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數位發展部一日協同社群等開發者代表舉辦記者會並宣布,九月起將透過AI國際技術日系列活動,把人工智慧(AI)最新工具導入台灣,培育AI人才,業者回應,AI是機會也是商機,非常龐大,而人才則是這波競爭最重要的動力。
受邀企業包括Apache Taipei、GitHub Star、Wordpress台灣社群、ideaNCU創意社群等開發者代表,與AMD、台灣IBM、台灣微軟、美國高通公司等。
數發部數位產業署長林俊秀表示,過去台灣產業發展方向,硬體發展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軟體會借重國際資源,AI時代也延續這個方式,看好AI技術、軟體與應用層面將帶動AI新十大建設的發展,而人才培養則是重要的基礎工程。
數產署指出,台灣開源社群能量充沛,但面臨國際最新工具導入不易、專案缺乏資源支持等困難,對國際大廠在台舉辦在地化技術活動與提供多元技術選擇有龐大需求。數發部宣布,台灣第一個Apache Taipei分部將於十月成立,將培育台灣開源工程師,有助台灣灣開源社群與國際的深度鏈結,鞏固台灣軟體領域影響力。
開發者普遍表示,開源專案盛行,但國內推廣速度慢,如果有企業加入一起推動,企業有強大資源和技術,開發者社群有洞察需求的能量,雙方結合有助於AI落地應用,台灣AI生態系會更完善。
高通副總裁暨台灣、東南亞與紐澳區總裁劉思泰表示,生成式AI問世後各行各業經歷重大改變,產業技術格局也不同,AI掀起一波全球競爭,AI技術也不斷改變,高通聚焦終端,AI一定要放在雲端和終端。
他強調,未來千千萬萬的終端都可以放入AI,是機會也是商機,且非常龐大,而人才則是這波競爭最重要的動力。他進一步表示,規模化則是台灣AI更成功落地的關鍵,企業和政府都是重要角色,希望台灣未來「不只是半導體寶島,也是AI寶島」。
台灣IBM總經理李正屹說,生成式AI問世二年多,企業最在意的是AI如何產生報酬率,企業都必須具備AI ready的體質,包含文化、治理、平台等面向。
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指出,十年前談數位轉型到現在AI,都是聚焦三個面向,第一培育人才,第二引進國際技術,第三落實產業創造效應,坦言人才增加速度,總是趕不上產業需求;台灣微軟自二0二0年宣布在台數位人才培育計畫至今,在第三年便提早達成培育二十萬產業數位人才的目標。
AMD台灣區商用業務處資深業務副總經理林建誠說,AMD近年不斷強調推展開放與多元AI平台,今年推出搭載大量NPU資源的AI PC,讓百工百業產業可以找到更適合且有效益的工具與平台。
華碩集團旗下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表示,華碩相當勇於利用社群開源資源做出新應用,集團希望鼓勵第一流開源社群人才來創業,華碩會跟著產業一起共創,他也看好很多主權AI的題目都有商業化的機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