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賴清德國慶演說難化解兩岸歧見

  賴清德總統國慶演說難化解兩岸歧見。(中央社) 賴清德總統於雙十節發表上任後第二次國慶演說,強調將採取三大策略確保國家競爭優勢,並重申透過實力維護和平的決心,「帶領國家,團結一心,無畏風雨,不怕挑戰,勇敢向前,邁向更美好的明天」!不同於前次演說內容,賴總統著重於強化國家安全,特別是提出打造「台灣之盾」(T-Dome)與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還呼籲中共「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通篇以國安為主軸貫穿全文。 賴總統的談話淡化兩岸關係,應該是了解中共不會有善意回應、因此不著墨過多,以免被認為是軟化立場。反之,他今年將重點放在國家安全與社會防衛韌性,還突兀地提及將打造「台灣之盾」,應該是藉著抄襲川普要推出的「金穹」導彈防禦系統來討好美方。然而,恐怕連國防部對總統突如其來的政策宣示都感到無所適從,畢竟整個政府過去從未談到這議題,更別說台灣要如何支撐如此龐大預算! 任何國家要達成建軍備戰談何容易,絕非口號式喊話就做得到。國防部剛剛公布的新版「中華民國一一四年國防報告書」完全沒有提到「台灣之盾」,恐怕連主其事的行政院及監管預算的立法院都聞所未聞,顯見賴政府的跨部會協調與政策制定過程是何等鬆散。如此重大政策卻彷若謊話連篇的政治宣傳無法取信於民,不僅傷害國家元首的領導威信,更凸顯民進黨口號治國的荒誕行徑。 對照就職演說及前次國慶演說即可發現,賴總統這次相當克制,並未再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等刺激性字眼,而關於台灣的國際地位的內容也相對少,只說中共不該扭曲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但也並未多加著墨延伸,應該是有意降低刺激對岸的想法。 賴總統希望中共藉著紀念二戰學習戰爭教訓,永遠放棄武力威脅台灣並不要片面改變台海現狀,只能說是毫無誠意的口頭表演。不可否認,中共持續以各種非和平方式脅迫台灣是顛覆台海和平穩定的主因,而且共軍圍台演訓更對印太地區造成不必要的威脅。倘若北京當局能自我節制收斂,或許有機會打開兩岸僵局,就看中共如何解讀賴清德的演說意涵。 很顯然,賴清德應該是有鑑於這一年多的執政失利與大罷免大失敗的慘痛經驗,因此通篇演說字斟句酌,就是希望能淡化刺激性語言,挽救其低迷支持度。可惜的是,他消極面對兩岸問題,失去了身為國家元首應勇於任事的高度。 既然是慶祝中華民國一一四年國慶日,賴清德刻意忽略中華民國從未中斷的事實,藉著切割歷史自我限縮於台灣,全然沒有帶領國家衝破層層阻礙的決心。國人只看到一個亟欲討好美國、但怯於積極開創兩岸新局、僅關心自己權位的國家領導人,非但無法化解兩岸歧見,也白白浪費與習近平對話的寶貴機會。 面對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的瞬息萬變,台灣已經沒有怠惰投機的本錢。更重要的是,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大國競爭已對現行國際秩序造成衝擊,川普都希望能與習近平達成交易,身處兩大國之間的台灣豈能置身事外?誠如立法院長韓國瑜在主持國慶大會時的談話所言,只要能排除台海戰爭、黨派惡鬥和關稅三座隱形堰塞湖,台灣才能真正實現「家家歡慶樂陶陶」的願望。

Read More

韓提台灣困境 徐巧芯:事實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擔任國慶籌備委員會主委的立法院長韓國瑜十日在國慶大會致詞時,點出台灣有光電板破壞環境、美濃大峽谷、大罷免等困境,遭到綠營窮追猛打。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認為,韓國瑜點出的這些事件一點都沒有說錯,「事實還不讓人講喔?」 韓國瑜在國慶大會致詞表示,過去這一年裡,台灣需要修復的豈止是花蓮光復鄉;直到現在,因水患風災受創嚴重的中南部鄉下仍艱苦重建。股市雖漲破二萬六千點,但月薪不到三萬一千元的勞工高達一百二十萬人。 韓國瑜接著說,更不要說被光電板占用破壞的山林良田、被黑心商人非法開挖的美濃大峽谷、大罷免撕裂的台灣社會、「去中化」激化的戰爭機率、意識形態拖累的能源政策、關稅談判犧牲的台灣未來。他比喻,這些無形壓力雖然看不見,但一旦潰堤就成為足以讓台灣滅頂的「隱形堰塞湖」。 民進黨怒批,身為國會議長,韓國瑜在重要國家慶典中面對海內外國人、各國政要外賓的國際場合,發表個人粗淺政治意見、甚至將國內政治鬥爭搬上檯面,可恥也遺憾。 徐巧芯則是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文,韓國瑜提到的六個事件沒有一點說錯,怎麼那麼多人突然又崩潰了?一堆綠營政治人物氣急敗壞,「哪裡抹黑造謠了?事實還不讓人講喔?」

Read More

張俊雄追思會 總統頒褒揚令

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張俊雄追思告別式十一日在高雄市立殯儀館景行廳舉行,總統賴清德(鞠躬者)頒褒揚令。 (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張俊雄九月二十七日辭世,追思告別式十一日上午在高雄市立殯儀館舉行,總統賴清德親頒褒揚令。 張俊雄追思會場面莊嚴隆重,民進黨重要政治人物皆到場悼念,包括前總統蔡英文和陳水扁、前副總統呂秀蓮和陳建仁、行政院長卓榮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歷任行政院長游錫堃、謝長廷、蘇貞昌,以及民進黨眾多民意代表等皆親赴致意。 張俊雄告別典禮,賴清德總統親臨致祭並頒贈褒揚令,表彰張俊雄一生推動民主以及為國家、社會、人民的付出與貢獻。(總統府提供) 典禮由民進黨立委賴瑞隆擔任司儀,游錫堃、謝長廷、蘇貞昌及高雄市長陳其邁擔任覆旗官,以黨旗覆棺。儀式結束後,緊接著舉行告別禮拜,現場哀戚而溫馨。 賴清德約在十時步入會場,先與家屬致意,並頒發褒揚令、獻花,感謝張俊雄為國為民犧牲奮鬥,一生為民主自由奠定重要基石。他表示,張俊雄功在民主與國家,其的離開是台灣的損失。

Read More

雨衣男專挑少女攔路露鳥 4犯猥褻判7月要入獄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六十歲楊姓男子有三次當街露鳥前科,還專挑少女下手行徑惡劣,他去年又穿雨衣騎機車擋著一名國中女學生去路,掀開露鳥還緊盯對方不放。台中地院一審依公然猥褻罪判他六月,得易科罰金,檢方上訴批輕縱。台中高分院二審撤銷改判他七月,全案確定,楊男需入獄服刑。 起訴書指出,楊男一一三年四月三十日下午六時多穿雨衣騎機車,行經大雅區見一名剛下課的少女著國中制服迎面走來,他竟然停下並當場掀開雨衣露出生殖器,少女目睹嚇到尖叫逃跑。 台中地院一審時,楊否認犯行辯稱當天在找路,因為穿黑色短褲才被誤認是下體,否認有掀衣露鳥,還說監視器完全沒拍他裸露下體畫面。但少女證稱,楊男騎車繞到她前方擋住去路,隨即就掀開雨衣露下體,自己非常害怕,向一旁住家的徐姓婦人求救對方這才逃走;徐婦也說,少女跟她說前面有個「變態露鳥俠」,當時神情驚恐、害怕。 法院審酌,楊男最初在警方詢問時坦承露鳥,監視器則拍到他騎車、停留注視少女,與少女證詞相符,不採信楊辯詞,批他敗壞社會風俗,依成年人故意對少年犯公然猥褻罪判他六月,得易科罰金。 檢方不服上訴,主張楊態度惡劣、沒和少女和解,且他自九十五年至今已經有三次公然猥褻紀錄,都是在馬路上挑選少女對其露鳥,嚴重釀少女身心負面影響,而前三犯經判決都得易科罰金,顯見難收懲戒之效。 檢方也指出,楊一0六年第三犯時已判處六月,這次第四犯中院一審經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加重其刑,卻仍同樣只判六月,豈不讓楊心存僥倖,一而再再而三猥褻,認為量刑過輕。 台中高分院二審認為,楊不珍惜前三次得易科罰金機會,這次若再判得易科罰金刑度,確實難收懲戒之效,更難防止他再犯,認為檢方上訴有理由,撤銷改判他七月。

Read More

納骨塔祭父 柯文哲:悲傷難言喻

本報綜合報導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十日赴新竹大坪頂納骨堂祭拜過世的父親。他表示,父親病危臨終時,自己仍被羈押於看守所,沒辦法陪在父親身邊,一直是他人生最大遺憾。 柯文哲透過臉書表示,父親病危臨終時他被羈押於看守所,沒有辦法陪在父親身邊,一直是他人生最大的遺憾;直到律師來土城看守所告知,他才知道父親過世,那種悲傷直到現在都難以言喻。 柯文哲表示,後來父親的告別式,經過一番交涉,執政當局只同意他參加家祭,讓他在父親封棺之前見最後一面,之後立刻被押回土城看守所;後續的公祭儀式、火化和入塔,他都沒有參與,因此父親過世後的骨灰甕放在哪裡,他都不知道。 柯文哲表示,這次交保後本來要立刻去納骨塔祭拜父親,但是母親認為等農曆七月過後再去,因此他在交保後第三天先到桃園宏願大千世界,去父親的牌位前祭拜,直到十日才是他第一次到新竹大坪頂納骨堂祭拜父親。

Read More

成大團隊重新安裝水位計 花蓮堰塞湖蓄水量僅溢流前1.7%

  成大防災研究中心運用吊掛小型無人船進行堰塞湖水下測量作業。 (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並導致壩體潰決後,原本安裝在湖內的水位計也因而滅失。林保署再次委請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專業團隊,在空勤總隊直升機協助下,九日重新安裝水位計,並運用吊掛小型無人船進行堰塞湖水下測量作業。 林保署表示,十一日完成測量解算,發現堰塞湖最大水深約二十公尺,蓄水量僅剩約一百五十五萬噸,與日前在災後僅能依據航攝與無人機空拍比對湖面水線所推估的蓄水量,已明顯降低。 林保署指出,堰塞湖蓄水量大幅減少的原因,經分析應係受樺加沙颱風引發壩體溢流沖刷下切過程中,大量土方崩落至湖區;以及堰塞湖周遭坡面崩積土石在颱風及災後持續滾落下移,與馬太鞍溪上游溪水持續夾帶大量泥沙入湖等原因導致。 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十一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高程一千零一十九點七公尺,壩體遭溢流下切後至今水位已下降一百一十九點三公尺,近日水位無明顯變化;湖區面積十二點六公頃,蓄水量下修為一百五十五萬噸,約為溢流前堰塞湖水量之百分之一點七。   堰塞湖最大水深約二十公尺,蓄水量僅剩約一百五十五萬噸。(花蓮分署提供) 林保署指出,目前每日仍以無人機空拍、影像判釋,運用堰塞湖水位計計算蓄水量。近日溢流口下刷速率趨緩,天然壩體及水流無異狀,持續從溢流口穩定流出;由於壩體邊坡仍可能崩塌,下游河道土砂淤積嚴重,仍需清疏、導流及防堵,因此維持紅色警戒。

Read More

光復救災進度超前 側溝已清18公里

災區側溝清理仍是第一優先,預計十一日可達十八公里。(記者林中行攝)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召開第三十四次工作會報,總協調官、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表示,馬太鞍溪疏濬進度超前;中央自十日起全面針對所有一般性、專業性及受部會招募進入災區服務的志工納保。 針對收容安置進度及中繼屋規劃,季連成表示,「安心住,政府付」的旅宿安置支持方案補助期間為七天,必要時得延長七天,至三十日止,三十一日起會視災況及災民需要再酌予延長。 另一方面,災民後續中繼收容原則是「離災不離村」,短期部分會採取租金補貼方式提供災民在社區租屋,或在災民住家附近承租貨櫃屋。中期部分則規劃設置中繼屋,目前七十一戶中已完成五十八戶意願調查,其中四十戶有中繼屋需求,其中包括二十六戶有無障礙空間需求。原則上會從台糖公司的三塊土地進行選擇,待中央、地方與居民討論後做最後決定。 季連成表示,目前工作重點仍以側溝清理為第一優先,迄今已達十八公里。第二項重點是佛祖街清淤,目前以打通林田幹道佛祖街四十六巷為主,工作進度已完成百分之六十,而林田幹道周邊原有八十九戶無法處理清淤,目前僅剩三十五戶,其他均已完成。 前七十一戶災民中,已完成五十八戶意願調查,其中四十戶有中繼屋需求,包括二十六戶有無障礙空間需求。(慈濟基金會提供) 另外,有關光復鄉災區志工保險部分,季連成表示,中央自十日起已全面針對所有一般性、專業性及受部會招募進入災區服務的志工納保,以每三日為單位投保,並透過掃描QRcode填寫文件方式投保;同時取得投保志工同意後,也會比對其在投保期間所登記門號之基地台位置是否位於災區,保險範圍則以重大傷病及身故險為主,一般傷病現階段則由災區七個巡迴醫療服務站協助處理。

Read More

台灣設計展 參觀人潮破44萬人

  彰化縣長王惠美歡迎全國民眾來彰化參觀台灣設計展。 (彰化縣政府提供)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二0二五台灣設計展在彰化,於雙十連假首日登場,各展區湧入大量人潮。開幕第一天併同鹿港搶先看及三大展區,總參觀人次含試營運達四十四萬多人次。 十一、十二日於鹿港體育場舉辦「潮派鹿港音樂祭」,邀集盧廣仲、玖壹壹、美秀集團、TRASH、麋先生等卡司演出;十八、十九日將移師八卦山大佛下開唱,由眠氣Hypersomnia、打倒三明治、羊米人、伯爵白、核果人NUTS等人氣樂團及全國徵選入選團隊輪番登場,預計兩天將吸引超過五十萬人潮。 不少民眾反映接駁車不足的部分,縣府已經緊急連繫配合客運加以改善,加派車輛做相關接送,並加強連繫調度以免遊客逾時等侯。 縣長王惠美表示,民眾可下載「彰化行」APP,內容有完整的交通資訊,並且詳細介紹如何利用設計展接駁專車及公共運輸工具前往各展區。並呼籲假日期間自行開車民眾前往各接駁站停車場。 交通處表示,自駕民眾可將車輛停放於鹿東停車場或台灣玻璃觀光工廠停車場,轉乘「鹿東接駁線」或「彰濱接駁線」入市區。

Read More

竹北眾神連3天遶境 祈安賜福

  白沙屯媽祖竹北自由行,民眾虔誠躦轎底。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竹北市公所及竹北天后宮聯合辦理媽祖遶境活動,十至十二日登場,屏東車城福安宮開基土地公、竹北天后宮與白沙屯媽祖接力遶境,為地方祈福、庇佑平安。 十一日白沙屯媽祖竹北城市自由行,首站無預警率市長鄭朝方衝縣府停轎十五分鐘供民眾敬拜。竹北警分局估計上午紅壇活動有一萬五千人參與,首日超過三萬人參與文化健走與躦轎底活動。 縣府表示,原本預定路線並未經過縣府的白沙屯媽祖,「脫離路線」駐駕縣府前廣場。根據主辦單位原先規劃,遶境隊伍並不會經過縣府,但媽祖「指路」前來縣府前廣場停駕祈福。 白沙屯媽祖行經新崙里蕃仔園福德宮時,也停駕廟前,並開放讓民眾拍攝;之後更無預警彎入星際球場內停轎,讓球友驚喜不已。隨後粉紅超跑也轉進鄰近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停轎賜福。 「竹北超越竹北文化祭」,車城福安宮開基土地公十日率先贊境。竹北天后宮媽祖率領在地眾神以巡庄、報馬仔的方式車遊竹北,前往最西之崇義里與最東之東海里,沿途香案林立,民眾夾道歡迎。 屏東車城福安宮土地公三百年來首次出動檜木神轎北上,贊境竹北。 (竹北市公所提供) 下午神轎隊伍匯聚於城區環北路五段與中正西路口,護持車城福安宮開基土地公祖進駐公所。鄭朝方率一級主管及同仁團拜。 鄭朝方表示,車城福安宮三百年來首次出動檜木神轎北上,民眾在公所前及中正西路排列出長長的躦轎人龍。活動後續步行至竹北天后宮,並續行至城區紅壇安座,由鄭朝方扶轎進場。

Read More

阿里山獲國際生態旅遊雙料首獎

  阿里山結合生態保育與永續旅遊,獲國際生態旅遊獎雙料首獎。(資料照/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亞洲生態旅遊聯盟舉辦國際生態旅遊獎評選,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獲得「旅遊目的地治理」及「社區冠軍」兩項首獎,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陳永松日前到印度領獎。 阿里山繼獲紐約時報評選為「全球最值得去的五十二個地方」,再度躍上國際。林保署嘉義分署長期致力於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永續旅遊發展,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並推動環境友善設計、輔導及培力社區參與文化保育工作;透過與在地居民的共識會議,共同著手規劃兼顧生態保護與地方觀光活化,促進社區經濟與文化永續發展。 分署長李定忠表示,這次從眾多國際級旅遊景點脫穎而出,展現嘉義分署在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推動永續旅遊的最佳肯定;另外輔導的阿里山生態旅遊協會獲得「社區冠軍」項目首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