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學總體檢校內樹木 校方開學前移除22棵危險樹木

逢甲大學校園榕樹倒塌,壓死吳姓吳姓碩士生的意外,逢甲在暑假期間啟動校內樹木總體檢,開學前已陸續移除二十二顆樹木。(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楊文琳/台中報導 逢甲大學校園今年六月發生六十年老榕樹倒塌壓死二十三歲吳姓碩士生的憾事,老樹疑似感染褐根病,校方表示,暑假期間啟動校內樹木總體檢,開學前已陸續移除二十二顆樹木,有疑慮喬木也安全加固,提升校園安全。 逢甲大學表示,校內有超過一千棵大大小小不同樹種樹木,在七月初先針對具疑慮的喬木,進行安全加固工程,包括六棵樹加裝鋼纜、一棵樹加設鋼柱,暑期經校園樹木健康檢查,建立「強化喬木健康管理與風險防範計畫」,同步強化風險管理與通報機制,並制訂短、中、長期規劃。 逢甲大學有超過一千棵大大小小不同樹種樹木,暑期展開校園樹木健康檢查,進行修剪、矮降、支撐架與花台移除等措施。(記者陳金龍攝) 列管老樹經專家會勘,校方在八月二十六日至三十一日間,陸續移除十九棵經判定需移除的樹木,並同步進行全校樹木的修剪、矮降、支撐架與花台移除等必要措施,九月四日追加移除三棵樹木並持續修剪其他樹木,預計在九月十三日至十四日間再進行三棵樹木的加固作業。

Read More

高雄青創品牌「緩食甜點」跳脫傳統月餅佳節添新意

高雄青創品牌「緩食甜點」跳脫傳統月餅為佳節添新意。(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中秋將至,各大品牌紛推應景伴手禮,高雄在地青創品牌「緩食甜點」,始終相信只要堅持品質,甜點自然會替自己發聲,今年推出「月餅兔兔阿龍禮盒」,將法式馬卡龍結合芝麻、紅豆、鹹蛋黃等在地風味,並設計成討喜兔子造型,跳脫傳統月餅印象,為佳節增添新意。 「緩食甜點」負責人王湘蕙說,「緩食」寓意「慢下來、細細品嚐」,希望忙碌的現代人能透過甜點享受片刻專屬時光,她高中就讀烘焙科,大學進入體育系,曾連續七年參與「台南國際龍舟錦標賽」,婚後定居高雄後重拾烘焙熱情,把甜點視為情感連結,並以可麗露、馬卡龍在各大市集嶄露頭角。 王湘蕙回顧創業歷程,坦言初期曾有單日營收僅八百元、幾乎倒貼,但她沒有被擊倒,而是透過市集推廣與不斷研發逐漸累積人氣。她除成功申請青創補助外,更在「二0二三年城市嶼浪攤商票選」中榮獲第二名,品牌聲勢持續攀升,感謝青年局補助與輔導,讓她能全心投入創作與創新。 「緩食甜點」是由高雄市政府青年局輔導的青創品牌,局長林楷軒表示,在青年局「青創補助」及「攤車輔導計畫」支持下,有效減輕租金與設備成本,並透過市集增加品牌曝光,幫年輕人減輕創業壓力,讓業者更專注於產品創新機,高雄許多年輕人從市集攤車起步,在多元政策扶植下逐步邁向門市經營,甚至打入節慶伴手禮市場。  

Read More

一一四高市身障運起跑 九大競賽項目倡議「愛運動 動無礙」

一一四年高雄市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訂十三日起登場,歡迎市民朋友踴躍進場為選手加油,以行動支持無障礙運動。。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五日舉辦 「一一四年高雄市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記者會,宣布運動會將於十三日起至十一月一日舉辦,計有九大競賽項目,開幕暨田徑、趣味競賽選擇於剛完成整修的苓雅運動園區舉行,並以「愛運動 動無礙 Sports without limits」為主題,希望選手藉由運動突破身體極限、展現自身體能。 運發局長侯尊堯表示,市府持續倡議運動平權並以實際行動落實。不分年齡、性別、族群、身體狀況都享有參與運動權利,該局自辦高雄愛河龍舟賽、高雄富邦馬拉松分別設有自強組與輪椅組、視障組等推動共融賽事,另在苓雅運動中心設置無障礙體適能教室,並成功爭取今年七月國際帕拉桌球挑戰賽首度落腳高雄,以及體育署運動i台灣2.0計畫爭取身障運動四十個專案、計七百二十餘萬元,希望持續努力讓高雄成為「愛運動 動無礙」的運動城市。 今年是運發局承接高雄市身障運的第三年,每年順應選手們意見增加賽事種類,近兩年已新增特奧滾球、特奧籃球等種類,另外田徑暨開幕典禮移師到苓雅運動園區,希望在全新運動場讓選手盡情發揮;今年賽事亦肩負一一五年全國身障運動會高雄市代表隊選拔任務,競爭更添張力。 昨日記者會邀請二0二0東京帕運銅牌、二0二四巴黎帕運銀牌選手田曉雯、雙北世壯運帕拉羽球奪下四金一銀一銅的選手黃振乙擔任活動代言人,一一三年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一百、二百公尺鉛球冠軍王進福也到場力挺。 侯局長強調,特別感謝高雄萬應公廟、隆大建設、中華電信等多家企業贊助高雄市身障運,有更多資源投入賽會提供更多貼心服務,而九日運動部成立之後,將設置適應體育司專責身障運動推廣,高雄市也做好準備爭取更多專案經費,推出創新運動專案服務更多身心障礙者。 今年高雄市身心障礙運動會自十三日起至十一月一日,舉辦羽球、保齡球、特奧滾球、特奧輪鞋競速、游泳、地板滾球、特奧籃球、桌球、田徑暨趣味競賽等九大項目,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踴躍進場為選手加油,以行動支持無障礙運動。

Read More

台灣呼吸治療專家為索馬利蘭重症醫療注新動能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承辦駐索馬利蘭的台灣醫療團,近期有生力軍加入,北醫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陳孝岳自願加入醫療團,協助推動加護病房能力建構計畫,為索馬利蘭的重症醫療注入專業與希望。 陳孝岳教授抵達後,隨即與哈格薩集團醫院院長會晤,並與醫療團共同清點醫療裝備、掌握臨床需求。他接著展開多場呼吸治療與重症照護課程,並將於月底舉辦實作訓練營,讓當地醫護能直接操作演練。 課程更首度擴大開放至全哈格薩市各醫院,目前已有超過50名醫護人員踴躍報名,顯示出迫切的需求與高度期待。「這是我第一次能親手操作非侵襲性呼吸器,讓我在面對重症病人時更有信心。」一位當地醫師這樣分享。對於訓練機會稀少的醫護人員而言,這些課程不只是專業知識的傳授,更是臨床實力與勇氣的加持。 展望未來,醫療團將持續推動臨床訓練、教育計畫與醫院制度改革,協助索馬利蘭逐步建立可持續的加護病房照護模式,讓更多病患獲得生存的機會。台灣醫療團不僅是在提供醫療,而是在播下希望與自立的種子。這份跨越萬里的專業與情誼,再次展現台灣在國際社會上的角色,以專業建構信任,以人道凝聚友誼,讓世界看見台灣。

Read More

小船遊艇裝AIS自動識別系統 航港局補助至明年6月

航港局擬修法要求遊艇及小船必須裝設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船載台(AIS)並列入法定檢查項目,日前已公告補助要點,期限至明年六月底止。(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擬修法要求所有遊艇及小船必須裝設AIS,並列入法定檢查項目,最快年底發布。日前已公告補助作業要點,將全額補助小船及自用遊艇裝設,補助期限至明年六月底止。 航港局為提升海上事故搜救效能並加強船舶避碰能力,今年五月二日發布「交通部航港局補助全長未滿十二公尺自用遊艇與動力帆船及總噸位未滿二十之小船裝設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船載台作業要點」。 航港局表示,這次補助計畫將全額補助符合條件的小船、自用遊艇及動力帆船裝設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船載台(簡稱AIS),預計補助對象約四千六百零九艘船舶,補助期限至明年六月底止。 AIS可自動發送船舶位置、航向、船速等動態資訊,並同步交換船名、水上行動業務識別碼(簡稱MMSI)等資料,有效強化船舶間識別與通聯能力,是提升航行安全與搜救效率的重要工具。 航港局指出,目前已同步啟動船舶法修法作業,未來將強制要求所有遊艇及小船必須裝設AIS並列入法定檢查項目,最快將於年底發布。 航港局說,生效施行後,若未裝設AIS,除無法通過船舶年度檢查外,航行時若未裝設此必要設備及發送正確船舶資訊,也將面臨相關裁處,這項措施重點是在確保海上航行安全,並有效防範潛在的海上事故。 航港局表示,這次補助案合約廠商全科綜電公司除逐步依補助清冊致電船舶所有人外,為便民及安排人力之需,也建立安裝預約掛號系統供民眾線上申請。 航港局呼籲,符合補助條件的船舶所有人把握時間踴躍申請裝設,同時提醒航行中應確實開啟AIS,且非經航港局許可,不得擅自修改核配MMSI或挪為他用,共同維護海上交通安全與航行環境。

Read More

《被竊走的孩子—世界兒童人權特展》臺灣眷村文化園區轉角壹貳壹登場

《被竊走的孩子—世界兒童人權特展》即日起在臺灣眷村文化園區轉角壹貳壹登場。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攜手國家人權委員會、德國「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與「伊麗莎白凱斯曼基金會」以兒童權利為旨,共同策劃國際合作展覽《被竊走的孩子—世界兒童人權特展》,五日起在臺灣眷村文化園區轉角壹貳壹展示多國因政治動機的兒童綁架事件,受害者在各自歷史背景下的真實故事,引領大眾思考兒童的權利問題。 五日開幕式中,德國「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執行長安娜‧卡明斯基博士指出,失去丈夫的妻子稱遺孀,失去妻子的丈夫稱鰥夫,失去父母的孩子是孤兒,但是失去孩子的父母我們有什麼稱謂呢?父母、群體、社會最大的恐懼是失去孩子,全球威權政權利用這樣的恐懼施加壓力,不只涉及政治性壓迫,有些例子更是群體再教育。 她說,透過展覽內容可以看到家庭或社會遭受到的痛苦,但也藉由顏色、展板設計,讓觀展後相對不會太沉重。 國家人權委員會執行秘書鄒筱涵執秘說,希望透過展出的《世界人權宣言青少年版》、轉型正義的歷史的認識,讓更多年輕人了解自由民主的珍貴。 高史博副館長李旭騏強調,博物館作為非正式教育與人權意識推廣的重要前哨,高史博長期推動高雄市人權教育與歷史記憶保存,除了館內的二二八常設展,亦曾策畫「美麗島」、「海外人權」與「李敏勇」等主題特展,管理營運戰爭與和平紀念館、柯旗化故居等人權相關場館,並出版相關研究刊物、策辦人權推廣活動。 他並希望此特展為起點,未來可以有更多展覽、活動的合作機會。 兒童人權特展以文字、影像、口述歷史等方式,多面向展陳手法,深化議題張力、提升人權教育意涵,也凸顯兒童作為人權主體的具象存在,強化社會對兒童生存權、身份認同權、受教育權與家庭連結的反思,同時讓觀眾從不同歷史脈絡中瞭解兒童權利被侵害的複雜樣貌,展期至十一月二日。

Read More

2025LALAI桃園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9/13登場

二0二五LALAI桃園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九月十三日登場,張善政市長邀國人欣賞原音魅力。(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LALAI桃園原住民族國際音樂節將於九月十三日下午五時在桃園陽光劇場熱鬧登場,五日舉行記者會,市長張善政邀請國人把握近距離欣賞原住民族動人歌聲的絕佳機會,共赴原民音樂文化盛宴。 張善政指出,原住民族音樂天賦卓越,幾乎人人都擁有天籟般的嗓音。市府透過為期一年的「LALAI桃園原住民族音樂人才培育計畫」,以台風訓練、作曲能力與專業養成等課程,提供原民青年展現自我、踏上專業舞台的機會,協助他們穩步邁向職業之路。 張善政並提到,日前「二0二五桃園珍珠海岸國際音樂節」即邀請去(一一三)年原民音樂人才培育計畫所孕育的新星登台演出,他們皆展露專業水準及成熟的舞台魅力,充分展現培訓的豐碩成果。市府將持續與各界合作,培育更多原住民族青年成為耀眼新星。 原民局表示,今年音樂節以「原音聚合」為主題,邀集國內外原住民族音樂人,打造跨越地域與語系的樂舞盛會。活動全程免費入場,將由「LALAI桃園原住民族音樂人才培育計畫」孕育的三組新星率先登台,以原創作品展現年輕世代的原音力量;並由林秀偉擔任藝術總監的太古踏舞團攜手印尼與泰國文化協會,呈現跨國南島樂舞交流。壓軸卡司包含曾獲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評審團大獎的河紋樂團、第三十六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姑慕.巴紹,以及新生代人氣男團ARKis,共同帶來融合傳統與流行的震撼演出。 原民局指出,活動現場將設置原住民族文化體驗區,規劃手作、美食與傳統服飾等體驗活動,活動期間凡參與文化體驗或社群打卡,即有機會獲得LALAI限定客製宣傳品。更多資訊可至活動FB粉絲專頁(網址:https://reurl.cc/7VlVXD)查詢。

Read More

時力黨團轟2025新竹市購物節無新意 市府澄清:採購程序合法合規

時力黨團轟二0二五新竹市購物節了無新意,市府回應,二0二四新竹市購物節創造超過五十四億消費額,有效刺激與強化竹市內需市場。(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即將辦理二0二五新竹市購物節活動,不過、今年依然在百貨週年慶期間舉辦,忽略議會去年預算三讀的附帶決議,甚至廠商也跟去年同一間,新竹市議會時代力量黨團五日召開記者會表示,二0二五新竹市購物節的特約機制、毫無誘因,無法達成振興商圈、推廣在地店家的目的,質疑市府拿百貨業績當政績。對此,新竹市政府澄清,購物節活動係依政府採購法上網公告招、決標,完全合法合規辦理採購程序。 時力黨團質疑,購物節辦在百貨週年慶期間,無法達到振興消費和活絡在地商圈的目的,因此去年底在審議今年度預算時,黨團就提出幾項新竹購物節的附帶決議,包含「不得辦在百貨週年慶期間」、「滿額贈在地好禮」、「住宿送好市券」、「市民加碼抽好市券」等,也在大會上三讀通過,結果今年購物節市府依然辦在周年慶期間,根本是藐視議會決議。 市府宣稱去年購物節創造超過五十四億消費額,是拿百貨業績當政績來吹噓,其中百貨週年慶就占四十億元,其餘十三億元還包含加油、買菜、買衛生紙等民生必需消費,無法檢驗購物節是否有效帶動在地經濟。 今年購物節市府將標案名稱改為「竹塹促進消費推廣行銷活動」,但實際上還是以抽獎的形式為主。雖有納入滿額贈在地好禮的建議,但累績的消費金額包含一般店家,並非只計算特約店家,如果市府依舊堅持辦在百貨周年慶期間,應將百貨業排除特約店家,同時滿額贈只納入特約店家消費。   時力黨團轟二0二五新竹市購物節了無新意,市府回應,二0二四新竹市購物節創造超過五十四億消費額,有效刺激與強化竹市內需市場。(記者曾芳蘭攝) 有關新竹市議會時代力量黨團五日針對「二0二五新竹市購物節」的相關疑義,新竹市政府立即嚴正澄清,「二0二五新竹市購物節」係依政府採購法上網公告招、決標,完全合法合規辦理採購程序。 產發處說明,「二0二四新竹市購物節」總登錄發票數突破三百萬張,總消費金額達五十四億元,有效刺激與強化竹市內需市場,今年的新竹市購物節在原有抽獎機制外,新增開立收據的特約店家抽獎、滿額贈在地特色產品、市場專屬抵用券等多元活動方式,將創造更高的消費誘因與在地回饋效果。

Read More

桃園推動廢水綠色轉型 市府與友達、欣興電子大廠打造全國示範標竿

  友達導入原物料回收與高導電度處理設備,將廢液內離子轉化為廠內可再利用酸鹼。(環保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積極配合環境部「廢水綠色轉型」政策,今年八月分別與欣興電子楊梅廠及友達光電桃園分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除爭取環境部補助經費外,兩家企業也投入改善經費,合計經費達八千萬元,展現產官合作推動水資源循環的決心。 為改善社子溪水質,桃園市環保局於一一二年底積極輔導欣興電子楊梅廠推動水質改善工作,該廠預計投入三千萬元,引進國外技術,導入「高效率銅濃縮RecoCell電解系統」專利,使銅萃取電解系統在技術與效能上再創新高,進一步可改善放流水銅濃度至0點二mg/L,大幅優於現行法規規範的一點五mg/L,另可減少二百七十公噸/年二氧化碳排放,提供未來桃園市大型印刷電路板製造業加嚴放流水標準的依據。 環保局後續將推廣銅離子回收技術至整個產業,進一步降低河川銅汙染。欣興電子亦承諾認養社子溪部分河段,推動生態復育,並將此模式複製至其他廠區;桃園市環保局也規劃於九月起推動印刷電路板製造業銅排放自主減量協商會議,以減少桃園河川銅汙染。   欣興擴建銅萃取電解流程,提升電解銅回收率能。(環保局提供) 另一方面,友達光電早在二0一五年即建置全台首座 「製程用水全回收零排放系統」,廢水回收率達百分之一百,為高科技業立下標竿。此次在市府輔導下,友達再投入五千萬元,導入「原物料回收與高導電度處理設備」,此技術與工研院合作開發,係將高導電度廢液中離子轉化成鹽酸及液鹼,循環回用到廠內公共系統利用;可帶來酸鹼回收利用及固體廢棄物減量並提高回收水量,大幅降低操作成本,並降低全廠碳排。 該公司導入「原物料回收與高導電度處理設備」後,每日可處理廢液中六百公斤廢棄離子,整體操作流程可提升離子回收率達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減碳量約八百八十三公噸/年二氧化碳排放。未來,該技術也將推廣至光電元件製造業,協助產業鏈全面提升循環利用效益。

Read More

靜宜大學與台中市警局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共築安全校園

靜宜大學與台中市警局昨日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共築安全校園。(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靜宜大學與台中市政府警察局五日簽署「校園安全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建立聯繫平台、成立校園宣講團、強化即時通報機制;並在防範詐騙、毒品防治、暴力預防、婦幼保護及交通安全等五大面向展開合作。校長林思伶強調,教育與警政的跨域合作是一份「愛的聯盟」,讓師生確信靜宜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一個充滿溫暖與守護的大家庭! 林思伶表示,很榮幸台中市警察局長吳敬田於八月一日甫上任,即率先關心靜宜,讓校方倍感榮幸與安心。此次簽署合作備忘錄,不僅象徵對師生的承諾,更讓大家確信,無論在校園每個角落、往返校園的路途或遇到突發狀況時,都有警方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她強調,「安全」不只是保障,更是教育的基礎;唯有在安心的校園環境中,學生才能自在學習,家長才能放心託付。 靜宜大學與台中市警局合作是一份「愛的聯盟」,讓師生確信靜宜是知識殿堂,更是充滿溫暖與守護的大家庭!(記者陳金龍攝) 林思伶指出,靜宜是全國少數設有「犯罪防治碩士學位學程」的大學,未來也規劃開設大學部課程,期待與警方攜手,從學理與實務雙面向推進犯罪預防教育,持續將靜宜打造為「最安心、最放心、最有愛」的友善校園。 台中市警察局長吳敬田表示,校園是培育人才的搖籃,安全是良好學習的前提。此次與靜宜的合作涵蓋反詐、反毒、反霸凌、婦幼安全與交通安全等五大面向,其中以校園網購詐騙最為普遍。他期盼透過靜宜優良的導師制度,影響學生及家長,共同推動反詐宣導工作。 靜宜大學與台中市警局將於防詐騙、毒品防治、暴力預防、婦幼保護及交通安全等五大面向展開合作。(記者陳金龍攝) 吳敬田並強調,未來警察局將持續深化與各級學校的合作,善用警政資源推動犯罪預防與安全教育,努力讓台中成為全國最安全、最宜居的城市。 同日,靜宜亦舉辦「一一四學年度全校導師輔導座談會」,以「反詐、防霸凌」為主軸,邀集全校導師、教師與學輔人員共同參與。會中由清水警分局長鄭鴻文進行反詐騙宣導,並邀請律師講解校園霸凌防制案例,另安排優秀導師分享班級經營經驗。學務長張秀玉表示,期待透過合作備忘錄與導師座談會雙軌並進,不僅提升導師專業知能,更能全面建構校園安全網絡,營造安心友善的學習環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