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獅子會捐血活動募227袋鮮血 結合急救體驗守護生命

金龍獅子會號召各界善心人士,於台中捐血中心海線捐血室舉辦「捐熱血、足感心」公益捐血活動。(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為緩解血液庫存不足、推廣全民急救觀念,金龍獅子會號召各界善心人士,於台中捐血中心海線捐血室舉辦「捐熱血、足感心」公益捐血活動,由台中市消防局共同主辦,共募集到二百二十七袋六五萬六千七百五十西西鮮血,成效斐然,愛心滿溢。 金龍獅子會為緩解血液庫存不足,號召各界善心人士,於台中捐血中心海線捐血室舉辦「捐熱血、足感心」公益捐血活動,民眾、警消、義消與婦宣隊熱情參與,現場氣氛熱絡,消防局長孫福佑亦親臨現場,感謝所有捐血者的善行義舉,並對金龍獅子會長年推動公益的努力表達肯定。 金龍獅子會表示,今年適逢台灣EMS(緊急醫療救護)制度邁入三十週年,深感「急救」與「捐血」皆是守護生命的重要行動,因此特別將捐血公益結合急救體驗,讓「愛」與「守護」同步發揮。 金龍獅子會號召各界善心人士,於台中捐血中心海線捐血室舉辦「捐熱血、足感心」公益捐血活動,獲得民眾、警消、義消與婦宣隊熱烈響應。(記者陳金龍攝) 除了會員熱情響應,許多在地民眾也踴躍挽袖,共襄盛舉,實踐「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公益精神。現場更設有包紮止血操作體驗CPR及AED模擬演練、哈姆立克急救法教學,不少家庭更是攜小朋友一同參與,讓孩子們透過實際操作,從小建立「人人會急救、處處有守護」的正確觀念。 台中市消防局對此活動給予高度肯定,表示金龍獅子會多年來在地方深耕公益,不論是捐血助人、急難救助,或是協力推廣急救教育,都展現出積極正面的影響力。本次活動不僅為血庫注入新血,更讓急救觀念深植人心,堪稱「獅子會做公益、消防守護愛」的合作典範。

Read More

高雄心理健康月起跑 首發頒獎表揚金句設計競賽得獎者

高雄市心理健康月活動登場,跨局處、公會及社團法人代表共同響應「幸福由愛發生」主題,攜手推廣心理健康,讓愛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動、深根萌芽。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衛生局七日於王氏昆仲公園舉辦「一一四年心理健康月活動記者會暨頒獎典禮」,以「幸福由愛發生」為年度主題,正式揭開今年心理健康月序幕;今年活動呼應國際自殺防治日的「改變自殺敘事」及世界心理健康日的「災難與緊急情境下的心理健康服務可近性」,兩大主題都強調以包容、溫柔的態度理解心理困境,並提醒社會強化可近性資源與陪伴網絡的重要性。 衛生局王小星副局長表示,心理健康的推動不只是醫療專業的責任,更需要社會每一個角落的溫柔關注與積極行動,研究更顯示,「愛與關懷能有效促進心理韌性與幸福感,是面對困境時最堅實的支持。」透過今年「幸福由愛發生」的主題活動設計,讓心理健康成為市民日常的一部分,也呼應國際倡議對心理健康支持系統與資源可近性的重視,推動建立更溫暖、可被依靠的社會網絡。 昨日活動亦頒獎表揚今年金句設計競賽得獎者,「以柔軟有情的眼光,看遍溫暖有愛的風景」,從超過二百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首獎;得獎者表示,自己身為國小老師,與學生一起討論愛與幸福的意義,發現真正幸福的事,正是這段與孩子們共同探索的時光;也深刻體會到,這個世界其實不缺少幸福,而是需要一種能將平凡轉化為美好的眼光與濾鏡。正向鼓勵並強調心理健康的重要。 此外「愛讓我們在黑暗中相遇,在光明中相守」、「願你在低谷時,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分獲二、三獎,同樣透過溫暖的句子陪伴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發掘愛與幸福的連結。 衛生局表示,今年心理健康月將陸續舉辦城市講堂、幸福電影院、幸福工作坊及大東講堂等系列活動,邀請市民朋友踴躍參與各項實體活動,擴散社會正向支持氛圍,只要現場參加並完成問卷填寫回饋,即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抽中餐券、電影票及購物金禮物卡等獎項,民眾可至「高雄市心理健康月」臉書及「高雄好安心平台」查詢。

Read More

秋蟹正肥美 高雄翰品主打半價紅蟳、超值沙公料理

秋蟹正肥美,高雄翰品酒店主打半價紅蟳、超值沙公料理。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秋風起、蟹黃肥,正是品蟹好時節;高雄翰品酒店港都茶樓訂十七日起至十月三十日推出「金秋蟹黃滿,一蟹知秋宴」,以超值優惠呈獻紅蟳與沙公兩大明星料理,邀饕客以親民價格享受秋蟹的極致美味。 高雄翰品酒店港都茶樓於九月中旬推出秋蟹料理,被譽為秋蟹之冠的紅蟳原價一千五百元,現在只要六百八十元即可享用兩隻,等於半價不到便能大啖蟹黃;料理提供兩種經典口味:新加坡辣紅蟳以酸甜帶辣的特製辣醬喚醒蟹肉鮮甜,搭配麵包,更令人食指大動;蟹黃芙蓉燴紅蟳,以嫩滑芙蓉蛋襯托蟹黃飽滿,以高湯燴製,口感綿密細膩,鮮美中透著高雅,適合喜愛清爽雅致的饕客。 另一款主角則是肉質厚實的沙公,原價二千二百元優惠價僅一千一百八十元即可享用一隻。口味同樣二選一:新加坡辣沙公酸甜帶辣,蟹肉吸附滿滿醬汁,入口鮮甜帶辣層次分明;金銀蒜蒸沙公以金蒜酥香與銀蒜清甜交織,蟹肉厚實甘甜,蒜香襯托鮮味,清爽卻回味無窮,最能展現蟹肉的鮮美本質。 高雄翰品酒店表示,此次一蟹知秋宴不僅將秋蟹的肥美呈現得淋漓盡致,更讓消費者以實惠價格品嚐到星級主廚的精湛手藝。無論是家庭聚餐、朋友歡聚或是宴客款待,都是秋季餐桌上不容錯過的風味盛宴。 「金秋蟹黃滿,一蟹知秋宴」活動自九月十七日至十月三十日限時供應,數量有限,建議提前預訂,以免向隅。

Read More

「南國讀旅」走讀屏東山海人文 展出18位作家作品

「南國讀旅」文學特展帶領民眾透過文字、影像與聲音,開啟屏東旅程。(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即日起展出「南國讀旅:跟著文字去旅行」,精選十八位作家、三十二則與屏東相關的文學作品,透過文字、聲音、影像與互動裝置,帶領民眾走入文學與生活交織的南國旅程。 該展覽以舊鐵路文物與屏東地景為起始,將山、海、平原意象融入其中,展區以「行走的片刻」、「靜默的凝視」、「日常的記憶」、「潮聲的捕捉」、「足音的定格」等不同主題呈現,內容涵蓋山巒景致、海洋風貌、日常生活及原住民文化。 十八位作家包括李敏勇、吳懷晨、杜虹、杜寒菘、卓幸君、林姿伶、徐麗雯、翁禎霞、郭漢辰、陳柏言、傅怡禎、曾元耀、黃明峰、黃慶祥,以及原住民族作家奧威尼‧卡露斯、楊政源、霍斯陸曼.伐伐、讓阿淥.達入拉雅之等,跨足詩歌、散文、小說、評論及影像創作。 展覽涵蓋不同世代與族群視角,共同勾勒出屏東多元且豐富的人文風貌,現場並特別規劃一幅標示三十三個鄉鎮特色的屏東地圖,讓人循著作家的文字探索地方風貌。 縣府文化處表示,「南國讀旅」展期至有年一月十八日,不僅是一場文學作品的集結,更將屏東的人文與自然景觀轉化為沉浸式觀展體驗,藉由各作家的文字與視角,在屏東的山海之間展開屬於自己的文學旅行。

Read More

竹市電動機車補助還有名額快申請 汰舊換新最高26500元

新竹市政府今年擴大加碼補助「淘汰老舊機車換購電動機車」,二行程及車齡超過二十五年四行程的老舊機車專案,最高可領補助金二萬六千五百元。(資料照片)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重視環保,為朝向中央二0五0淨零排放目標邁進,市府今年挹注五百二十萬元經費,擴大加碼補助「淘汰老舊機車換購電動機車」,二行程及車齡超過二十五年四行程的老舊機車專案,最高可領補助金二萬六千五百元。環保局表示,目前尚有名額,受理申請至補助經費用罄,提醒尚未申請的市民,把握機會,一起加入「綠色運具」行列,共同守護新竹市的清新好空氣。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為打造宜居永續城市,市府團隊致力改善空氣品質,持續推動老舊燃油機車汰舊換新的各項加碼補助政策,為降低機車排放的廢氣污染,市府與中央攜手合作,針對排放污染物濃度較高的二行程機車及車齡已達二十五年以上四行程機車,提供歷年最高額度補助金額,同時打造電動機車的友善環境,提供二百四十三處電動機車充、換電站,建構便利的使用環境,鼓勵市民朋友加速淘汰污染排放量較高的老舊燃油機車,減少交通運輸排碳量,以實際行動落實淨零綠生活。 環保局指出,凡是淘汰一0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出廠之老舊機車,且車輛於一一三年底前設籍竹市,並同時換購電動機車,即可申請中央及市府的加碼補助。市民朋友可依據老舊機車之二行程或四行程種類、車齡,換購「小型輕型、輕型、重型」三類電動機車,享有不同的補助方案。 汰換二行程機車或車齡二十五年以上四行程機車可獲得補助一萬九千六百元至二萬六千五百元,汰換車齡十年至二十四年四行程機車可獲補助一萬五千六百元至二萬一千五百元;中低收入戶換購可獲補助二萬七千六百元至四萬一千五百元及充電費用六千元,合計可獲補助三萬三千六百元至四萬七千五百元,補助期限追溯至一一四年一月一日起適用,歡迎市民踴躍申請。 環保局表示,市轄內八十五家機車排氣檢驗站均可協助「汰舊換購電動機車加碼補助」送件申請,詳細資訊已公告於新竹市環保局網站公佈欄( https://gov.tw/ALs )。

Read More

線上指導結合到場急救 竹市消防局成功搶救OHCA患者

新竹市消防局線上指導結合到場急救,成功搶救OHCA患者,消防局長李世恭七日表彰同仁們的卓越表現,並向救護英雄致上崇高敬意。(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東區近日發生一起緊急救護事件,新竹市消防局接獲通報後立即以線上指導報案家屬實施CPR,並加派第二台救護車前往,同時通知消防同仁患者突失去生命徵象,需先行準備相關急救器材。所幸最後在消防人員、家屬及醫院三方合力救助下,順利將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患者救回。消防局長李世恭七日表彰同仁們的卓越表現,並向救護英雄致上崇高敬意。 消防局表示,當日一名年約五十歲的男子,在家中身體不適,家屬緊急撥打一一九求助,在等待救護車時,突然失去意識昏倒,情況相當緊急。一一九值勤員楊鴻財獲報患者意識轉變後、立即線上指導家屬,緊急實施CPR,把握黃金搶救時間,同時通知途中的金山消防分隊消防員林政賢、李昱辰、陳嘉宏、張涵淇及鳳凰志工吳治儒、湯宗達、陳世諭現場狀況,預做急救整備。 消防局指出,當消防員抵達現場時,患者已無呼吸、無脈搏,呈現到院前OHCA狀態,消防員見狀立即接手CPR,使用I-gel_4號聲門上呼吸道,同時以BVM正壓給氣、靜脈注射並使用AED電擊去顫兩次進行搶救。在分秒必爭的搶救下,患者成功恢復自發性循環(ROSC),生命徵象也逐漸穩定。 消防局說明,一一九受理人員在判斷為OHCA案件後,立即啟動DA-CPR(線上指導心肺復甦術)機制,除了派遣救護車趕赴現場,也透過電話即時指導報案民眾進行CPR,爭取黃金急救時間。在第一時間實施CPR對提升存活率具有關鍵效益。若能在心跳停止四分鐘內開始CPR,並結合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使用,不僅可有效延緩腦部損傷,也能大幅提升患者的存活機會,並降低後遺症風險。 消防局每月十九日均定期舉辦「防災宣導及救護技術訓練」,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https://forms.gle/NXbYLMf3AyAa9yAp7 ),學習CPR與AED操作等基本急救技能,提升自救與助人能力。

Read More

南警交大攜手環保局宣導 強化南市清潔人員執勤安全

為確保清潔人員安全執勤,南市警交大攜手環保局,交安宣導團於本周先後前往北區、安南區、柳營區及將軍區等地的清潔隊宣導。(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清潔人員穿梭城市,更需注重交通安全,為確保清潔人員安全執勤,南市警交大攜手環保局,交安宣導團於本周先後前往北區、安南區、柳營區及將軍區等地的清潔隊,針對「大型車內輪差」與「視野死角」等高風險駕駛情境進行深入講解,提醒環保局所屬職員於執勤與日常行車過程中提高警覺。 南市警交大表示,清潔人員肩負起維護市容與交通安全的雙重任務,本次宣導也特別透過系統性宣導與實務案例分享,全面提升行車防護觀念,確保人車安全、工作安心。垃圾清運車在行駛與轉彎過程中常因「內輪差」或是停等產生視線死角,稍有不慎即可能釀成事故,特別提醒駕駛人員留意。 本月適逢交通安全月,為貫徹人本交通,也提醒清潔人員注意路口安全,行經路口應放慢車速、提高警覺,養成隨時觀察左右、注意行穿線上行人動態的良好習慣,確實停讓行人,確保行人安全通行,共同營造安全友善的用路環境。 交大隊長黃宗仁強調,南市警局將持續與南市府各局處攜手合作,推動多元而貼近生活的交通安全宣導工作,主動走入各局處與基層單位,讓交通安全觀念深入每一個角落。感謝各區清潔隊員每日辛勞服務市民、維護環境衛生,也提醒人員多加留意自身與他人的安全,多一分注意,就能少一分遺憾。

Read More

搶救生態 桃市農業局號召除蔓1,610公斤

搶救生態,桃市農業局號召除蔓一千六百一十公斤。(農業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農業局七日在大溪月眉休閒農業區第二停車場舉辦「除蔓樂活、永續森活」小花蔓澤蘭移除活動,號召一般民眾、機關團體與在地企業等超過六百人共同響應,實際參與清除外來入侵植物行動,當日除蔓活動目標突破一千六百一十公斤,一起攜手守護桃園山林資源與生態環境健康。 搶救生態,桃市農業局號召除蔓一千六百一十公斤。(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小花蔓澤蘭因生長快速,被稱為「一分鐘一英哩雜草」常纏繞樹木與植株,造成光線遮蔽與植物死亡,對環境構成嚴重威脅。而外來入侵種的防治需要政府與全民攜手抵禦,市府近年來推動收購小花蔓澤蘭,以每公斤五元收購,今年度更提高至每公斤八元,期望透過誘因鼓勵更多市民加入除蔓行列。去年於大溪、龜山、龍潭三區收購量超過二千八百公斤,成效顯著。除蔓活動所剷除的小花蔓澤蘭會交由大溪區公所收購,並將所得之收購金回饋給當地的月眉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以利地方的經濟發展。 搶救生態,桃市農業局號召除蔓一千六百一十公斤。(農業局提供) 活動現場除了號召除蔓行動外,亦設置生態教育與民眾互動,包括環境教育展示、大溪區農會及地方社團參與,並發送以小花蔓澤蘭製作的防蚊液宣導品;同時現場攤位也有展示小花蔓澤蘭護手霜、沐浴乳、洗髮精、洗碗精、洗衣精、清淨除臭劑等多樣化周邊商品,推廣小花蔓澤蘭剩餘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實踐循環經濟效益。 另外,月眉休閒農業區亦於活動當日推出優惠的折扣活動,不僅推出農務樂趣體驗、食農DIY、農藝文創DIY、盆花組裝等,還有農夫市集,適合大小朋友們攜手同樂,讓市民可以寓教於樂。

Read More

第一屆「竹塹盃救護競賽」登場 展現區域韌性醫療新典範

面對受困孕婦的緊急狀況,救護團隊在擬真災害環境中進行模擬接生與初步處置,展現專業技術。(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積極響應國家衛生醫療政策,並確實履行醫學中心提升區域醫療水準的職責,新竹臺大分院七日攜手新竹縣政府消防局與新竹市消防局,於生醫醫院竹北院區盛大舉辦「第一屆竹塹盃救護競賽」。 新竹臺大分院表示,透過此類具醫療特色之活動,促進各方合作與技術交流,提升桃竹苗地區的緊急醫療水準與肩負社會公益責任。本次競賽不僅匯聚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的緊急救護技術員(EMT),更首創整合跨院所、跨層級(涵蓋地區、區域、醫學中心的醫院)的醫療與行政團隊,聯手演練大規模災害下的韌性醫療應變與團隊協作,為北台灣的急重症應變能量樹立新典範。 此次競賽以「地震大規模傷患」為情境,模擬真實房屋倒塌與困難搜救環境,確保競賽實戰性與教育意義。參賽隊伍由桃竹苗三縣市的救護技術員,搭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新竹馬偕紀念醫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東元綜合醫院、仁慈醫院、天主教聖保祿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與新竹臺大分院等八家醫院的醫護人員組成,共十二支堅強隊伍競賽。 競賽各團隊需以團隊資源管理為核心,在高度擬真的複雜情境中,應對孕婦、兒童等特殊族群傷患,於有限時間內完成檢傷評估、外傷處理與氣管插管等關鍵處置,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展現搜救、救護、醫療三方整合的應變能力。 新竹臺大分院楊宏智副院長表示,急救教育不僅是臨床訓練,更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基礎。竹塹盃的核心精神,是把消防與醫療緊密連結,建立跨單位的信任與默契,讓桃竹苗地區形成更完整的急救網絡,確保每一條生命都能得到即時守護。 新竹臺大分院表示,第一屆「竹塹盃救護競賽」不僅是對救護技術的比拚,更是對急救專業發展與跨單位合作的有力推動。

Read More

全民齊心守護花蓮 垃圾不落地、環境更美麗

民眾未依規定傾倒垃圾,環保局將處以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至六千元以下罰鍰。(花蓮縣政府環保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七日表示,縣府持續推動「垃圾不落地、環境更美麗」行動,並結合相關法規與執法措施,全面加強巡查、清理與裁罰,展現縣府打造乾淨、整潔城市的決心。 花蓮縣政府環保局表示,亂丟垃圾行為不僅破壞市容景觀,更對公共衛生造成長遠威脅。雖然花蓮縣已建立完善的垃圾清運系統,但仍有部分民眾將垃圾隨手棄置於空地或人行道,導致環境髒亂,不僅影響視覺觀感,亦可能成為病媒蚊滋生的溫床,危害民眾健康與安全。 環保局指出,為有效提升環境品質,環保局持續強化重點區域巡查,針對觀光景點、主要道路及民眾通報之髒亂熱點,定期派員稽查並即時通報管理單位或地主清理,避免垃圾堆積衍生更多問題。 環保局強調,這些污染源多因垃圾未依規定排出或未及時清運而產生,不僅增加清潔難度,更加重人力負擔。對於經查證屬實的亂丟垃圾行為,環保局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相關規定逕行告發,處以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至六千元以下罰鍰,以遏止不當行為,並加強市民的守法觀念與環保責任。 縣長徐榛蔚表示,乾淨的城市,需要全民一同守護,無論民眾在家或外出,請務必養成良好的垃圾處理習慣,定時清理並落實分類回收,唯有從個人做起、從日常落實,才能真正實現『垃圾不落地』的目標,讓花蓮成為更舒適、更美好的永續城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