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跌倒 超過3成在家中 臥室 客廳 浴室前3名

  李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李旭東提醒,長輩跌倒超過3成都是在家中客廳、臥室等地,要特別留意。(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一名90歲老翁日前在家中移動機車,沒想到重心不穩,整個人往前跌倒,頭撞到地面,當場造成頭部撕裂傷,血流如注,馬上送醫急診,醫師檢查發現有兩處傷口,其中一處撕裂傷達4公分,縫了十多針,同時發現有輕微腦出血,住院治療後,已經平安返家休養。醫師指出,長輩跌倒,超過3成是在家中客廳、臥室,提醒民眾要特別留意。 李綜合醫院總院長、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李旭東表示,由於撞擊力道很大,進一步檢查確認顱內右額葉腦輕微出血,馬上安排住院治療。患者去年才因顱內出血手術開刀治療,休養後逐漸康復,能行動自如,沒想到這次卻因為疏忽,在家中跌倒,不只頭部有撕裂傷,甚至還顱內出血,所幸出血量不多,也沒有傷及其他部位,給予止血及藥物治療。 「根據統計,長輩跌倒超過3成都在家中發生。」李旭東指出,依衛福部公布數據顯示,跌倒是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2名,每6位長者就有1位曾經跌倒,由於國內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460萬人,他特別提醒,要注意長者肌肉流失與骨質疏鬆等問題來預防跌倒,尤其反應力不足的長輩,更不要騎車或開車,以免反應不及自摔或釀車禍。 從衛福部資料統計,長輩在家中最常見跌倒受傷的地點分別為臥室、客廳、浴室,這3個地方也是長輩待最久的地方。臥室應該要明亮、床的高度要依長輩身高量身打造,容易上下床,床邊放置助行器或安裝手把;客廳不要堆放雜物,動線要良好,避免絆倒;浴室要保持乾燥、放置防滑墊,最好加裝扶手防止摔倒。 李旭東建議,要預防長輩跌倒的風險,除了平時要注意攝取的熱量與蛋白質,有罹患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長者,更要依照醫囑按時吃藥及追蹤,也可以利用國健署「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每半年進行一次認知、行動等功能評估,提早發現跌倒風險。

Read More

少吃寒涼瓜果 處暑養生 調和脾胃祛濕清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處暑」節氣意指「暑氣至此而止」,落在每年8月23日前後,中醫師認為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的關鍵節氣,此時的養生重點在於調和脾胃、祛濕清熱,為秋季的乾燥與寒涼做好準備。 瑞隆馬光中醫診所醫師簡浚崴表示,此時炎夏的酷熱逐漸退去,白天仍有餘熱,日夜溫差漸大,濕熱與初秋涼氣交替,極易使人體出現調節不及的反應。 針對處暑常見的不適狀況,簡浚崴表示,中醫會以健脾祛濕、清熱生津、固護陽氣3大方針進行調養。養生應以「調和脾胃、祛濕清熱」為核心。透過適當藥膳、穴位調養與生活調整,不僅能減少季節交替的身體不適,也為迎接秋高氣爽、乾燥寒涼的環境打下健康基礎。 簡浚崴表示,建議可飲用山楂茯苓薏仁茶,材料:山楂10克、茯苓10克、薏仁15克、陳皮3克。作法:薏仁先浸泡1小時。將所有材料加水800毫升,大火煮沸後轉小火20分鐘。濾渣後代茶飲用,可反覆回沖1-2次。功效可健脾化濕、消食解膩、調暢氣機,適合處暑時飲用以助消化、減輕倦怠。 其次在穴道保養方面,可取足三里穴、豐隆穴、迎香穴,每日按壓或艾灸5-10分鐘。還可以艾葉生薑浴藥浴調理,作法是將艾葉20克、生薑片30克,煎湯倒入溫水中泡腳15分鐘,可溫陽散寒、改善倦怠與關節不適。 此外,再加上運動與生活作息,適合晨起或傍晚進行輕緩運動,如太極、八段錦,促進氣血流通。晚間避免過度熬夜,以滋陰潛陽,調和作息。飲食上宜清淡、少辛辣油膩,少吃寒涼瓜果(如西瓜、梨),以防脾胃損傷。

Read More

眼角撞傷誤診腦瘤 開刀4次險成植物人

烏日林新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顏精華表示,王姓患者經過10個月復健,已可擺出比讚手勢及進行簡單對話,於今年6月成功拔除氣切管,恢復自主呼吸功能。(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眼角撞傷,竟然被誤診腦瘤!彰化一名42歲王姓男子,經營輪胎公司多年,一向身體硬朗鮮少生病,卻於去年4月於公司搬運物品時,不慎撞傷左眼角,到醫院檢查被誤診疑似腦瘤必須進行開顱手術,結果化驗出來卻不是腦瘤,病況急轉直下陷入昏迷,前後歷經4次腦手術,讓他幾乎變成植物人,幸好經過轉院再次手術,奇蹟般甦醒好轉。 王男在因腦壓升高等術後併發症,於他院短短1個月內接受4次腦部手術,其中在第3次手術切除部分大腦皮質,幾乎變成像植物人一樣,導致經營多年的輪胎公司被迫關閉。所幸他的父母不放棄希望,去年8月來到烏日林新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顏精華門診,由醫師看完相關影像資料,表示還有希望可以透過手術恢復甦醒。 顏精華表示,王姓患者在他院進行初次開顱手術後病情急遽惡化,術後有嚴重腦水腫及腦脊髓液持續漏出的問題,深入檢視病歷與影像資料後發現,王男一開始撞到眼角引起大腦右後頂葉腫起,真正病因是患有血小板低下症,導致凝血功能異常造成腦部出血,一般只需觀察與保守治療,開刀恐會對大腦神經組織造成進一步傷害,甚至引發永久性損傷。 顏精華為患者進行腦膜清創與修補、水腦積水引流、神經細胞活化藥物治療,逐步穩定腦壓、恢復腦神經功能;術後4個月奇蹟甦醒恢復完整意識,後續也積極進行復健療程,並透過氣切手術改善呼吸功能。此外,針對原有的血小板低下症,發現與免疫系統及脾臟功能密切相關,最後施行脾臟切除手術,成功改善血小板低下的問題。 術後王姓男子積極復健,經過10個月已經可以擺出比讚手勢及進行簡單對話,並於今年6月成功拔除氣切管,恢復自主呼吸功能。目前右側肢體功能也逐漸改善,未來透過持續復健可望進一步提升生活自主性,盼了近一年終於可以順利出院返家與妻兒團聚。 顏精華強調,進行腦部手術前必須進行縝密判斷評估,身為醫師不應該放棄救治病人的任何機會,只要改善神經功能障礙的狀況,就能避免惡化至植物人,不僅能大幅降低家庭照護的負擔,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Read More

胃繞道術後胃出血/貧血 再動刀補救

台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蔡金宏進行胃繞道手術後修正合併迷走神經截斷手術後,改善困擾患者多年的營養不良與貧血問題。(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7歲張小姐熱愛潛水與旅遊等戶外活動,7年前因為身材發福,到他院接受胃繞道減重手術,未料術後體重減了,胃潰瘍胃出血併發症讓她苦不堪言。後到台中醫院進行胃繞道修正合併迷走神經截斷手術,成功解決術後營養吸收不良與胃酸過多造成的胃出血與貧血問題,開心展開窈窕新生活。 衛福部台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蔡金宏說,張小姐身高159公分,7年前體重78公斤,BMI30.5合併三高問題,接受減重手術後,體重雖然雖降為55公斤,但是近兩年卻出現減重手術後的嚴重併發症,不但重複發生胃潰瘍、胃出血,還經常嚴重貧血到需要到醫院緊急輸血,血色素最低掉到6.7,不但身體大受影響,連平時自己最愛的潛水都沒辦法。 今年7月中張小姐又再度貧血,經友人介紹到台中醫院尋求協助。蔡金宏發現患者到院時血色素是8.7(正常值12),血小板是僅有8萬7000(正常值12萬以上)。經過評估,張小姐接受胃繞道修正合併迷走神經截斷手術,透過胃部重新吻合手術使部分食物可經由十二指腸吸收,改善體力不足的問題,但保留胃繞道減少小腸吸收達到減重的效果,另潰瘍出血的部分則藉由迷走神經的部分截斷手術減少胃酸分泌,改善胃酸過多造成反覆胃潰瘍與胃出血。 台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蔡金宏說明,患者7年前進行縮胃合併胃繞道手術方式。(記者陳金龍攝) 患者在胃繞道修正手術後5天出院,目前已恢復正常生活,開心出國旅遊,潛水探索最愛的海底世界。 蔡金宏提醒,腹腔鏡減重手術在國內已是成熟的手術,但仍有一些未知的風險,最常見的術後併發症包括縮胃手術後出現胃食道逆流、胃繞道手術後出現胃腸吻合處潰瘍合併出血,及所有減重手術後面臨的腸道吸收不良與體力不足等併發症。 蔡金宏表示,雖然大部分的併發症可以由藥物和營養提供來解決,但少數嚴重併發症仍須經由再度的修正手術才能夠完全解決問題。 台中醫院醫療團隊近兩年已協助5位病人從減重手術的併發症當中脫離,其中有兩個胃食道逆流,3個胃腸吻合不適應,目前都恢復了正常生活,且術後病人都未復胖且健康,提醒接受減重手術前應與主治醫師討論避免術後併發症困擾。

Read More

男性更年期 中醫:56歲腎氣轉衰

  更年期是人從中年期過渡到老年期的階段,所以,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會經歷過。(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男性怎麼會有更年期?」花蓮慈濟醫院表示,在大多數民眾的認知內,好像只有女性才會有進入更年期的困擾。花蓮慈濟醫院中醫腫瘤中心主任賴東淵表示,「更年期」並不是一種疾病,更年期是人從中年期過渡到老年期的階段,所以,當然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會經歷過。 賴東淵表示,雖然中醫沒有明確更年期說法,但是在《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有著相關記載「女子七七」與「男子七八」的時候會出現天癸竭的狀況,而天癸又被現代人視為月經,所以,根據黃帝內經記載,隨著年齡增長,女子大約49歲;男子大約56歲,腎氣由盛轉衰,就會進入所謂的更年期。 賴東淵指出,男性與女性在更年期出現症狀大不同。女性進入更年期時,常會出現月經紊亂、熱潮紅、煩躁、失眠或記憶力衰退等症狀;而男性則會以失眠、肌肉質量下降、脂肪增加、骨質疏鬆、性慾減退或情緒不穩等症狀為主。 賴東淵建議,改善飲食是最容易開始的第一步,首先「一不四要」的原則。一不,指的是刺激性的食物,進入更年期的人,絕大部分都會有躁熱的困擾,所以,包含辛辣、油炸類,還有過多咖啡因或酒精的食物,都會助長體內燥熱,導致失眠、情緒波動加劇,甚至造成惡性循環。 四要,則是包含了深色食物、富含膠質、膳食纖維以及適當的藥膳茶飲。深色食物例如,海帶、桑葚、黑芝麻、栗子、蓮子、芡實、核桃、黑大豆等,能補腎養陰;而富含膠質的秋葵、黑木耳、白木耳等,可以滋陰,並有助於改善骨質疏鬆。 除了調整飲食外,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外,賴東淵推薦包含太溪、三陰交、太衝、神門、足三里等5個穴位,至於如何按壓,他分享一個穴位按摩神器「橡皮擦」,運用一般常見的橡皮擦,找到穴位後用橡皮擦推揉摩擦,每次3分鐘或者30下,感受到微微的熱度就可以,可以避免手指痠痛或者器具太尖銳導致破皮的困擾,另外,如果可以在睡前用溫水泡腳10到15分鐘,也能幫助改善睡眠,緩和焦慮情緒。

Read More

〈車壇大小事〉VOLVO×台北動物園 投身動保

VOLVO於台北動物園企鵝館獨家打造「VOLVO永續聯萌」主題互動展覽。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VOLVO期待透過明確的永續行動,守護地球環境與萬物生命,VOLVO國際富豪汽車自2024年起投身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認養計畫,認養園內明星動物「國王企鵝」出發,今年再度擴大守護瀕危動物「黑腳企鵝」,將企鵝館兩種明星動物納入認養計畫,進一步聚焦動物生存環境保護。 VOLVO於企鵝館內打造為期一年的「VOLVO守護企鵝永續聯萌」主題互動展覽,展區結合「VOLVO永續王國」線上數位快問快答互動體驗,推出限量抽獎活動;另更擴大舉辦「賞車即贈臺北市立動物園門票兌換卷」的限時活動。 VOLVO導入品牌史上碳足跡最低的純電車款EX30。 長期投入在地永續推廣的VOLVO,從推動支持地產地消的「共好稻來」計畫、倡議循環減碳理念的「循常好日子」車主活動,到導入碳足跡最低的純電車款EX30,以及與臺北市立動物園合作動物認養計劃等,積極實踐減碳生活。同時,VOLVO也全力推動全台經銷據點再生能源建置,至今已累積節電近70萬度,相當於一輛純電車可環台行駛3,464圈的電量,為氣候行動注入具體貢獻。

Read More

〈車壇大小事〉福斯商旅超值德購車方案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7人座專家福斯商旅針對Caddy Maxi、Multivan及 ID. Buzz 推出「超值德」優惠購車方案,即日起至8/31,享購車頭期款最低10萬元起,首年月付只要9,999起,入主德系7人座休旅最佳時機。 Caddy Maxi配備柴油動力引擎,配置可彈性調整的輕量化座椅,具備單座傾倒及拆卸功能的第三排雙獨立座椅等;建議售價141.8萬元起。Multivan,採用新一代福斯集團MQB轎車式底盤及獨立懸吊系統,搭載渦輪增壓汽油引擎。Multivan全車採用2-2-3全獨立的滑軌座椅設定,建議售價205萬元起。7人電旅未來式ID. Buzz,堪稱目前台灣電動乘用車市場中軸距最長車款,並採用「2-3-2」長軸三排7人座設定;建議售價239.8萬元。

Read More

〈車壇大小事〉Volvo XC40 B3 超低專案啟動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富豪汽車為回饋眾多喜愛XC40的朋友,即日起自9/30止入主 XC40 B3車型除可享超低月付優惠專案外,再贈3年/3萬保養套裝,要讓車主輕鬆入主、用車無憂。 即刻入主首年月付僅9,999元,另有低月付19,888及26,888元可供車主財務運用更彈性。 Volvo XC40為搭載CMA平台的車款,家族化識別的直立式車頭、水箱護罩與雷神之鎚LED頭燈設計為首,搭配海貝式引擎蓋、跑車式後視鏡。在動力系面,XC40 B3搭載 Drive-E缸內直噴渦輪增壓汽油引擎,經由七速DCT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放大延伸 1500-4000轉扭力高原區間。XC40除採用20%的硼鋼製成,更放入整合式引擎式拉桿與加強C柱防扭曲車體設計作為最終端的被動防護外,City Safety都會安全防護系統、Oncoming Lane Mitigation對向來車閃避輔助系統與第二代PA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都能大大減輕駕駛負擔、減少意外發生的可能,更獲得 EuroNcap五星評價。

Read More

〈車壇大小事〉MINI義賣限量手機包

MINI週年限定「MINI風格帆布手機包」,限量開賣。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1950年代末期,在全球面臨石油危機的背景下,劃時代的小型車問世MINI。透過將車輪極限外推至車身四角,結合橫置引擎與緊湊車體,成功實現「以巧思創造最大空間」的顛覆性設計,兼顧極致的空間運用及優異的燃油效率。1959年第一輛MINI正式誕生,憑藉短前後懸、獨特懸吊系統以及搶眼外型,成為60年代車壇文化象徵。2024年全新世代MINI Countryman純電車款正式登場。 今年,MINI推出全新「MINI風格帆布手機包」,以俐落設計展現MINI人熱愛向外探索的活潑個性,創造兼具風格與實用的時尚單品。每款包的色彩與紋理都獨一無二,義賣價500元數量有限,售完為止。本活動所得將全數捐贈予「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

Read More

粗工可日領

台南市東區 月薪30000 可日領 0915-888707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