨意看看,後續有機會我再過來。」 我們沒有預約看畫展,對於她的額外關注已經滿心感謝,自是不好再麻煩她。於是,我們就自顧自地從一樓逛到二樓,再從二樓逛到三樓,甚至連沒有展品的頂樓也上去了。 整個展場空間不大,就是一座兩棟透天厝的三層樓改建的空間,銜接每個樓層的階梯是螺旋狀的,想來可能是為了美化和節省展覽空間所做出的設計吧! 本來,我們對於林國治的畫作並沒有深刻的印象,看著看著,覺得差不多該離開時,那位個頭嬌小的女子又出現了。她含笑地對我們說:「我來幫你們解說。」 那時只有我們三人待在二樓看展,她就開始從幾張畫作解說起。說到一半時,她突然話鋒一轉,很高興地對我們說:「我是林國治的二女兒。」我們一聽,馬上感到很驚喜地喔了一聲。 然後,林小姐就跟我們有說有笑地講解了幾張她父親的代表作,那些我們原本看來無感的畫作,在林小姐的仔細解說之下,忽然間都成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她把她父親最愛的瓶花講解得很精采。看著牆上的瓶花畫作,每一幅都是中國畫似的表現方式。花朵插在古董花瓶裡,要畫幾枝花,如何排列才會取得平衡的視角?畫面要如何分隔為二?那個分隔的線條要如何斟酌?此外,林小姐還提到他父親教她畫電線杆的趣事與我們分享。 她說話的聲音輕輕柔柔的,笑聲聽起來也和氣開朗,整個人散發出一種從事藝術工作者獨有的優雅氣質。畫作解說即將結束,林小姐還特地跟我們分享了她父親生前開展的一個小插曲。 她自承,她父親的畫作不是主流,名氣不大,曾經在別處開展十天無人聞問,後來有個小女生出現,幾乎天天蹦蹦跳跳去展場看畫,當時坐在輪椅上的林國治就非常開心地對她說:「我們這個展有她來看就值得啦!」 然後,林小姐滿眼笑意地對我們說:「所以,看到你們來,我也覺得好高興!」我們聽了,笑著回應她:「我們也感到很榮幸!」 本來,我們去林國治美術館是沒有任何期待的。沒想到,到了那邊能巧遇畫家的女兒親自為我們導覽,這份殊榮實在讓我們很動容。也可以從此事看出來,林小姐對父親的愛有多深重。

Read More

急診出入口/停車場 最常吸到二手菸

台灣在2023年3月22日擴大禁菸範圍,國健署14日記者會提醒民眾,禁菸場所不吸菸,共同營造無菸清新大空間。(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菸害防制法》擴大禁菸場所,累計至113年底全國合計公告3萬3997處禁菸場所。但調查發現,「醫療機構急診出入口」及「停車場附近」為二手菸暴露率較高的法定禁菸場所。 據國健署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法定禁菸公共場所二手菸保護率已達93%,但113年禁菸公共場所(包含醫療院所、各級學校、室外運動場所、休閒、娛樂及消費室內場所等)二手菸暴露率為7.1%,較111年4.0%上升。全國禁菸場所地方政府已開罰逾9千件違規案,總罰鍰金額超過4600萬元。 為了解擴大禁菸範圍後成效,國健署委託消基會於去年5月至10月期間走訪各大禁菸場所,抽樣全國429個禁菸場所中,於14個場所發現「違規吸菸行為人」;訪查72間學校中,在10間學校(3間大專院校、6間高中職及1間國中)樓梯間發現菸蒂,合格率為86.1%。 同時,觀察全國6120家禁菸場所,其中有50家場所主要入口處未張貼禁菸標示,以餐飲店及公眾消費的室內場所居多,合格率為99.2%;觀察13間幼稚園與托兒所,則皆符合禁菸場所相關規定。 國健署分析,調查數據顯示,民眾最常遭遇二手菸暴露的場域,第1名是醫療院所,尤其是急診出入口及停車場附近,第2、3名分別為大學以上、高中職以下校園。 根據統計,自112年3月22日至114年7月31日,地方衛生局稽查禁菸場所共計132萬餘次,針對違法吸菸者計裁處6601件,罰鍰金額1291萬餘元;未張貼明顯禁菸標示計裁處2477件,罰鍰金額3311萬餘元。

Read More

〈中華副刊〉早春的樹林

■久彌 早春大樹仍垂眉瞑目,老神在在,而迫不及待的小樹和叢叢灌木已萌新芽,嫩葉尖尖小小,看不分明,顏色深淺不一,像毛茸茸剛出殼的小雞、擁在一起,陽光下,個個精神抖擻,昂首向上要探索這個新世界的樣子,下雨時則又像淋溼了的小雞瑟瑟縮縮的擠成一堆。 林裡,啄木鳥敲醒了春天,小鳥們開始春情的追嬉,鳴聲如琴鍵敲出的清脆樂音,和著翻飛羽翼,拍出的輕快節奏,在枝與枝間跳折射一林喜欣。 早開的花,本就星星點點、羞羞怯怯的,可那淡淡不經意的香,又隨風隱隱而來,似有意要人去尋尋覓覓。 晨間自小溪升起的幾分氤氳與朦朧,模糊了山,模糊了林,早春的樹林,像一個娃娃稚嫩柔和的小臉,對你憨憨甜甜的笑著,你能視若無睹嗎?

Read More

HPV感染扁桃腺癌 經口達文西切除

  新竹台大分院耳鼻喉部醫療團隊成員坐在操控台前,精準操控機器手臂進行手術。(新竹台大分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64歲男性因右側喉嚨出現腫塊就醫,經診察與切片化驗後,確診為HPV感染引起的扁桃腺癌。由於腫瘤位置隱匿、傳統手術風險高,醫療團隊採行「經口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成功切除,病人術後恢復良好,無需接受放射線或化學治療,目前定期門診追蹤中,無復發跡象,吞嚥與飲食功能皆已恢復,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新竹台大分院耳鼻喉科醫師張峻瑋表示,台灣頭頸癌病人數逐年增加,除了與吸菸、飲酒、嚼檳榔等風險因子有關的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與喉癌外,近年由HPV感染所引起的口咽癌,尤其是扁桃腺癌的病例明顯增加,且不少病人並無菸酒習慣。由於咽喉部位解剖結構複雜、手術視野狹窄,傳統手術難度高,術後亦可能影響發聲與吞嚥功能,因此多數病人以放射線合併化學治療為主。 張峻瑋指出,達文西機器手臂的導入,為此類病人提供新的治療契機。 達文西手術系統具備高解析度3D立體影像與靈活多角度的機械手臂,可於口腔與咽喉等狹小空間中進行精密操作,經自然孔道切除腫瘤,大幅降低傷口範圍與出血風險,縮短恢復期,同時保留語言與吞嚥功能,術後生活品質更佳。 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在耳鼻喉頭頸外科的應用日益成熟,憑藉「微創、出血少、恢復快、功能保留佳」等優勢,除治療頭頸癌外,也廣泛應用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外科治療。許多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因舌根或扁桃腺肥大、軟顎冗垂等結構問題導致上呼吸道阻塞,傳統手術受限於操作視野與角度,難以完整處理。透過達文西系統在狹窄氣道中提供清晰視野與靈活操作,可精準移除多餘組織,避開重要神經與血管。但並非所有病人皆適合接受達文西手術,建議由專業醫師根據個別病情與身體狀況進行詳細評估與溝通,擬定最合適治療方案。

Read More

門診打抗生素 部桃結合導管照護

  健保新制上路,部桃PICC團隊助病人免住院打抗生素。(部桃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健保署8月起正式實施「門診使用靜脈抗生素治療(OPAT)」給付新制,讓原本必須長期住院完成的抗生素療程,改在門診即可進行注射治療,病人不必占用病床,也能獲得同等療效。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率先響應政策,整合院內醫療資源,推出「PICC導管+OPAT」照護模式,讓符合條件的病人在安全評估下提早出院、回家治療,生活品質與醫療照護同步兼顧。 PICC導管具備多項優勢,包括減少反覆穿刺的疼痛與靜脈損傷,一次置入可長期使用;導管維護流程簡單,在專業護理師定期評估下安全性高、感染風險低;完成置入後,病人生活不受限制,只需依門診追蹤治療即可。這項臨床工具與政策結合,讓長期靜脈治療有了更完善的配套。 部桃OPAT照護模式由感染科主任鄭健禹、感染管制室主任陳正斌、結核科主任林倬睿及護理部主任陳素里領軍,並由專科護理師胡慧君、葉秀雯、盧俐妘等組成跨科PICC團隊,採行「醫病共享決策」(SDM)模式,與病人充分討論治療方案,未來更計畫與急診醫學部合作,讓病人在急診端即能評估是否適合置放PICC導管,縮短住院與治療銜接時間。 健保新制的核心目標,是釋放急性病床資源、減少不必要的住院,同時維持治療連續性與健保財務的永續。然而若缺乏相應的醫療配套,病人可能面臨用藥中斷的風險。PICC導管正好彌補了這項缺口,讓治療不中斷、生活不中斷。 部桃PICC團隊14日呼籲,民眾若自己或家人需要長期靜脈治療,應與主治醫師及專科護理師討論PICC導管的可能性。這不僅是治療方式的選擇,更是一座讓病人回家的橋樑,讓醫療從病房延伸到生活,真正實現「回家也能好好治療」。

Read More

〈中華副刊〉泡桐流香

■謝飛鵬 泡桐花是一種需要仰望的花朵。它開在高高的枝頭,散發出素淡的馨香,很遠很遠都能聞到。 在我居住的湖濱,就有不少高大的泡桐樹。它們或是挺立大路旁,或是夾雜在樹叢中,張開堅挺的枝條,彷彿是一把撐開的巨傘,遮蔽著下麵的樹叢。二、三月間,泡桐花冒著春寒開始綻放。它的花五瓣分開,大而厚實,淺白的花瓣上鑲嵌著一些大小不一的淡淡紫點,細密清晰的豎形條紋,襯托著褐白的須蕊,十分美麗。它們像是一個個小風鈴,團綴在高高的枝頭。又像是一個個小喇叭,吹奏著柔和的歌曲。春風吹來,泡桐花輕輕的搖曳,一股裹著淡淡甜味的清香隨風四溢,令人感到無比的清爽。 春天是百花爭豔的季節,這個時候,奼紫嫣紅的的各色花朵競相綻放。灼灼的碧桃,緋紅的紫荊,粉紅的海棠,還有淺黃的迎春花,惹得人眼花繚亂。或許是泡桐花開得太高,或許是那些觸目可見的花朵太過絢麗,來湖濱散步的人很多,他們被眼前的萬紫千紅所陶醉,卻忽略了開在高處的泡桐花。只有聞到泡桐花馥鬱的芳香時,抬起頭來,才驚羨於它的素雅與美麗。不過,我卻特別喜歡這樣淡雅開著的泡桐花。徘徊在它的下麵,聞著它那份淡淡的馨香,即使是再為浮躁的心緒,也會變得恬淡起來。 春天快要過去了,很多花都凋謝了,但泡桐花還是開得那樣旺盛。它周邊的樹木都換上了新裝。香樟一身淺綠,楊柳滿枝碧青,就是那些凋謝了碧桃、紫荊、海棠,也是抖著一樹婆娑在風中嫵媚的招搖。特別是那些綠化帶,嫩碧的四季青、火紅的紅檵木、紫紅相間的小石楠,成排成排的,組成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特別吸引人眼球。在這滿目碧青的映襯下,泡桐花依舊是那麼的嫻雅自在,淡然從容,從來沒有半份張揚與輕狂。彷彿是歷盡了風塵與繁華的智者,絲毫不為眼前的勃發所動。 因為泡桐花這麼淡雅,這麼芳香,因而我更加喜歡湖濱,經常到那裡去散步。在熹微的晨光裡,在昏黃的夕輝裡,泡桐花在高高的枝頭靜靜綻放,把它的馨香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看到樹下低頭逡巡的人們,我不由想,很多時候人們只著意眼前的繁華,而忽略了高處那份獨有的美麗……

Read More

鴨肉飯老闆參加減重班 甩肉10公斤

  在彰化縣員林市賣鴨肉飯的藍偉洲(左)原本體重90公斤,參加彰化醫院減重班,月甩10公斤。(彰化醫院提供/中央社)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55歲藍男賣鴨肉飯,「常要應酬,想減重減不下來,身體也出狀況了。」於是他下決心減重,參加衛福部彰化醫院減重班,建立飲食觀念,1個月減掉10公斤、腰圍少了6公分,「身體變輕盈,是人生最美妙的感受!」 藍男說,他身高173公分,之前體重90公斤,健檢發現心血管有阻塞,還做了心導管,膽固醇偏高,總覺得身體很重、動不起來的感覺,過去想要減重,卻被一再而來的應酬破壞掉,近來身體常不適,想要陪伴家人久一點,促成他參加減重班。 藍男指出,他從課堂學習到飲食調控,譬如說1週至少1天蔬食,每餐吃的順序是蛋白質、蔬菜、優質澱粉類,從原本的吃飯為主變成吃菜為主,以營養健康取代吃飽為原則,不用節食,還可以吃得豐富健康。同時,學員以LINE相互監督、鼓勵,並有醫師、心理師、個管師即時回饋,讓他在整個減重過程中,有伴不孤單,每天看著體重計的數字緩慢下降,充滿成就感。 藍男表示,他現在有時得應酬喝酒,但知道自己要修正回來,也就是說,應酬前後的熱量要減少,不要因一次的應酬破壞自己的飲食節奏;在店內用餐時,燙青菜多吃,雞腿把皮去掉,營造成一種習慣。 課程結束後,藍男體重從90公斤降到80公斤,腰圍從104公分縮至98公分。他說,雖然只減了10公斤,但覺得身體變輕盈了,整個人充滿活力,心血管阻塞狀況不再惡化,膽固醇也在持續下降中。 彰化醫院個管師洪雅琳表示,擁有諮商心理師及健康體重管理師身分的講師蘇琮祺採用心理學切入,讓一再減重失敗的人突破心理障礙,在減重中獲得快樂,課程著重在飲食習慣的養成,只要循環好的飲食方式,自然能健康減重。 洪雅琳說,減重班已邁入第11個年頭,課程包括生活現況分析、目標設定、飲食、運動等,在課程前後抽血檢驗相關指數及體脂,觀察飲食調控後的身體變化。

Read More

防治C肝肝癌 余明隆獲APASL成就獎

高醫大校長余明隆(左2)榮獲APASL國際成就獎,引領台灣肝病防治走向世界。(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亞太肝臟研究協會(APASL)2025「Powell-Sarin成就獎」由高雄醫學大學校長、講座教授余明隆獲得,以表彰其在C型肝炎、肝癌治療及精準醫療領域傑出貢獻;該獎項是APASL最高榮譽之一,歷年得主皆為國際肝臟學界的領航人物,余明隆也是台灣首位獲得此獎項之學者。 余明隆自1992年起深耕C型肝炎研究,1999年追隨教授張文宇創辦「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推動南台灣大規模篩檢並揭露高盛行率地區,奠定台灣C肝防治政策基礎。 他率先導入個人化治療策略,將干擾素療效由12%提升至24%,並結合雷巴威林提高治癒率至65%。隨著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問世,他進一步以經濟模型作為健保給付之參考,讓治療可近性大幅提升,成功引導台灣進入「主動找病人」的根除新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C型肝炎微根除」策略,在高風險族群如洗腎患者、偏鄉離島高盛行區、受刑人等推動在地治療,治癒率高達93.6%,成為全球仿效的典範模式。 在肝癌領域,余教授長期研究病毒性肝炎引發肝癌的機轉,並透過臨床世代研究、精準醫療與篩檢系統,提升早期診斷與治療成功率。他推動跨科整合與臨床試驗,不僅降低肝癌發生率,也讓治療趨於個人化與高效率。 余明隆卓越貢獻早獲高度肯定,曾兩度獲得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傑出研究獎」,並榮獲王民寧獎及永信李天德「卓越醫藥科技獎」,足見其長年深耕肝病防治所創下的里程碑。 此次榮獲APASL Powell-Sarin成就獎,不僅是對余明隆個人努力的肯定,更彰顯高醫大在國際醫學界的研究實力與學術領導地位。余明隆表示,將持續推動肝病根除、提升健康福祉,並將台灣經驗貢獻於全球公衛事業,攜手迎向無肝炎的未來。

Read More

小南便當徵早班、外送

1.早班:8:30-13:30、薪19500 2.外送:10:00-13:00、時薪190 洽開山路209號

Read More

成衣加工徵盤穴

論件計酬0.2元起 安南區安寧街48號 280-005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