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氣象署三十日指出,即日起正式對包括曾文溪支流後堀溪在內的二十四條溪流,實施山區暴雨溪水暴漲警示訊息服務,當山區發生暴雨時,將發送手機災防告警訊息給位於溪流區域的民眾,示警溪水暴漲之風險,強化水域活動之災防預警機制。
氣象署指出,台灣地形陡峭,河流湍急,常因山區暴雨,造成溪水暴漲,使民眾走避不及,發生被困於河床或遭湍急溪流沖走的意外,如一一0年虎豹潭及去年之飛龍瀑布事件。為降低類似憾事發生,氣象署在一一一年先於雙北地區三處溪流試行災防告警,一一二年再於十九個溪流區擴大試辦山區暴雨之溪水暴漲災防告警服務。
氣象署表示,經二年之試行,一一二年共發布一一七次預警,其中有驗證資料共九十場,七成比例伴隨溪水暴漲,逾六成比例具提前預警效能,預警時間平均達五十三分鐘。
氣象署指出,今年正式實施溪水暴漲警示訊息服務,並依縣市需求再新增五處點位,共計十一縣市二十四個溪流區。氣象署除每日定時發布溪流區天氣預報,方便民眾行前即可上網查詢,當溪流區及其上游山區有可能或有暴雨發生時,氣象署將即時發布預警並發送雨溪水暴漲警示訊息,「山區暴雨之溪水暴漲警示訊息」至該溪流區,提醒民眾留意周圍溪流水位變化,避免於溪流及河床從事遊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