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馬可廣場
文‧攝影/龔則韞
久聞歌劇《威尼斯商人》,於是連帶對水鄉威尼斯十分嚮往。
二0二四年五月三日,有幸出差威尼斯,從維吉尼亞州杜拉斯(DULLAS)國際機場去威尼斯必須先搭乘飛機去倫敦、轉機去馬可波羅機場、搭巴士、坐渡輪噗噗橫渡地中海,兩天舟車勞頓之後,終於上岸,拖著行李飢腸轆轆,在路邊帳篷點一個素披薩,上面的茄子、黃瓜、胡瓜特別軟糯,不油膩很可口,然後入住海軍旅館。我與一群會員國代表去隔街一家餐廳吃破冰飯,店方生意興隆,上菜很慢,我點了一客蒸魚,魚上撒著蒜泥、芝士、松子、橄欖油,非常鮮嫩,最後的冰淇淋相當芳醇綿密。大鬍子老闆兼廚師特別到我們座位致意,感謝我們光臨給予生意,多麼和善有禮的威尼斯人!
該夜因時差輾轉反側,天不亮就起床,與同事S輕裝外出慢跑看風景。
清晨的威尼斯,春寒料峭,運河上薄霧輕繞,泛著粼粼波光。太陽從地平線上悄悄露臉,金光遍灑悠久歷史的建築,烙上光輝閃爍的聖潔。聖馬可廣場的鐘樓矗立於晨曦中,見證著光煇繁榮千年古城水巷蜿蜒,與石之間緩緩呼吸,像一位剛從夢中醒來的老者,眼角還留著古老的記憶與潮濕的溫柔。
威尼斯有一千多年歷史,公元五世紀,日耳曼部落入侵迫使意大利北部的居民逃往亞得里亞海沿岸的潟湖地區建立庇難所;六九七年,選出第一位總督,建立威尼斯王國,八世紀變成一個商業中心,海上強國,控制多條貿易路線;一二0四年占領君士坦丁堡,帶回大量的財富和藝術品,它成為東西方的貿易中心,此時聖馬可大教堂和道奇宮建成。一七九七年拿破崙‧波拿巴入侵威尼斯,被割讓給奧地利帝國;一八六六年,威尼斯人民公投通過成為意大利王國的一部分。
大運河(Canal Grande)是威尼斯最重要的水道,縱橫交錯,彷彿一條條銀色的水蛇。輕舟及渡輪與快艇在水面上交錯滑行。兩岸的宮殿和教堂倒映在水中,鐘聲悠揚動聽,承載著過去的低語,呢喃商旅的喧囂、戀人的私語,構成一幅有活氣的畫卷。
白天開完會,晚飯後,我隨著眾會員散步消食。乘坐貢多拉(Gondola)船蜿蜒穿過城市,沿著運河欣賞岸邊佇立之宮殿和教堂,別有一番情懷詩意。水面上有許多拱橋橫跨大運河,最古老的是里亞托橋 (Ponte di Rialto)。有一位男會員A和我同行,藉著黑夜的朦朧,竟然透露他的同志身分,他有健壯的身材,內心裡竟住著一個纖弱的女性。我默默聆聽,他說,我來自美國,與他的生活圈不交集,他方敢向我傾吐心中隱秘。
威尼斯具備獨特風格的建築,融合了哥特、拜占庭和文藝復興的元素。我們參觀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這個威尼斯的心臟地帶,被拿破崙稱為「歐洲最美的客廳」。廣場四周圍繞著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以其拜占庭式建築和馬賽克華麗的裝飾聞名;還有道奇宮(Palazzo Ducale),曾是威尼斯總督的官邸,融合了哥特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風格,其內部裝飾極其華麗。道奇宮殿雄偉壯觀,展示了昔日威尼斯共和國的輝煌歷史。連接著道奇宮和監獄的是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囚犯一步一嘆息,哀戚不已,與我同行的A也是一步一嘆息。
令人驚艷的是我發現這裏有許多狹窄的巷弄,連接兩邊的大天地,給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中外古今對照的悸動,在這樣的清晨暮靄裡,時間彷彿凝固。無人跡無鴿子。只有天地細語,與空氣一起流動,無聲地講述著威尼斯沉睡的夢。
遠眺布拉諾島(Burano),以其色彩繽紛的房屋和精美的蕾絲製品聞名。島上的每一幢房子都被漆成鮮豔的顏色,彷彿調色板上的亮麗斑斕色彩,形成了獨特的視覺饗宴。
我們參觀穆拉諾島(Murano),是威尼斯玻璃工藝的發源地,觀看技藝高超的工匠製作精美的玻璃制品,我在那裏買了一對水藍色耳墜和手鏈給女兒,另買一隻深藍綠的烏龜給先生祝他長命百歲;S買了一個四條玻璃金魚壁飾。
第三天會議的午餐時間,主辦方帶我們參觀聖喬治‧馬焦雷教堂(Chies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坐落在聖喬治‧馬焦雷島上,由安德烈亞‧帕拉第奧設計。當時正好展出「憐憫街友畫作專展」。天候不佳,雨絲淅瀝瀝嘩啦啦,水上朦朧,遊客很少,我們搭乘電梯上教堂的鐘樓,俯瞰威尼斯全景和緬懷千年古王國的往日輝煌歷史。臨走前,在當地的舊式公共電話前照相留下紀念。
四天下來總體感覺是:威尼斯不愧是一座充滿文化魅力的城市。威尼斯電影節、威尼斯雙年展吸睛全世界,是藝術和文化的超級盛會。在這裡,能欣賞到世界最頂級的藝術品,浸染文化的深厚底蘊。使每一位遊客都能在這座水城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和感動,充滿情人的嚮往,友誼的暖意,老人的回憶。隔日清晨,我帶著水鄉的深情與S一起飛回美國,威尼斯的水永遠流淌在我的腦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