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連假出遊潮 各地景點湧現人潮

國慶連假首日連潮湧現。(中央社) 記者綜合報導 雙十國慶連假展開,全台各地出現明顯出遊潮,熱門觀光景點人潮爆滿,交通壅塞情況頻傳。交通部與各縣市政府啟動疏導機制,呼籲民眾多利用公共運輸、避開尖峰時段。 北部陽明山、九份、野柳等地吸引大批遊客賞秋景,停車場一位難求。中部日月潭、清境及合歡山湧入車潮,部分路段出現車龍。南投舉辦國慶煙火活動,主會場周邊道路實施交通管制,仍有大批人潮湧入,縣府動員警力維持秩序。 南部墾丁、台南安平、嘉義阿里山等景區遊客湧入,海灘戲水、賞鷹及生態旅遊活動熱絡。東部花蓮、台東沿線觀光景點也吸引自駕旅客,民宿、露營區幾乎全數客滿,部分旅館提前兩週即訂罄。 觀光署統計,連假前三天全台主要景區平均人流明顯增加,其中國家公園與夜市市集最受歡迎。各地音樂節、光影展、文化慶典活動更推升觀光熱度,成為年輕族群打卡焦點。 交通部提醒,自駕遊客應注意回程車潮,國道一號、三號南北雙向預估在連假最後一天傍晚最壅塞;建議使用高鐵、公路客運或「台灣好行」專車,以減輕交通負擔。 氣象署也提醒,連假後段部分地區將有短暫降雨,民眾出遊應留意氣候變化並注意行車安全。整體而言,今年國慶連假在秋高氣爽的天氣加持下,全台旅遊熱度高漲,處處洋溢節慶氣氛與人潮活力。

Read More

韓國瑜國慶致詞談「隱形堰塞湖」 呼籲正視台灣潛在危機

立法院長韓國瑜出席國慶大會致詞,歡迎各界到場共襄盛舉。(中央社) 記者綜合報導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在總統府前隆重舉行,立法院長韓國瑜受邀致詞,以「隱形堰塞湖」比喻當前台灣社會潛藏的風險與矛盾,呼籲政府與人民共同正視低薪、能源、環境與社會撕裂等問題。他開場即演唱費玉清名曲《國恩家慶》,以輕鬆溫暖的方式向全體國人致意,現場氣氛熱烈。 韓國瑜指出,台灣社會長期存在經濟結構失衡、年輕人低薪難安、光電政策破壞山林及能源轉型不穩等隱憂,這些問題如同「堰塞湖」,若不及時疏導,終將引發更大危機。他強調,執政者應以民生為本,減少政治惡鬥,讓人民重拾對政府的信任與希望。 他特別感謝在花蓮震災及南部水患中投入救災的志工與民眾,讚揚「鏟子超人」們以行動展現台灣最可貴的互助精神。韓國瑜並呼籲全體國人,在國家面臨挑戰之際,應以團結、誠實與務實為基礎,共同守護民主與自由。 不過,韓國瑜的致詞也引發部分爭議。民進黨多位立委批評他在國慶場合加入過多政治評論,失去國慶應有的團結氛圍。韓國瑜則回應,身為國會議長有責任反映民意、提醒執政團隊傾聽人民聲音。 整場致詞約十分鐘,韓國瑜以情感與警語並重的方式,為國慶活動增添話題,也再度展現其獨特的政治風格。

Read More

賴清德國慶演說:變局中打造新生臺灣 強化國防經濟迎向未來

賴清德總統發表演說前,揮手向大眾示意。(中央社) 記者綜合報導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今(10)日上午於總統府前隆重舉行,總統賴清德以「變局中 新生臺灣」為題發表國慶演說,強調在全球局勢劇變下,臺灣將以團結、堅韌與創新為核心價值,推動國家安全、經濟轉型與社會永續發展,展現自信與決心。 賴總統指出,面對區域威脅與地緣挑戰,政府將持續強化「國防自主」與「全民防衛」,並宣布推動代號「T-Dome」的空防整合系統,以提升防空與資安能量,確保臺灣安全。他同時承諾,國防支出將穩步提升,預計於2030年前達國內生產毛額(GDP)5%,展現捍衛主權的決心。 在經濟面向,賴總統表示,臺灣將善用半導體優勢,推動「綠色科技」、「數位轉型」與「AI產業創新」,讓臺灣成為全球供應鏈關鍵夥伴。他強調,唯有堅持民主與法治,才能在變局中找到臺灣的立足點。 賴總統最後呼籲全體國人以團結取代分歧,讓「新生臺灣」成為自由、繁榮與和平的象徵。他並向國軍、醫護與各行各業的奉獻者致敬,期盼全民以自信與勇氣,共創更安定與幸福的未來。 國軍直升機吊掛巨幅國旗,飛越凱達格蘭大道上空,參與國慶大會。(中央社) 總統致詞全文如下: 大會主席韓國瑜院長、蕭美琴副總統、卓榮泰院長、貝里斯察芙拉總督伉儷、聖露西亞查爾斯總督伉儷、巴拉圭共和國眾議院拉多雷議長、日本「日華議員懇談會」古屋圭司會長,來自友邦和友好國家的慶賀團團長、各國駐臺使節、海內外貴賓,現場以及收看電視和直播的國人同胞:大家好! 今天是中華民國國慶,每年我們都齊聚一堂慶賀國家生日,但今年意義非凡! 今年是臺灣民主化歷史性的一年! 就在上個月、9月10日,我們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臺灣解除戒嚴天數,正式超越了令人窒息的戒嚴統治天數,這象徵著臺灣徹底揮別威權體制和陰霾,迎向民主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我們不會忘記,不論是團結抵禦侵略的血淚,還是前仆後繼為了追求民主自由、實現主權在民的無私犧牲,那些曾經與這塊土地交織的故事,都是我們共同的記憶。 而歷經千辛萬苦所打造的「民主臺灣」,正是臺澎金馬2,300百萬人在這個世界最明確的定位。臺灣是亞洲的民主燈塔,對仍然在威權統治下,生活在黑暗中的每一個人,永遠傳遞著希望的光芒! 今年也是臺灣崛起的一年! 當前,世界各國都遭遇劇烈的變化和挑戰,臺灣也不例外,除了俄烏戰爭、中東局勢動盪,以及中國持續軍事擴張,在經濟與產業上,也有美國關稅政策所帶來的衝擊。 但臺灣人民沒有被擊倒,反而創造了國際稱羨的經濟表現,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最新的報告,將臺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由3.3%大幅上調到5.1%,是亞洲四小龍第一名,也超越了中國。 臺灣除了出口金額持續創下新高,就業狀況25年來最好,股市也連續6個月上漲,站上27,301點的歷史高點,臺股市值更超過3兆美元,成為全球第8大股市。外匯存底也首度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創下歷史新紀錄。 在逆境中,百折不撓;在挑戰中,越挫越勇,這些,都是臺灣人民的共同成就!請讓我們為彼此大聲喝采! 這些亮眼的經濟成果,也是臺灣半導體,以及資通訊、電子零組件等相關產業帶頭,所締造的輝煌紀錄。它們在全球供應鏈占有的優勢地位,是來自長期累積的技術及製造能力、獨特的商業模式,配合政府科學園區等關鍵政策所匯聚而成;這是幾十年共同努力所淬鍊出來的重大產業成就,是全體臺灣人民的資產。 身為總統,我的使命就是要守護這些寶貴的資產,運用它們來提升臺灣乃至全球的產業及經濟發展,為臺灣人民及全世界創造更好的生活福祉。這也是臺灣要走的方向! 當然,我們也絕對不會忽略,國際變局中,各項艱鉅的挑戰,為不同產業、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族群所帶來的風險。 許多引領臺灣經濟發展的隱形冠軍、傳統產業和中小微企業,正面臨數位與淨零轉型的壓力。許多勞工朋友,正在面對AI浪潮下,工作機會、薪資、物價與生活成本的擔憂與不安。我們的農民朋友,也正面臨農村老化與市場開放的衝擊。 政府不會輕忽這些挑戰,對每一個民眾所造成的衝擊。全力協助傳產、中小微企業、受薪家庭,以及農漁民朋友,是我們的責任。 因此,政府除了已經提出930億元關稅影響支持方案,將協助企業、勞工、農漁民朋友度過難關,也將每年投入上百億元幫助中小微企業,導入AI人工智慧,邁向數位、淨零升級轉型,來因應挑戰,而針對傳統的工具機、螺絲螺帽,以及比較辛苦的個別產業,也會分別提出對策,積極協助提升競爭力,開拓市場。 各位國人同胞,「變動的年代,也是機會的年代」,臺灣的經濟表現世界有目共睹,我們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既不可能被撼動,更不可能被取代。 面對變局,我們不能自我懷疑、舉棋不定,而是要把握機會、展現自信,勇敢布局;不能故步自封、走回頭路,要更積極進取地向世界前進!一個確定的臺灣,將是不確定的世界,一股重要而且可靠的穩定力量! 未來,我們將採取三大策略,確保中華民國臺灣的競爭優勢: 第一,擴大投資,深耕臺灣。 「投資臺灣三大方案」成果豐碩,投資金額已經突破2.5兆元,創造超過16萬個工作機會,行政院已經在7月通過將方案延長到2027年,不只擴大適用產業、放寬讓全球海外台商與外國人投資企業適用,政府也持續優化投資環境,新增貸款額度7,200億元,招商引資加碼投資臺灣,預估可帶來1.2兆資金與8萬個工作機會。 有好工作,也要有好生活,政府啟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以公私協力的創新做法,鼓勵民間充沛資金投入公共建設,擴大建設經費規模,在全國各縣市同步推動水、電、居住、教育、醫療、文化、觀光、交通等關鍵基礎建設,滿足區域民生育樂所需,讓產業發展與生活圈相輔相成,達到「均衡臺灣」的目標。 第二,深化國際經貿合作,布局全球。 今年,臺灣和英國在「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的架構下,進一步簽署了「投資」、「數位貿易」,以及「能源與淨零排放」等三項領域協議,這標誌著臺英經貿關係進入新的里程碑,展現雙方對高標準國際經貿規範的承諾,為彼此在科技和先進製造等戰略性產業的合作,奠定基礎。 未來,臺灣也將秉持互利互惠原則,和更多友盟國家簽署雙邊經貿合作協議,並且積極進行對美對等關稅談判,爭取合理的稅率,解決臺美貿易逆差,以及深化臺美產業合作,讓臺灣經濟發展鏈結國際,大步向前。 第三,打造護國群山,厚植臺灣產業實力。 因應數位化時代的來臨,我們要推動「AI新十大建設」,除了讓臺灣成為全球前五大的算力中心,也要積極投入量子科技、矽光子與機器人等三大關鍵技術的研發,協助百工百業導入AI工具,並且推動AI在各領域的應用,讓臺灣邁向全面智慧化的時代,更繼續在全球科技發展上,站穩領先地位。 我們也要打造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不僅留住臺灣百兆資金,更要吸引國際資金投資臺灣,促進金融產業發展,創造優質的工作機會,壯大臺灣。 生技醫藥產業是國家關鍵產業,已經納入「國家希望工程」,並朝向涵蓋保健、預防、診斷、治療、照護的精準健康方向發展,建構國家長遠競爭力,以及增進全民健康福祉。 而明年「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源庫」將完工,臺灣會持續跟各國在生技領域加強合作,並藉由政府編列百億元預算的「投資智慧醫療創新創業計畫」,鼓勵更多企業投入創新研發,擴大投資,推動生醫產業成為兆元產業,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 各位國人同胞,「臺灣是全體臺灣人的臺灣」,我們很清楚,再怎樣亮眼的經濟表現,都不能忽略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經濟發展的果實應該為全民所共享,把「好的數字」變成「好的日子」,不遺漏任何一個人。 因此,照顧國人健康,培育年輕人才,給青年世代更好的環境,讓年輕家庭更有後盾,政府責無旁貸! 今年,「健康臺灣深耕計畫」已經啟動,除了全面提升醫療環境體系,也將提供全民更優質的健康照護服務。同時,「運動部」也正式成立,除了開創全民運動、競技運動及職業運動的新紀元,也要讓每一位選手都能得到國家充分的支持,在國際舞台追求夢想,為國爭光。 此外,針對年輕世代的照顧,我們不僅推動高中職全面免學費,私立大專校院學生,每年3.5萬元學雜費補助,我們的「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支持15到30歲青年赴海外追夢,也已經上路。 不只如此,租屋族,政府每年有300億元租金補貼,而單身租屋族年收入62.6萬元、四口之家164.1萬元、三代同堂212.45萬元以下,都可以免繳綜合所得稅。 年輕爸媽,我們也給更大的支持。除了推動「0-6歲國家一起養2.0」,提高育兒津貼,增加托育補助,明年開始,生育補助,每一胎加碼補足到10萬元。 長輩們也不用擔心,明年「長照3.0」就要上路,政府會努力,讓所有長者獲得更便利、更完善的照顧。 讓每一個國家的主人,無論是小孩、青年、爸爸媽媽、還是阿公阿嬤,都能得到更好的照顧,更有自信地迎向未來,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今年也是二戰,終戰80週年。 二戰歷史殷鑑不遠,當年侵略者的野心,造成生靈塗炭,而當前,威權主義持續擴張,國際秩序又遭遇嚴峻挑戰,臺海、東海、南海的區域秩序,乃至於整個第一島鏈的安全,都正受到嚴重的威脅。 民主臺灣是印太和平穩定的樞紐,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將致力維持現狀,守護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區域繁榮發展。 我們也期待中國能體現大國的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並且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臺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回顧二戰期間,我們都經歷戰爭的苦難,被侵略的傷痛,應該汲取教訓,絕不能讓歷史悲劇重演。 二戰的結果也告訴我們,「侵略必敗,團結必勝」,和平必須靠實力!我要向國人和國際社會宣示:今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明年度,我們的國防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GDP3%;並且也會在2030年前,達到GDP5%,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 國防支出的增加,並非漫無目的,而是有應對敵情威脅的明確必要,也是發展國防產業的動力,透過新的國防預算,我們要達成三大目標: 第一,加速打造「臺灣之盾」(T-Dome),建構臺灣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為臺灣編織保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的防護網。 第二,加強引進、結合高科技及AI技術,建構智慧化防禦作戰體系,發揮不對稱戰略的嚇阻效能。 第三,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與先進國家軍工產業合作,厚植國防與軍工產業的實力,透過在地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深化本土供應鏈,臺灣可以加速產業升級,強化軍備韌性、提升國防工業能量,進而成為友盟信賴的安全合作夥伴,共同排除紅色供應鏈,為自由民主國家建立國防信任,一起建構守護自由民主價值的堅強防線。 我們有決心透過實力維護和平,我們也深信,實力不只要透過軍力,也要透過全社會的韌性。 過去一年,我們透過「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努力,凝聚了政府與民間、中央與地方更強大的力量,並整合災防與防衛,來強化軍民之間的協作能力,我們也持續加強民力訓練、能源、醫療、資通網絡、金融等韌性,全面提升對各項危機的應變能力。 我要強調,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需要每一分力量。上個月,我們發布了最新的《臺灣全民安全指引》手冊,內容涵蓋各種天災、甚至軍事侵略等極端情境的應對策略,這本手冊將逐步推廣到家家戶戶,因為唯有全民參與,自助助人,臺灣才能有更強大的韌性,因應各種挑戰。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一年,我們經歷了種種挑戰,但臺灣人民從不放棄希望,每當危機來臨,我們總是看到無數臺灣人民無私地站在第一線,為自己心愛的國家奉獻心力。 就在上個月,有兩個畫面,非常令人感動,一個是聯合國大會在美國紐約召開,許多海外僑胞,自主集資、發動募款,讓紐約時代廣場再度亮起「讓臺灣參與」、「團結會更好」的廣告,感動了世界各國往來的民眾。 另一個是在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後,成千上萬,穿著雨鞋,拿起鏟子,不遠千里前去救援,只為讓花蓮受災鄉親早日恢復正常生活的「鏟子超人」。 每一位「鏟子超人」鏟出的,不只是厚重的淤泥,幫助災民重返家園;也是一道道希望的光,溫暖每一個人的心。更證明了,臺灣人在面對危機時,擁有無比強大的韌性,有決心來守護自己的家園! 現在,讓我們一起感謝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救災超人、感謝投入救災的外國朋友,也感謝軍警消、感謝中央和地方投入救災工作的所有同仁們。 這場自發性的全民運動,在世界上絕無僅有,也將讓全世界的人記得:臺灣,那一個小小多山的國家,是何等的有愛心,是何等偉大啊! 未來,我將帶領國家,團結一心,無畏風雨,不怕挑戰,勇敢向前,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臺灣加油!中華民國加油!中華民國臺灣加油!謝謝大家。

Read More

國慶晚會在台中 總統:沒有台灣 就沒中華民國

國慶晚會九日在台中舉行,超過二十大工商團體、逾二百人領唱國歌,獻上國慶祝福。(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國慶晚會九日晚間於台中登場,現場湧入超過二萬人、座無虛席。典禮開場,總統賴清德、台中市長盧秀燕率超過二十大工商團體、逾二百人領唱國歌,齊聲表達面對當前關稅難關的團結與信心,一同為國家獻上「台中風格」的生日祝福。 今年國慶晚會晚間在台中文心森林公園圓滿戶外劇場舉行,由台中市交響樂團打頭陣,演出多首樂曲。賴清德由盧秀燕、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以及立法院長、國慶大會籌備委員會主委韓國瑜等陪同進場。另外,包括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委高金素梅、麥玉珍、羅廷瑋、廖偉翔、陳徽菁、黃健豪、游顥、何欣純等人出席。 賴清德致詞表示,中華民國創立時,許多愛國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就為建立民主共和政府體制。中華民國到台灣已七十多年,落地生根,現在的中華民國已與台灣融合一體;沒有台灣就沒有中華民國,沒有主權也就沒有國家。 賴清德說,大家須對人民、台灣有信心,以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為例,前後十二天來自全國湧進三十五點七萬人次志工前往救災,就是希望受災民眾早日恢復正常生活,這就是台灣精神。只要大家團結合作,台灣未來一定更光明燦爛,而他身為總統,就是要讓國家更安全、經濟更繁榮及把人民照顧得更好。 賴清德表示,感謝韓國瑜率領團隊籌辦各項國慶慶祝活動,非常辛苦;也感謝盧秀燕率領團隊勇敢承擔,再次主辦國慶晚會。他與盧秀燕曾在立法院共事多年,剛剛還對盧秀燕說:「為什麼妳現在看起來越來越年輕?」並請大家掌聲致謝。 韓國瑜表示,華僑在海外再風光、富貴,不會忘記根在台灣,感謝僑胞對這塊土地的熱愛、責任及光榮感。僑胞關心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能回台灣的人直接投入現場,在海外的人出錢出力,大家心中有台灣。 他說,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是反侵略、追求民主、崇尚自由與重視人權的象徵,希望國慶日大家高舉國旗,大聲唱出中華民國國歌。 盧秀燕說,國民投入花蓮救災,患難見真情,這就是善良、團結與勇敢的台灣,也是中華民國立國精神。 今年國慶晚會創新邀請超過二十大工商團體領唱國歌,展現中市府與產業並肩攜手挺過關稅風暴。現場各界代表也用實際行動參加活動,呈現國家慶典的多元樣貌與台灣文化的自信活力。 晚會節目由藝人胡瓜、陽帆、葉璦菱與白冰冰主持,演唱〈台灣我的故鄉〉等多首歌曲,現場氣氛熱鬧。

Read More

美盼台灣國防支出增至GDP10% 俞大㵢:花多少錢不是問題

駐美代表處雙十晚會,駐美代表俞大 高舉鏟子強調台灣韌性。(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綜合報導 針對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提名人約翰.盧提到支持台灣國防支出增至GDP的百分之十。我駐美代表俞大㵢當地時間八日表示,「花多少錢不是問題」。 我駐美代表處於華府雙橡園舉辦雙十國慶酒會,包括前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眾院台灣連線共同主席史坦頓等出席,眾院議長強生則以賀函致意。由於正逢美國聯邦政府關閉,原本預計發表致詞的美國在台協會(AIT)華盛頓總部執行理事藍鶯缺席。由於很多聯邦參議員被臨時通知要到回到參院投票,也未能到場祝賀。 俞大㵢表示,台灣正朝提高國防預算的方向前進,包括聚焦更新軍事裝備、發展以小搏大的防衛策略,同時建構台灣的後備部隊、強化社會韌性等。台灣要做好一切的準備來抵禦可能的侵略,美方希望台灣展現自主防衛的決心,花多少錢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面向、方向、決心的問題。他重申,台美關係之間並沒有任何改變,關係非常緊密、來往非常暢通。

Read More

日華懇國慶團抵台 代轉高市親筆信?古屋賣關子

立法院長韓國瑜九日在朝野立委的陪同下,款宴「中華民國國慶日本國會議員祝賀團」。 (立法院提供,中央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日華議員懇談會(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九日率團赴台參加雙十國慶。對於自民黨新總裁高市早苗是否託他帶親筆信給總統賴清德?古屋表示,「以前安倍晉三、岸田文雄擔任總裁時代,他曾拿著總裁親筆信到台灣」,他笑著說:「我只能這樣說」。 古屋圭司一行人上午搭機赴台,參加雙十國慶活動。訪團今年有二十八名成員。古屋表示,除了慶祝國慶,這次也訪台也將慰問花蓮天災,並將與總統賴清德舉行午餐會。 立法院長韓國瑜中午則款宴「中華民國國慶日本國會議員祝賀團」一行,歡迎跨黨派日本國會議員來台出席國慶典禮,期盼藉此深化台日國會交流,展現民主夥伴間堅實友誼。 本次宴會由「台日交流聯誼會」副會長洪孟楷、黃珊珊及多位朝野立委共同出席。外交部台灣日本關係協會副秘書長林郁慧陪同。 另外,貝里斯總督察芙拉、聖露西亞總督查爾斯上午也率團先後抵台將參加國慶大典,外交部皆由政務次長陳明褀前往國賓門接機,表達歡迎之意。  

Read More

探勘馬太鞍溪堰塞湖 特遣隊證實該地區持續快速演變

  黑鷹直升機九日搭載台大、成大團隊人員,攜帶減災無人艇與水位監測設備等前往馬太鞍溪堰塞湖區,與消防署特搜共同執行壩體減災工程可行性評估相關作業。 (空勤總隊花蓮駐地勤務第一大隊第三隊提供,中央社) 記者黃翠娟、林中行∕綜合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釀災,農業部特遣隊克服缺水危機、大規模崩塌處、落石區等,成功探勘並陸續平安歸來。行政院長卓榮泰九日表示,遠赴山區踏勘的兩組英雄好漢團隊,一定要給予特別嘉獎。 林保署花蓮分署為掌握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潛在風險,結合東區搜救協會及多位山林專業探勘人員合作,分兩路線完成實地踏查,確認從林道至崩塌區現況與堰塞湖溢流口變化,取得第一手地形影像與崩塌變動資料,為後續防災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探勘發現,堰塞湖潰堤後兩週內河道已被沖刷加深逾百公尺,沿途可見溪水侵蝕力強大、峭壁陡峭,顯示短期河相與地形變化劇烈。溢流口位置較先前空拍資料明顯後退,證實該地區持續快速演變。 對於堰塞湖後續處置,農業部指出,分為強化監測及警戒、開設溪床便道,以及河道土砂清疏及防砂工程三方面處理,包含透過衛星影像、航拍攝影、無人機空拍、網路監視器即時影像、下游水位計與即時影像等多元管道,密切監控堰塞湖與下游河道水位,依據警戒機制及時發布災害預警。

Read More

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今通車

  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預定十日通車。(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台九線馬太鞍溪橋被洪水沖斷,在公路局全力動員日夜趕工下,涵管便道預定十日下午通車,已出動機具數百輛次、出工五百一十人次,先限小型車及搶救災等緊急車輛戒護通行。 馬太鞍溪橋九月二十三日遭堰塞湖溢流洪峰沖毀,聯絡縱谷的交通要道中斷;替代道路繞行省道台十一線接台十一甲線光豐公路,或縣道一九三線,道路狹小蜿蜒,繞行時間多出四十分鐘到二小時。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文雄說明,涵管便道提前可望在十日下午三時通車。總長八百七十公尺、寬六公尺,南下北上各一條。現階段涵管便道限小型車(限重五噸以下)及搶救災等緊急車輛戒護通行,預定十月底前評估便道承載能力後,另行公告放寬車種。 另外,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國軍救災部隊主要是清除屋內淤土、打通道路;後續居家環境中私領域設施,水電設施、化糞池清除等為地方政府權責,將交由專業人員處理。因此在救災界線上,國軍部隊不會再進到居家私領域,也避免干擾民眾。

Read More

華航運載福衛8號赴美

  華航八日晚間協助國家太空中心載運「福衛八號」首顆衛星至美國。(華航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華航第六度榮膺載運國家人造衛星赴美任務,八日晚間協助國家太空中心載運「福衛八號」首顆衛星至美國洛杉磯機場,再運送至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由SpaceX基地發射。 華航自一九九九年首次運送人造衛星以來,肩負重大使命超過二十五年未曾間斷,一路見證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進程。這次以七七七F貨機負責載運的「福衛八號」首顆衛星主體及配件總重超過十一噸。由於是高敏感設備,需妥善固定於六只大型及特大型貨盤進行運送,以達到嚴密防震效果,裝卸載時皆使用避震墊避免衛星震動。 華航說明,飛行計畫安排也避開亂流預報區域,同時確保航機在滑行、起飛、巡航及降落各階段,均符合特殊嚴格的震動與溫控要求。

Read More

匈牙利卡撒茲納霍凱 摘諾貝爾文學獎

  被譽為「匈牙利當代末日大師」的卡撒茲納霍凱,摘下諾貝爾文學獎桂冠。(翻攝自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二0二五年諾貝爾文學獎由匈牙利作家卡撒茲納霍凱摘下桂冠,以表彰「他震撼人心且富有遠見的作品,在末日般的恐懼之中重新肯定了藝術的力量」。 卡撒茲納霍凱的小說充滿哲理且帶有黑色幽默,常採用複雜的長句,文風艱澀而具挑戰性,作品常被歸類為後現代風格,主題多帶有反烏托邦與憂鬱色彩。他有多部作品都被匈牙利傳奇導演貝拉塔爾改編成長篇電影。 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形容七十一歲的卡撒茲納霍凱是「一位延續了卡夫卡和伯恩哈德中歐傳統的偉大史詩級作家,其作品呈現荒謬主義與誇張的怪誕風格等特色」,「但他的創作並不止於此,他也借鑑東方,運用更為深沉內斂、精緻而細膩的筆調。」 卡撒茲納霍凱的作品風格常被拿來與愛爾蘭作家貝克特及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相提並論。已故美國評論家蘇珊.桑塔格讚譽他為「匈牙利當代末日大師」。 卡撒茲納霍凱獲獎後說:「我希望藉由這個獎項的力量,在英語世界找到新的讀者。」當被問及作品中的末日意象時,他說,「也許我寫的小說,是給那些即便身處地獄仍渴望美的人」。

Read More