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十日在中常會上表示,社會普遍認為柯文哲案沒有具體證據顯示受賄,長期羈押柯文哲已變成押人取供,而檢方繼續提出抗告,更是對司法形象的嚴重打擊。他強調,「遲來的交保不是正義」,應給柯文哲空間證明清白。
朱立倫指出,台灣民主化數十年來,司法應該是民主最後的防線、公平正義的代表,但如今卻被質疑成為打壓在野黨與異己的工具,國人難以接受。他強調,柯文哲的案子應該回歸法院辯論與證據呈現,讓司法在透明程序中取得社會信任,而不是透過長期羈押製造壓力。
他進一步說明,羈押的正當性在於確保審判程序順利進行,而不是懲罰或施壓手段。當案件缺乏具體受賄證據卻長期延押,不僅引發社會觀感爭議,更可能侵害基本人權,司法單位應深切檢討。
朱立倫強調,國人期待的是一個能公正審理、不受政治干預的司法體系。遲來的交保並不能彌補過程中的不公正,司法若要重新贏回人民信任,必須在制度設計與個案處理上更為嚴謹。他呼籲,應確保案件回歸法庭辯論,讓社會大眾看到公平正義的實踐。
朱立倫表示,在民主政治下,司法是守護民眾權利的最後一道防線,任何濫用羈押或政治操作的行為,最終都會動搖社會對制度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